登陆注册
19381900000006

第6章 女人卷:宋词的凄美妆容(6)

上阙起笔,她写下了这样的心情:“爱惜丈夫的多才,可怜自己的薄命,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办法留着你了。”单是这三句话就已定了全词的基调。爱情是如此神奇,爱她的时候,她是一切;不爱她的时候,她什么也不是。很多由爱生恨的感情其实都是因了两个字:“多余”。当戴复古已决计回家,那么再多的挽留也是没有用的。即便父亲治罪,强留他在身边,他的心也不会和自己在一起了。此时的她,在他看来,已是多余。与其如此,不如潇洒放手,做他窗前的白月光,给彼此留个念想。

在起笔的这三句里,包含了留恋、忍耐与委曲,当然也有对他人的成全。世间的痴男怨女真该好好默念这三句词,并时时温习一下:要宽容他人,也要放过自己。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多才”一词是宋代情人间的昵称,放在这里,有一语双关的含义。

面对一颗无法挽留的心,“戴复古妻”所能做的,只是展开花笺,忍痛写下“断肠语”。但深入阅读,你会发现,其实揉碎的并非那绵软细腻的花笺,而是女词人一颗浸满泪水的心,这背后藏着的是写作此词时候心里的不忍与不舍。千丝万缕的杨柳,此时都抵不上心里的一怀愁绪。此处若与戴复古十年后小楼东畔的杨柳依依对照来看,物是人非的无奈与伤慨令人不禁悲从中来。

词的下阙说,今生缘尽,无奈妾心已许。当年月下甜蜜时许过的诺言,都是曾经美好的经历,而不是我们的梦中呓语。今当别离,如果他年你重游故地,若还没有忘记我,请浇一杯清酒在奴的坟上;九泉之下,妾便含泪瞑目矣。写到此处,“戴复古妻”的心意终于明白可见。

原来,她早就决计在丈夫走了之后殉情的,此时的她,求死之心已斩钉截铁。不知道当年的戴复古接到这样哀而不怨的词时,心中作何感想。这样的女子,这样的情意,他竟真的忍心离去。

然而,到底是我们小看了这女子。她不但有着惊世的才华,也有着极刚烈的心。她竟自选择了“赴水而死”这样决绝的举动。她不愿做窗前朦胧的白月光,而是宁愿将自己的生命化为一颗赤红的朱砂,钉在戴复古的生命里,钉在她生命之树最后一圈的年轮上,也钉在宋词的墨迹里,钉在千百年后我们每个人的心上。

很多资料显示,戴复古差不多活了八十岁有余。那么,在他后半生的时光里,除了用功学诗写诗、空怀报国志向外,是否会在某个时候忽然想起那个为自己而死的女人呢?有人说不会的,因为除了《木兰花慢》外,几乎没有发现任何怀念的痕迹。

但“当时送别,灯下裁缝”一句应该也是戴复古的切肤之痛吧。一针一线,她细细地将全部的生命都编织进那件春衫里,层层叠叠、绵绵密密。每逢春来,便随着春风杨柳,在他心底荡起如丝如缕的情意。

戴复古“停妻再娶”显然犯了大忌,但后世对他横加指责的人却并不多。有那样一个善良、宽容的妻子,她既然已经为坟头的杯酒而释怀,我们又何苦再去责难她深爱的人呢。

遗憾的是,这个苦命的女子,在文学史上查不到任何踪迹,没有她的生卒年,也没有她详细的履历,甚至连名字都无法核查,于是人们只能为她送上这样的名字——戴复古妻。

对这样的称呼,她应该也是颇感欣慰的吧。

徐君宝妻

那首《满庭芳》算得上是对宋代文化最后的闪回与依恋。她生在喧嚣的乱世,本有机会做蒙古人的妻子,重新开始生活。却因不愿屈从而投水身亡。这个叫做徐君宝妻的女人,是宋末词坛最后一张从容赴死的面容。

1.一位弱女子的残生

说起来,徐君宝真是一个幸运的人。

要知道,在那漫长的古代社会,女人要从父、从夫、从子,总要依附男人来生存。若要青史留名,让后世知道还有个独立的“自己”存在,就必先得生于名门、傍得高枝。当然,如果是才华盖世或经历传奇,此事又另当别论了。

而那徐君宝,本是个被宋朝历史一笔带过的人,却因为沾了妻子的光,而被后世屡屡提及。当然,人们嘴里传说样的人物并非徐君宝本人,而是徐君宝妻。这个在历史上没有名字,只能被称为徐君宝妻某氏的女人。

现在,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徐君宝妻乃岳州人(今湖南岳阳)。史料记载只说当年被长驱直入的蒙古兵一并虏到杭州,被安排在韩蕲王(韩世忠)的府里。“自岳至杭,相从数千里,其主者数欲犯之,而终以巧计脱。”也就是说在从岳州到杭州几千里的路上,她多次遭到威胁和侵犯,那个抢下她来的蒙古主帅曾三番四次地骚扰她。但徐君宝妻每每以巧计脱身,想方设法保全自己的名节。书载“盖某氏有令姿,主者弗忍杀之也。”毕竟绝色英姿,若是平常姿色,主帅早就将她发配到军中充妓去了,何苦跟她在这里兜圈子。几百年的宋代江山已被他们收于囊中,谁还会在乎一个被俘女人的无力反抗呢。

于是,在经历了三番四次的虚与委蛇后,主帅终于发怒了,他要强行施暴,侮辱徐君宝妻。忍耐也是有限度的,现在,这个彪悍的蒙古男人已经不想再周旋了。徐君宝妻心头一紧,知道自己难逃一劫了。略一沉吟,她便心生妙计,以顺水推舟之势,再一次蒙蔽了“敌人”。

《南村辍耕录》载,徐君宝妻知道无法推脱搪塞的时候,便对蒙古军言,“俟妾祭谢先夫,然后乃为君妇不迟也。君奚用怒哉?”意思是:请您给妾身一点时间,等我拜祭完先夫之后再做你的女人也不迟啊,您又何须动怒呢?估计是徐君宝妻自从被俘后就没有温言软语的时候,所以今时今日的点头应允,竟让蒙古男人高兴得有些措手不及。“主者喜诺。”不但答应,而且高兴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随后,徐君宝妻沐浴更衣,焚香默拜,一切都那么彬彬有礼。事罢,她独自向南而泣,并在墙上写下一首《满庭芳》,趁人不备时便投池而死了。

有与韩府相邻的人,曾听说有人在哀悼她,因为见到了徐君宝妻所写的那首词,所以很是了解那故事的本末。因以为记,留下这段传奇,讲给后来的人听。

彼时的南宋已经山河俱碎,多少公卿将相投降卖国,以保性命安危。而这样一个柔弱的几乎被历史所遗忘的女人,却做出了如此刚烈的举动。她不要委身在强权之下,国破无以为家,既然天地间已没有宋人落脚的地方,不如索性一死了之,既殉了情也殉了国。总比留在世间受罪得好。

我们无以推测徐君宝妻在留词诀别时的心情,而任何想象其实都是苍白无力且残忍无比的。她那样一个女子,就这样被虏几千里,却能设法保全古代女子最珍视的“清白”,其中的智慧和勇气,总非平常女子所能比。每次想到徐君宝妻的时候,我总是想起香港作家西西的短篇小说《像我这样一个女子》。那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女化妆师的故事,她不是普通的化妆师,而是“尸体化妆师”。她说她的身上总带着腐烂的气息,而她每天都必须举着苍白脆弱的双手,为所有死去的人化妆,给他们以生命最后的尊严。

我常想起徐君宝妻最后焚香沐浴的场景,“严妆焚香,再拜默祝”,一连串的动作中透出的是她对生命的留恋与敬重。谁也不能玷污她的清白,活着不能、死了也不能。

她将自己惊世的才华、无上的气魄都编织进那首绝命词里,如人生最后的挽歌,举着宋末词坛最后一张从容赴死的精致妆容。

2.绣在上河图里的血梅花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满庭芳》

这就是那首徐君宝妻留给后人的《满庭芳》,字字看来皆是血,如残阳如晚霞,在宋末词坛绽放出动人的光芒。开篇起笔从“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开始追溯,遥想都会繁华、风流人物,仍然有北宋的遗风。十里长街,绿窗朱户间,银光闪闪,数不尽的城与人,满世界写着风雅、富庶与文化。然而,一旦刀兵齐举,旌旗狂涌,几百万的元兵南下,势如洪水猛兽。雄兵长驱直入时,那绝色旖旎的南宋,竟如暴风骤雨中的落花,被打得七零八落,花堆成冢。

自古,“落花”里便藏着女儿家最大的心事。或感怀独守空闺的寂寞,或慨叹青春易逝的无奈。落花虽落于土中,心事却着实落在了姑娘们的心里。不同的是,此时的徐君宝妻,她眼里、心里的落花,片片写满国仇家难,沉痛到令人窒息。而那国破家亡和被虏千里的双重悲剧与苦难,都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

词的下阙,铺开上下三百年的大宋史,“典章文物”四个字的背后所蕴藏的文化气息便铺面而来。世所共见的成就上写满了后代的赞叹,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宋代的绘画、诗歌、史学、哲学等各方面的成就几乎都称得上五千年来华夏最灿烂的文明。王国维先生更在《宋代之金石学》中赞叹其“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可惜,这些个光辉灿烂的成就,如今“扫地俱休”。

在这亡国的时刻,多少人想的是举家逃命、忍辱偷生;可在徐君宝妻的眼中,蒙古铁蹄既伤害了宋人的心灵,也踏碎了大宋文明的碎片。那些碎片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

就在这哀伤至绝的时候,女词人忽然笔锋一转,从国家的命运联系到自己的人生:索性的是如此辗转千里中她还能保全清白之身,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而“破鉴徐郎”一句指的是南北朝时江南才子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典故。

当年隋朝大将杨素因辅佐杨坚统一天下而立得大功,于是便得隋文帝赐婚,将亡国的陈后主妹妹乐昌公主许给他为妻。相传,乐昌公主“才色冠绝”,自嫁给杨素后更是深得宠爱。可乐昌公主仍然终日闷闷不乐。经打探,杨素方知原来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情深义重,两人曾相约正月十五时在都会相聚。可是,国家破败后二人不幸中道分散。在经历了颠沛流离、九死一生和再度重逢时,公主已嫁为人妇。造化弄人就这样活生生地应验了。杨素听到这些曲折后,便动了恻隐之心,将徐德言招至府内,让他们夫妻得以团聚。此后,这一故事便与“破镜重圆”一词一并流传下来。

今次提及,徐君宝妻欲以他人的“徐郎”来叩问自己的“徐郎何处”,一语双关,既含亡国颠沛流离之苦,又暗含已无破镜重圆之机,其冰雪聪明,真是可见一斑。此时的她不禁喟然长叹,“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不管今夕何夕,只求魂归故里,得遇情郎,夜夜梦断岳阳楼。最后一句,情至哀婉,大有“生为宋朝人,死为宋朝鬼”的深意。读后,令人唏嘘不已。

当年女真灭北宋时,宋徽宗宋钦宗宫内嫔妃女眷几千人被俘北上。一路上受尽折磨,舟车劳顿、身心俱疲。行至金国时,其中的女人已经死了大半。金人还将活下来的人发往“浣衣院”,充当军妓。曾经庄严高贵代表“国体”的后宫嫔妃们,很多都不堪其辱,饮恨自尽,其惨烈程度几乎难以想象。

及至1276年,元兵攻入杭州,南宋就此灭亡。宫中后妃再次被俘北上。行至汴京某驿站时,嫔妃中的昭仪才女王清惠,在墙上题词《满江红》,“……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和血蘸泪,将亡国之痛抒发得淋漓尽致,与徐君宝妻的《满庭芳》并称为亡国词中的杰作。

其实,对于王昭仪、徐君宝妻这样的女人来说,最大的痛苦并不是死在战火纷飞的乱军中。她们最深刻的悲剧是:即便她们能死里逃生,但等待她们的也不是劫后重生的喜悦,而是更为艰难的抉择——她们的生命与贞洁永远无法兼容,万一不幸失身,即便死了恐怕也要受尽千夫所指。对她们来说,死亡有时候反倒是一种解脱。

战争啊,永远都是沾满了男人淋漓而滚烫的鲜血,也剥夺着女人哀痛而冰冷的眼泪。

徐君宝妻在历史上也许并不能占有太多的笔墨。但她在南宋末年的词史上,倒的确算得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她投水而死前写下的这首《满庭芳》素来被看作是绝命词中的翘楚。

不知为何,总觉得她并没有死。又或者她虽然死了,却将自己的才华和胸襟都洒在了三百年的宋代历史上。

真的,我常常觉得她以自己的生命为宋代画了一朵娇艳无比的血梅花,永远哀婉地开在她所钟情并舍命的宋代文化掌纹里,永远绚烂地绣在宋代的清明上河图里。任由千百年的熙来攘往,她始终活在那片汴京的美梦中。

同类推荐
  • 回不去的是曾经

    回不去的是曾经

    本书是青年作家陈伟军的小说新作,以南方一座小城及一个村庄为底片,以苦难、人性和一个迷惘青年的内心挣扎为叙述故事的底色,讲述了随着主人公东南身份的变化,他对自己和生活的态度变化及周围人对他态度的变化,直面人生苦旅,直剖扭曲的人性,昭示了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托起将星的人们

    托起将星的人们

    本书以新颖独特的视角、真挚质朴的笔调,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示了后勤指挥学院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后勤理论专家杨少俊研究员、军事仓储专家王宗喜教授、后勤管理专家李祝文教授等11位知名专家教授的教书育人之路,热情讴歌了军校教员在三尺讲台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而创新、拼搏、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 背影

    背影

    文中,作者对父爱节制又沉郁的书写,至真至爱至美,让它成为反刍率最高的经典散文名作之一,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本书不仅收录了代表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里的文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热门推荐
  • 师父好坏

    师父好坏

    想不想看一只猴子怎么变成懵懂的小女孩,想不想看天真无邪的漂亮小矮人与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相恋的故事,想不想知道她那条可爱的尾巴引起多少武林轰动。想就不要走过路过也错过!
  • 宏时空

    宏时空

    2047年,13号扇区的宇宙支柱率先崩塌引发了一连串的链式连锁反应每个世界之间的时间轴都发生了的重叠引发了时空驳论风暴在时空风暴即将给整个宏宇宙造成毁灭之际,以宇宙中的光和生命为基础存在的命运开启了独立整个宇宙之外的世界与宇宙中的随机一个星球连通。那个世界是无害的,没有生命存在,没有时间概念,只有以可见光为辨别信息的能量。这种能量是生命最初之时的情感力量。但是在人类得到这种能源之后却依靠这种互生互克的能量争夺资源和权利,却完全忽略了他们的公敌——几一万光年外疾驰而来的黑暗和死亡。
  • 世纪的约会

    世纪的约会

    面对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感悟方式与生存审视态度。可以说,耿朝晖正是以诗歌作为载体,表达出自身主体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心灵回答。读罢《世纪的约会》,掩卷沉思,感触颇深。凭心而论,近年来,受社会商业化无情冲击,缪斯堡垒坍塌,新诗队伍萎缩,像耿朝晖如此钟情于新诗的探索者越来越少。
  • 大方广曼殊室利童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

    大方广曼殊室利童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比尔盖茨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比尔盖茨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成功并不是无因的,也不可能完全是运气所致,背后一定有他成功的条件。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会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颂歌。因此,比尔·盖茨的成功,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得益于他的一些做人做事的准则。这些准则,就是每一个有志追求成功的人所应该学习的。
  • 绝代双娇之极品孩童

    绝代双娇之极品孩童

    黑沉的天空吞噬最后的暮色,四下里一片寂静。11岁的少年帝王结起秀气的眉,搭在护栏上的手猛然用力一握,青筋暴起。她看不见血色的薄唇开合着:萦襄,你要助我。站在她身侧的少年白衣翩跹,站在瞭台之上似要乘风而去,栗色的长发温润而柔软,顺着他的眉眼,饱含一腔柔情,他的眸子映着星空,凝视着不远处的楼宇,红唇勾出一抹好看的弧度。淡淡的道:微臣定是竭尽所能的,因为我们是一样的人、、、后半句话细不可闻,淹没在黑沉的夜色里。
  • 天裂大明

    天裂大明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大明大清大顺大西大秦蒙古等豪强势力纷纷裂土封疆,逐鹿夺鼎,合纵连横,智勇兼斗,无所不用其极,上演了一幕人间江湖血斗大戏!
  • 漫湘淑

    漫湘淑

    十年前她历经奇异一幕,十年后她再次重回异地待她真正来到异地,她才发现她的生活早已脱离正轨...一切的一切都得经历才知晓
  • 游戏与神话世界

    游戏与神话世界

    是虚幻还是现实?时间与空间的穿梭!现实与神话的结合!给予选择命运的机会,就看你如何选择!一个高中生,得到一个以玩家身份进入神话的机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漫天神佛又如何?圣人又如何?且看孟星河如何玩转神话,将心中热血绽放!对小说有介意的可以加入QQ交流群:466344267!该书已于逐浪签约
  • 淡然独傲

    淡然独傲

    我本淡然,我亦狂傲,淡然而来,狂傲而去,动我亲,我爱之人者我必千刀万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