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81900000002

第2章 女人卷:宋词的凄美妆容(2)

由于赵光义在继位问题上的诸多疑点,无论是史学家还是坊间传闻,对他的人品都颇有微词。有时候,评判皇室的内务似乎比百姓的家事更为容易:江山、美人,是所有帝王家男人争执的焦点,无论输赢,二者的得失几乎都是同步的。显然,在这两点上,赵光义都跟哥哥赵匡胤有着激烈的“冲突”。于是,赵光义带着自己的怒火与妒火,抢来了皇帝的位置。但遗憾的是,他始终没能抢来花蕊的心。

要知道,花蕊与孟昶是怜而有爱,那是初爱的甜美;与宋太祖是敬而有爱,那是对英雄的敬重。前者只可依偎,后者却可停靠。而女人一旦有了依靠,心里便踏实了,也就不再需要别的人了。所以,花蕊对赵光义,欣赏也许是有的,但恐怕只能是止于欣赏。

4.红颜薄命是历史最美的想象

赵光义的人品向来是颇多争议的。这个人先是导演了一出“烛光斧影”的丑闻,名不正言不顺地当上了皇帝,接着又编出来一套“金匮之盟”的闹剧。关于“金匮遗诏”的事儿,司马光《涑水纪闻》里也曾提到过。说是杜太后病重的时候,知道自己命不长久,便叫来宋太祖,跟他说,“我们之所以能得到天下,就是因为后周是儿皇帝当家,如果是个成年人的话,你又怎么会取得今天的江山呢?所以,你死了之后,要把帝位传给你弟弟,有个成年人来当皇帝,才是国家之福,天下之幸。”母后病危授命,宋太祖当然泪流满面地点头应允。据说,杜太后还让赵普把这些记录下来,藏在一个金柜里,派专人把守。在《宋史·卷二百四十二》中可以查到这一事情的始末。

但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似乎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越是编得滴水不漏、言之凿凿的故事,常常越是藏有很深的玄机,有时候,甚至还牵扯出不可告人的秘密。

赵光义继位后,亟不可待地修改了老皇帝的年号,俨然一副新君的姿态。而一般来说,新君继位会在第二年开始启用新的年号。可是,赵光义修改年号的时候距离新的一年只差两个月。到底是什么隐秘的心态让他连两个月都不愿意等,而急急忙忙地为自己“正名”呢?又是什么心态,让他后来丝毫不念骨肉亲情而将赵匡胤的几个儿子先后逼迫而死呢?大概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心虚。因为心虚,所以掩饰,一份名正言顺的政权是不需要任何借口来解释的,辩解有时候恰恰是信心不足的显现。

而自从太祖驾崩、太宗继位后,花蕊就如历史飓风中裹夹的一粒尘沙,倏忽间便查不到任何可靠的消息了。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的美人,前后曾与三个皇帝有着各种感情夹杂的贵妃,竟然如人间蒸发般不知所踪了。

诚然,关于花蕊之死也是众说纷纭的。

在著名的唐宋史料笔记《铁围山丛谈》中,曾有关于花蕊之死的记载。说是太祖在世的时十分宠幸花蕊。有一次在射猎的时候,赵光义引弓调矢,仿佛是要射走兽,结果却忽然回身射向花蕊夫人,“忽回射花蕊夫人,一箭而死。”相传,他还顿足捶胸、失声痛哭、冠冕堂皇地认为花蕊夫人乃红颜祸水,皇兄如果沉迷期间,必定耽误国事。作为兄弟,他愿为天下百姓请命,一人承担射杀花蕊的罪责。宋太祖听后并没有动怒,男人要以社稷为重,女人死都已经死了,何必再怪罪自己的兄弟呢。此为花蕊之死的说法之一。

也有其他一些文字记载,认为太祖生病时,花蕊侍寝,结果赵光义来探病,灯下美人,我见犹怜,于是便动手动脚,结果惊动了太祖。第二天早上,太祖竟离奇死去,而太宗顺势登基。至于前一天晚上到底如何“烛影斧声”,只能留给后人去做无限的猜想了。

还有一些小说演义类的记载,认为花蕊夫人当年冠宠后宫,遭到皇后的嫉妒,所以被皇后毒死了。还有人说后来宋太祖不喜欢花蕊了,导致她失宠后抑郁而死。

关于“花蕊之死”历来说法颇多,可任谁也无法找到详实的史料来为这个传奇的故事做个恰当的结局。

想当日,花蕊夫人痛别国土,走至剑门道时,曾在葭萌驿的墙壁上留词一首: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国破、家散、心碎,在离开故国的时候一起涌上心头,离恨绵绵,绵绵不绝。杜鹃的哀号在头顶时时盘绕,这一别也许就是永远……这首《采桑子》用词简单、洗练,通过几个凝神的意象将亡国的惨痛深刻地再现出来。至今读来,仍觉一字千斤。

可惜的是,花蕊夫人的词还没有写完,就被宋军催促着上路了。于是,这泣血含泪之作,也只能永远停留在上阙,停留在烟尘扬起的历史上空。

但后人的续作也纷至沓来:

三千宫女皆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宠爱偏。

明代杨慎在《词品》中对此有过评论,“词之鄙,亦狗尾续貂矣。”首先,花蕊能够当着太祖的面做出“更无一个是男儿”这样的诗,怎么可能会在国破之日,且随行陪伴孟昶的时候,吟诵出向宋主邀约争宠的词呢。而从词风上讲,上阙的亡国之哀与下阙的撒娇之媚也是无法吻合的。所以,下阙词几乎可以毫无疑问地断定是伪作。

想当年,花蕊在后蜀时候所作的宫词,曾是那样玲珑剔透,清新可人。“春风一面晓妆成,偷折花枝傍水行。却被内监遥觑见,故将红豆打黄莺。”“新秋女伴各相逢,罨画船飞别浦中。旋折荷花伴歌舞,夕阳斜照满衣红。”那样娇羞、柔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曾自由自在地穿梭于宫廷中,笑语盈盈,美艳如花,让整个皇宫为之蓬荜生辉。可到最后,她却连写一首完整词作的时间和自由都丧失了。甚至连她何时香消玉殒,竟然也无法查证。这是历史的失职,也是传奇的损失。

历史曾给了花蕊美艳惊人的出场,却没能给她一个善始善终的交代。有时候,我甚至期待花蕊就那样遗失在葭萌驿的古道上了,被忽然刮起的一阵黑风,被突然冲出来的一群拦路劫匪……总之,是停留在那通往汴京朝拜大宋的路上了。那个小小的弱弱的背影,如一座清幽的孤坟,便可以永远矗立在离恨绵绵的春天里、蜀道上。惟其如此,她后来的爱与不爱才能不被指摘。

然而,历史终究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剧本。对于和历史一同风干的美人,今天的我们,只能叹息着围观,却没有资格评判和议论。

李清照李清照,生于北宋官宦之家,擅作小词,词风清新淡雅。父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李格非,后嫁徽宗时宰相赵挺之三子赵明诚,夫妻情趣并重,留下很多“赌书泼茶”的佳话。后因李清照先后遭受亡国、亡夫之悲苦,再嫁、离婚之艰辛,词风由此变化,转为深婉凄凉。

1.留在青州的寂寞时光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始终觉得这句话是描写李清照的,她思念赵明诚的时候,心里应该就是这番况味吧。暮色昏黄,多少倦鸟归巢的重逢,多少无语凝咽的别离,都抵不过一场天青色的雨。而李清照正是这烟雨中的红颜,说着景语、情语,香艳语、忧伤语,伫立楼上,凝眸远望。

分别前,他们在乡里屏居十年。公公赵挺之在政治斗争中死去,家里也渐渐衰败。赵明诚的收藏事业不能放弃,也不想放弃。可积蓄不多,又要买金石古玩,他们便决定回故乡青州生活。李清照自然也是全力支持丈夫的。粗茶淡饭,却也相濡以沫。“愿得闺房如学舍,一编横放两人看。”这样的伴侣让多少文人拍案称奇、津津乐道啊。可是,如此亦师亦友的伴侣,有时常常会觉得他们的友谊多于爱情。美国学者宇文所安甚至能从《<;金石录>;后序》中看出李清照对赵明诚的幽怨,重物轻人的幽怨。

可是,却也有更多人指出,李清照的哀愁并非是因为赵明诚重物轻人,而是因为移情别恋。那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就是极好的明证: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首词正是写于夫妻二人屏居青州十年后,即公元1117年。彼时的赵明诚在结束隐居后即将再次踏上仕途;而彼时的李清照却如词中所写,因丈夫不愿带自己同行正满心愁苦。香炉灭了她不管,被子不叠她也不管,太阳很高了还不愿意起来,起来后又不愿意梳头。任凭贵重的首饰匣子落满了尘埃。心里却只念着一件事:离愁。而离愁的背后却藏着欲言又止,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这是多么明确的回答。不是因为病不是因为酒,而是因为思念丈夫。但还是会有误读,甚至有教授说这是李清照喝醉的证据,认为她还曾“浓睡不消残酒”“沉醉不知归路”,说明她是个十足的酒鬼。对于这种以所谓“标新立异”来哗众取宠的论调,还真是有些无奈。

词的下阙里,李清照说无论如何也留不住丈夫了,从此只有孤单地锁在“秦楼”中。此处,李清照用了一个典故。相传,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和丈夫箫史共居秦楼十年,十分恩爱,后有龙凤来迎他们上天,二人依旧比翼双飞。可反观李清照自己,在青州赔了丈夫十年,等到丈夫终于重踏仕途的时候,自己却不能随行,心里总是会涌起很深的“被遗弃”感。这一切,能够说与谁听呢?大概,只有门前流水,能够见证她的终日凝眸,凝眸远眺,从今以后,又添一段新愁。

关于赵明诚为何抛下李清照独自赴职一事,历来众说纷纭。但绕来绕去,似乎始终绕不过一个话题:赵明诚此时已经变心,除了纳妾外,还养成了寻花问柳的习惯,如果带着李清照,恐怕出入都没那么自由。另有一说,因李清照多年膝下无子,赵明诚受舆论压力,纳妾也在情理之中。事实上,赵诚纳妾与否暂时还找不到确凿的史料依据。而且,我们也不能单就他是否纳妾来断定其人品的高下。毕竟,在那样开放的宋朝,留恋在烟花柳巷的文人们都可以毫不避嫌穿梭往来,更别说娶个三妻四妾了,实在是情理之中。

但无论怎么说,赵明诚身上似乎总带着些“以怨报德”的嫌疑。当年,李清照受父亲牵连被遣返乡的时候,赵明诚照旧做着自己的京官;而等赵挺之被蔡京诬陷罢官,赵明诚不得不屏居青州的时候,李清照却不离不弃,以自己的深情和贤惠,始终陪在他的身旁。

遗憾的是,十年的相濡以沫,旷古的才华与性情,仍是挡不住李清照被遗弃的命运。也许,在爱情里,永远也没有“平等”可言。若想伤害少一点,就要爱得比对方浅一些。可李清照那样一个至情至性的女人,如何能要求她不去爱呢?这要求的本身,对她也是残忍的伤害吧。

独守青州时,李清照在孤寂落寞中写下了很多词,其中写得最真挚的当属《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这首词上阙写的是白天的闺思:暖日晴风,柳眼梅腮,春心涌动。可惜,再好的酒意与诗情也没人分享,总归是寂寞的。词的下阙,写自己就那样斜靠在枕头上,即便损坏了头饰也没太在乎。结句“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更是写得精妙传神。词学家陈祖美先生赞其“虽不像‘人似黄花瘦’和‘怎一个愁字了得’等句那样被人传诵,然而,就词意的含蓄传神,以及思妇情思的微妙而言,此句亦颇有意趣。”

最喜欢那句“夜阑犹剪灯花弄”,不知怎的,总觉得很像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男人报国无门的时候,只能在夜里挑灯摩挲自己的宝剑,那些驰骋疆场的雄壮激烈地在心头翻滚,却只能在无奈中夜夜感伤。同样的李清照,抱着对丈夫的思念和孤独的浓愁,实在没什么好梦可做,夜深人静,只好翻身起来弄“灯花”。巧的是,灯花在古代正是喜庆的征兆。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独居妇人,这一行动的本身似乎更显得意味深长。那长长的喜庆与热闹的灯花下,映着的是怎样的惆怅与无奈啊。

此时的李清照,上无父亲可依,下无子嗣可靠,受冷落一定是在所难免的。但少年夫妻,老来做伴,总归是个依靠吧。于是,几年之后,李清照便收拾东西去莱州找丈夫团聚去了。

2.一样梅花别样情

譬如绘画,少年时的一抹红像跳跃的火焰,能在心里燃起股股的热情;而老年时的一抹红,却渗透着夕阳的无奈,残烛的飘摇。生命底色的画布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不同的是我们勾描画布时的心情。毕竟,每个人的生命都沾满了岁月的酸甜苦辣。比如李清照,便在那落雪寒梅的季节,品出了人生的大不同。且看两首梅花词: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长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很多人都知道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的变化,却鲜有人将这两首词拿来对比。如果将这两首梅花词放在一起,便很容易就能读懂李清照的“生命花期”。

同类推荐
  • 借我春秋五十年

    借我春秋五十年

    本书是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作者的又一部宏篇巨著。作品叙述并描写了一个英俊少年从戏剧舞台到政治舞台的人生历程。洋洋洒洒、流畅生动的文字展示着作者精彩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有众多人物形象,立体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句时髦的词语——我们很快就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作者对亲历的数十个文化事件的详细描写真实地揭示了 座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堪称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配有百余幅历史图片,展现着作者所处时代的鲜明特色,书稿更加显得生动而丰满。
  • 秋禾话书(《花园丛书》)

    秋禾话书(《花园丛书》)

    说来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应邀为《中国编辑》杂志开设一个栏目,便想到了“秋禾话书”四个字,写了有一年的样子吧,就无疾而终了,想来是因为有个别人看不下去的缘故了。过的坏日子比好日子要多得多的中华民族先贤,所总结出来的众多社会人类学原理中,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就叫做“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没有坚持多久,为《中国图书评论》杂志所设的一个栏目也停了,这样陆续陆续发表的篇章,顿时溃不成军,无以整编啦。
  • 优雅地生活

    优雅地生活

    幸福是什么滋味?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如果你尚未尝过,尚未感受到,或是你早已遗忘,请走进本书吧!本书收录了作者精心雕琢的作品,他以娴熟的笔墨,用人生的经历渲染,把生活里最直接、最至情、最让人温暖和感动的人和事,一滴滴洒满现代人渐行渐远的感情荒漠,触动人性深处最柔软的那一根神经,给我们的心灵带来震撼和温暖。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都门四记

    都门四记

    本书系于氏散见于民国各种报刊的随笔小品的首次结集。这些随笔文章多谈历史典故、民俗习尚、绘画艺术、名人轶事,即周作人所谓“市井小品”,道人所不知、所欲知,文笔绝妙,可读性又极强,实为不可多得之文苑精品。
热门推荐
  • 妃常嚣张

    妃常嚣张

    究竟是想要搞哪样?做个梦也能穿越?这个男人很眼熟啊!你是王爷就了不起吗?乖乖过来,别以为长得帅就可以随便的拈花惹草!我说过别来招惹我的,既然你不听就别怪我!怜香惜玉你经过我同意了吗?你是我的人,现在你的一切都要听我的!大爷过来让小妞抱抱原来一切都不是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个光棍的梦想

    一个光棍的梦想

    二零零八年,让中国沉痛!让世界震惊!不屈的中国人民再一次让全世界刮目相看!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抗震救灾志愿者的故事。
  • 倾世之殇:仙本无心

    倾世之殇:仙本无心

    千年的爱恋,千年的付出,换来千年后的心伤。她是天帝的独女,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她是仙,他是妖。他说仙妖殊途,她便助他成仙,可他却伤她由仙堕魔。堕魔时,她只说,不怨你,只怨我,爱上了你。
  • 丫头,跟我走吧

    丫头,跟我走吧

    八岁时,父母遭遇车祸伤亡,而她也失忆了,被带到孤儿院生活。一次帮好友拿包裹,与恶魔男相遇,从此开启了她的悲剧人生!他阴沉着脸盯着她:“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奴隶!!”什么?奴隶?这个家伙在说什么?她才不会那么容易屈服咧!
  • 傻丫头误撞霸道校草

    傻丫头误撞霸道校草

    迷糊少女楚君茉一进圣辉就遇见了大恶魔莫离,这可不是一个好说话主!居然……居然叫她赔偿精神损失费。天呐!来圣辉意味着就是一个错误吗?遇上他更是一个错误,想必她的校园生活不会平静了,可是在相处中。她发现这个恶魔殿下还是挺不错的,不知不觉就迷恋上了他。还有一个一直默默为她付出,不求回报的端木瑞。她会如何抉择呢?他严肃【傻瓜,其实我喜欢你很久了】他温柔【我会一直默默守护着你。】在脑海里回荡着……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16位超人气作者,34篇风格迥异的美文。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现世家常、生活态度与温情励志,给你一次温暖、清晰、沁人心脾的文学享受。它不会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也不会让你增长见识,更不可能教你花草的培育方法,它给你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一种或温暖、或体贴、或柔美的感觉。这里有对爱情的剖析,对青春的反思,对世态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挣扎,些许自嘲、自怜、自叹,以及自我鼓励,还有一些小色色、小羞羞。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所见、所经历的真实,我们柔软、犀利、纠结,但满怀希望。34篇不同感觉,不同色彩,不同香味的美文,犹如34朵鲜花,请你轻轻摘下,栽种在心里。
  • 时刻警惕

    时刻警惕

    战争年代的枪与火,和平时期的血与泪,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从不缺乏让人感动、愤怒、纠结、害怕、烦躁的人与事。警察是立在善与恶边缘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个喧嚣烦躁的社会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犯罪,人们应该如何做到恪尽职守、保持本色,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同时需要经得起持续历练的问题。善弈者谋事而常胜,善谋者创新而多赢。面对形形色色的犯罪和诱惑,身为一名小警察的宁秋,为守护理想、荣誉和爱情、不得不学着去应对!去反击!时刻警惕!
  • 销售知识全知道

    销售知识全知道

    本书给广大的一线销售人员提供了实用的销售知识,有助于销售人员清晰、准确、自信地工作。书中讲述了一系列销售技巧,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提高表达能力,使客户感受到被关注,使销售人员的诚信深入人心,令其销售额直线提升。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本书提出了每一位员工需要自我反思的人生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它有助于员工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 谪仙养成系统

    谪仙养成系统

    从前足不出户,游戏泡面;泪看美女,寂寞谁懂!而后才情高超,清新脱俗;笑归红尘,飞花满袖!谪仙养成系统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