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81900000017

第17章 男人卷:宋词的动地哀歌(11)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是李清照在流亡之际曾写下的句子。彼时的李清照,已经五十多岁的高龄,天命之年本应万事看淡;她却哀伤地留下了这样的词,千古佳句,千古遗恨。而此时的张炎,却正是壮年。同女子比起来,往往更多了一份生硬的沉痛。走进故园,看到阔别了十年的景物,一切似乎有些陌生,一切却仿佛仍然熟悉。此时的感情大抵只能用“心折”两个字来形容了。

2.飘零英雄,鸳梦难圆

词中下片提到了分别场景,“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想来是张炎与所深交的一名妇人告别,因为上片也曾提到“环佩何处弄明月”,是依据杜甫一首诗中的典故而来,意思大概是一名男子怀念他生死不明的妻子。

由此可见,张炎此番回来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寻找一个令他深思多年的人。至于是否是他的妻子已经无从考究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女子定是令张炎“念”进了骨髓的。不然。他不会强忍心中剧痛,非要赶到这里一探究竟。

然而翻阅史料,却无法得知这名女子的真实身份。更令人疑惑的是,相聚几日之后,张炎在再度离开之后竟然选择了再次独行。如若这名女子是他所爱之人,为何他会忍心独自离去。如若这名女子只是与他相交甚浅,那他为何又会在词中提到,“同把鸳鸯亲结。”

前路坎坷,作为南宋遗民的张炎每日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如果这女子是他所爱之人,他又怎能忍心带她一同前往迷惘未知之路去受苦呢。相思再苦也可以忍受,如果看到心爱之人受到伤害,那才是痛彻心扉的大苦。不论如何,在与这个妇人度过几日欢快生活之后,张炎除了留下海誓山盟的誓言外,别无他法。他只能选择继续他的茫茫前路,何时能再回来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独自一人的生活依然持续在张炎之后的岁月中,除了爱情无望之外,就连友情都拒绝了对这个才子的安抚。比如,吴文英的逝世对张炎来说就是打击甚大的。在那些熟悉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去时,才真的会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孤单。

烟堤小舫,雨屋深灯,春衫惯染京尘。舞柳歌桃,心事暗恼东邻。浑疑夜窗梦蝶,到如今、犹宿花阴。待唤起,甚江蓠摇落,化作秋声。

回首曲终人远,黯消魂、忍看朵朵芳云。润笔空题,惆怅醉睡难醒。独怜水楼赋笔,有斜阳、还怕登临。愁未了,听残莺啼过柳阴。

《声声慢》

这首词为吊唁吴文英而做,故而由回忆起笔,连接现实,似真似幻,在词意中将张炎的思念贯穿始终,清人楼敬思评其:“一气卷舒,不可方物,信乎其为山中白云。”对张炎的这首词做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在平铺直叙中写尽了悲悼之情,令其更为深沉动人。

词由心生,在张炎的一生中,贯穿始终的便是亡国之恨和家破之仇,可惜他即便是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无法将这个遗憾弥补。只能将遗恨化作词文,而自己抱憾终生了。壮志难酬,最难诉的是英雄寂寞的情怀。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男儿这生最无悔的便是一腔拳拳报国红心。最遗憾的则是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

虽然金戈铁马并不是每个战乱时期男子的宿命,但张炎穷其一生还是希望挽回半壁江山的。可惜往事如风,将过往的哀苦如同飞雪一般尽数吹落,散落崖底。人生没有太多回转的余地。所以,在西湖淡然的烟雨重楼中,至今仿佛仍能依稀看到:那个形容消瘦的男子,青衫翩翩,立于亭台楼阁之中。

夏元鼎

夏元鼎生于公元1201年前后,具体生卒年皆不详。自云曾受仙人指点,修习阴阳五行及炼丹之术。最为后世称奇的诗句为,“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1.踏破铁鞋不如随遇而安

佛教的流传甚广,在传入中国后有许多的传说留下,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唐三藏取经,成为了日后小说《西游记》的蓝本,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虽然经历了不断的兴衰,但兴盛之架势依然有增无减,在唐朝后期对佛教的沉重打击之后,到了宋朝,佛教与儒学和本土的道教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一种思想,在之后的朝代中不断延伸,渗透。苏轼在《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的这首诗歌中写道过:“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在居于江南的宋王朝,佛教的淡泊宁静之感令许多人甚感安慰,在当时市井发达,商业繁荣的大背景之下,佛教能给人们带来与凡尘俗世不一样的感觉,因此佛教在宋朝能得以广泛的传播也是不足为奇的了。所以,寺庙也就修建的十分之多。当然,这点除了是因为人们思想上的信仰之外,还要得益于文人们的推广。好比苏轼来说,苏轼的前半生官场起伏,而后半生则是与佛结缘,终日参悟佛法,与人讨论,而在宋朝像苏轼这样的文人士大夫并不在少数。所以,对于佛法的参悟与推广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和时代风尚了。在那个时代,人们通过学习佛理可以了解到。其实寰宇如此之大,并非仅仅是天地君亲师而已,还有更多他们所无法领会到的领域。

这就促使了当时的许多人对佛法产生了兴趣,而夏元鼎则是其中之一。他字宗禹,是南宋时期永嘉地区的人,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十分之少,只有从一些零星的文献上可以考究到夏元鼎爱好旅游,而且还偶遇仙人,为他传授炼丹采药的秘籍。夏元鼎之后才自号为云峰散人,西城真人。他一生强调自身修炼,属南宗清修派。这就是关于夏元鼎的一生。

细说这些,是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夏元鼎后来的思想观念,有时候知晓一个人的经历生平,才能了解这个人的心思如何。有些事情,知晓前因才得后果,作为历史的寻踪者,我们也只能是将其一切都探究清楚。元鼎能词,著有蓬莱鼓吹一卷,书中所写,大多是和佛法有关。对于夏元鼎而言,作词并非为了是名留青史,成为千古文人骚客,他更多是为了记录他自己在清修之中的思想和论证。

天上神仙路。问谁能、超凡入圣,平虚交付。三岛十洲无限景,稳驾鸾舆鹤驭。更驯伏、木龙金虎。造化小儿真剧戏,炼阳精、要戴乾为父。须定力,似愚鲁。

三旬一遇交乌兔。便丹成、天长地久,桑田变否。四象五行攒簇处,全藉黄婆真土。无私授、人多胡做。堪叹红尘声利客,向花朝月夕寻妆妇。应不解,乘槎去。

《贺新郎》夏元鼎

而今在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大力推行下,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寻已经没有当年的热情了。但在夏元鼎所处的时代,因为对未来和时空的不甚了解,人们所能解释万事万物的也只有唯心而论了,夏元鼎自然无法走出历史那个时代狭小的时空。在他寻师问道期间,所得来的理论到也是章剖句析,皆有灼见。

南宋学者真德秀和他交往密切,称夏元鼎所著“读之使人焕然无疑”。夏元鼎的词中多讲述的是强调自身修炼丹法,他主张三教合一,认为炼丹是修行的一大要事,但同时,夏元鼎也认为修炼不可强求,不能操之过急,不然会适得其反,“堪叹红尘声利客,向花朝月夕寻妆妇。应不解,乘槎去。”

词尾以这句结束,表明在夏元鼎的修炼过程中,他所看重的并不单单是那成道的结果,还有修行过程,夏元鼎曾写过一首七言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便是他辗转学道的真实感受,夏元鼎的思想也可以从这首诗中窥探出个一二,他认为根本不必要执著于书本之上,而是要放眼世界,这样才不会走入歧途,或背离真相,而且一直的执着对修炼也未必就是有着好的效果,反而在适当的时候放弃才是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人生一世,不过随缘

夏元鼎一生词作颇多,但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也不过是这首七言绝句中所说的那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夏元鼎看来,悟道之处正在于此,不必执着,风景就在那人生的一转弯处露出春芽。这浅显的情感隐藏在夏元鼎朴实无华的笔锋之下,在他的笔尖流淌成了一首一首读之有味的诗词。夏元鼎毫不造作,就如同他寻师问道一般,在无华的光景间就流露出了真性情。这份性情从夏元鼎身上流淌而出,却不知道感染了多少后来人。

夏元鼎纯真勇敢,他就好像是孩子一般在执着的追寻着他想要的东西,但他又如同孩子一般并不是为了得到而得到,所以他最后可以再山巅之处看到云层之后的真相,那是他寻求的。

天下江山,无如甘露,多景楼前。有谪仙公子,依山傍水,结茅筑圃,花竹森然。四季风光,一生乐事,真个壶中别有天。亭台巧,一琴一鹤,泥絮心田。

不须块坐参禅。也不要区区学挂冠。但对境无心,山林钟鼎,流行坎止,闹里偷闲。向上玄关,南辰北斗,昼夜璇玑炼火还。分明见,本来面目,不是游魂。

《沁园春》夏元鼎

所以,夏元鼎的词中多带有仙迹仙踪,读他的词就好像在山顶之上吹着清冷的微风,令人神清气爽,但又刺骨而寒。“南辰北斗,昼夜璇玑炼火还。分明见,本来面目,不是游魂。”但再读下去,又是好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般,人生的奇妙在夏元鼎的词中一览无遗,没有任何缘由,也不需要什么借口,只是信步走过一生。在夏元鼎的词中,人生便永远都是这样的无忧无畏。

虽然怡然自得并不是始于夏元鼎而创,前人也有这样淡泊清疏的词句,但是,夏元鼎却是能将这份情愫入木三分的描写出来,因为这是他一生所悟出的道理——人生亦长,人生亦短。夏元鼎借着四季风光来写人生应当如何对待:其实寻道不需要专门的坐禅,也不需要专门的挂冠,只要心中有道,心中有佛,便是一生流连四方,也最终是身处佛道之中。这便是夏元鼎的人生哲学,他睿智地看到了人生的关键所在,便是随缘而安。

要识刀圭诀,一味水银铅。驴名马字,九三四八万千般。愚底转生分别,刬地唤爷作父,荆棘满心田。去道日以远,至老昧蹄筌。

譬如人,归故国,上轻帆。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船。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舟子自能牵。悟道亦如此,半句不相干。

《水调歌头》

人生长路,很多时候都由不得我们自己来选择。执著还是虚妄,完全在人的信念之间。不过,话虽如此,但命运并不是决定一个人人生路方向的最终裁定者。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决定最后方向的还是自己。虽然讲求随缘而安,但这所谓的缘分,也是要靠自己来争取到手,不是从天而降的。所以,只能说,人各有志,虚妄淡然,皆是表象。

正如夏元鼎词中所言“舟子自能牵,悟道亦如此”,世事漫随流水,风吹船动,船走人随。人间之事,如同飘入掌心的水滴,倏忽而至又倏忽而逝。抓不住影踪,不如随缘。

同类推荐
  •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叶紫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叶紫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爱是与水和星同行的旅程

    爱是与水和星同行的旅程

    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散文集。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以圣经创世纪的笔触,写下了自己与爱人的相遇;第二部分为两人在婚前、婚后生活中的琐屑小事(如洗澡、床、生病等),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悟;第三部分是作者与爱人的通信记录,鸿雁传书中展现了两人的恩爱甚笃、缠绵悱恻;第四部分收录了作者为爱人创作的几篇爱情故事。全书贯穿了作者与爱人的爱情历程,展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情,对爱情与婚姻的理解和感悟,文风细腻、文笔流畅,嬉笑怒骂、有庄有谐。
  •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清韵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清韵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之“清韵”,收录了中国和外国文学史上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才女张爱玲记录着生活情趣和窃窃私语;梁晓声默读着陌生女孩的来信,听窗的话语;俞平伯怀念打橘子的岁月:季羡林叹息着幽径的悲剧……细细读来,一篇篇随笔仿若一段段清灵的竹韵,动人心弦,悦人耳畔,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体会其中韵律。
  • 岁月染绿的村庄

    岁月染绿的村庄

    诗集文笔流畅,语言精美,寓哲理抒情于一体,以纯情、细微、源于生命的诗句,显现了作者质朴的本色与聪慧的才气。
热门推荐
  • 无限之最强团队

    无限之最强团队

    肖强意处穿越到战魂殿,这里是这个多元宇宙终级强者的集合地。而肖强这个战斗力不到5的渣却成为其中一员。他的队长是行事永远带着神秘气息的大美女,据说屠神如杀狗……副队长是个万年宅男,热衷于创做游戏然后开外挂直接通关……其他队友有外表阴沉但内心火热,诚忠于自己魔法的魔法师……性格火爆长像绝美,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天才科学家……身为破碎虚空的绝世强者,却同时又是扑街写手的武中圣者……超脱轮回殿,嗜修炼如命的绝世强者…………在这样强大的队伍中,肖强一步步的踏上强者之路!
  • 邪帝强宠超神女特工

    邪帝强宠超神女特工

    她,江丛希,一晋穿越到古代,成为了江家最不受用的六小姐,外还带一个弟弟,她发誓,期她者,她必当以血嗜之,可是在遇到某爷之后,她变得不淡定了。“希希,我饿了,我要吃东西。”某爷摇晃着江丛希的手背,祈求的说道。江丛希白了一眼,很淡定的从一旁拿过吃的扔在某爷的手上,某爷摇了摇头。“那你要吃什么!?”“我要吃你!”.......
  • 你是一次漫长的短时旅行

    你是一次漫长的短时旅行

    青春就像是一次为期最短的漫长旅行,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风景。“你”是青春,“你”也是你——我最年轻时爱过的人。
  • 所属良人

    所属良人

    叶离只知道,在遇到苏格焱的那刻起,他便是今生所寻的良人。大八岁,又怎样呢?爱了就是爱了,无关乎年纪的爱情。苏格焱,你是我叶离心头的刺,一拔就毁掉心脏的刺。
  • 爱情样本

    爱情样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样本,余宝儿的爱情样本就是她的初恋情人许栩。虽然事隔多年,余宝儿仍然还是不能解开她心中的心结,随着许栩恋爱、结婚、生子,余宝儿那些硬性的择偶标准,也在一步一步沦陷。
  • 集团内部控制论

    集团内部控制论

    本书分为十五章,主要内容为集团内部控制的探索价值、集团内部控制的研究基础、中国集团内部控制的理论探索、中国集团内部控制的实践探索、国际内部控制的经验借鉴、内部控制理论框架打造、集团内部控制能力本源等。
  • 批评的体温

    批评的体温

    正任何一种批评都代表着批评者的态度。《批评的体温》透出了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热情。该书是活跃于文坛的"80后"批评家杨荣昌的第一本文学评论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于《文艺争鸣》、《创作与评论》、《民族文学》等刊物上的40多篇评论,既有宏观的思潮扫描和整体性的作家研究,又有细致的文本解读。
  • 罪大恶极

    罪大恶极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各种新型犯罪也在不断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变得更加隐蔽与疯狂。乐天是一个孤儿,父母在一件离奇的案件中死亡,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父母的死因,抓住真凶,他最终做了一名警察。机缘巧合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进入重案调查一科,紧接而来的就是各种诡异而又离奇的各种案件……父母的死因最终还是水落石出,原来……
  • 王爷想洞房:魅惑王妃

    王爷想洞房:魅惑王妃

    "女人,本王一定要征服你!"英明冷酷的王爷殿下,即将进行婚后第一次洞房。特工来穿越,废柴变天才,邪魅王爷很霸道,装嫩王妃来闹闹。王爷想洞房,还得问她同不同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实斋笔记

    实斋笔记

    本书包括:历史寻踪、师友杂记、海外学记、域外寻史、辛亥期刊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