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81500000051

第51章 苛求回报:只为回报付出

苛求回报的人并非是出自真心实意想去为别人帮忙,或者说,苛求回报的人是带有目的性的去帮助人。他们希望被帮助的对象要常怀感恩之心,他们希望活在别人的感恩中,得到别人的感激,这样的人的帮助就带有了功利性,有点变味了。

(1)总是希望别人将自己的帮助记一辈子,如果别人忘记自己曾经的帮助,就会很恼火。

(2)总是提醒别人,自己曾对他有什么帮助。

(3)帮助别人会看人下菜碟,对一些被认为没有能力回报自己的人就不会表现的很热心。

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

——佚名

别拿回报作为付出的挡箭牌

生活中,许多人常将“付出很少有回报”当做挡箭牌。果真如此吗?

国外一位作家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海。从山脉流下来的约旦河带着飞溅的浪花,成就了这个海。它在阳光下歌唱,人们在周围盖房子,鸟类在茂密的枝叶间筑巢,每种生物都因它而幸福。

约旦河向南流入另一个海。这里没有鱼的欢跃,没有树叶,没有鸟类的歌唱,也没有儿童的欢笑。除非事情紧急,旅行者总是选择别的路径。这里水面空气凝重,没有哪种动物愿意在此饮水。

这两个海彼此相邻,何以又如此不同?不是因为约旦河,它将同样的淡水注入。不是因为土壤,也不是因为周边的国家。区别在于:伽里里海接受约旦河,但绝不把持不放,每流入一滴水,就有另一滴水流出,接受与给予同在。

另一个海则精明厉害,它小心地收藏每一笔收入,绝不向慷慨的冲动让步,每一滴水它都只进不出。

伽里里海乐善好施,生气勃勃。另外那个则从不付出,它就是死海。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世上有两种人。

可见,吝啬于付出,人也将死气沉沉。

付出的种类很多,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一种付出是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正是这种对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是否幸福。

在太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为自己而付出。付出我们的汗水和辛劳来换取我们所应得的回报,但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另外一种付出——为别人付出。同时,获得自己所需的财富和精神上的满足。

为别人付出时,不能因为别人没有回报的能力,就拒绝帮助,不能依靠别人的回报来作为自己付出的理由。只有不求回报的付出才是真的付出。

在你付出最大代价的时候,同样你也会学到最重要的东西。

——王绍男

机遇喜欢那些愿意多付出“一点点”的人

一个富有的人讲述了自己成功的经历:

50年前,我开始踏入社会谋生,在一家五金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年才挣75美元。有一天,一位顾客买了一大批货物,有铲子、钳子、马鞍、盘子、水桶、箩筐,等等。这位顾客过几天就要结婚了,提前购买一些生活和劳动用具是当地的一种习俗。货物堆放在独轮车上,装了满满一车,骡子拉起来也有些吃力。送货并非我的职责,而完全是出于自愿——我为自己能运送如此沉重的货物而感到自豪。

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是,车轮一不小心陷进了一个不深不浅的泥潭里,我使出吃奶的劲儿都推不动。一位心地善良的商人驾着马车路过,用他的马拖起我的独轮车和货物,并且帮我将货物送到顾客家里。在向顾客交付货物时,我仔细清点货物的数目,一直到很晚才推着空车艰难地返回商店。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高兴,但是老板并没有因我的额外工作而称赞我。

第二天,那位帮我的商人将我叫去,告诉我说,他发现我工作十分努力,热情很高,尤其注意到我卸货时清点物品数目的细心和专注。因此,他愿意为我提供一个年薪500美元的职位。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并且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你愿意多付出一点点,机遇便会回报你更多。从故事中可以看出,这位富人的成功只因为一点——比别人多付出一点点。“多付出一点点”,不是语言上的自我表白,而是行动上的真正体现。

“多付出一点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即时得到相应的回报。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点,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如果你能在不渴求回报的情况下,以一种积极自觉的态度比别人“多付出一点点”,把工作做到最好,那么,你就会得到一盏照亮你前程的机遇之灯,而不仅仅是一点回报。

所以,无论我们在什么行业,也无论我们的职位高低,多付出一些的做法可以使我们成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这是因为我们能够提供他人没有提供的服务。也许有人比我们更有知识、技术更高明、声望更高,但他却不能和我们一样为公司提供多出一点点的服务。

比别人多做一点,就要求我们看得比别人更高远一点,动力比别人更足一点,行动比别人快捷一点,做得比别人更多一点,坚持的时间比别人更久一点,做事比别人更自觉一点,态度比别人更认真一点,方法比别人更灵活一点……

如果凡事都要求回报的话,机遇就不会到来,因为机遇只青睐喜欢付出的人,而那些苛求回报的人,机遇是不会降临在他身上的。

测一测:

你对他人的奉献度

面对友情,你是否愿意为你的朋友和身边的人牺牲自己?你又是否具备宽容的心态,对待你的朋友?下列心理测试或者可以让你了解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

下列花朵中,最喜欢哪种?

A白色网沙围绕的红色花朵

B棕色网沙围绕的红色花朵

C白色网沙围绕的橙色花朵

D棕色网沙围绕的橙色花朵

测试结果

选择A的人极为冷静,个性独特。

你持有“你终究是你”,“我终究是我”的思考方式,因此很难会牺牲自己来帮助他人,同时也忌讳他人过问或干涉你的事情。你厌倦互相约束,每件事情都会计算清楚,因此很难交到朋友,即使有朋友也常常因你的冷漠而破裂。你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很强,所以,能够凭自己的努力战胜一切困难,但是,因为你缺乏协助性与宽容性,很少迎合他人,因此很有可能寂寞一生。

选择B的人是懂得协助与奉献的人。

你的本性善良、仁慈,因而经常为了朋友或他人作出奉献,而且又在对方接受你的奉献与努力的同时感受莫大的喜悦。你的人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你胸怀为他人奉献与牺牲的高贵情操,更有甚于偶尔忘记你的存在而舍己为人,这样也许会失去你的价值,以至于你的人生失去意义。

选择C的人天真烂漫,魅力无穷。

你的为人诚实而纯真,一向尽力为朋友付出努力,可是因为你缺乏这方面的天分,而且方法不当,因此经常遭受失败。你的这些失误与失败恰恰又具有突出本身魅力的神秘力量,不仅可以使你的朋友每每也会感到幸福快乐,还会使你的朋友反为你奉献或给予你更多的关心。与其说你是个为了他人奉献的奉献者,不如说你是能够赢得他人的奉献与关怀及爱戴的幸运儿。

选择D的人同时均衡地具备了理性与感性。

你的大脑非常灵活而发达,不仅可以自如地掌握对方的言行,而且因为感性发达,还可以适当地为对方调节个人的欲望与希望,以至对方得到满意。时而你也会发挥奉献与牺牲精神,时而又会向对方求得协助与关照,如此,你可以保持均衡的言行,使对方快乐。

人的一生,贡献所作所为的意义和价值,比人们的预料更多地取决于心灵的生活。

——佚名

学会赠人玫瑰,手上才会留余香

世界上有两种人:索取者和给予者。前者也许能吃得更好,但后者绝对能睡得更香。俗语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会让人不局限于斤斤计较的狭隘心态之中,心胸会变得更宽广。

学会分享、给予和付出,你会感受到“不求获得”的快乐,“没有奢望”的富足。无私的感受这来自生活的快慰。

在这个世界上,得到并不是最快乐的事情,有时候,付出所收到的快乐,远比得到更多。那是因为在付出的过程中,心无杂念的行为会让被帮助的人真心感谢,

一位医生,在偏远的山区行医,治好一个穷苦的山里人,分文未取。后来,那山里人砍了一捆柴,不辞辛劳地走了几天山路,山一层水一重地把那捆柴背到医生家里,以谢医治之恩。殊不知,在医生所住的城市里,早已没有“烧柴”这个项目了。然而,那捆荒山中枯去的老枝,一定是那位医生在其行医生涯中,收到的最贵重、最昂贵的礼物。

善良的“因果报应”是心存感激的受惠者对施惠者的一种报答。对他人施予善行,往往能收获别人更加丰厚的回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而我们为别人付出的时候,本身就体验到了生命的快乐和富足。

爱心的回报在哪儿都是相通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敞开心扉爱他人,让爱心像玫瑰花儿一样散发芬芳。当关爱的思想治愈疾病、为创伤止痛的时候,当那些与此相反的心态带来痛苦、郁闷和孤独的时候,我们就真正领悟到了博爱的真谛。

如何能够真正懂得博爱的真谛,一方面帮助别人,一方面不苛求回报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别人的期望不要太高

不要总是认为付出就一定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回报,其实付出只是在为自己付出,付出我们的汗水和辛劳,慰得心安。

(2)从内心做到助人为乐。

帮助人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要发自内心的去帮助别人,而不是带有附加条件的去帮助别人。

(3)随时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不要因为没有得到回报就计较不休,只要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没有得到回报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同类推荐
  • 失去,其实是另一种拥有

    失去,其实是另一种拥有

    本书共分十二辑,内容包括:当你拥有的时候其实也是失去的开始、幻想拥有别人的生活是人生最大的冒险、浮华虚荣的背后被牺牲掉的往往是灵魂的方向等。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进退与攻守: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对局

    进退与攻守: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对局

    本书从历史人物的较量中得出:博弈精神的核心,就是策略的选择;进退是人生的策略,攻守是人生的战局;历史对局中的博弈,扣人心弦又发人深醒。
  • 硅谷禁书1

    硅谷禁书1

    《硅谷禁书》(THE MASTER KEYSYSTEM)是一本奇书,由作者在1912年创作出版,当时销售了20多万册,1933年起,它奇迹般的从市场上消失了,原因是很多成功的商人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看到此书,而担心更多人因此书而创富。这些商人联合起来,让美国教会查禁了这本书。这本书是硅谷最神奇的成功奇书,早年,这本书的手抄本甚至炒到3000多美金,几乎所有硅谷的亿万富翁都阅读过此书,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上学时,因为偶然的机会读到此书,立即决定弃学从商,从而创造了软件帝国的神话。美国成功学之父拿破仑?希尔因为得到本书的启示成为成功学大师。
  •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大陆漂移、神奇的极光、木乃伊心脏跳动、古希腊齿轮计算机、火星的未解探秘……这些故事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对于处在好奇心旺盛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一定可以引起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兴趣,青少年朋友跟随本书来一次科海遨游吧!
热门推荐
  • 悬案

    悬案

    海城市,残缺的女尸挂在树上、多名红衣女子无端死亡、多名儿童离奇失踪、一代代碎尸被弃……一件件悬案,让人毛骨悚然,寝食难安。以徐天为首的重案组,顶着巨大压力,剥丝抽茧,一步步寻找答案……
  • 一切从赞美开始

    一切从赞美开始

    人人都在为赞美奋斗。赞美的好处无处不在:亲人间的赞美,让家庭更加幸福;师生间的赞美,让教育更加融洽;同事间的赞美,让工作更加和谐;情人间的赞美,让爱情更加滋润。失败者因为赞美而点燃新的希望,成功者因为赞美而走向辉煌;小孩因为赞美而天天向上,大人因为赞美而活得悠然自得;员工因为赞美而积极努力,领导因为赞美而更有使命;女人因为因为赞美而更有爱心,男人因为赞美而更有责任;老婆因为赞美而漂亮开心,丈夫因为赞美而更加卖力。
  • 重生之谁与争峰

    重生之谁与争峰

    美女,金钱,,这些我都不放在眼里,因为我站在世界之颠,,我就是王者,,纵横都市,,
  • 佛说圣大总持王经

    佛说圣大总持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顾少,情深不晚

    顾少,情深不晚

    一年前,她携一纸百亿合作案,嫁入名门陆家。本以为是青梅竹马终成眷属的美谈,却不料,昔日情郎瞬间翻脸,不仅不碰她,甚至为了制造丑闻让她净身出户,不惜把她灌醉扔进另一个男人的房间。她好不容易逃脱,回家却见他和别的女人在他们的婚房里……离婚后,她紧闭心门,发誓不再让任何人走进。哪知,另一个男人却以雷霆之势,用一张不得已去领的结婚证,绑牢了她的一年。这个男人竟然还是她前夫的亲舅舅!明明说好了是三无婚姻,彼此不能干涉对方的私生活,然而,婚后的相处却让她瞠目结舌。
  • 霸气男人下堂妇

    霸气男人下堂妇

    女人不一定是弱者,不一定要靠着男人活着。离婚,算不了什么,关键要看你的心态。男人再好,变了心,也不值得你再继续纠缠,那样伤的会更深,潇洒的转身,留下一个漂亮的背影,让那个抛弃你的男人后悔去吧!没有他你才是真正的幸运女王。世界上的好男人有的是,也许你一回头会发现,一个多金又帅气的男人在等着你青睐。没有他,你这个下堂妇依然活的很精彩......
  • 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

    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朱门嫡影

    朱门嫡影

    她是相门嫡女,却因命中带煞被弃之如敝屣。最后惨死于爱人之手……她是现代女高材生,受人指点却一朝穿越,寻找命中眼带朱砂的男子。重生又来,她是她,亦不是她,为了他种的情根,为了改变命运一雪前耻。庶母阴险,她见招拆招,姊妹狠毒,她亦变得魔高三丈。爱意已断绝,却不料渣男竟对她情有独钟,傀儡太子、俊逸王爷、神秘公子,皆对她用情至深,是阴谋还是爱情?是重蹈覆辙,还是佳偶良缘?她寻他而来,他又会不会随她而去?命中的他又到底是何人?且看朱门嫡影为你展开一幅朱门深宅中的锦绣画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世龙头

    乱世龙头

    生来命苦,无人照顾,为求活路,踏上江湖。初入江湖,胆小如鼠,只是小卒,任人摆布。为了前途,学会狠毒,性命不顾,杀出血路。拼命付出,降龙伏虎,风雨无阻,终得财富。人在江湖,不由自主,虽很富足,也很无助。走入歧途,一片盲目,心中的苦,向谁倾诉?往事回顾,历历在目,也曾糊涂,犯过错误。为求财富,疯狂追逐,江湖杀戮,不堪入目.一身傲骨,不肯认输,起起伏伏,谁胜谁负?几番沉浮,终于醒悟,原来江湖,没有胜负。江湖的路,是场赌注,一旦下注,不能作主。
  • 明朝第一闲妃

    明朝第一闲妃

    据说都是浮云么?据说皇上也读晨报,据说这学院都开“宠物”学院了?还有,皇上给一宫女大跳脱衣舞,鞑靼小王子也来凑热闹!大明朝何时这般热闹?原来穿越女来了——办报纸,开学院,做乐师,玩得可真是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