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80400000011

第11章 尾声 感聚散·悟透

依稀烟尘绝旧事?败芳园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此文出自《红楼梦》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寿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是王熙凤探病秦可卿后,被贾瑞调戏之前,路过宁府会芳园所见的秋景图。

骈文如酒,字字风流,诗情画意自是蕴藏其中,细细呷品,又别具弦外之音。起笔对仗,连类而及,是满眼菊黄絮白的明丽景象,既点清了时令,又渲染出东府花柳繁华的富丽风光。所接“小桥”、“曲径”二句,明写芳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幽美别致,凤姐移步换景,“一步步行来赞赏”的动感视角也为游园增添了几分灵动风情。以下“清流激湍、篱落飘香、红叶翩翩”等句,更是声、味、色俱全,涤荡五感,沁人心脾。

自“西风乍紧”起,从百草蓊蔚递转到鸣禽形声,上句写秋风频送,莺儿啼啭初歇,下句写煦日正暖,蟋蟀唧唧鸣声又起,虽已隐约透出些西陆萧瑟、叶落飘零的冷清,却又戛然而止,将熙凤的视线再转向园中精美的建筑。遥望东南,极目西北,但见轩榭辉映、依山傍水,一座名园的豪华宽阔、布局奇巧,至此已经摹画分明了。还有笙簧盈耳、环佩叮当的锦衣男女,款款穿梭于这如画美景里,使得园内愈发热闹繁华、温柔富贵,正合凤姐那醉心尊荣、及时行乐的心怀。

然而,文中“若耶之溪”和“天台之路”两个典故牵涉风月、暗示艳情,“西风”句虽点到为止,却已传达出隐隐凉意,加上其时心怀不轨的贾瑞“猛然从假山石后走过来”的闹剧开场,这段旖旎的景色描写,却是暗含衰丧的蕴藉之笔。日后家败人散、萧索废弃的结局,其实在风景尚好的此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线。

东府如是,为迎元妃归省而倾举族之力所营建“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亦是同样命运。不同的是,比起弥漫宁府的淫风邪气,清净女儿国的大观园,更像是方外太虚幻境在凡尘俗世的一个镜像倒影。

当日宝玉在可卿房中恍惚睡去,会面警幻仙姑前,便先闻得了这一阙飘飘渺渺的《春梦歌》。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正如唐人刘禹锡“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的诗句,世事无常、繁华易逝,一切不过一场春梦、一片浮云,更那堪“一片飞花减却春”。如今落花堕水,恰似断梗浮萍,一任水之漂流,兜兜转转、无法自主,思来实在无趣。所以奉劝痴男怨女,不必发“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之类的枉叹,最好胡乱消遣一生,永不沾“情”字罢了。

然而终究不能。在通部书中,“情”字占的位置太重要,以至于若离了它,便就没有了《红楼梦》,世间仅存的美好也将不复。

所以,“普天之下所有”女子,或“朝啼”,或“夜怨”,或“春感”,或“秋悲”,她们的人生大戏,早已被幻境册籍一一分拣、历历记录。更有“薄命”一司,集所有不幸于一身,是以冠绝众悲剧之上。位列其中的女子,其悲哀全由此司一副对联诉尽: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这对联说的正是幻境化身的大观园中,以钗黛为首的正、副、又副册十二钗的命运。只是满溢着赌气味道,似乎在说反语,春恨秋悲、临风洒泪,难道真的只是她们在自寻烦恼?这言不由衷的表述,分明渗透着雪芹的满腔悲愤,张扬着他的暗夜呐喊,若非如此,曹公也不会呕心沥血著书更终于“泪尽而逝”了。

遍查前八十回,看不到张牙舞爪的邪恶势力,也找不到慷慨决绝的反抗宣言,一切悲剧,唯要以其平淡、自然、顺遂,才更显出厄运的无可躲避。雪芹高明,难以逾越。而兰墅续书,从晴雯之死接手,写的全是心碎文字,虽然欠缺灵气,却也极难得地保持了全书的悲剧样貌,只这一点,也足以不朽。

离散昔日园中女子,摧毁这一清净之所,高鹗写得决不轻松。

遥想省亲当晚,皇家仪仗、赫赫威风、门庭荣耀、盛极一时。仅不几年的工夫,元春薨逝,圣眷衰退,昔日“花溆”,旋成梦魇。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这“沁芳”匾联,出自宝玉之手。当日大观园初建落成,宝玉随贾政并众清客游咏而得,题景贴切、用字新雅、属对工巧、构思灵动,将那“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的桥上小亭状摩得形神具备,美好园林如在眼前。

然而,“这路边于我成了一种恐惧,在那儿,即使开花的树也变得面目狰狞”。景随情易,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这句诗,正合用在大观园聚散前后的景象对比上。

出亭过池,迤逦向北,是书中第一女主角林黛玉的住处潇湘馆。黛玉在时,它“一带粉垣”、“数楹修舍”,“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宝鼎炉旁煮茶,茶沸烟腾,已自缕缕泛绿;幽窗下弈棋,指拈棋子,又自丝丝生凉,千百“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的翠竹遮映下,黛玉过着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诗意生活。但当时的记忆越美好,落败后的景象就越让人神伤。黛玉逝后,宝玉凄然再来,迎接他的是“瞬息荒凉”、“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的景象,唯有颓废伤感。没有了黛玉的潇湘馆,已然失了灵魂。

曾经宝玉对自己与黛玉“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的期盼,终于被现实无情击碎,命运给他安排的,是宝姐姐那样的清幽淡雅。

吟成荳蔻才犹艳,睡足酴醾梦也香。

蘅芜苑的清新自然、不假雕饰,就在这异草芬芳、幽梦缱绻的楹联中鲜明起来了,香软冷媚、半梦半醒,这是当权者千方百计想让宝玉接受的生存状态,如此,才会有“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才会有“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宝姐姐不是不好,然而千疮百孔的俗尘现实,以她的温厚冷淡,不愿意去揭示,也不愿意对抗,自也难以成为宝玉的知心人。难怪宝玉笔下的她,连同她的住处,都显得是那样的幽苍空洞、缺失精魂。且由这一首当年宝玉应元妃之命为蘅芜苑所题的《蘅芷清芬》来看: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宝钗的情性恰似这诗中景致,虽则馥郁丰美,而憾清冷若霜,所以她也就深深隔阂于热心热肠的宝玉,不能成为宝玉为自己所居怡红院所作《怡红快绿》中愁肠百结、抑郁多情的知音女子了。

深庭人常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这首诗化用苏轼《海棠》情境,以花写人,那深夜难眠的海棠、凭栏独思的倩影,不正如玉肤柔薄、绛袖寒凉的林黛玉吗?

虽然宝玉“解怜”黛玉,也和黛玉一样,担忧那难见出路的莫测将来,但该来的,终究还是破竹般凌空呼啸而来了。黛玉的早逝,给了宝玉致命的打击,然而宝玉毕竟是宝玉,他做不了自己想成为的人,也决做不了别人要他成为的人。经历了与黛玉的死别,经历了对黛玉刻骨的思念折磨后,他选择了抛开一切。

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呢?斜阳下的每口水井,似乎都微漾着诉说金钏儿的冤屈;忽荣忽萎的芙蓉花,似乎还痴缠着要为晴雯鸣一声不平;草木凋枯的紫菱洲里,那燕泥点点的棋坪,仿佛正为迎春的遭遇哀泣;潇湘馆的竹涛跌宕,正像是黛玉倾其一生探问宝玉情真几许的悲情……还有音讯杳无的史湘云、被迫远嫁的贾探春,昔日园中,尚还在的,似乎唯有住在稻香村里——“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的李纨了。

可李纨的归宿,也在薄命司。等待她的,依然是黄泉路近的惨淡结局。

回首昨宵,黛玉笔下“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的“世外仙源”,“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豪华院落,倾尽一切溢美之词,也只能勉强形容出些许半点风姿的大观园,自宝玉“病时出园,住在后边”,一连几月不曾入园,再踏足时,已是繁华落尽、“花木枯萎,更有几处亭馆,彩色久经剥落”的一派废园凋零,直使人目不忍睹。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

这副题于藕香榭柱上清新雅致的对联,也是宝玉所作。此时黑漆嵌蚌的字迹犹在,“林潇湘夺魁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的乐景早已失了主角。这水榭曾见证过绝世的美好,就在这条小河当中敞亮的亭子里,曾由史湘云作东,用薛家的螃蟹与好酒,招待了赏花看水的人们。当日那一幅黛玉垂钓、宝钗戏鱼、湘云奉客、迎春穿花的“百美图”,今日再看,竟已是纸张发黄、浸透泪水。

对今景,忆往事,试吟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却果然“未语泪先流”。

不如归去青埂峰?大梦醒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讲到《红楼梦》,讲到贾宝玉时,曾作了这样一句分析。初看到时,滑眼而过,并不甚留意,待到偶然再读,方才醒觉先生真意,非经此提醒不能走进贾宝玉的内心,更不能增进对红楼总嫌浅薄的理解。

原来,这一场红楼悲剧,非经由宝玉的眼睛断不能看出。钗黛这样灵秀女儿的毁灭,并不是到了雪芹写作的年代才忽然出现,而是自古以来一直都在重复上演,只是宝玉之前,并没有人将之作为悲剧来看待。如同目睹一头美丽动物的死去,当时扼腕叹息的心情是真实的,但过后便仍然如旧,从未曾想过挽救和阻止。

雪芹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能够发现和承认“闺阁中历历有人”,并以一位诗人悲天悯人的心怀去感受,所以“爱博而心芳,而忧患亦日深”。女子的悲剧,各人只有一种,雪芹揽过所有伤痛,泪尽心碎而英年早逝——一切只为情深。

现实中的曹雪芹,心痛而亡,小说中的贾宝玉,被续书作者高鹗安排了个绝尘弃世的归宿,也算符合原作原意。想象当日,似宝黛这般理想无处安放的人物,除却死亡和遁世,可还仍有第三种解脱途径的存在?

曲终人散之后,举目贾府,但只见: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正是红楼梦开演不久,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众仙姬为他演奏的十二支梦曲的收尾曲目《飞鸟各投林》。不用一句一钗各各分派,只从整体上去寻味,曲文的真谛便即浮出水面——总逃不脱个分崩流散、香消玉殒的一片狼藉。至于续书里,贾门仍得“兰桂齐芳,家业复起”,是好是坏,各有各论。无论是如鲁迅所持,“茫茫白地,真成干净者矣”,还是如力挺高鹗者认为赐还爵位亦属强弩之末,并不削弱悲剧气氛的说辞,因深感悲凉而呼吸苦难的宝玉,是断难继续留在这污浊的世间了。

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

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

于是那一块娘胎里带来的宝玉,便就到了应该回去的时间。可笑世俗的人们,还在恨不能掘地三尺地寻找,请来神仙扶乩,推算出这神乎其神的《寻玉乩书》。究竟玉是他“命根子”的说法又有几分是真?若果然体惜他,便该与他黛玉,不然,宝玉那句冰冷绝望的“原来你们是认玉不认人”的话便并没有冤枉了谁。

失玉之后,他们终于开始感受到了危机。只从这乩语看来,通灵宝玉已去了它来的地方——青埂峰,想要寻找,除非斩断红尘,即入仙家之门——这已是在为宝玉的结局埋设伏笔。

及到第一百一十八回“惊谜语妻妾谏痴人”,宝钗、袭人一齐力劝宝玉“从此把心收一收,好好的用用功”,以便“博得一第”,谆谆急切,反倒更坚定了他弃世的决心。表面上,宝玉即立马收拾了“杂书”,准备赴考,内心里,却吟着:

内典语中无佛性,金丹法外有仙舟。

“内典”指佛经,“金丹”是道家为求升仙所炼丹丸,此处当是提炼吟句之意。宝玉决意要去佛经和仙丹之外寻找真正的“佛性”和“仙舟”,而做到这一切,显然必须要摆脱俗务缠身的尘世,他去意已决。然而以宝玉情性,即便要走,却也断不至于激烈慷慨。而离家赴考,这一读书之人“走求名利无双地”的必经之路,倒真真是“打出樊笼第一关”,成了他解脱尘缘的契机。

第一百一十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里,宝玉话别亲人,出门即仰天长笑:“走了,走了!不用胡闹了,完了事了!”且不论高鹗令宝玉中榜后再悬崖撒手的安排是否合理,也不论众人对宝玉弃家出走的态度褒贬如何,一番掩人耳目的赴考之后,早就对林妹妹许下“你死了,我做和尚”承诺的贾宝玉,口唱歌诗,翩然离尘,从此再不复见。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

我所游兮,鸿蒙太空。

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

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那日荒村雪野里,宝玉身披僧装,遥遥拜别。混沌尘网的贾政,面对“白茫茫一片旷野”,竟不知如何理解这眼前的一切,只得无奈地相信:“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

果然,宝玉原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大荒山下青埂峰,是他缘孽的起始,也是他最终的归依。

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

这幻形入世的一番所历,终于只化作顽石上的斑斑字迹,由空空道人交付雪芹,整理成为奇书《红楼梦》。由《自题一绝》开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再由偈诗归结收尾: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虽然后诗乃高鹗所撰,略有“结末又稍振”的微瑕,但是瑕不掩瑜,兰墅的努力,使红楼不至沦为残篇断简,亦属有功。这一部荡气回肠、囊括万千的鸿篇巨著,自成书行世以来,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红楼韵味,如同酒香,历经两百多年的光阴,两百多年日月交替,到如今,恰似一樽陈年的佳酿,历经时间的发酵和涤荡,愈发酝得鲜亮醇美、既浓且清,引人遇饮难忘、回味悠长。犹记得那言简意深的《好了歌》,并其注两首: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且歌且行,且悲且喜,人生穷通,皆由这二首淡然道来。王侯显贵、功名利禄,常常不过是过眼云烟,神龟腾蛇、犹有尽时,一切都埋于荒烟衰草。红楼一梦,世事千秋,百态人间一笔尽收。任何时候捧读起来,见此微言大义,都不禁要神游漫思,牵惹起愁肠各各无数。无怪乎人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也就有“纷纷说梦几痴人,请君一听鲸鱼声”。浮沉好似云频换,得意,失意,但只要念及一句“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便就得自若许多。

遇饮红楼,此生不憾。便就这一窖深杯美酿,遥与雪芹、兰墅静默对酌。

同类推荐
  • 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

    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

    本书共分四章,阐述美国人对越战从想象到幻灭的过程,概述了美国越战叙事文学以及美国越战叙事文学研究,分析越战是如何被美国公众想象出来的,美国越战叙事文学如何解构美国人以前想象的越战。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读书又是一件愉悦的事。读书是求知的理性选择,同时,读书又是人们内在自发的精神需求。不同的读书者总会有不同的读书体验,但对经典之藏、对精品之选的渴求却永远存在。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描写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到各处旅游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沈复创作的《浮生六记》,将夫妻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四卷翻译成英文,并作长篇序言。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通过比较研究,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
  • 走过花开的石林

    走过花开的石林

    人,不接地气易生病;书,不接地气难卒读。《走过花开的石林》是演员姜佩君所著,可许你会纳闷,喝拿铁、做SPA不擅笔墨的小资女,为何从娱乐圈混入文学圈,阅罢此书,便知分晓。此书分为“温情物语”、“女人思语”、“走过流年”、“感悟人生”、“谈天说地”五个部分,内容涉及一些女人话题,或谈生活、或及爱情婚姻、或讲亲情、或论人生感悟等等,其中好几篇还是作者的获奖作品。作者宽广的知识面、丰富的人生阅历与谦和的为人,决定了其语言的清纯诚挚、朴实无华、寓意引人而又不失温婉文雅。
热门推荐
  • 道家少年之清月传奇

    道家少年之清月传奇

    上古时期,九黎族蚩尤与炎、黄大战,逐鹿之战打破蚩尤后,轩辕金龙和九天玄女追击蚩尤元神未果。深受遭遇大屠杀,象征这一方净土的清月山之中,究竟有什么故事?
  • 双球宝宝:妈咪,爸比在哪里?
  • 爱在云之端

    爱在云之端

    她一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女子,却在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云之端星球,还成为消灭黑暗之王的斗士,又有巨大能量,可惜自己却无法掌控,郁闷呀。身边的战友兼姐妹为她两肋插刀,她却爱上了黑暗之王的二王子,她该何去何从呢?
  • 超级新闻人

    超级新闻人

    寒门出身的新闻系学生严宽,因为一个老乞丐,他拥有了开启新闻界的金钥匙;正所谓一入新闻深似海,从此节操成路人!又所谓“你撬我墙角,我挖你祖坟”!试问天下,还有谁?!
  •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

    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

    这本书带你走进3D打印的世界,认识一下当下这个最酷的东西——它将从想象变成现实,并带来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这本书讲述了3D打印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以及3D打印技术将如何应用在学校、厨房、医院等场所的。这本书预测,不远的未来,我们完全可以用电脑把自己想要的东西设计出来,然后进行三维打印,就像我们现在可以在线编辑文档一样。通过电子设计文件或设计蓝图,3D打印技术将会把数字信息转化为实体物品。当然,这还不是3D打印的全部,3D打印最具魔力的地方是,它将给材料科学、生物科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的结果是科学技术和创新呈现爆发式的变革。
  • 惊世蜜恋:千金小姐爱上落魄美男

    惊世蜜恋:千金小姐爱上落魄美男

    推荐沐风新书《冰山女神:我劝你最好离我远一点》耶~本书是沐风的处女作,可能不是很好,但沐风在学习中~希望将来能给大家带了一些好的作品~谢谢支持她,是全球首富的千金;他,父亲贿赂官员现场被抓,家道中落。两人碰撞在一起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呢?高冷男神恋上白富美?“她”,同样出生于名门世“她”喜欢他,“甚至让深爱着“她”的“他”一起帮着整她。“他”,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他”为了“她”去害她,可却对她产生了感情。到了最后,他才明白,自己心里真正爱的,是谁。四人之间的感情不浅。究竟,在他们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 悍妃难驯

    悍妃难驯

    王爷本想享尽齐人之福,不料,彪悍新妇携带两名保镖男宠一同上花轿,立志给夫君戴一顶漂亮的绿帽子。小叔很配合,花前月下调戏美人,势要诱妃出墙。憋屈王爷只好拾起课本,重掌御妇术!谁说古代王妃只能任人鱼肉?你能纳妃,我便出墙,who怕who!
  • 我的老婆是狱王

    我的老婆是狱王

    百年前,地狱崩塌,狱王转世投胎,不知所踪!各方势力妄图重建地狱,掌控轮回,然而前提是必须找到新生狱王。通灵者郁锋,隐藏在俗世生活中,却因为一起怨灵凶杀案卷入一场大阴谋……
  • 爱伤刺猬

    爱伤刺猬

    你有你的青春,你有你的结果。那些话留给自己,伤或痛,笑与哭,别人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