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9200000051

第51章 文化宗教(7)

龙华三会时,于昔时释迦牟尼佛教法下未曾得道者,将以上、中、下三根之别,悉皆得道。根据《菩萨处胎经》,龙华三会所度之众分别为:

初会:度众九十六亿,凡有出家僧众能持戒者,当先度之。

二会:度众九十四亿,虽未出家,但已皈依三宝,且能依戒奉持,恭敬供养者,皆当得度。

三会:度众九十二亿,虽未持戒,而能敬香礼佛,乃至一念称名,少分供养,生正信者,亦皆度之。

观音菩萨的由来

“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观音菩萨(或称观音大士),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关于观音菩萨的来历,佛教中说法不一。有的说观音原是转轮王的儿子,名叫不旬。他和父亲、弟弟一起跟随释迦牟尼出家,修得正果,转轮王成为阿弥陀佛,不旬和弟弟分别成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有的说观音原是妙庄严王的女儿,名叫妙英。父亲为她亲许婚事,但她不愿出嫁,逃婚到荒山,结庐修行。后来为了替父王治病,不惜割下自己的臂肉,挖出自己的眼睛,终于使妙庄严王病愈,这片孝心感动了佛祖,帮助她修成无上菩提。南朝宋昙谟竭翻译的《观世音得大势受记经》中则说:从前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国,这个国家没有女性,国王名叫威德,他于园中入三昧,见两条莲花从地上涌出分别左右,化生出两个童子:左面的一个名叫宝意,就是观世音;右面的一个名叫宝尚,就是大势至。观世音为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大势至为善住功德宝王如来。

有的佛典,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则记载:观世音菩萨实乃过去古佛,早在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号为“正法明如来”,又称“正法光明如来”。这些佛典认为,观世音出道之早,是十方世界许多佛所望尘莫及的。正法明如来大慈大悲,为了将众生救出苦海,便倒驾慈航,现作凡夫,行菩提道,普度众生。《观音三昧经》中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观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来’。我为苦行弟子。”按此说法,观音的来历就有着悠久的历史了。

知识小链接: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

佛门咒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推“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唵(om)嘛(ma)呢(ni)叭(pad)弥(mc)礧(hom)”。它简短、通顺,而又喻义深刻。“唵”表示归依致敬;“嘛呢”是佛教所说的能随意变化的宝珠,用以比喻人的心性;“叭弥”是红莲花,佛典中常用来比喻心性的清净不染;“礧”表示迅速显现、达到目的、摧毁障碍。

“唵嘛呢叭弥礧”这句咒语,大致表示的意思是:“归依观世音菩萨!但愿仰仗您的大力扶持,使我本具与您同样的、清净无染、随意变化的自性功德迅速显现,随意达到我要达到的目的!”

十八罗汉的由来

罗汉,为梵语译音阿罗汉之简称。又作阿庐汉、阿罗阿、阿黎阿等。有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等含义。

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才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

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十八”这个数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十八罗汉是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另加两位而形成的。

最早记录这件事的是宋代苏轼,他在《自南海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罗汉》一文中,一一列举出十八罗汉的姓名。前十六位罗汉即《法住记》中列的十六位罗汉,新增补的两位罗汉,第十七位是“庆友尊者”,即《法住记》的作者。第十八位是“宾头卢尊者”,这与第一位其实是同一位,只不过一个用全称,一个用尊称而已。后来,宋代志磐在《佛祖统计》卷三十三中提出新见解,认为第十七位应是迦叶尊者,第十八位应是君徒钵叹尊者,也就是“四大罗汉”中不在“十六罗汉”中的那两位。

但是,到清代乾隆年间,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应是降龙罗汉即迦叶尊者,第十八位应是伏虎罗汉,即弥勒尊者。皇帝钦定,自此十八罗汉就以御封为准了。藏传佛教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是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第十八位是弥勒。十八罗汉取代十六罗汉后,影响越来越大。十八罗汉的石窟雕像不多,但在寺庙中则比较常见,一般塑在大雄宝殿中,作为释佛或“竖三世佛”的环卫存在。

知识小链接:五百罗汉的由来

大凡著名的佛教古寺都有五百罗汉室,在唐代高僧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五百罗汉的由来。

话说摩羯陀国有1000个佛僧,其中,500个是凡夫僧,500个是罗汉僧。国王无忧王对他们很敬仰,一视同仁。所谓罗汉僧,是指那些断除了贪、欲之念,已得正果,不受生死轮回的佛僧。这五百罗汉僧平时不露其相,连无忧王也不知道他们是罗汉僧。在五百凡夫僧中,有一个名叫摩柯提婆的,经常发表一些违背教规的言论,影响了一大批佛僧。无忧王很生气,想把一千佛僧全部淹死。这时五百罗汉僧才各显本相,腾云驾雾而去,在迦湿弥罗国的一个山谷里隐居起来。无忧王知道后,又悔恨又惧怕,亲自到罗汉僧隐居的地方向他们承认自己的过错,并请他们回去。罗汉僧们不肯,无忧王便在国都建起一座寺庙,照五百罗汉僧的模样塑了五百罗汉像流传下来,并在玄奘取经时,由西域传到了我国。

和尚的由来

和尚是指职业佛教徒。这个名称是如何来的呢?

原来,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其根源归咎于各种欲望。因此,为了摆脱痛苦,必须寡欲,必须进行修行,忍受人世间的一切疾苦。因而,佛教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主张一切调和。“和”即忍耐、服从。“和”是佛教徒所崇尚且必须遵守的。以“和”为“尚”即是称佛教徒为“和尚”的缘由。

知识小链接:和尚头上戒疤的由来

我们常会看到和尚的头顶上有六个排列整齐的圆点,这就是戒疤,又称香疤。指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其行为根据或系起自于舍身供养之思想,或系为断除我执。受戒时燃戒疤又称“烧香疤”。所燃香疤之数目不等,或三,或六,或九,或十二。在家众多于受菩萨戒日的前夜、烧戒疤于手腕;出家众的戒疤多烧于头顶。关于其起源,依谈玄《中国和尚受戒·香疤考证》所述,相传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与七众受戒,燃香于顶,指为终身之誓。此事逐渐演变成惯例。后世中国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出家众之烧戒疤更成为是否受戒的辨识方式。然此并非佛制,且为中国所独有,并未见于其他国家。

“班禅”的由来

“班禅”的称号始于1645年,当时控制西藏实权的蒙古首领固始汗封称宗喀巴的四传弟子罗桑确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班”是梵文“班智达”,汉语意为“学者”;“禅”是藏语“钦波”,汉语意为“大”,合起来是“大学者”的意思。“博克多”则是蒙语,指有智有勇的英雄人物。固始汗令罗桑确吉坚赞主持扎什伦布寺,并划分后藏部分地区归他管辖,称为四世班禅(前三世为后人追认)。宗喀巴的弟子克珠杰被追认为第一世班禅。

1713年,清朝的康熙皇帝正式册封第五世班禅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并赐金册金印,称为班禅五世。从此,确立了班禅在格鲁派中的地位。

在藏传佛教里,达赖是观音的化身,班禅是无量佛的化身,从佛的级别来说,班禅高于达赖,但是在现实地位上,达赖在政教两方面都高于班禅。

知识小链接:“活佛”

“活佛”一词始见于元代。元朝皇帝忽必烈封萨迦教主八思巴为“西天佛子,化身佛陀”,此后,元代人就将西藏高僧称为“活佛”,指宗教修行中取得一定成就的僧人。到活佛转世制度创立后,它才成为寺庙领袖继承人的专称。

“浮屠”的由来

“浮屠”是佛教用语,梵文“佛陀”的旧译,一译“浮图”。“佛陀”的原意是“觉悟者”,而“佛”是“佛陀”的简称。佛教徒对其教主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或“佛”。后来,佛经中所记载的一切能“自觉”(大彻大悟者)、“觉他”(使别人大彻大悟者)、“觉行圆满”(善于修身养性达到极致者)都称为“佛陀”或“佛”。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说修身得道了。所以,“浮屠”就是指“佛”而言。

但是,也有人把“佛塔”的梵文音译为“浮屠”,因而也称“佛塔”为“浮屠”。常听到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七级浮屠”就是“七级佛塔”的意思,即较高级的佛塔。

“佛塔”起源于印度,层数一般为单数,用木、砖和石等材料建成,用以收藏舍利(梵文音译意译“身骨”,或道行较高的和尚火葬后的残余骨灰)和经卷等。

知识小链接:何为“六根清净”

“六根清净”是佛家用语,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有能生之义,识由根生,如眼根能生眼识,耳根能生耳识,鼻根能生鼻识,舌根能生舌识,身根能生身识,意根能生意识。要做到六根清净关键是要清静,使自己的心地常处于清静之地,就不会妄念妄识,自添烦恼了。

图腾崇拜的由来

图腾崇拜就是以图腾观念为标志。它是宗教的最早形式之一。始见于北美印第安人中,后在许多原始部族中皆发现类似现象。“图腾”为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有“亲属”和“标记”的含意。这个词源于奥季布瓦族方言ototeman,意为“他的亲属”和“他的圈腾标记”。许多氏族社会的原始人相信,各氏族分别起源于各种特定的物类,大多数为动物(如某种鸟、兽、鱼等),其次为植物,少数也有其他物种。对于本氏族的图腾物种,常常特别爱护。考察表明,图腾本身大都并不是人类崇拜的直接对象,按想像而刻制的“图腾柱”(一般树立于村头或家宅前)也只作为氏族的标记而并不对之膜拜。所谓“图腾崇拜”,只是氏族社会在对自然力或者自然神进行崇拜中常与图腾观念联系起来,处理图腾物种,有的也举行一定的宗教仪式。

知识小链接:图腾崇拜与禁忌

图腾崇拜首先要对图腾绝对敬重,禁杀、禁捕,甚至禁止触摸、注视,不允许提图腾的名字。图腾死了要说睡着了,且要按照葬人的方式安葬。江苏宜兴人以蛇为图腾,因此对家蛇绝对不能打杀,认为在床上、米囤上发现家蛇为吉祥,在檐梁发现为凶,应立即回避。有时还要点燃香烛用食品来供奉。尼泊尔崇拜牛,以之为国兽,禁杀、禁捕,禁止穿用牛皮制品。因国兽泛滥,不得不定时将其“礼送”出国。其次要定时祭祀图腾。清末刘锡蕃《岭表纪蛮》:“每值正朔,家人负狗环行炉灶三匝,然后举家男女向狗膜拜。是日就餐,必扣槽蹲地而食,以为尽礼。”

同类推荐
  • 水族动物的奇闻怪事

    水族动物的奇闻怪事

    本书介绍了水族动物的基本知识和不同的特征特性、奇异功能、趣闻轶事以及人类对水族动物的研究认识。主要有水族万花筒、海底万象、水族世界趣闻等,知识性、趣味性强,阅读此书,可轻松了解增长水族动物知识。
  • 西方科技十二讲

    西方科技十二讲

    《西方科技十二讲》从历史、社会、经济、哲学和文化的维度,来透视科学和技术,概述西方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历程,及其与社会经济互动的特点,以便帮助读者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科学技术,从而为全面提高公众,特别是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做一点服务工作。全书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西方科学事业发展的社会制度化历程。第二部分主要是将科学技术嵌套在国家经济系统中,介绍西方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西方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政策、人才培养和科技共同体运行的机制。第四部分主要是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学科发展的特点。
  • 宁波盐业史研究

    宁波盐业史研究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这应该算是一本迟到的小书。记得20世纪80年代跨入高校大门不久,我就在瞢瞢懂懂中对盐业历史产生了某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兴趣,开始有意识、无意识地搜集与其相关的文字资料,截至毕业离校,不经意间手抄笔录外加剪贴的成果累加起来竟然已盈尺余。但说实在的,当初压根儿没想过会就其写出一本小书来。高校毕业后,厕身一所乡村中学数年,教学之余,虽不时将其翻出来看看,梳理一番相关的史实,但那时更多的还只能算是以其来消磨时光。
  • 地理中的自然奇观

    地理中的自然奇观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而其自然界在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它们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地球不老的传奇。本书是一部以地理知识为题材的社科读物,内容新颖独特,并以细腻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将那一幕幕壮丽的景色展现于青少年读者眼前,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愿望。
热门推荐
  • 中国文人的活法

    中国文人的活法

    本书是作者的随笔作品集,收录有:《雪夜访戴潇洒一把—中国文人作秀,他算是领潮流之先者》、《不似人君何见畏?—孟老夫子的遗憾和无奈》等约40篇。
  • 终极召唤

    终极召唤

    战士,力量与骁勇始终是战士的悲哀。他们只能勇往直前!法师,天赋是次要的。理解是最主要的。根源在于信念!祭司,祷言之力,神圣的根源。光明无所不在!骑士,光明的守护,这就是骑士的最后尊严。召唤师,大自然的宠儿,自然的主宰。那么神灵也可以召唤吗?
  • 风流赘婿

    风流赘婿

    华夏秘密武器龙剑特种兵胡扬,随队寻找为老首长延寿续命的古法,结果遭遇袭击全军覆没。苍天有眼,他重生为东海大学一个同名同姓的学生,背负着前世龙剑七条性命的血债,背负着今生全校皆知“赘婿”的美名。俏皮百变的校花,恩将仇报的杀手,自视甚高的未婚妻……普通人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太风流,哦不,是爱自由……
  • 怎样嫁个有钱郎

    怎样嫁个有钱郎

    人生的选择很多,重要之处只在关键的几步,对女人来说,找个好男人嫁了是最重要的那一步。女人如何才能找到好男人?本书从实际出发,教未婚女性如何了解男人,如何打造自己的形象,如何为争取幸福的婚姻设局,为女人嫁个称心如意的老公出谋划策,从而使女人牢牢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
  • 网王之谁是我的真命王子

    网王之谁是我的真命王子

    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下意识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局外人,做个隐形人不引起任何人注意就好。可是没想到,不知不觉中我还是被这些王子们带入了他们的生活。安全的距离被打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居然就有爱的种子生根发芽了。霸道的告白、隐晦的提示、温柔的暗藏心中的感情……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来对待我,却同样的让我迷惘和徘徊。面对优秀的他们,我的心,我的情,到底偏向谁了呢?【喜欢这部书的亲们可以加群哦~158522284,敲门砖:任意小说人物名】
  • 短篇惊悚故事集:疑神疑鬼

    短篇惊悚故事集:疑神疑鬼

    本文由二十二个恐怖短故事集合而成。作者从小便喜欢听鬼故事,接触恐怖事件,感受恐怖经历,所以,作者将这些故事收集起来,加以自己的主观编构,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最纯净的恐怖体验!
  • 虎王让贤

    虎王让贤

    作者在生产经营苗木花卉的同时,笔耕不辍,以科学童话的形式,描述绿色世界,抒发田园情怀,呼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部童话集,收录了他近年创作的26篇有关生物方面的童话作品,达10万字。该书还配有若干幅插图,是一本图文并茂极具知识性、趣味性的好书。“这是一部写给少年儿童的书,也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甚至全人类的书,一部老少咸宜的书。
  • 魔王的右手

    魔王的右手

    啦啦啦啦啦啦啦呼呼呼呼睡觉啦。。。。。。。。。
  • 释迦谱

    释迦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堂吉诃德(上)

    堂吉诃德(上)

    小说描写一个穷乡绅读骑士传奇入了迷,决心复活中古时代的游侠骑士制。他化名堂吉诃德,穿上古老的盔甲,骑上一匹瘦马,带上农民桑丘做侍从,出门游侠。一路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吃了不少苦头,闹了不少笑话,最后无功而返。临终醒悟。小说深刻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理想,主人公成为世界文学史及社会思想史上不朽的典型。几个世纪以来,千百万读者不断从中吸取思想上、创作上和审美愉悦上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