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9200000005

第5章 上知天文(3)

但这样计算下来,比标准回归年少了约11天,平均三年左右少一个月。为了符合“一年有365天”这一事实,故每三年左右加一个月(闰月)。长期观测证明,这一方法仍然不够精确(用着用着就出现观测误差了),故又将“3年1闰”改为更精确的“19年7闰”。月亮又称“太阴”,故又称“阴历”,也称“农历”。它永远固定地以十二朔望月为一年,平均每个月为29.5天,十二个月共354天。闰年在年底增加一日为355天,不设闰月。

这样,在没有现代钟表等计时工具的情况下,古人借助于自然现象,制订出了自己的历法。

知识小链接: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才能看到圆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的月,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所以,这种“十五不到位”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历书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书叫做“皇历”,它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说唐文宗李昂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本人“钦定”,并只许官印不许私印。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曾印有一本《宣明历》,这本历书载有月日、时辰和节气。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印刷历书是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印刷的。这本古老的历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被英国人弄到伦敦去了。

历书在民间流传和普及是宋代以后的事。据说,宋代有个学政,有一年主持科考,批阅朱卷时,发现不少秀才把日期写错了。问其原因,秀才回答:“书生昼夜读书只能观星月计算日期,哪有不差一两天的。”于是学政奏明朝廷,请翰林院年年修撰历书,以供秀才掌握光阴。后来,历书由宫廷逐渐发行到民间,成为劳动人民计月算日的工具书。

知识小链接:西夏的历法和历书

西夏历法承袭中原历法,与宋朝历法有渊源关系。西夏历书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目前已经发现的西夏历书有刻本西夏文历书、写本西夏文—汉文合璧历书、汉文写本历书。西夏历书前后跨越170多年时间。

日历的由来

我国始有历法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但真正日历的产生,大约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那时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发展到后来,就把月日、干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上面,下部空白处留待记事,和现在的“台历”相似。那时,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日历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查证明无误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在当时叫日历。这些日历以后就作为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

后来,朝廷许多高官觉得这样的日历不错,于是纷纷仿效,编制供自家使用的日历。又有人把历书上的干支、月令、节气及黄道吉日都印在日历上,并留下空白以备记事。

知识小链接:有趣的日历

1.除闰年外,一年中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最后一天也必然是星期几。

2.任何一个世纪的第一天都不会是星期三、星期五或星期日。

3.在同一世纪内,每隔28年,日历中的月、日、星期就重合一次。

4.只要不碰上闰年,1月1日是星期几,10月1日也一定是星期几;4月1日和7月1日、9月1日和12月1日也同样如此。

5.每隔65年,会有最早的春节到来,约在1月23日前后;也会有一次最晚的春节,约在2月20日前后,两者相差一个月左右。

挂历的由来

现代家庭中使用挂历的越来越多,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挂历是从古时的讨债本演化而来的。在古罗马时代,社会上有一种专门从事放债的人,按月去向债户收取利息。为了防止差错,他们往往使用一种特殊的小本子,以月为单位,按日期排列,何月何日什么人该还多少债,收多少利息,都一一记在小本子上,还附有记事栏,一览无余。后来,这一简便的方法逐渐为其他行业所借鉴,流行开来。

香港太古洋行的第二任华人买办莫藻泉上任后,创办了一家糖厂。1884年,他推出一种类似海报广告式的“月份牌”,用来宣传太古糖厂的产品。凡购买太古糖者,赠送“月份牌”一份。

后来,许多厂商竞相印制免费赠送“月份牌”,并不断改进形式。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人把日历订在一起,一年一本,“讨债本”和“月份牌”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挂历。

知识小链接:三大历法

国际上使用的历法有几十种,其中最主要的有公历、回历和佛历,即所谓三大历法。

公历原是基督教的教历,基督教徒以基督诞生那年起算纪年,基督诞生前的年代称公元前,诞生后的年代称公元。

回历是从伊斯兰教祖穆罕默德避难入麦地那一天算起的。回历的元年元月元日是公元622年7月16日。回历以月亮盈亏计算,一年为354天,与公历相差11天。回历又分太阴和太阳年法两种。

佛历是泰国、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区通用的历法。佛教纪元是按照缅甸等传统的历法,以佛入灭于公元前544年开始计算的。

大月小月的由来

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每月31天的月份,叫大月。每年的4、6、9、11都是30天,每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2月份则为28天或29天。

月份的大小,始于罗马帝国恺撒时代。当时恺撒派人修订历法,制定了儒略历法,规定凡有特别宗教意义的月份为31天,不重要的月份为30天。因此,取名门神的1月、以战神为名的3月、为表示尊敬恺撒大帝而取名的7月,都有31天。因为2月是处死犯人的月份,属不吉的时间,所以只有29天。恺撒大帝的继任人奥古斯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8月。为了和恺撒等同起来,他要求把8月也加成31天。为了使8月有31天,他便从2月借来1天,把2月减少到28天。又为了避免3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规定9月、11月各为30天,把10月、12月加到31天。

知识小链接:闰月

公历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是30.5日,农历每月只有29.5日,相差一天。因此,每月的中气会比上个月晚1~2天。这样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没有中气的这个月被历法规定为“闰月”,称作“闰某月”。

“正月”的由来

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正月。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顺序,就把改变后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一直通行到现在。

为什么“正月”的“正”字,又读成“征”的音呢?这里面也有个典故:秦始皇名字叫嬴政,他统一天下后,嫌“正”字读音与他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一律念成“征月”,不然就杀头。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成了“征”字的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知识小链接:“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仅差1~2日。

知识小链接:立春习俗

在24节气中,立春也俗称“打春”。

立春那天,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被称为“春牛”。将“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报酬。其实,这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不过却不惹人厌烦。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象征土地,春牛象征农事,俗称“春牛图”。

这一天,女孩子们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十分美丽。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并将其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则讲究缝制小布袋,装入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意味着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这天,民间还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星期的由来

“星期”一词已被世界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人们日常纪时的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发明星期为7天的人是古巴比伦人。“星期”这个时间单位是怎样产生的呢?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就能区分恒星和行星。但限于当时的知识水平,他们认为行星一共有7个:金、木、水、火、土、太阳、月亮。在他们眼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只有地球是不动的,其余星球全围绕地球运转。

古巴比伦人从月亮的盈亏,发现了大体合乎规律的太阳历:一年为12个月,6个大月,每月30天,6个小月,每月29天,全年共354天。他们同时根据月象的变化,将7天定为一周,故一星期又叫一周。他们还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7天。有意思的是,他们认为在这7天中,上苍每天派一个星神光临人间值班,称其为值班星,简称“值星”。因太阳神沙马什、月神辛、火星神奥尔伽、水星神纳布、木星神马尔都克、金星神伊什塔尔、土星神尼努尔达7星共值一周,故称为“星期”。

另一说是起源于《圣经》所说的“神在第七日休息”——在古犹太人看来,7被认为是个幸运的数字。据西方古典哲学家温斯坦莱的记载,在摩西统治以色列共和国时代所颁布的法律中有一项规定,7天中要抽出1天作为人们的休息日,原因有三:一是让居民有友好往来的时间;二是让人和牲畜歇息一下;三是让教区牧师有机会宣讲法令和教义等。

知识小链接:不同的每周开始日

在不同地区,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一星期的开始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埃及人的一星期是从土曜日开始的,犹太教以日曜日开始,而伊斯兰教则把金曜日排在首位。在我国,起初也是以七曜命名一星期中的各天,到清末才逐渐为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所代替,习惯上认为星期一是开始时间(某些地区也有把星期日作为一周开始的观念)。

标准时间的由来

从前,每个地方各用各的时间。这在古代交通不发达、往来不多的情况下,还没有什么不合适。但到了近代,随着交通的发达,各地交往的频繁,就出现了诸多不便。

有这样一件争执案: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的时钟指在10时6分,该郡一位法官判决一名土地诉讼的人败诉,因为10时开庭时,他没有准时到庭。但是,两分钟后,那人到了庭,当即向法官指出,按照他家乡肯柏兰郡喀来耳镇火车站的时钟,他是准时到达的,因此,这件案子必须重审。

火车站与法庭的时间差异,促使英国统一时间。但直到1880年,英国国会才决议以格林威治时间为全国的标准时间,那里天文台的格林威治大钟从此便决定着整个英国的时间。

大约从1884年起,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也为其他国家所承认。无怪乎现在人们都把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说成是“时间开始的地方”呢。

知识小链接:世界是如何协调时间的

世界协调时间是根据地球相对于转轴的波动、旋转速率以及极移效应对太阳时进行不断校正的一种协调时间。国际时间局每年进行两次调整,并通过标准时间电台向世界各地发射标准时间信号,这样就可以把格林威治时间产生的一秒钟误差调整过来。

计时单位的由来

历史上,商代将一天分为若干不同的时段,甲骨文中可见的时段专名有:明(旦)、大采、大食、中日、小食、小采、昏(暮)等,这是一种把白昼均分为六个时段的方法。周代曾用土圭测日影计时,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中国最早的漏壶是在壶中插入一标杆,称为箭。箭下用一只舟承托,浮在水面上。水流出壶时,箭下沉,指示时刻,所以当时以箭为计时单位。《左传》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说明古代曾将一天分成十时。《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一昼夜分成十五时的记载,而汉代的十二辰和百刻时制也相当流行。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科技大观

    中国古代科技大观

    从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看,中国早期的文明是落后于古巴比伦、古埃及以至古希腊的。但是,到公元前21世纪,充满智慧的中国人发明了青铜冶炼和生铁冶铸技术,加快了文明发展的速度,所以发展到公元前三四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始创造出工业史上、医学史上、天文史上等等一系列璀璨的文明硕果。
  • 热土凝香

    热土凝香

    本书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成立五十五年艰苦创业历程的写真,其创建、发展与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几乎是同步的。
  • 自然知识

    自然知识

    古希腊有个神话传说:很早以前,在现在的小亚细亚和黑海沿岸一带,曾经有一个强悍的妇女王国叫“亚马孙”。1541年至1542年,西班牙探险家德奥雷利亚纳到亚马孙河流域探险,经常受到土著袭击,其中一个部族的战士全为女性。后来此事传扬出去,轰动一时,就把这个部族的人称为亚马孙人,大河亦因此得名。
  • 解读人类与地球(探究式科普丛书)

    解读人类与地球(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从地球起源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地球的基础知识,形态特征,地球位置形成以及和其他星球的关系,并且还介绍了地球的灾害,地球的未来,人类的生活与地球息息相关,旨在让读者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地球,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 地理概况(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地理概况(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小学生们可以跟随本书巡游世界地理,踏遍大洲,游遍大洋,饱览全球的壮丽风景,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小读者们足不出户,将天下风貌一览无遗。浩淼的宇宙,蔚蓝的星球,风雨云电的洗礼,沧海桑田的变迁,神秘的自然地理待我们探索;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960万平方公里江山如画,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待我们了解;更有五大洲风情、黄白黑皮肤的民族创造的精彩纷呈的地区文化待我们追寻。
热门推荐
  • 女人使用手册

    女人使用手册

    该书讲述的最重要的事,包括事先确定最重要的事,与上司交往最重要的事,与下属交往最重要的事,与同事交往最重要的事等十部分。
  • 人性的证明

    人性的证明

    《人性的证明》是森村诚一所作,与《青春的证明》、《野性的证明》合称“证明”三部曲。书中作者不单单是表现了一个八杉恭子,同时也表现了她的两个儿子,以及那个刑警的人性。作者所表现的是社会中的人性扭曲的现象。作者的描写是为了表现悲哀的母子的感情在利益面前是那样的脆弱。还有良知被唤醒的刑警选择了死亡的情节,是出于让人们感悟生命中的意义。
  • 春秋捭阖录

    春秋捭阖录

    天下五大陆。中陆高唐国,西陆大秦国,东陆大晋国,南陆大宋国,北地拔都七部族。五国争雄,贵功业而贱人命,欲偷生而终离乱,是为乱世。高唐历335年,睿文帝十二年,西秦大军攻破唐国西部重镇,陇州。一代名将武平一战死沙场,十五万西关军全军覆没。而我们的故事,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 明伦汇编皇极典国号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国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毒妃狠绝色

    毒妃狠绝色

    杜家嫡女,嫁入燕王府为妃。十月怀胎,一朝产子,却被害身死。七年结发夫妻,敌不过美人两滴泪。只落得断手剜目,母子同赴黄泉!重生于十年前最重要的那个夜晚。她才终于明白,前世所有天灾皆是人祸!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杜蘅对天发誓,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前世承受的所有苦痛折磨,必将百倍千倍还之!所有欺辱她之人,必将踏于脚下,誓死诛之!庶母心机深,老太太脾气大,庶姐庶妹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头上有婆婆,背后有小姑,丫环都成加强连了。她步步筹谋,在后宅,在深宫,在前朝。斗庶母,斗姐妹,斗大伯小叔,斗妯娌小姑,斗宫妃权臣……后宫三千,深宅五百,大院子鸡飞狗跳,众女子各领风骚!PS:简介无能者飘过,大家看正文。。。推荐姐妹酒微醺新文:《重生狠角色——傲凰》,精彩不容错过。http://novel.hongxiu.com/a/673194/
  • 坚持

    坚持

    一个偶然的机会,霍莉与摇滚人特雷弗在酒吧一见钟情,从此跟着特雷弗到世界各地巡演,她将亲历摇滚音乐人什么样的生活?霍莉对特雷弗隐藏了自己的心理隐疾,她将如何与特雷弗朝夕厮守才能不露原形?眼看幸福指日可待,一场潜伏已久的变故,伴随着挥之不去的梦魇,让一切化为泡影。霍莉能否打破命运的魔咒重拾幸福?还是像母亲当年一样踏上不归路?
  • 六脉真帝

    六脉真帝

    朔神大陆,信仰力量的大陆!炼星,异术,炼药,魔体,驭兽,阵术之脉,圆满贯通!如此妖孽,必能在武道上成大器!这一生,注定成为无上真帝!(新书发布,望大家支持!)
  • 当你孤单想起谁

    当你孤单想起谁

    这是一个有关婚外情的故事。高校老师春忍在一个会上偶识已有家室的学者南京——一个外地来京工作的男人。平淡的婚姻和平庸的妻子已经无法给南京任何新鲜刺激,遇上春忍这个干净清纯略带妩媚的漂亮女性使他为之一振。南京得到她的爱后急于去征服世界以及怀揣明白装糊涂的自私。春忍因爱得深而痛楚,南京的装聋作哑,使这种折磨变得更加残忍。这是一个纯净而美艳的爱情故事,作家努力记录一份真实,一段困惑和纷繁的心路,质疑现代都市人们的精神处境。
  • 管理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管理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每个管理者,除了应该检查一下关于控制非生产性和耗费时间的活动的问题。还需要同样地关心由于管理不善和组织不良所引起的浪费时间的现象。管理不善会浪费每个成员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浪费了主管者自己的时间。
  • 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

    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

    本书内容包括干得好的永远是有头脑的、看得有多远,走得就有多远、细节之中藏着大生意、守候机遇,乘势而发、蛮干不如巧做等。列举了如“章光101”、“江西果喜集团”以及美国“可口可乐”等众多知名企业成功经营的事例,围绕在别人“盲点”中获利的立意,阐述致富的生意经。《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的面世给正在创业和征战商场的人们提供借鉴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