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4400000006

第6章 第一编 你喝咖啡谁赚钱:消费中的经济学诡计(1)

储蓄也有过错,节俭不如消费

为什么节俭反而导致衰亡,奢侈反而导致兴隆

18世纪,一个名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

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而后来,后有一位有识之士站出来说,弟兄们,咱这么挥霍,对资源是多么大的浪费,那可不应该啊!众蜜蜂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大家吃也少了,用也省了,开支立马小了许多。也正因此,大家每天干活都不必那么起劲了,因为不必挣那么多呀!没过多久,这群本来挺兴旺的蜜蜂,变得没了生气,日渐衰落。

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社会的衰败。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私人的罪过,公众的利益”,意思是浪费是“私人的罪过”,但可以刺激经济,成为“公众的利益”。这部作品在当时被法庭判为“有碍公众视听的败类作品”,但是200多年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中受到启发,提出了“节俭悖论”。

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停滞和30年代全世界出现了普遍的生产过剩和严重失业。凯恩斯对此给出了让人们信服的经济学解释,凯恩斯从宏观上分析,在短期中决定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总需求决定了短期中国民收入的水平。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从微观上分析,某个家庭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往往可以致富;但从宏观上分析,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

公众节俭→社会总消费支出下降→社会商品总销量下降→厂商生产规模缩小,失业人口上升→国民收入下降、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社会总消费支出下降……

引起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正是总需求不足,或者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是有效需求不足。节俭悖论告诉我们:节俭减少了支出,迫使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和贫困。

以上推理看似荒诞,但是若跟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就不难发现其合理之处了。

一是“过分节流”看似积攒下不少财富,实则忽视了“开源”,从而失去了获取更多财富的可能性。靠精打细算、节衣缩食,只能达到小富即安的状态,并且这种安逸有时候是以牺牲生活品质为代价的;用控制欲望的方法最多只能是缩小收支缺口,而无法填平这一缺口。

二是节俭有可能让人安于现状,没有动力去投资理财。人们常说,心有多高,天就有多高。当满足于目前消费水平时,自然会想,何苦再去费力地赚更多的钱。

三是某些日常用品的重复性消费,好像每次都很节省,但加在一起却是惊人的浪费。上中学时,很多人都有一台随身听或是MP3,为了省钱大多舍不得买贵的耳机,而是用摊儿上花十几元买的便宜货。结果是,经常断线,过段时间就不得不更换耳机。几年下来,花在廉价耳机上的钱要比买品牌耳机的钱还多,还得忍受很多时候仅一只耳机响或是音效不好的状况。生活中类似耳机消费的事还很多。

1933年当英国经济处于萧条时,凯恩斯曾在英国BBC电台号召家庭主妇多购物,称她们此举是在“拯救英国”。在《通论》中他甚至还开玩笑地建议,如果实在没有支出的方法,可以把钱埋入废弃的矿井中,然后让人去挖出来。

已故的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陈岱孙曾说过,凯恩斯只是用幽默的方式鼓励人们多消费,并非真的让你这样做。但增加需求支出以刺激经济则是凯恩斯本人和凯恩斯主义者的一贯思想。

我国的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不到40%,而美国超过了70%,世界平均水平为62%。居民消费不足,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靠外需。能否改变居民消费这个短板,是决定我们能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市场、能不能从投资主导走向消费主导、未来经济能不能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储蓄率过高而消费率过低。因此,正确理解节俭悖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高储蓄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的认识。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商品生产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人员增加,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低保”范围和提高“低保”标准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家消费,这些措施都是以扩大国民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只有消费才能拉动生产,才能让整个经济活动持续和循环起来,明白了“节俭悖论”的内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崇尚节俭的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适当消费,而不是一味地去节俭,这样对自身、对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节俭悖论”并不是要求我们要选择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我国是一个口众多的国家,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非常紧缺,非常有可能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理性的选择是“有选择的奢侈”,而不是一味的、不分场合的奢侈。因此,我们不仅要让自己合理增加消费,也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费,理直气壮地反对浪费。

为什么皇帝不禁止奢侈,富人不应该鼓励节俭

清代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政的尤拔世上书奏报,指责当地盐商挥霍成性,引发奢靡之风,请求乾隆皇帝对他们加以惩处,并力荐安养民生应当倡导节俭。乾隆看此奏章后,不以为意,遂批示“此可不必,商人奢用,亦养无数游手好闲之人。皆令其敦俭,彼徒自封耳。此见甚鄙迂”。这几句话是说,富商们奢侈消费能够增加就业,供养更多闲散之人。若让他们节俭,反倒对百姓没有好处。如此看来,富商的消费有什么不对?又有什么理由要加以禁止?

乾隆的一番说辞,让大臣们茅塞顿开,从此不再提禁奢之事。

从历史上看,乾隆皇帝的这一主张的确是明智之举。富人的积极消费极大地刺激了清朝的经济发展,并促生了有名的康乾盛世。也是从这个案例中,后人提出了这样的主张——鼓励富人消费。

很多人对此仍不理解,为什么要鼓励富人消费呢?历史上,富人消费的例子,最后不都是丧家败国么?像史书中,就描写丢掉夏朝的桀,残暴奢靡。他曾倾空国库,建筑自己的豪华寝宫——倾宫;曾大费人力在王宫内设计酒池肉林;曾用整块的玉石雕建宫门,并用象牙修饰蜿蜒的长廊。而败光商朝的纣王也毫不逊色,穷奢极欲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吃饭要吃旄象豹胎;穿衣要锦衣九重;住房要广厦高台;观景要等摘星之阁,高筑鹿台。这些,最后不都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吗?

此类说法,难免有些偏激和片面。要知道,夏桀、商纣是富人消费的极端例子,他们不惜动用全国人民的财富来任由自己挥洒,引起民怨民愤,才导致了自己的灭亡。但历史上大多数富人的消费花的都是自己的收入,并不对其他人造成危害,为什么不鼓励呢?更何况,在现代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对富人奢靡消费还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只是,社会中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收入有差别。收入又直接决定了个人的消费能力。同穷人相比,富人的消费能力强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因此,富人们的支出在社会消费的总支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

例如,一个富人在投资中获利2000万。他先利用645万购买了一辆劳斯莱斯幻影系列软顶帐篷跑车,又用1000万购买了一个私人庄园,剩下的钱用于购买布置庄园的高端设备等。那么,购买劳斯莱斯的645万就推动了汽车和相关物品与劳务市场的发展,用于购买私人庄园的钱则带动了建筑、园林设计等行业的进展,而用于布置庄园高度设备的钱不仅创造了新的职业岗位需求,还刺激了高科技产品的繁荣。最后,汽车业、房产业、高科技产业又带动了钢材、水泥、高尖端技术等行业。如此,在水波般的影响下,整个国家的经济都被带动,于是,经济的整体增长必然会超过当初富人花费的2000万。而在各个环节上被涉及的人员,无论是汽车设计师、私人庄园雇员,甚至清洁庄园的工人,都将得到薪酬上的回报。相反,我们绝不可能在一个穷人的消费上,看到这么大的影响。

可见,富人的消费对增加消费和总需求意义重大,对经济的发展也更为重要。但是,往往政府的决策却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点,从而对富人的高消费造成了阻碍。

2007年,德国政府为了解决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高居不下、财政赤字屡屡超标等财政问题,提出一项向富人加征税收的决议,将增值税率从16%提高到19%,并将年收入25万欧元的单身个人和年收入超过50万欧元的夫妇,税率由42%提高到45%。结果这一措施不但没能积极促进经济的发展,却在压抑了富人消费后,严重地打击了零售业的发展,并让更多人因减少的消费需求而失业。由此,还引发了产业界和民众的诸多不满。

德国的案例告诉我们,消费刺激经济的思想是值得认同的。就如凯恩斯说的那样,经济状况在长期中取决于生产能力,即供给;在短期中当生产能力不确定时,则取决于需求。也就是说,当富人的消费增加时,需求增加,刺激国民经济发展,国计民生的状况自然会良性发展。

看到中国富人的消费能力,我们为什么不深度地挖掘一下富人的需求呢?政府扩大内需,主要一部分不就是要扩大富人的消费么?因为,除了上面提到的奢侈品,富人的高消费还可以延伸到文化、娱乐等消费领域,并积极的创造市场上的新需求,从而进一步刺激市场的发展。另外,富人的资产也可以用来投资,增加社会生产能力。

一个富人奢靡消费的过程,减少了他自己的资产,却增加社会的财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引导更多的穷人脱贫致富,这样的高消费对整个社会有什么不利吗?

为什么只买江诗丹顿手表,而不是上海手表

戴一只几百元的上海手表和戴一只价值百万元的江诗丹顿手表,其使用功能是相同的,都是可以显示时间。但戴一只用18K金做壳,满是钻石的名牌江诗丹顿表能显示出主人与众不同的身份。

经济学家把消费这种价格极其昂贵的名牌商品称为炫耀性消费,其含义这种消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消费行为的目的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在于炫耀自己的身份——通常也称为“显摆”。

由于消费者可能是想通过使用价格高昂、优质的产品来引人注目,具有一定的炫耀性,因而这种现象又被称为“炫耀性消费”。其实,这反映了一种消费心理——“炫耀性”心理,它是指存在于消费者身上的一种商品价格越高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

1894年,美国工业发展的速度已超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跃居世界第一位。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暴发户,而这些暴发户的行为则成了凡勃伦关注的焦点。凡勃伦以其敏锐的洞察亲眼目睹了“镀金时代”的暴发户们在曼哈顿大街购豪宅,疯狂追逐时髦消费品。有鉴于此,凡勃伦提出了“炫耀性消费”。

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炫耀性消费的商品称之为凡勃伦物品,甚至画出了一条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经济学家们发现,凡勃伦物品包含两种效用,一种是实际使用效用,另外一种是炫耀性消费效用,而后者由价格决定,价格越高,炫耀性消费效用就越高,凡勃伦物品在市场上也就越受欢迎。

著名品牌LV其发展过程始终是与上流社会密切相关的。1837年,品牌创始人Louis Vuitton来到巴黎寻求生计。经过多年的磨砺,他进入了法国皇宫,开始为王室服务。法国皇后乌婕尼喜好出游,经常需要人打点行李。凭借出色的手艺,Louis Vuitton能够巧妙地将拿破仑三世皇后的衣物绑在行李箱内,而且衣物经过长时间的路途颠簸不皱,由此得到了皇后的喜爱和信任。在跟随皇后的这段时间里,他为能更好地提供服务,还尝试着自己制作行李箱。随着经验的积累,其技术和品味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为其日后制作经久不衰的高档旅行箱提供了“技术保证”。

1854年,Louis Vuitton结束了在皇宫中的工作,在巴黎开了一家皮具店。其制造的皮箱因造型美观,经典实用,广受欢迎。从这一刻起,LV品牌正式创立。凭借多年为乌婕尼皇后服务的经验,Louis Vuitton还创造了经典的“Trianongrey”帆布行李箱,它的面世在巴黎的上层社会引起了轰动,很快就成了巴黎贵族出行的首选行李箱。即使是现在,每当的人们走进Louis Vuitton的很多销售店中,仍能看到墙上悬挂着的当年的贵族们携带着LV旅行箱上火车的照片。

同类推荐
  • 奶业产业化生产与经营

    奶业产业化生产与经营

    本书从全国奶业的产业化现状和发展方向、奶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等宏观方面,到乳制品质量认证、奶牛标准化生产技术、乳制品加工技术、经营管理等微观层面,对奶业产业化经营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 中国宏观调控三十年

    中国宏观调控三十年

    本书包括政府经济调节职能与加强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市场主体行为分析、价格管制与宏观调控、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困境下的制度转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展望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等内容。
  • 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本书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淅江经济发展的奇迹。全书运用产业集群及相关理论,对浙江“零资源”的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及台州、温州等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考察了浙江10多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的相关性,揭示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内在机制。
  • 廉政微阅读

    廉政微阅读

    该书是给喜欢廉政文化的人们茶余饭后或工作间隙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的口袋书。虽只是人类廉政文化整体的一鳞半爪,但却是精粹所在。全书分为“清廉为官”、“清白传家”、“廉史留痕”等 16 辑,每辑由若干则短文组成。篇幅短小而信息量大,语言简洁而活泼,让读者在轻松之中领悟廉政文化的精妙。
  • 农家开店68问

    农家开店68问

    《农家开店68问》以问答的方式对农家开店中的68个问题作了介绍。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开店赚的是什么钱?用什么方式开店好?如何测算营业额?如何申办餐馆?店铺形象由哪些因素构成?店铺外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如何巧用品种限定法?
热门推荐
  • 捉鬼狱警

    捉鬼狱警

    在人们生活的空间,叫做人间,还有一种更加强大的空间,狱间,人间有人间的警司,狱间也有狱间的警司哦...
  • 重生之侯门嫡妃

    重生之侯门嫡妃

    大婚之日。她的喜堂变成了丧葬!她心爱的未来夫君提着长剑,灭她满门!“赵淳,我苏瑾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认识你!”再次睁眼,重生在大将军嫡女秦惜身上。重活一世,她发誓,伤害过她的人,跟她全家被灭有关的所有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冷少来势凶猛

    冷少来势凶猛

    他冷酷无情,她乖巧柔顺,却深得他心!当他伸出魔爪冷声道:“女人,我不会爱上女人,所以,你不要爱上我。”;她她恐惧,无奈改名换姓逃离他的控制,可谁知换来他霸道溺宠,她消失,他誓必揪出!
  • 男主滚开:男配等等我

    男主滚开:男配等等我

    女主:我是女主我怕谁!男主:谁是女主我疼谁!女配:谁是女主我踩谁!男配:谁是女主我护谁!穿越女配:给你个鸡腿,男配你跟我回家行么!无敌系统:喊起我们的口号“踩了白莲花,虐死臭渣男,带着男配回家家”噢耶~众人:香蕉你个巴啦!
  • 废弃医院

    废弃医院

    这篇故事,讲的是在很久以前,一家医院里出生了一个怪婴,她眼睛水蓝,哭声使人毛骨悚立。就在她出生的第二天,她的父母离奇死亡,而怪婴,也就再没有出现过。但从那时起,医院再也没有安宁之日,直至废弃多年......不知过了多少年,一个名叫霍天的男孩来到了这座小镇的复原小学,并认识了住在医院附近的芫欣.沫琪.浩宇,他们对这家医院都充满了好奇心,冒险之旅便从这里开启了......
  • 顶级修真狂少

    顶级修真狂少

    小小快递员,竟然能在这个大城市里呼风唤雨!这不是梦,是弱肉强食的规则!大大修真路,谁说逆天而行就一定是自找死路?命运之神,从此你不能左右我!神器法宝,金钱美人,地位权利,统统收入囊中!
  • 佛说尊上经

    佛说尊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杂剧本体论

    元杂剧本体论

    本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成、成熟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脚色扮演、唱腔声律等方面的专论,通过对元杂剧的发生、发展、生成以及体制、音律、演出等方面的论述,旨在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元杂剧文化与艺术的重新思考,揭示元杂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能为古代戏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能够成为古典文学、古典音乐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同时也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与研究者提出一些新的研究空间与思路,从而达到对传统戏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是一本通俗格言集。不以严密的思辩见长,而是以简短精粹的格言取胜,三言两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但使自己清醒,也能使别人警醒。
  • 重生之女帝聘兰

    重生之女帝聘兰

    小郡主重生转世,至不知名的历史国度,十三岁,她清剿匪窟迷恋上一个拥有调皮笑容的山贼;十四岁,嫁为人妻,而他是高高在上的王……一个翻墙而入,带来拥抱和没有预兆的别离,一个宣她为妃,独坐到天明……一模一样的脸,一条相同的伤痕,一个灵魂的两个分身,他们已不再有前世的记忆,她究竟可以爱上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