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儿童的运动
我们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儿童作为一种“动物”,也就是说他必须要活动。“动物”一词在原初的意义上,它已然包含了一层重要的含义,那就是与石头、树木等事物相区别的一种活动能力。正如大自然的动物在生存竞争中的跑动、追逐和逃窜,这些活动都是对动物生存能力的训练,对于儿童来说,同样如此。儿童需要运动,儿童需要运用他们的双手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他们需要能让他运动的东西,并给他提供活动的机会。为了促进心智的发展,儿童在周围的环境中寻找用来看和听的东西。
儿童的运动并不是偶然的情况。他在自我的指导下,对这种有组织的运动进行必不可少的协调工作。经过无数次的协调经验,他的心智不断发展,他的表达能力也在不断地自我协调、组织和统一。因此,儿童必须能自由地决定和完成他想做的事。由于他正处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所以他的运动有一个特征,就是这种运动并不是出于偶然和漫无目的。
儿童想要去扫地、洗盘子、洗衣服、倒水、洗澡、梳头、穿衣,等等。儿童在做某件事之前,已经知道他想做什么。他看到另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时,他自己也渴望去做。
儿童并不仅仅是在漫无目的地跑、跳和拿东西。他们的建设性活动是从别人的活动中得到的启发,他们努力地去模仿成人使用或处理物品的方式。他们还试图在使用同一个东西时,和成人做得一模一样。只不过他们使用东西的方式对成人来说,常常是不可理解的。儿童通常在1岁半到3岁之间会发生类似的情况。
例如,一个18个月大的儿童发现一叠刚刚熨平的毛巾整齐地叠放在一起。这个小家伙会拿起其中的一块毛巾,极小心地捧在手里。他把一只手放在毛巾上面,以便毛巾不会散开。他就这样托着毛巾,走到房间斜对面的角落,把它放在地板上说:“一块”,然后又像他来的时候那样走回去。
等他穿过房间之后,又用同样的方式拿起第二块毛巾,小心翼翼地捧着它并沿着同样的路线走到角落里,把它放在第一块毛巾的上面,又说了一遍:“一块”。他不断地重复着这项工作,直到把所有的毛巾都拿到那个角落为止。然后,他把这个过程倒过来,又把所有的毛巾一块一块地放回原先的地方。虽然这些毛巾不像最初放置得那样完美,但仍然折叠得相当好。这对儿童来讲是幸运的,因为在这个漫长的调换过程中,没有其他的人打扰他。
还有一项令儿童着迷的活动,是取下瓶盖,然后再把它盖上。孩子们特别喜欢玩能反射出七色光的瓶上的盖子。取下瓶盖再盖上瓶盖,似乎是他们最喜欢的一项工作。还有一项儿童喜欢的工作是,把水瓶和盒子的盖子拿下来再盖上去,甚至是打开再关上橱柜的门。
这些东西对小孩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但父母会禁止孩子碰它们。这种冲突会导致儿童发脾气。但实际上,儿童并不是真想要一个瓶子或墨水瓶,他们只是想要一个能有同样玩法儿的东西而已。这样的行为可以被看做是人类第二次不够成熟的努力。
节奏不可以随便改
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成人之所以对儿童生气和恼怒,不仅是因为他们认为儿童所做的一切都毫无用处,还因为儿童行动的快慢和行为方式都与他们不同。然而行动的快慢,几乎就像一个人的体形,是儿童的特征。通过观察我们自己的经验就能发现,当别人的行动速度与我们接近时,我们就会高兴,而当我们被迫去适应别人时,就会感到不耐烦,甚至痛苦。
而当一个儿童动作缓慢时,成人就会有一种干预的欲望,总是无意识地极力改变儿童进行缓慢的、不慌不忙地活动的节奏,他们就像赶苍蝇一样,想摆脱掉这种烦恼,于是出手替儿童解决问题。但这种帮助有害无益,对儿童的心理需要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阻碍了儿童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成人随意改变儿童自由活动的节奏,因此就成为儿童自然发展的一大障碍。
“任性”的儿童或许会声嘶力竭地哭闹,不让别人帮他洗澡、穿衣或梳头。这种戏剧性的冲突表明,儿童想靠自己的努力成长。谁会想到,对儿童的毫无必要的帮助,会成为他成长中的一个心理压抑呢?事实上,成人仍然没有做到尊重孩子。我们总是试图强迫孩子们遵从我们,乃至专横、粗鲁地对待他们,以使他们表现得服服帖帖、规规矩矩。但孩子真正的内心需要却被我们漠视,甚至粗暴地否定了。
给予儿童自由和独立,其前提就是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擅自干涉儿童的行动,即使他的行动显得笨拙、缓慢,看上去似乎无法完成。在儿童面前,成人需要做的只是,在某个地方细心地观察,并耐心地等待,随时准备分享他们所经历的困难和快乐。
当孩子需要我们同情时,我们应该积极而热情地回应他。让我们对他的缓慢进步保持无尽的耐心,并对他的成功表示热心和兴奋。如果我们能够说“和孩子在一起时我们是谦逊的,我们像要求别人对待我们那样来对待孩子”,那我们就掌握了最基本的教育原则。
就我们自己来讲,我们不也是希望在工作中不受打扰,在努力的过程中没有阻力吗?我们不也是希望在需要的时候,朋友能随时提供帮助吗?看到朋友们和我们一起快乐,是我们快乐共事所需要的。同样地,孩子们应该是比我们自己更需要尊重的人,我们需要的,他们同样也需要。
在儿童准备进入社会生活的第一阶段,成人如果对儿童进行干涉也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儿童们排成一列向前行进时,可能会有一个孩子跑出来向相反方向走,于是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我们成人的做法往往是把孩子抓住,带回到原来的队伍中来。但是,儿童会照顾自己,他们会解决自己的问题。虽然他们的方式可能与成人不一样,但他们所选择的方式最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它给儿童们带来了很大乐趣。如果成年人对他们进行干涉,他们会感到不快。如果我们让他们自由选择,他们会有自己的行事方式。儿童就是通过这些获得社会经验的。这种经验的积累可以使儿童能够正确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并且社会秩序感的建立也是通过这些日常经验形成的。
可能有人会问:“儿童怎么会自己解决问题呢?”关于这个问题,有必要做一讨论。事实上,如果我们不对一群儿童进行打扰,只在旁边进行观察时,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儿童们互相帮助的方式与成人不一样。如果一个孩子拿了一个很重的东西,别的孩子不会来帮助他。
他们都会尊重他的努力,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向他提供帮助。这对我们来说很具有启示意义,它说明孩子下意识里对别人的需求非常尊重,不会给予不必要的帮助。在“儿童之家”,有一次一个孩子把所有的木制几何图形和卡片弄到了地板上。这时学校窗外的街上来了一个乐队,所有孩子都跑出去看,只有这个孩子没有去,因为在没有把东西整理好之前他是不会去的。这个孩子努力把所有的东西放到应该放的地方,而其他孩子没有向他提供帮助的意思。这时他哭了起来,因为他也非常想看那个乐队。
有些孩子注意到了这一点,就回来向他提供帮助,但对于成人来说当紧急情况出现时,就没有这种辨别能力。成人很多情况下提供的都是不必要的帮助。我们经常会见到男士出于礼貌为女士挪椅子或扶女士下楼梯,这些都不是女士真正需要的。很多情况都是这样:当他人急需帮助时可能会没有人向他提供帮助,但当别人不需要帮助时,帮助可能又来了。儿童在潜意识里留有他们早期的一些东西,那就是只有必要时才向他人提供帮助。
另一方面,孩子们喜欢模仿成人,但我们为何不能友善地对待他们呢?我们不也希望帮助他们培养这种友善的态度吗?难道我们会认为第一次见面就拥抱我们的人是粗鲁的、粗俗的、没有教养的吗?友善包括了解且适应别人的愿望,在必要时牺牲自己的意愿。这就是我们必须展示给孩子们的友善精神。我们应当随时准备提供孩子们所需的帮助,但永远不要成为孩子及其实践的障碍。平淡乏味的课程,或许会减弱孩子的求知热情,而保持孩子的求知热情是真正能够引导孩子的关键。这不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只要我们能够尊重孩子,冷静和耐心地对待孩子,在孩子做练习或行动时任由其行事而不过多地干预他。
接下来我们会注意到孩子有一种极力向外扩展的个性,他们有主动性,他们选择自己要做的事并坚持做下去,他们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来改变它。他们不逃避做任何努力,相反是努力探索并满怀喜悦地靠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他们热情地要和每个人分享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发现和自己那些小小的胜利。因此,我们没必要去干预。“静观其变”是教育者的箴言。
要懂得孩子们的需要,我们必须科学地研究孩子,因为他们的需要常常是无意识的。那是来自生命内部的呼喊。这其中带着自然创造的神秘性。我们对这个非凡过程的干预是间接的,我们给这个小生命所提供的是必要的成长手段,做完这些,我们必须谦恭地等待孩子的成长。因此,让我们任由这个生命在他的极限内自由成长,让孩子们经历些艰难困苦吧,让我们仔细地观察其成长过程!这是我们的全部使命。
儿童的秩序感
孩子的心灵是神秘莫测的,我们有时很难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很多情况下,婴儿会出人意料地哭泣,并且排斥大人们的安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多情况是因为,孩子发现原来的秩序感遭到破坏,于是会觉得身心不舒服,从而哭闹起来。当一件物品放错了位置时,孩子会最先发现,并把它放回原处,而成人往往注意不到这种细节问题,例如,当一只鞋子放在不恰当的地方或者毛巾没有放回卫生间,一个2岁的孩子会突然注意到它,并把它放回原处。
孩子对秩序的敏感是如此强烈,让大人们不得不为之叹服!而且这种对秩序的敏感性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一个不到2岁的孩子在表现这种对秩序的敏感和不满时,用的不是语言而是他们唯一用来表达不满情绪的方式——哭闹。在这段特殊的时间,对他已经熟悉的秩序作出敏感反应成了指导他们行动的指南。
孩子对秩序的敏感,在他们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就能意识到。当他经常看到的东西总是放在恰当合适的地方时,他会高兴。一旦发现东西摆放的秩序混乱,他们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哭闹。这就是孩子所特有的对秩序的敏感表现。父母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就很难理解孩子莫名其妙的行为。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存在一个对秩序极其敏感的时期,这种状态从孩子出生后第一年就会有,而且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当孩子们看到有些东西不在原来的位置上时,他就仿佛受到了强烈刺激,非常希望那个东西回到原来的地方。对于孩子来说,当这种秩序感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有一次,一个老师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盒子,里面装着80种颜色不同的小方块。当时老师很窘迫,因为要把这么多颜色不同的小方块再重新排列起来很困难的。几个孩子看到后跑过来,迅速地把小方块按正确的颜色顺序排列起来。这种自由选择排列的能力让老师大为惊讶!还有一次这位老师迟到了,到教室一看孩子们竟然自己拿挂在墙上的钥匙打开柜子,拿出了玩具,而且各自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在玩。
后来老师让他们自己去做,结果发现他们非常乐意去把自己的东西放置好,并且每件物品看上去都摆放得很整齐。3~4岁的孩子,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把小东西放回到过去习惯放置的地方。他们在自己适应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掌握周围的事物,而且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他们会感到平静和快乐。
仔细想想,大人总是喜欢把一些东西搬来搬去,孩子们无法理解和判断这些举动,为什么眼前的东西总是这么混乱呢?在孩子们的这段秩序敏感期内,他所感知到的混乱很可能会成为他们成长的障碍和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
孩子对秩序的需要犹如鱼儿需要水,马需要陆地一样。就算闭着眼睛行走都能找到他熟悉的东西,这一点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秩序感使他们意识到每样物品都应该有自己合适的位置,而且他们也能记住每件东西原来的位置。这能让他们感觉到这个世界所带给他们的稳定和安全。
有关“宁静”的训练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可以让孩子尽快地注意到声音之间的特殊联系,它与听觉训练不同,它不是制造声音,而是尽可能地消除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我们教孩子“不要动”,要求孩子尽量抑制住运动神经冲动,以促成身心真正的“宁静”。但我们也不能单靠嘴说“静静地坐着不许动”,要给孩子做个榜样,给孩子示范如何能够绝对一动不动地坐着:脚不动、身体不动、手臂不动、头也不动。呼吸运动也应该放轻,避免发出声音。
孩子要学会做好这个练习,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即保持平衡的姿势。所以,当孩子要坐下来做这个练习时,无论他是坐在小椅子上,还是坐在地上,都必须让自己坐着舒服。同时,让房间内的光线保持柔和,否则孩子会闭上眼睛,或用自己的小手蒙住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