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某些障碍影响了儿童的正常发展,导致身体疾病和性格缺陷。不论是哪种缺陷类型的儿童,都不受成人的喜欢,尤其是那些强壮型的儿童,更令他们的父母大伤脑筋,这些父母总是想方法摆脱孩子,都乐意把他们托给保姆喂养,或把他们送到学校里管起来。他们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他们有疾病,但他们的躯体却很健康,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他们的恶劣行为。父母们对他们感到不知所措。有的父母寻求他人的建议,而有的父母则试图独自解决这些问题。有时候他们决心给儿童一点颜色看看,以为这样会解决一切问题。他们使用了所有的手段:拍打,呵斥,让他们饿着肚子上床睡觉……但是,这只能使儿童的缺陷更加恶化,使他们变得更加麻烦,或者使他们采取同种缺陷的消极形式。于是,他们又尝试使用机智的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为什么要让妈妈感到这么不愉快呢?”最后,父母们失败了,因而停止了忧虑。
消极被动型儿童的情况可能与此大相径庭,他们往往引不起别人的关注。这些儿童的行为大概不会存在什么问题,父母觉得他们都很听话,认为他们是好孩子;尽管这些孩子过分依赖父母,总是来在他们身边,但他们安静无比,从没有找过什么麻烦,所以母亲就觉得这是件好事。她们会说,他非常爱她,没有她,他就不能上床睡觉。但是,后来她发现,他的动作和言语都很迟钝缓慢。他站立不稳。她说:“他很健康,但他非常敏感。一切都会使他感到惊恐。他甚至连食物也不感兴趣。为了让他吃饭,我老是得给他讲一个故事。他肯定会成为一个圣徒或诗人。”但是,最后,她确信他有病,因此就去请大夫。这些心理疾患让儿科医生们发了大财。
如果以上这种孩子的父母学习过一些幼教知识,或者参加过我们的一些培训,定然不会出现上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都知道,儿童的性格缺陷来自父母的错误做法。如果父母在这一时期忽略了儿童,孩子就得不到足够的机会去充实自己的大脑,而饥饿的大脑会产生许多问题。另一个原因是缺乏受创造性冲动驱使的自发活动。这些儿童几乎都没有全面发展的条件。他们经常被孤零零地丢在一边,无所事事,只有睡觉。或者就是,成人越俎代庖,替他们把一切都做好,从而阻碍他们完成其活动周期。结果就使他们产生了被动性和惰性。虽然他们看到过和渴求过许多东西,但是仍然没有什么东西可供他们玩耍,因为只有在他们手中的东西,他们才会观看。但是,最后,当他们终于成功地拥有一朵鲜花或一只昆虫的时候,他们却不知所措,因此他们往往把它弄得粉碎。
许多儿童会在这时候表现得手足无措,也会毫无缘由地产生一种恐惧感,这种情况能够在早期的生活中找到原因。我们的学校得以广为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儿童的这些缺陷显著地消失了。他们发现,在这里,他们可以积极探索环境,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促进心理的发展。因为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做,所以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重复这些练习,并且能够不断地集中注意力。一旦儿童达到这个阶段,并且能够工作和专心致志于有趣的事情,那么他们的缺陷就会立即消失。这一结果使我们懂得,他们以前的那些缺陷是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他们之间也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因为,只不过一个儿童撒谎而另一个儿童不听话而已。但是,所有这些缺陷都是由一个简单的原因造成的,这个原因是:心理生活的营养不足。
究竟应该给孩子的父母们什么建议呢?孩子需要生活在能够引起兴趣的环境中,他们实际上不需要母亲给予太多的帮助,母亲的一些帮助有时甚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过分的关爱、过于的严厉都会使孩子的精神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这就好比对待一个挨饿受冻的人,我们对他又打又骂或者劝他们心情好起来,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做法,因为此刻他们需要的是食物,其他任何东西都没用。同样,无论是严厉还是慈祥,都不能解决该问题。人是一种有智慧的动物,因而对心理食粮的需求几乎大于对物质食料的需求。不像动物,他必须建立自己的行为。假如儿童能够解决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以此来完善自己的个性,那么一切都会正常,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即使他们曾有什么问题,现在也会消失。厌食或者噩梦都将永远成为过去式,他们现在已经完全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事实上,很多问题不是单纯依靠道德教育能够奏效的,因为性格形成过程中总会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问题。千万不要以道德的名义对儿童威逼利诱,不要奢望那样能够给儿童带来什么,如果要说会带来什么,那一定是伤害。我们仅仅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正常发展的生活环境,这就已经足够。
性格需要儿童自己培养
就像我们前几章所说,儿童构建自己的品格,培养其我们所爱慕的那种品质。这些显然都不是由于我们榜样的作用而形成的,我们也无法教导他如何形成。这些都是儿童3-6岁时通过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的。性格的形成也不是完全随意性的,儿童的性格更是如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教育建筑于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便于儿童能够高效地工作,不受干扰和阻碍。成人对儿童的性格发展无能为力,最多只能在他们的性格形成之后,能够理会成人的教育时,通过说理和劝告对他们的思想施加影响。只有儿童到了6岁,成人才可以对他进行说教,6-12岁,儿童才具备将善恶分析清楚的能力,也只有这时儿童的良知才起作用。到12—18岁,少年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理想,我们就能够做更多的工作。此时我们才能够像对待成人那样像他们传授一些东西,类似于宗教的布道。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只能在儿童6岁以后进行,这时他们的性格和个性已经形成,无法通过自然的方式进行塑造了。这时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已经难以接受我们的思想了,尽管我们渴望对他们施加更多的影响,我们的作用也只能是间接的,无法直接对他们施加影响了。
许多年轻的老师喜欢抱怨,尽管他们非常敬业,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科学、文学等科目,但是孩子们却无法听进去,这不是孩子的智商不够,而是由于他们缺乏品格。没有品格就没有驱动力。只有那些成功地保持了某些或全部天赋的人,才能够保留下任何个性,遗憾的是这样的人是极少数。大多数刚进学校的孩子都不具备这样的性格,到了这个时候,要求他们集中注意力已经了,因为他们难以做到这一点。如果他们在此之前没有形成真的品质,提出这样的要求又有什么用呢?打个比方,我们这要求这些孩子,就好比对没有腿的人说:“要好好走路!”这种力是在早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我们无法要求他们具备这种力。
既然事情是这样,我们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办呢?社会通常会回答:“对待年轻人要充满耐心,我们要努力给他们施加影响,为他们树立榜样。”我们把希望寄托在时间和我们的耐心上面,为总会有所收获。但实际上,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容颜逐渐苍老,但仍不会有什么收获。时间与耐心并不能肚子发挥作用。我们只有利用创造期所提供的机会才能取得成效。
我们应该把人类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平等地对待儿童、老人和自己,这有这样才能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人类的一些共通的东西,就是人人都有一种自我发展的倾向,虽然许多人对此有明确的意识,这种倾向却在潜意识里支配着他的生活。个人及社会都是如此,都有一种不断进步的倾向。无论如何,人类总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人类的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处于发展之中,因为,无论自然界、生命,还是人类都有一种向前发展的倾向。
低级社会类型人趋向图
下面这个图的中心是一个红色的圆心,它表示的是一种完美的状态。环绕这个圆心的是一个蓝色的区域,代表着那些比较顽强和注重平衡的那类人,也就是那种接近完美或者属于“正常”类型的人。环绕这个区域的白色区表示各种不同程度的尚未达到正常的大多数人。最外面有一个较小的区域,表示超出正常范围的人,他们是一些超社会和反社会的人,这些人都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他们要么缺乏生存能力,要么成为犯罪分子。除了这一小部分人之外,其他所有人都适应了生活,虽然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异。我们所说的教育,就是针对所有这些人而言的。
人对于周遭世界的这种适应能力出现在生命初期,尤其是在6岁之前。那么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品质的渊源,要想适应这个环境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中间的圆圈代表的是一些接近完美的人,这些人强壮无比,不仅因为他们天赋充分,拥有更多的精力,还由于他们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外面那个圆圈代表那些次于他们的人,这些人的精力相对较弱,而且生活中会遇到更多的障碍。
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第一类人被认为具有最坚强的性格,而次一类型的人则被认为是品格较弱一些。第一类人感到自己有一种趋向完美的自然向心力;第二类人则倾向于滑向外圈,沦落为反社会或者社会多余的一类人中。这些人自制力较差,经不起诱惑。他们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持,以便摆脱堕落的诱惑。这种诱惑能够带来快感,也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谁也不想成为罪人。但是,对这些软弱的人来说,堕落的诱惑如同地球引力一样无法抗拒,他们要保护自身,就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持,进行不断地斗争和反抗。这些人想方设法约束自己,防止自己沦落下去。他们努力向那些受人称道的人看齐,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楷模,或者虔信宗教,乞求上帝给他们以力量,克服这种可怕的诱惑。就这样,这些人逐渐在自己身上披上了一件道德外衣。这需要极大的自我克制力,因为这种努力是对本性的伪装,不会是轻松愉快的事情。这些人如同登山者一样,必须用力攀住一块石头,才能支撑身体的平衡。年轻人会感受到这种空虚的恐怖,而教育者则试图规劝和榜样来帮助他们。教育者总是把自己当成是榜样,尽管他们有时也会感受到欲望和空虚的恐怖。他们总是说:“我必须树立一个好榜样,否则我的学生将来会是什么样子?”这种沉重的包袱压在他们身上喘不过气。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我们的性格和道德教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的,我们已经接受了这种教育方式,因为绝大部分人都受到了同样的限制。一句话,道德被认为是人的本能要求,人自然要防止堕落。
蓝色的圈代表的是更强烈地趋向完美的一类人。这里没什么吸引力,但是他们更想变得完美,这时一种真诚的愿望。这些强健的人不会偷人的东西并非因为害怕惩罚,他们就是那么高贵,连随手拿别人一个瓶子的想法都不会有;他们远离强暴和武力,也不是因为受到道德的束缚。简单地说,他们不需要别人的东西,他们憎恶暴力,渴望完美,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天性。他们对于完美的寻求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追求,仿佛这样能够满足他们最强烈的渴望。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人愿意遵守前人的规矩或者习俗的戒律,或是寻求精神导师的指导。但是,图中中间区域代表的人不是这样,他们都是一些不受诱惑的圣人。这些人不需要任何人的说教,因为天性使他们自觉遵守这些戒律。
健康状况的不同,可以区分出强健者和软弱者精神上的差别。比如,患有慢性气管炎的人不得不靠温暖的贸易来保护胸部,不得不经常洗热水澡和为促进血液循环而按摩。尽管这个人表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他却时时小心谨慎,注意很多问题。另外,这种人的消化功能可能也不好,要想维持体力就必须吃补品和药物。
这些人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生活上过得小心翼翼,生怕进医院或者死亡。他们的生活完全受制于医生的叮嘱,需要护士的看护或者家庭的帮助。请再来看看那些身体健康的家伙们吧,他们生活上不会受任何限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在任何天气都可以进行户外活动,甚至可以凿开冰块进行游泳。然而其他人却只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对于白圈之中的病弱者来说,精神上的良师益友是各方面都需要的。它们就像是制动机一样阻碍着人们滑向诱惑或者堕落的深渊。但是蓝圈里的人就不需要这些帮助,给他们带来的只有快乐。
现在我们再来考虑一下完美圈的一些情况。我们必须努力把品格建立于事实的基础上。什么事完美?是拥有各种美德,还是达到了某种精神境界?如果是某种高超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才行。上面已经讲过,性格总是约束的人的行为,而且不断朝着某个方向发展,这对于所有的人似乎都一样。这就好比人类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一样,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所以,我们现在有必要讨论一下最核心的问题,因为人的完善就是人类发展的目标所在。在施舍和科学领域,只要有人做出新的发展,社会就会被推进用一步。精神领域也是这个样子,只要人的精神发展到另一个阶段,便是人类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推动。因为生命本身就有一种前驱的力量,促使人们不断前进,不停地追求自身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