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1200000128

第128章 奇异风俗中不为人知的秘密(4)

在抗日题材的电影中,每每日本侵略者战败的时候,都会有日本军人为了效忠天皇剖腹自杀。作为日本武士军人特有的一种精神,武士道精神始于何时呢?

一提起日本的武士,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著名的武士道精神。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武士道精神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表示对天皇的效忠而剖腹自杀,因此,这种精神也被日本统治阶级大加吹捧。

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国家神道和佛教,以及中国的孔孟之道。它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武士道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 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

那么,作为日本武士军人特有的一种精神,武士道精神始于何时呢?

不少日本学者认为武士道精神最早始于日本大化改新。公元7 世纪,日本发生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此后的一二百年间,随着皇权的衰弱,地方豪强势力兴起,为了保卫自己的庄园,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人武装起来,于是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武士阶层。武士道精神是伴随着武士阶层的产生而出现的。作为武士,要讲究忠勇、善于杀伐、节义律己、视死如归。一旦战败时,宁愿剖腹自杀也不能当俘虏受辱,以此表示对主子绝对忠诚。大化改新后,日本武士集团开始活跃在日本的政治舞台上。

但是有一些日本学者认为,武士道精神的形成应始于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大化革新后,虽出现了武士阶层,但尚未形成武士道精神,直到幕府时期才形成了武士道精神。

日本封建社会时期,在经过一番战乱后,1192年,日本最大的武士集团源氏集团首领源赖朝建立起将军幕府的统治,夺取了实际的统治权,使天皇成为傀儡。从此,日本开始了600 多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为了控制和管理武士,幕府统治者制订出各种规章细则,把武士的思想作风和行动准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232年,镰仓幕府公布武家法规《御成败式目》,共51条。《御成败式目》规定武士必须敬神崇佛,提倡僧侣式的自我修养,以培养武士的愚忠精神。其核心是强调“忠、义、勇”。所谓“忠”,就是下级武士要对主君绝对效忠,盲目服从;所谓“义”,即武士应有“义烈”的精神,在战争中,主君如果战死,武士要为主子殉死;主君如果战败,武士为挽回耻辱,应毫不畏惧地切腹自杀;所谓“勇”,就是指封建武士不仅应娴熟弓马之道,而且更应为主君卖命。武士道实际上是把儒教、佛教禅宗和神道思想三者融为一体的大杂烩,是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

还有一些日本学者认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真正形成应始于明治维新,幕府统治时期只是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武士的思想作风和行动准则,强调武士为主君卖命,尚未形成武士道精神。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为数众多的武士阶层进行改造。政府取消了武士享有封建俸禄的特权,废除武士佩刀制度,改武士为“士族”,并将封建时代对领主将军的效忠发展为对天皇的愚忠,在军队内外大力宣扬“武士道精神”,甚至将其冒充为日本民族的固有精神。1882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军人敕谕》,规定军人必须兼备“忠节”、“礼仪”、“武勇”、“信义”、“朴素”等五德,提出了具体的“武士道精神”。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道路之后,被扭曲了的武士道又经历了一次畸变。日本武士对武士道的愚忠是极其执迷不悟的,日本武士对武士道的崇拜可以用愚忠来形容,1945年8 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上层人物自杀者多达572 人。其中剖腹自杀的著名人物有:原铃木内阁的陆军大臣、大将阿南惟几,原东条内阁厚生大臣、军医中将小泉亲彦,以及号称“海军特攻之父”的海军中将大西沈治郎等人。

其实武士道在刚出现的时候,它的本意还是好的,本身并不宣扬战争,更不宣扬侵略扩张,与军国主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二次大战期间,一些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传统的武士道来宣扬忠君爱国,给武士道抹上了军国主义的色彩,同时也就让周围的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至于武士道精神究竟起源于何时,应该是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作为一种精神,它的诞生和发展是必然要经历一番过程的,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应是如此。由于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了滔天罪行,善良的人们希望这种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能够摆脱军国主义的控制,重新走向正途。

印度为何敬牛如神

印度的牛文化十分盛行,牛是印度的圣物,神圣不可侵犯,时至今日,印度的一些邦仍隆重举行每年一度的敬牛节。

在印度,牛是印度教徒爱护的动物,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印度教徒认为,牛既是繁殖后代的象征,又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保证,无论是谁,都不能伤害它们。

在印度,总是可以见到牛群在大街上逍遥自在地行走,而车辆人群则小心翼翼地绕开它们的景象。所以游客在印度旅行,要特别小心牛,不要驱赶牛群,甚至进入印度教的寺庙,身上绝不可穿上牛皮制造的东西。印度虽有养牛业,但只能提供牛奶、黄油及牛粪作燃料,喝牛奶允许的。特别是水牛奶,印度人格外喜欢。牛虽然不能宰杀吃肉,少数地方有用作役牛(民间运输、耕地)。

传说牛是主神湿婆的坐骑,每头牛背上似乎都乘坐着湿婆神,巡视着印度大地,那种神圣的宗教感情确实很难用世俗的眼光来理解。印度虽然早已是政教分离的现代国家,但宗教在政治生活中仍然有着莫大的影响力,以往的一些暴力冲突与宗教纷争不无关系。圣雄甘地曾说过:“牛是印度千百万人的母亲。古代的圣贤,不论是谁,都来自牛。”时至今日,印度的一些邦仍隆重举行每年一度的敬牛节。印度人为何将牛奉作神明予以敬祀呢?

传统的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解释,认为与印度的宗教信仰有关。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是婆罗门教。该教产生在公元前1000年代初,最初崇拜的大都是自然神,如天神婆楼那,太阳神苏里亚,地母神波利蒂昆,马神达弟克罗,牛神毗湿奴等。其中的一些神后来开始成为主要神祇,从而出现了“三神一体”的梵天(创造神)、毗湿奴(护持神)和湿婆(破坏神)。到中世纪,印度教产生之后,毗湿奴又成为该教三大主神之一。

公元12世纪,印度教内形成了以毗湿奴为最高天神的一个教派——毗湿奴教,该教派寺庙里供奉着他的神像。这样,原来作为自然神受到崇拜的牛神毗湿奴,便先后成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一个主神。尽管毗湿奴的形象已经人格化了,但其牛神的本来面目仍受到尊崇。印度教有的经典甚至诠释道:牛的两只角是苏格鲁和凯拉斯圣山,牛脸、牛颈和牛背上则分别住着三大神,牛屎是圣河,牛奶是圣海,牛眼是日月神,牛尾是蛇王神,牛毛是印度教的3.3 亿个神。所以在印度,牛就受到格外的尊敬与保护,甚至被奉为神灵。

很多印度学者研究认为,早在3000多年前,印度教徒是吃牛肉的,但后来发现牛最具有奉献精神,于是便不仅不再食用牛肉,而且对牛敬若神明。吠陀时期的印度教典籍明确规定,禁止杀牛和禁食牛肉,对牛要顶礼膜拜。印度学者认为,印度人之所以厚待牛,主要是因为吠陀时期的游牧民以及后来几代游牧民的生活严重依赖牛,牛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牛奶,还能充当耕田和运输的劳动力,即使是牛的粪便,也能当做生活燃料。久而久之,印度便形成“圣牛”文化。

也有人认为应从印度社会制度的特征去发掘更深层的原因:古代印度长期存在一种特殊的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使每一个村社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而这种田园风味的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使人屈服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把发展的社会状况变成了一成不变的由自然预定的命运,因而造成野蛮的自然崇拜的迷信,身为自然主宰的人竟然向牡牛虔诚地叩拜。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竹简的惊世表情

    竹简的惊世表情

    本书以浅显活泼的笔调对简牍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并对甘肃境内出土的天水秦简、甘谷汉简、武威汉简、敦煌汉简、居延汉简的出土背景、简牍的故事及与简牍相关的历史进行了述说,彰显了简牍的价值、历史地位及甘肃简牍的历史地位。
  • 终生为奴

    终生为奴

    与其说这是一部小说,不如说这是一篇回忆录。没有来源的开始没有结束的结束。这是短篇大概三天发完。
  • 帝国湾中的潜伏

    帝国湾中的潜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宣告人类走向短暂的历史和平与空前发展,时光荏苒,流年几度,新的发展已然掠进了世界新纪元的门槛。韦德虽然是个二战英雄,但是随着战争结束也惨遭失业,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12.8%,经济危机由此开始席卷全球。紧接着就是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但是,一个危险而又熟悉的组织2K(黑手党)突然占据世界冰山一角!大发战争横财!其中安德烈家族权势盛气凌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主角韦德与约翰·埃德加·胡佛(1895年—1972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第一任局长,任职长达48年)秘密访谈,一个艰难的抉择,成为卧底警察?还是成为黑手党界的“教父”缔造一段传奇......
  • 一个人的二战

    一个人的二战

    文青少年被逼吞下游戏卡,重生民国东北,眼前的世界多了一种模式,英雄模式。山岗之上,一眼看去,黑压压的老毛子,小鬼子,好多的怪,老毛子血厚经验多,小鬼子血薄好收拾,打哪一个,好难选择,算了,反正都是打,一起打好了。
热门推荐
  • 剑荡九天

    剑荡九天

    修炼,并不仅仅是修习武术。一花一草,世间万物皆是修炼。星空下第一强者之子,云风。不修武术,只修天地万物。是平凡,还是入圣?是无人重视,还是威震九天?云风只能,也必须入圣,必须威震九天!因为……他是星空下第一强者云扬的儿子!因为……他是云风!
  • 紫蒲公英的承诺

    紫蒲公英的承诺

    一向冷漠的他,每每与她在一起的时候,脸上总会浮出温柔之色,对她关怀备至。一个花花公子,换女人就像换衣服一样繁忙,却对着星空大喊喜欢她。温文尔雅的他待她疼爱有加,目光尽是温柔,不想只当她的好哥哥。她面对三位同样优质的男生,要如何看清自己的心,做出选择?!
  • dota英雄联盟混合双打

    dota英雄联盟混合双打

    当冰封王座降落在符文之地,世界之树种在瓦罗兰之心上,王座与世界之树碰撞,瓦罗兰之心随着世界树的种子穿过了虚空,等待生长的时机。
  • 冤魂宿舍320

    冤魂宿舍320

    那年十八,我住进了背靠乱葬岗的320宿舍。那年大一,我听到了这间宿舍对我发出的诅咒:“进来的,就活着;出去的,都要死。”那年,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句诅咒竟是我走上驱魔人生的起点……
  • 乖妻要夺权

    乖妻要夺权

    沈君圣是她的老板,是她的男人,是她的全部,是她一生的贵人,同时,也是她最致命的伤害。他给了她温暖的家,给了她花不完的钱,也给了她最纠缠的宠爱。可,却偏偏又是他,将她伤得最体无完肤,伤痕累累,甚至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痛彻心扉的少女,带着对他的恨意以及泪水,慢慢后退,消失于无尽夜色中。再次归来的妖女,已经变成绝望凶狠的眼神,笑意更寒冷如冰,她一步步将他逼死,将曾经施加在她身上的伤痛全部还给他。她羞辱他的尊严,把他变成玩宠。曾经,他是魔鬼,现在,她才是真正的魔鬼!
  • 葛仙翁肘后方备急方

    葛仙翁肘后方备急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遇上你是我平生最大的幸运

    遇上你是我平生最大的幸运

    知道吗,我为了你可以做什么都行只要你好我就好我不允许任何人欺负你,为了这个我可以连命都不要。”“不管你是怎么样的,你都是我最爱的人,这次换我保护你好吗。求求你,不要赶我走!”“我没关系啊,只要你幸福就好啦,只是守在你身边,我也觉得很幸福啊。”“啊瞳,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伤害你的,我只是想看看你而已,真的,我不是故意的。”“她真好,从小到大都是那么多人爱她守护她。爱到底是什么啊?真想试试被爱的感觉啊”
  • 铁血除恶团

    铁血除恶团

    无论哪个时代,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总有一群热血青年怀揣着英雄梦,拥有一颗侠客心,用自己的热血去除暴安良。他们不能维护世界和平,但他们敢用身家性命去捍卫正义。他们不为人知,没有“功烈迈乎前人,恩威超乎后世”的雄心,但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铁血除恶团。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就在你我身边,甚至埋藏在我们的心里。
  • 刑法原理与实务

    刑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刑法原理与实务》就是其中一部。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