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1000000016

第16章 巴菲特的聚焦投资术内容(7)

1988年巴菲特第一次购买可口可乐股票时,可口可乐股票价格是其收益的15倍,巴菲特支付了账面价值的5倍来购买这家收益率仅为6.6%的企业。当别人问他可口可乐公司价值何在时,他说价值和价格无关,这是由可口可乐公司未来存续期间可能产生的所有者收益总额,根据适当的利率折现决定的,。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可口可乐股票为巴菲特赚进了巨额利润。

2.以合理价格购买

巴菲特的投资目标是寻找收益高于一般水平的公司,在其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购买公司的股票。格雷厄姆教会了巴菲特只在股票价格与价值间的差额代表安全边际时购买。这点很重要,至今仍是巴菲特的投资原则。

从童年开始,巴菲特就一直关注着可口可乐。当年他花了25美分从祖父的杂货店里买了6杯可乐,从此他就开始观察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但是他一直没有购买可口可乐股票。直到1988年6月,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价跌倒每股约10美元,巴菲特才认为投资的时机到了。巴菲特在接下来10个月的时间内以10.23亿美元购买了9340万股股票。1991年可口可乐股票就升值到37.43亿美元,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股票市值上涨到133亿美元,10年赚了10倍。仅仅一只股票就为巴菲特赚取了100亿美元,这是巴菲特最传奇最成功的股票投资案例。

选择投资的企业时,要认真分析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且选择合适的时机购买。在最佳的购买时机还未出现前,请耐心等待。连股神巴菲特都需要等可口可乐那么多年,我们有什么好着急的呢?

像树懒一样,懒散正代表着我们的投资模式

【巴菲特如是说】

无所作为像明智的行为一样推动着我们……我们和大多数的公司的经理都不会因为预测联邦储备局的折扣利率发生小小的变动,或者因为华尔街某位专家对市场的观点发生变化,就幻想着对高盈利的下属公司进行疯狂的交易。那为什么我们在优秀的公司中持有少数的股份,我们的行动就不一样了呢?

——1996年伯克夏·哈撒韦年度报告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他买入过数十只股票,但其中只有少数股票持有时间较短,大部分持有期限都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如可口可乐、富国银行、《华盛顿邮报》、吉列等企业的股票,自买入后巴菲特就一直持有着。

巴菲特说:“树懒天生特有的懒散正代表着我们的投资模式:1990年我们对于6只主要持股中的5只没有买入也没有卖出1股。唯一的例外是富国银行这家拥有超一流的管理、很高的回报率的银行企业,我们将持股比例增加到接近于10%,这是联邦储备委员会允许的最高持股比例。”这种类似树懒的长期投资方法,不仅为巴菲特带来了以高于平均水平的速率增加资金外,还为巴菲特带来了两个重要的好处。

1.降低交易成本

对于长期持有来说,交易的次数少使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少。而短期持有频繁买进卖出,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累计起来将在投资总额中占较大的比重,相应会减少投资收益。

1998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伦斯奥丁和布雷德鲍伯分析了1990年-1996年内的7.8万个家庭的股票交易记录。这些家庭平均的年收益率达到了17.7%,略高于17.1%的平均市场收益率。然而扣除佣金后,净投资收益率为15.6%,比市场平均水平还低了1.5%。他们还发现交易最频繁的20%家庭的年净收益只有10%,而交易次数最少的家庭年品均收益率高达18.5%。如果以复利计算,经过10年或20年,这种收益率的微小差别将对投资者的财富造成巨大的差别。由此可见,频繁交易不是什么好事,只会增加交易成本。

2.增加税后收益

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要缴纳资本利得税。但资本利得税只有在出售股票并且卖出的价格超过你过去买入的价格时才需要交纳。因此,资本利得税也是交易成本之一。

巴菲特曾在1989年的伯克希尔年报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投资者只有1美元进行投资,但它每年可以获得1倍的收益。如果投资者每年出售投资,付税,然后把净收益再投资,持续这种行为20年,那么在20年后,总共要缴纳给政府13000美元,投资者可以赚到25250美元。如果投资者一直持有这项投资20年,从来不出售,那么到第20年末的时候根据35%的税率缴纳约356500美元的资本利得税之后,还可以获得692000美元。不同的交易方式,得到的利润差别如此之大,真令人惊讶。

当你选择到合适的企业后,不要被短期的股价所迷惑。如果你是在一个较低价格购买到优秀企业的股票,那么就不要希望明天就能获得利润,我们应该看远一点,三年、五年、十年之后,回头看看,也许你会发现原来钱是那么轻易赚来的。

巴菲特仍然没有投资高科技股票

【巴菲特如是说】

即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将会改变整个社会,但问题是——就算我们想破头,也没有能力分辨出在众多的高科技公司中,到底哪些公司拥有长远的竞争优势。

——1999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不投资高科技股票世人皆知。在巴菲特看来,身为一个投资人,不必像专家那样同时研究许多公司,只要以合理的价格买进少数几家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很容易了解且其盈余在未来5~10年内会大幅成长的公司股票就可以了。能力范围大小没有关系,但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非常重要。

巴菲特承认自己对分析高科技企业并不在行。在1998年伯克希尔的年会上,当巴菲特被问及是否考虑过在未来投资于高科技企业时,他幽默地回答说:“这也许很不幸,但答案是“不”。”巴菲特说,确实有很多高科技领域的公司在按百分比计算的成长性会比诸如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发展要快得多,但是他可以理性地预测到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现金流量,却没法预测到10大网络未来20年里的现金流量。他觉得既然他无法预测出未来的现金流量,那么就他无法知道这些网络的价值,也就不会随便投资这些高科技公司。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是好朋友。巴菲特也公开称赞过比尔盖茨是当前全球商业界最聪明及最有创意的经理人,微软公司棒透了。但是,巴菲特说他不能很放心地去预估微软公司的未来盈余,无法计算微软的未来价值,所以他无法投资微软公司。当比尔盖茨和他说让他买点微软股票时,他仅仅买了100股,而且他还用的是自己的钱而非伯克希尔的钱。

巴菲特认为,“缺乏对科技的洞察力丝毫不会使我们感到沮丧。在很多行业诸如评估专利、制造工艺、地区前景等,我和查理都没有特别的资本分配技巧。我们唯一的优势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到什么时候我们是在能力圈之内运作良好,而什么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于能力圈的边界。在快速变化的产业中预测一个企业的长期经济前景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圈边界。如果其他人声称拥有高科技产业中的企业经济前景预测技巧,我们既不会嫉妒,也不会模仿他们。相反,我们只会固守于我们的能力圈。伯克希尔公司总是有机会在我们已经画出的能力圈内做得很好。”

既然巴菲特都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对某些产业不熟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懂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我们没必要为了跟风去投资自己不熟悉的产业。我们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熟悉的能力圈有哪些,然后在这些能力圈内进行投资。只有当我们熟悉我们所投资的企业时,我们才有更大的胜算获得不错的回报。

中小型公司也值得持有

【巴菲特如是说】

我们不在乎企业的大小,是巨型、大型、小型还是微型。企业的大小无所谓,真正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对企业、对生意懂多少,是否是我们看好的人在管理它们,产品的卖价是否具有竞争力。

——1998年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

巴菲特认为,他可以投资的企业都具有相同的特性:在熟悉的能力圈内、具有良好的竞争力、拥有诚实和能干的管理层。在他看来,企业不分大小,只要符合他投资的标准,他都会投资。

2008年初,巴菲特手里拥有数百亿现金,却苦恼不已。他找不到可投资的公司。有些人很纳闷,全世界的公司成千上万,巴菲特怎么就找不到合适的呢?

其实,像巴菲特这种拥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现金的管理者进行投资时,他们发现自己碰到了瓶颈:似乎他们就只能迫使自己专注于大型资本公司,而忽略那些中小型资本公司。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很好解释。如果你管理着1亿美元的资金,想把5%的资金投入到一家市值10亿美元的小公司,那么你的5%的投资只占公司市值的0.5%,你很快就可以完成交易;但如果你管理的资金是100亿,那么你5%的投资就可以买下半个公司,可是要收购这公司50%的股票,你花费的时间也许是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就是为什么像巴菲特这样拥有大额资金的人不愿浪费时间和资金投资于小资本公司的股票的原因。

对于中小型公司,巴菲特不会轻易购买公司股票,因为他觉得没法购买足够数量的公司股票,使股票收益充分显露在伯克希尔的收益表中。但这并不代表巴菲特就完全不在乎中小型企业。当他发现有机会可以完全购买某个优秀的小公司时,他也会很快出手。巴菲特在衡量小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时候,采用的方法和原则也和可口可乐那些大公司一样,都是观察整个公司的业务、公司的管理层、公司的财务状况等。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也有很多成功的中小型公司收购案例。赛氏糖果店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赛氏糖果店是出售用自家配方制作的巧克力。1972年巴菲特以2500万美元买下了赛氏糖果店。从1972年到1999年,这家装饰着独特的黑白格和玛丽赛标识的糖果店已经赢得了8.57亿美元的税前利润。1999年,赛氏的税前利润为7300万美元,它的运营利润占到24%,创下了纪录。在巴菲特的家乡奥马哈市,有家全国最大的家庭用品商店——内布拉斯加家具店。1937年,罗斯·布兰肯女士投资500美元创办了这家家具店,然后坚持“价格便宜、实话实说”的经营策略,生意蒸蒸日上。1983年,伯克希尔公司收购了该家具店80%的股票,其余20%留给布兰肯家族。虽然这个商店的营业面积仅仅只有20平方米,年销售额却高达1亿美元。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如果你细心留意,也许会发现一些流动性不大,但其内在价值大于目前价格的股票。如果发现了,就把握机会赶紧买进吧,或许这就是被像巴菲特这样的大型投资者所忽略的。

将投资目标扩展到国际性公司

【巴菲特如是说】

在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采取大型并购活动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我很可能在中国和印度这些国家并购小型公司,但不排除购买大型公司的可能性。

——2008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在其投资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很少直接收购美国境外公司。但自2002年以来,巴菲特多次公开抱怨说,在美国没有适合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目标。巴菲特认为美国当前的贸易政策,早晚会拖累美元贬值。巴菲特希望减少美元现金比重,以增强赢利能力。巴菲特认为,将闲散资金投资海外企业,不失为对冲美元弱势的一种好方法。于是近些年巴菲特开始密切关注国际市场,以期寻找到好的投资企业。

其实早在几年前,巴菲特就开始了对外国公司的投资。1990年巴菲特就以3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给尼斯PLC公司的3100万股票,这是巴菲特第一次实际性地投资于一家外国公司。1999年,巴菲特又一次进入外国市场。他购买了联合多麦公司2.2%的股份。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巴菲特对中国石油的投资。

2002年和2003年,巴菲特以4.88亿美元购入中石油1.3%的股份,按当时价格,中石油的市值约为370亿美元,在中石油市值涨到2750亿美元,巴菲特将手中股份全部出清,大赚一笔。2006年巴菲特用4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伊斯卡尔金属制品公司的80%股权,这是巴菲特海外投入资金计划的第一步,伊斯卡也成为巴菲特首家于海外营运的公司。

2008年9月,巴菲特斥资18亿港元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了2.25亿股比亚迪股份,占比亚迪10%的股份。之后比亚迪公司股票大幅大涨,巴菲特所持有的股份账面获利已将近百亿港币。

2008年5月巴菲特还进行了一次欧洲之行,目的是通过这次出行能够寻找到一些具有优秀管理团队、业务易于理解的欧洲家族企业进行投资。

尽管如此,巴菲特的国外投资非常少,而且投资金额也不大。主要原因是投资于国际公司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挑战:第一、每个国家的会计标准不太一样;第二、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不定;第三、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层会晤不太方便;第四、各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背景不同,不容易估计公司的预期收益。不过巴菲特对投资国际公司还是抱有很大信心。巴菲特说过今后30~40年,伯克希尔公司可能超过一半的运营收入来自美国境外。

同类推荐
  • 成为你这一代人的1%(财蜜eMook)

    成为你这一代人的1%(财蜜eMook)

    这期周刊分两个部分,一是她理财的财蜜们对自己年代的回顾,属于带着自我色彩的年代秀;二是她理财近期对70后、80后、90后调查问卷之后的深入访谈,属于比较偏报道类的年代探索。 你以为70后的偶像是居里夫人就很可笑,其实真有人脚踏实地去做;你以为80后夹缝生存各种苦逼就悲观了,其实逆风飞翔的人早就不在乎你给的“独生子女”标签了;你以为90后是脑残一代不可理喻,其实人家也许早把你这种“老人家”哄得团团转了。
  • “啃老”战争(财蜜eMook)

    “啃老”战争(财蜜eMook)

    曾经我妈拿出一笔钱敦促我买房的时候,我不想啃老,没有珍惜,等限购令一出才后悔莫及,几年后看着房价5k涨到5w,简直悔青肠子了,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当一次‘啃老族’,坚决把房子买下来!” 广义上来说,成年后还用父母的钱,就算是“啃老”了,哪怕你并不是失业在家游手好闲,而是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个人也很努力,只是买房时希望父母有能力且愿意支持首付,仍要面对尴尬的“啃老”质疑。 但另一方面,房价飙升让工薪族筹集首付金遥遥无望,父母的钱的确是唯一可用的稻草。
  • 理财真经:上班族的理财之道

    理财真经:上班族的理财之道

    本书针对上班族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从个人理财观念、居家理财技巧、银行储蓄、购买保险、养育子女、多方投资、购置房车、投资藏品等方面人手,采取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手法,详细阐释了各种理财方法和技巧。
  • 跟着赢家学赚钱:看盘实战

    跟着赢家学赚钱:看盘实战

    本书从看盘的基本要素与技术出发,从零开始,全面讲解了看盘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巧,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看盘必备的基础知识,开盘与收盘看点、分时图看点、盘口看点、K线解读、趋势看点、量价分析、技术指标的应用等内容。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快速学会看盘的各类技巧,培养良好的盘面感。
  • 股市牛虻:擦亮投资者眼睛

    股市牛虻:擦亮投资者眼睛

    本书所收集的是易宪容博士近年来对中国股市的思考,在爱股市、恨股市之外,这本书可能给了您另一种超然冷观的诠释。易宪容思维敏捷,走笔如飞,是中国经济学界的独行侠。股市水深火热、藏龙卧虎,他却偏要去惹是生非,去做牛虻。写下激烈文字的易宪容其实是个达观开朗的家伙,他有他的道理:因为心安,所以理得。观书则见其人。
热门推荐
  • 特工心理学

    特工心理学

    国联邦调查局是美国最早建立的大型情报警务机构。它是司法部下属的主要特工调查部门,成立于1908年1月26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它成立的最初,职责只是打击联邦犯罪,而这一特质使它在短期内便凌驾于地方警察之上,20世纪30年代因破获了一些绑架、抢劫和杀人案,使其名声鹊起。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取得的不俗成绩得到了美国当局和民众的认可,并由此开始了它的辉煌生涯。
  • 秦时明月之坠星染泪

    秦时明月之坠星染泪

    她,一个独特的她,一个只属于星魂的她。也许流年飞逝,岁月变迁,她还只是爱他的她。
  • 双鱼玉佩之妖魔横行

    双鱼玉佩之妖魔横行

    神秘莫测的双鱼玉佩到底蕴涵着怎样的力量。妖魔横行的世界,都市中的修真,驱魔师誓要将邪物消灭。且看主角楚天如何走上修真的道路,如何达到驱魔师最高的境界。
  • 《奇葩学院:帝制学校》

    《奇葩学院:帝制学校》

    世界上有这么一所学校:封建帝制,后宫天下,美人如画,三国鼎立战天下。(后宫:只是单纯的指后宫,有娘娘,无宠幸一说。)夜初雪,是一位喜欢古代风格的贵族少女,从小练习琴棋书画以及古代舞蹈,家里两个衣橱的古代服饰,学习好,长得很可爱。报考高中时看到有:帝制学院这个名字,不顾家人反对投了简历···于是乎···来到了这个学院,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幻雪国的新一代女帝
  • 霸爱倾城妃

    霸爱倾城妃

    某国师抬头望天,悠悠的说到:“要变天了。。。”--------------------------------------“你混蛋!快放开我,,,,呜呜呜,亲爱的狮虎大银,放开偶好不好嘛~”某位一脸麻雀,女扮男装的菇凉!!!--------------------------------------------“君凤天,我诅咒你们不得好死!“白狐儿伤心欲绝的向山崖上奔去,”狐儿!不!“君凤天此时此刻才明白自己对白狐儿的感情,从此传闻说:临天国国师如地狱阎王。从此世间又多出了一个妖阁。------------------------------希望大家喜欢哦~么么哒~
  •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

    作者以一只猫的视角和语言讲述了5个现实中的小故事,重新诠释了自由、善良、智慧、勇气、信赖等概念的内涵,同时也并没有把生活描述成乌托邦式的天堂,也会有狡诈、阴谋、隔阂、猜忌、伤害。但只要有爱,一切不好的东西总会被取代,在Dido的眼里,生活处处都美好。而它自有自己的逻辑——对于一只缺乏冒险精神的猫来说,呆在家里就够好了。好奇心永远是没有尽头的,外面的世界也永远没有尽头,一只猫要学会知足。”“为什么所有人都看到我的肥,却看不到我真正的优点呢?比如说我很帅,我很聪明,我很有内涵,我脾气很好。人类就是这么肤浅。”
  • 职场头三年

    职场头三年

    工作头三年,有的人颗粒无收,有的人硕果累累……成功的人,他们在头三年都做了什么?本书融合了李开复、唐骏、俞敏洪的成功经验,以他们在现实工作中的智慧表现为范本,从职业定位、认识社会、搞关系、说话做事的方法到职场抗挫力……都给出了科学的指导。
  • 量子永生

    量子永生

    量子掌控,智慧成神,获得这一能力后,在无数宇宙掀起无边巨浪。量子大脑,矩阵运算,建模重演宇宙大爆炸,请见证宇宙的诞生……量子支配,皆是量子,分解重组一切事物,只要顺序符合逻辑……————————————————————————————————在漫威里成长,吞星死侍哨兵凤凰死亡女神,能彻底分解他们吗?在星际里放牧,维度克隆机械智能暗反物质,谁家文明能称霸宇宙?在奇幻里试验,魔晶大炮神力网络信仰能量,牛鬼蛇神全扫进垃圾堆!————————————————————————————————
  • 红楼之赖家长媳

    红楼之赖家长媳

    现代女穿越红楼中赖大媳妇身上,凭借自身的本事迅速翻盘立脚,左手调教老公,右手忙活事业。眼看家庭事业两兼顾,无限美满,贾府破事一堆,王夫人跳出找茬,对她孩子下手。别怪她不仁,利索跳出贾府的窠臼,像这群古代土著开开眼。她要大声说,我的女儿不做丫鬟做皇后。想了解一对可以在现代与明朝穿梭的小夫妻发生的趣事吗?记得看麻子另一篇文《皇家小夫妻》,https://book.qidian.com/info/3593924
  • 契约娇妻:容少的猎心游戏

    契约娇妻:容少的猎心游戏

    一场糊涂的醉酒让她成了他的女人;一条项链却同时让他成了他的仇人;因缘巧合之下,一张没了踪影的两百万支票终于让她彻底的成了他的卖身情人;当她真心爱上他时,却发现原来一切只是一场阴谋!转身离开,却不料,孩子成为唯一的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