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62300000012

第12章 龙腾虎跃(1)

——汉字与动物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在动物世界中,有的身形庞大,有的身微体小;有的寿命很长,有的须臾一生;有的温柔美丽,有的凶猛丑陋……让我们去看看古人是如何认识这些神奇动物的吧!

“万”原为蝎子——“万”字趣释

“万”字是个常用字,用作数词,十百为千,十千为万。我们现在经常用的是“万”字的简化字,“万”字的繁体字写作“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萬”在古文字的形象,居然是一只蝎子。

甲骨文的“万”字,像一个巨螯屈尾的蝎子形状,其本义是指蝎子。有学者指出,因为蝎子这种动物繁殖能力惊人,转眼间便会有成千上万个子孙,先民便以这种动物假借为数字中的“万”字。

《老子》将中国人的宇宙观概括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汉语的日常用语中,常用“万”来作为上限数,表示极大或极多。如皇帝称“万岁”,又如汉语中的“万事如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其中的“万”都是极大的概数。“万”字还引申为极其、非常、绝对等义,如万全、万无一失等。

关于“万”字有这样一个笑话:从前有个土财主,虽然家境富有,但世世代代目不识丁。有一年,土财主聘请了一位塾师教导他的儿子。塾师先教这个孩子描红,写一画就教他说“一”,写两画就说“二”,写三画就说“三”。那孩子学会这三个字以后,便把笔杆一甩,高高兴兴地跑去向父亲报喜:“儿子学会了!儿子学会了!再不用麻烦先生了。”财主喜不自禁,马上辞退了塾师。

过了不久,财主打算请一位姓万的亲戚前来做客,早晨就叫儿子写请帖,时过晌午,请帖还没完成,父亲急忙催促,儿子埋怨说:“天下人的姓多得很,为什么偏要姓万?我从早晨写到现在,才写完五百画呢!”

鲁迅造字——“猹”字趣释

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有位翻译家,准备将鲁迅的《故乡》译成俄文,不料出现了困难。原文中有一段写着:

“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个“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呢?他查阅了不少有关动物学的书籍,终无着落。对于猹,不仅外国人陌生,我国也有许多人不知道,连怪字最多的《康熙字典》上也没有。

天无绝人之路,幸好当时鲁迅先生还健在。苏联翻译家辗转问鲁迅,不久便得到了答复。这个猹字,原来是鲁迅先生创造的,因而过去的字典上查不到;猹与渣音相同,大概是“獾”一类的动物。

后来有人向小说中闰土原型的孙子进行调查,证明猹确实是一种獾猪。因为猹喜爱吃瓜,为预防它侵犯瓜田,所以农民必须守夜看瓜,方可确保丰收。猹似獾,又非獾,往日字典皆无记载,为适应需要,解决有物无名的矛盾,于是鲁迅依“形声法”创造了“猹”字,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被正式收入了字典。

凡鸟不是一般的鸟——“凤”字趣释

魏晋南北朝时,著名文学家嵇康有一个好朋友叫吕安,有一次,吕安跋山涉水来拜访嵇康,恰好嵇康出门在外,并且还得四五天才能回来。

因此,吕安打算不等嵇康回来,立即回家。此时,嵇康的哥哥嵇喜再三挽留吕安,可他还是要走。临走时,吕安在嵇喜的门上挥笔写了一个“鳯”(凤的繁体字)字。嵇喜看到这个“鳯”字,认为客人在恭维自己为“鸟中之王”,因而非常高兴。后来,嵇喜将此事告诉自己的一位朋友,那位朋友告诉嵇喜说:“鳯,从鸟,凡声。客人在讥讽你是一只凡鸟,其意是不屑与你交谈,因此就走了。”经朋友这么一说,嵇喜才恍然大悟。

传说中的凤凰

“凤”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凤”的繁体作“鳯”,由“凡”字加上“鸟”字构成,从鸟,凡声。“凤”是人们杂糅了许多动物特点,想象出来的一种禽鸟。古人认为有“凤”出现时,是天下安宁的吉兆,将“凤”塑造成一种瑞鸟。由“凤”与“龙”这两种动物构成的“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古人还认为雄凤叫“凤”,雌凤叫“凰”,相传司马相如曾演奏乐曲《凤求凰》,以此俘获卓文君的芳心。

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飞”字趣释

自古以来,人们都有一个翱翔于蓝天的梦想,“飞”字因其给人的美好遐想而成为一个美好的字眼,其实,看古人给“飞”字的造型,也是充满了美感。

关于“飞”字,《说文解字》云:“飞,鸟翥也。像张翼之形。”小篆的“飞”字由三根羽毛构成。《说文解字》认为上边的羽毛代表鸟头颈上的羽毛,下边两根羽毛代表两只翅膀。也有学者认为,三根羽毛各代表一只翅膀,三只翅膀代表众多的鸟,是群鸟向上飞的样子。总之,“飞”的本义是飞翔,如鸟飞鱼跃。引申义有飞扬,飞行,快速,极限,意外的,高扬等义,如飞沙走石,飞机,飞跑,飞快,飞祸,飞檐。

自古以来,人类就利用各种途径试图飞上蓝天,这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明代的万户,他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据记载:约14世纪晚期,一名叫万户的官吏,他在一把坐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上面,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不幸的是,火箭发生爆炸,万户为此献出了生命。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会飞的鸟——“鸟”字趣释

《说文解字》云:“鸟,长尾禽总名也。”鸟是一种长尾禽,也是所有飞禽的总称。从古至今,人们都向往着像鸟一样振翅飞翔,古人对鸟的观察也是细致入微的,这从“鸟”字的造型可以看出。

甲骨文、金文的“鸟”字,正像一只头、尾、足、羽俱全的侧面鸟形,生动形象。“鸟”为象形字。“鸟”可作偏旁,在汉字中,凡以鸟为偏旁的字大都与禽类及其行为有关,如鸡、莺、鸭、鹅、鸣等。

人们常把鸟儿称作“飞行冠军”,鸟儿为什么会飞呢?人们注意到,鸟儿有翅膀,这是它们飞行的首要条件。不同的鸟儿翅膀是不一样的,科学家们认为,鸟类翅膀的复杂性不亚于鸟类整体机体的复杂性,翅膀的差异就会造成鸟儿飞行水平的不同。鸟类的身体外面是轻而温暖的羽毛,羽不仅具有保暖作用,而且使鸟类外形呈流线型,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于飞翔。鸟类特殊的骨骼也是它们能飞行的条件。据科学发现,鸟骨是优良的“轻质材料”,中空、质软,这样,翅膀极易带动起来,从而使鸟能够轻松地飞翔于高空。同时,鸟儿体内还有很多气囊,它们与肺相连,能够减轻鸟的自重,增加空气浮力,从而使鸟能够更好地在空中飞翔。

巴蛇食象——“巴”字趣释

传说古代中国有一种巨蛇,叫做巴蛇,据说巴蛇体长达到180米、头部蓝色、身体黑色。巴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带,吞吃过往的动物,据说它曾经生吞了一头大象,过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来。由于巴蛇也袭击人类,所以黄帝派遣后羿前往斩杀,后羿首先用箭射中了巴蛇,然后一直追赶它到遥远的西方,将其斩为两段。巴蛇的尸体变成一座山丘,现在称为巴陵。以上传说,见诸《山海经》记载:“巴蛇食象,三年而出其骨。”

“巴”字如何造型的呢?篆书的“巴”字,好像一条口部奇大的巨蛇之形。《说文解字》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可见,“巴”字的本义为蛇。

“巴”字后多用作国名和地名,古代的巴国,属地在今天的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一带。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封巴为子国,称为巴子国,后来被秦国的惠文王所灭,今天的鄂西土家族就是古代巴人的后裔。

因为蛇常常贴着地面爬行,所以“巴”又表示贴近、靠近、急切盼望等义。引申义还有讨好,盼望等,如巴结,巴望。

年年有鱼——“鱼”字趣释

鱼是一种水生的脊椎动物,有鳞有鳍,用鳃呼吸。从食野果、衣树皮的原始社会,到如今文明富裕的现代社会,“鱼”这种动物相伴人类走过了五千多年的历程,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甲骨文、金文、小篆的“鱼”字均是一条鱼的形状,《说文解字》云:“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其本义即指鱼类。“鱼”字可作偏旁,汉字中凡从鱼之字皆与鱼类有关,如鲤、鲨、鲜等。

从古至今,鱼和人的关系密切,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古时候,“鱼”的形象和代表“鱼”的符号常常作为纹饰图案出现在陶器上,例如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上就刻着人面鱼纹的图案。作为“年年有余”的预兆与吉祥物,鱼不仅是宴会上的首选菜,也是亲朋好友之间馈赠的吉祥礼物。

有人认为古人多通过赠送鲤鱼来寄赠书信,因此有所谓“鱼腹藏书”、“鱼传尺素”之说。例如汉代的蔡邕写过这样一首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有的学者对“鱼传尺素”有不同的说法,他们认为古人的“鱼书”并不是真的将信函装在鱼的肚子里,而是把信函折叠成两条鲤鱼的样子,以此代替信封,并且便于传送。或者说是把装书信的木函(即木匣子)的底和盖刻成鲤鱼形的上下两块,然后把书信夹在里面传送。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长沙市东效一座古代墓葬的横空出世,让“马王堆”成为一个响遍全球的名字。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培城”。特别是千年女尸的出现,不仅让国人感到惊奇,而且让世界各国为之惊叹,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的游客与学者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纷至沓来,希望一睹千年女尸的尊容。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热门推荐
  • 长嫂

    长嫂

    现代中西医结合的才女苏若离倒霉地穿了,才刚醒来就被眼前黑矮潮湿的茅草屋给吓得又昏过去了,等她再次醒来,却被人捆绑着上了花轿冲喜去了。天,这是人过的日子吗?幸亏她适应能力超强。什么恶婆婆刁钻小姑,统统放马过来。什么坏二婶流氓姐夫,都滚一边儿去。斗极品不是她的目标,她的目标是走出一条锦绣医途,顺带着调教夫君双双你强我强!
  • 大脚皇后

    大脚皇后

    脚大怎么了,她本就不属于这里。在这个时代里,她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女扮男装经商,无意中给皇帝武傲天结为兄弟,知她女扮男装后不在忽她是大脚想收她为已有,可身在皇宫碍于皇家的颜面,他该如何对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擒妻:皇后到朕怀里来

    擒妻:皇后到朕怀里来

    其实,她只想偷得浮生日日闲,无奈穿越到异世,还是个乱世,无一技之长难以安身立命。自此开始了求学之路:当过流氓,打过群架,干过土匪,当过霸王,调戏过姑娘。生活太过美好,老天都嫉妒,这不,酒后乱性这种狗血的事情居然发生在她身上。看着被自己强了的霸王龙!她很没节操的逃了。他邪恶的勾起嘴角,吃完了就想走?皇后,你还是乖乖到朕怀里来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兵王校园携美行

    兵王校园携美行

    超级兵王罗如龙在执行任务时身中剧毒,不得不提前退役,在大学里找了一份保安工作,从此,校园里风起云涌,百花争奇斗妍,杀手、佣兵、武者、元士各显神通,看谁棋高一着,唯我超级兵王。
  • 大汉绝色

    大汉绝色

    张仲季一直是被动的!虽然一来就遇到了一位绝色美女,回过头又成为一州之主,可上天作证,他真不是有意的!而后更依靠三两位倾国倾城的女子,在乱世之中,屹立虎狼之侧。美女有言:张仲季此人,三分恶相,七分善哉!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镇魔笔记

    镇魔笔记

    天下大乱,邪魔频出。凌然镇气,扭转乾坤。镇魔之路也是一条真正的不归路,看你有没有这个胆识,斩妖除魔,死中求生,还浩然世界一片正气。本书会为你讲述建国初期发生在西南山区的种种诡秘至极的恐怖离奇事件,带你探索道家传人的传奇人生。翻开它,你会重新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同时,你也就此踏上了一条充满离奇与凶险的不归路。1949年11月下旬,一群国民党溃兵逃到了川黔山区,一段传奇之旅就此展开......
  • exo怦然心动

    exo怦然心动

    三年前的分开,两人各自疗伤,三年后的相遇也只是句:好久不见。
  • 惹火小甜妻:撒旦老公别乱来

    惹火小甜妻:撒旦老公别乱来

    一场精密谋划的报复让她不堪重击,雨夜里的车祸后,她忘掉了那段痛苦的回忆。再次醒来,她将时间停留在了十八岁,总是缠着他:“席哥哥,席哥哥!”苏席越将之前的一切仇恨都放下,把她留在身边,无尽宠爱着,试图再次唤醒她爱人的能力。“我很想你。”他将她拥入怀中,温柔地吻着,全然忘记曾经的伤害。夏千亦却不明所以地调侃:“我们一直在一起啊,难道这是学校新排练的舞台剧?”“就算只是一分钟不见,我也会想你。”他轻抬起她的下巴,邪恶地笑着。
  • 穿越之绝世冰颜邪妃

    穿越之绝世冰颜邪妃

    她,夙殇,是21世界的传奇,传说中黑月组合的“黑”,但是她,还有一个身份,杀手王:鬼朔,前世,她,被自己最亲的人杀死,魂穿玄霄大陆,她冷酷无情,誓定灭了夙府,死神之剑,在度归来!!!”夙殇,你为什么不理我”妖孽的面孔,可怜兮兮的看着夙殇,一身红衣,妖艳红魅”滚”夙殇红唇轻起,转身就走。当她遇到他,将会有什么样的好戏………………
  • 磬山牧亭朴夫拙禅师语录

    磬山牧亭朴夫拙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