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61200000007

第7章 悲情的秦国谋者

——刘向眼中的商鞅(约前390—前338)

自古改革就是一件难事,相对于革命来讲,改革是温和的,因为温和,所以改革就倍显艰难,而改革者也要承受革命者所没有的压力。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改革者往往成为被谴责的焦点,而改革者的下场也往往是悲剧性的。与商鞅同时代的吴起,被乱箭射杀,后世宋朝的范仲淹和王安石,因为变法而遭贬谪。而最惨的是商鞅,他的变法奠定了秦国强盛的基础,却被五马分尸,死后的尸体还被痛恨他的人加以乱刃。他为秦国鞠躬尽瘁,最终却落得身败名裂。商鞅为秦国铺平了发展的道路,却被秦国人在这条路上踩死了。

商鞅变法从一开始就不顺利。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旧势力公开反对变法,主张“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说 “依照原来的旧习俗来教导人民,可以不劳而成;根据旧有的制度来治理,官吏既熟悉,人民也安定”。商鞅反驳说:“制度和法令应该按照当时的客观环境来制定, 治世从来没有一个划一的办法,只要求其便利于国家,不一定要效法古代。商汤和周武, 是没有效法古代而称王的;夏桀和殷纣是没有更改旧制而灭亡的。从此可知,反古未必错,循礼未必对。”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商鞅的言论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其中他治世不法古的思想更为后世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子所继承。最后,秦孝公表示完全同意商鞅的意见,同意变法。

而朝廷内部新旧两种势力斗争并没有因为新法的公布而止息,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在幕后唆使太子触犯新法。他们企图用这个办法破坏变法。商鞅说:“太子犯法,是老师没有教育好,应该给老师处罚。”于是下令把他俩一个割掉鼻子,一个脸上刺了字。通过这新法的实行,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 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刘向明确指出,商鞅变法是秦得以并天下的根本。“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

但在历史上,对于商鞅的评价多负面之言。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从做人的角度来讲,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是中肯的,商鞅确实是一个“天资刻薄”之人。他孤高自许,率性而“绝情”,从不左顾右盼,不为自己留任何余地。后世还有人评价他“毁灭孝悌,败坏人的天性”。因为他身为高官却坐视母亲为奴,两千年前的贾谊评商鞅说他舍弃礼义,只知道爱儿女,甚至杀兄杀父。商鞅忍使意中人琵琶别抱,弃幼年旧交,舍变法新知,剐去官场同道之足,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变法虽成,他自己却众叛亲离,人人欲杀之而后快。这是他身败的原因,而世人以人而论事,更把秦二世而亡的原因也归罪于商鞅,从而把商鞅说的一无是处,就有失偏颇了。

秦灭六国,可以说是商鞅变法之功,没有商鞅变法,就没有秦国的强盛,但是。当秦统一六国之后,仍然用商鞅的政策,实行严刑峻法,没有从商鞅变法中吸取“治世不法古”的经验,没有很快地实现统治方式的转型,这直接导致了秦朝的迅速败亡。这一点,秦始皇显然不如刘邦,因为刘邦在做皇帝后很快就明白,可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但秦始皇不明白,可以用法家得天下,但不能用法家治天下。秦的严刑峻法是导致秦朝遭到普遍反对的重要原因,而刘邦入汉中后,与民约法三章,从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但如果把秦灭亡的账一块算到商鞅头上,那真是天大的冤枉。因为如果没有商鞅的变法,或许秦国早就被其他国家所灭,也就没有二世而亡的故事了。

作为一个法家的改革者,要想取得成功,寡情是必须的,因为只有寡情,才能够雷厉风行,才能够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够维护法的精神。这与儒家的传统思想正好是相违背的。且看商鞅的政治主张:“人性乃法所固,非情所致”,这与人们从开蒙时便须牢记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共识完全相悖;他主张治理国家应“九分刑罚,一分赏赐”、“一人犯法,九家连座”,这又与孔夫子“仁者,爱人”的思想背道而驰;他标新立异,锐意改革,“反古者未必错,循礼者未必成”,直接向传统的周礼宣战。所以,当后世文人站在儒家礼治、德治或文治的立场来评判,自然与商鞅之思路不符,而秦汉之民又多受秦苦,更增添了一份感情上的排斥。故而商鞅成为秦的霸政——与暴政为同义语的设置者,进而成为千古骂名的承受者。

今天对商鞅的评价,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商鞅变法必须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来看待,在当时,富国强兵是其必然的目标选择。为达到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商鞅选择了以法律和军功为成功的手段,最终归纳为以帝王为中心的权力机制,从而实现了秦国的强盛。

但秦国的强盛更反衬了商鞅的人生悲剧,他为秦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被新王以“谋逆”之罪判“车裂”酷刑。为了实行新法,他不见容于同僚,不见谅于百姓,建不世之业却不见容于天地,一代豪杰的下场怎一个“悲”字了得。

【名家巡礼】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同类推荐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圣者为王:王阳明的超凡之路

    圣者为王:王阳明的超凡之路

    王阳明心学的最大魅力就是要让人的内心完善和强大起来!如此一来,还有什么具体的困难是人所不能克服的呢?还有什么成功,是我们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呢?一代大儒黄宗羲即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诚然,不学阳明,我们还要学谁呢?
  • 哥白尼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m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提出日心说。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西部托伦城圣阿娜港。他的父亲是富商,曾任过市政官吏。哥白尼10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路加斯·瓦兹罗德抚养。瓦兹罗德博学多才,思想开放,提倡研究实际,这对少年时期的哥白尼有很深刻的影响。
  •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本书讲述了刘绍棠和杨广芹,非常时期的一段非常情感故事。刘绍棠和杨广芹,一个是大乱还乡的著名作家,一个是善良淳朴的农村少女,在“文革”时期的非常岁月,在他们共同的家乡——大运河畔儒林村,发生了他们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邂逅。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 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热门推荐
  • 魔莲圣婴

    魔莲圣婴

    大道轮回,永生不灭。生生相惜,打开长生之秘境。使得与天同寿,与地其名。
  • 我是大魔君

    我是大魔君

    千秋一月,万里同明,梦里江山谁曾有?百年豪杰,一纸丹青,笔下风流曾记否?光明刺透黑暗,留下阴影。正义战胜邪恶,剩下疮痍。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绝色仙妻:废柴逆天小姐

    绝色仙妻:废柴逆天小姐

    她是王牌特工,组织里的第一把手,代号“狐女”。她是狐仙一族遗落在外的狐女。她叫林夕依,北定将军府嫡女,任人欺凌,只是因为她是废柴。林夕依在怨恨中死去,却迎来另一个强大的灵魂,废柴从此变妖孽。本文为女强爽文。
  • 地球灾难死亡地带竞技场

    地球灾难死亡地带竞技场

    作为一名佣兵,方浩最大的爱是去探险,金字塔?马里亚纳海沟?这些已经勾不起他的兴趣了,51区、曼威斯山皇家空军基地这样的禁地才是他的后花园。当方浩从一个叫做地球灾难死亡地带竞技场的地方走出来时,他手中的水晶球里,隐藏了一个改变世界的秘密。他发誓会再次回到这里,不是为了全人类,只为平息他浑身沸腾的热血。
  • 女人仕途

    女人仕途

    作者根据自身经历所创作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官场仕途小说。小说主人公于学爱是以大学生村官作为仕途起点,在毫无关系、背景、后台的情况下,如何一步一步从基层步入县城、市区、省委的官场励志小说。本小说旨在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一部好作品,不需要露点,不需要激情,连吻戏都不需要。
  • 千年调

    千年调

    一曲情长久搁置了千年终成千年调,九重天外的雪山夜夜冰霜消了飞雪淡了颜色,远人未归。一株承载着上古之神魂魄的九转莲花,一位是九重天上桃夭殿的上神冥夜,她的救命之恩,她的师傅,她伴其百年心生爱意,不知是谁不懂不识爱意还是姻缘簿上无二人姓名,终究是聚少离多情深缘浅。以世间情爱之力,聚这世间痴情怨换那姻缘簿上一双姓名生生世世。眉间的一点朱砂痣,遗落的心头血,恩义情仇,爱恨茫然,尽化作一曲千年调,奏起世间痴情人。黄泉有一块三生石,可知前世今生未来,凡人可以在哪里求的姻缘,神可不可以?神若想要姻缘可不可以去求这块三生石?不能吗?凡人若想要求得姻缘都可去三生石上刻那一双姓名。神,若想要一桩姻缘又该去求谁?今日起,你便是我冥夜的徒弟了。弟子汐诺见过师傅,汐儿定会铭记师傅进入的教诲不愧于天不愧于地。不愧于师傅,汐诺在心中默默加了一句。师傅,你千万别不要汐儿,惜儿会听话的。我从来没说过不要你。师傅,你说的是真的吗?为师从不妄言。师傅,你一定要记得,你说过不会不要汐儿的。师傅,你可知道在凡间替女子绾发是何意?这是九重天上,凡间之事无需过多在意。到底是不知道的吗?放好冥夜,扑通一声,汐诺直直的跪在子夜面前,连磕三个响头,神色哀戚的说:求天帝救救师傅,汐诺什么都愿意做,只要你救救师傅。九转莲心便是自己的心脉,心脏,在百年前这颗心已经给了师傅,现在只不过是将这颗心拿出来,这颗满是师傅的心。汐儿,傻站在那里做些什么,快来见过你师叔。你是何人?汐诺身子一颤,望着坐在首位熟悉的身影,缓缓说道:我叫汐诺。碧落湖畔的玉兰花开得很美。下次不许再接近这里。但那句不允许,那冷漠疏离的声音,却生生撕扯着汐诺的心。
  • 梦天使

    梦天使

    一个坠入地狱的天使·一个迷失人间的天使·一段为友情与亲情开始的行动·最后的结果·才是真正阴谋的开始;以召唤坠落天使的名义呼唤·用死神的镰刀·书写天使的命运
  • 重生之寒门贵女

    重生之寒门贵女

    ‘言诗诗’:响彻某城的律政俏佳人,人称政界女神。年纪不大,高学历高智商高水准,绝对的“白富美”。人生最值得炫耀的两件事:一,性格是狠绝与可爱的完美结合体,人前滴水不露。二,从未输过关司,但凡她经手的案子无一不赢得漂亮。———————————————————————————————言诗诗:山旮旯里的朴实小村姑,小学三年没毕业,十岁就开始了辛勤的放猪生涯。无机会梳洗打扮,长相不详。人生最值得炫耀的两件事:一,放猪技艺绝佳。二,据说有一个金光闪闪,灼灼其华的富二代律师未婚夫(暗中干黑道营生)。———————————————————————————————当‘言诗诗’成了言诗诗,滟滟风华在人前闪烁,那优雅妩媚的笑容看在众人眼里,打死也不信这是那个只会跟猪打交道的放猪女。多少名门贵介不屑于她,频频挑衅,言诗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容化解。想看她色变出糗,灰土连天的样子,便是想都不要想的事。且看她如何展露风采,颠覆美男心,倾煞众人眼。片断一:身着明艳礼服的女子冲进来,豪放道:“抢亲的,把新郎给我!”婚礼现场一阵轰然动乱。接着西装笔挺的男子从台上缓缓走下,冉冉步伐韵律有秩,勾起嘴角淡淡的笑:“傻啊,打劫政界权贵的女婿。”言诗诗嘟起嘴,他越是这般风度翩翩她越是委屈不爽,雾汽凝了几凝好没骨气的滴下来:“是啊,我就是傻,别人是长大的,我就是傻大的。”男子将人扯进怀里,恶意的按了按,隐隐含笑:“是挺彪,不过这次彪正了,我喜欢!”片断二:秦夜怀揽光裸美艳的如花小娇妻,隐忍之后好事就要得逞。翻云覆雨前身下人出手唤停:“秦夜,停!你不能对我做这种事,我不是你老婆,我是水货。”秦夜从她肩胛里抬头,声音暗哑磁性:“别抬举自己,你分明就是吃货!”低头啃之。言诗诗再唤,软声软语:“秦夜,你要放过我,我感谢你八辈祖宗。”秦夜啃噬得津津有味,声音别味的传出:“你要能为我生个孩子,我八辈祖宗更感谢你!”
  • 天命九霄

    天命九霄

    天空陡降琉璃色的圣焰,幽蓝冰封人间。大地忽响渺茫茫的颂歌,以神之名降临。空气仿佛已碎裂的冰晶,悲伤呼啸而过。时间却似浓稠黏的糖浆,走向凝固尽头。时间,空间,万物,一切。以胜利者的姿态掌控,安享生灵供奉。用侩子手的法则统治,笑屠红尘烟云。烟消,云散,沧海,桑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全知全能,这便是神。神御人间,人逆苍天,诸天万界,胜者为尊。天命大陆,纵横浮沉,浩瀚史诗,尽在《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