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47500000028

第28章 全面跃进(1)

“多快好省”方针重在多与快,贪多求快、急于求成是50年代后期中共中央屡犯错误的根源,这条总路线是反映了群众的愿望还是脱离实际,几十年都是争论不断。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在这个总路线的指引下,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随之而来的是1959年至1960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国民经济经历了一次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大起大落。1981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刻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指出:“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提出的。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宣布,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同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就是说,我国社会已经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始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在这方面,我们既没有必要的实践经验,又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只能借鉴外国的经验,在实践中逐步进行探索。这一探索从1956年上半年已经开始。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胜利在望,党中央的注意力已开始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这年2月到4月,毛泽东和其他一些领导人听取了国务院34个部委的汇报,发现经济建设和其他方面的工作中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开始着手摸索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途径。

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自己的经验,更加积极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在这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的著名讲话,就是这一探索的最初成果。这个讲话的根本思想就是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的情况,走自己的道路。对于苏联的经验,决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者一概照搬。他们走过的弯路,我们不要再走。从这一根本思想出发,毛泽东对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方针。1956年9月党的八大在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指出我们党现时的基本任务是,“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实际上就是八大路线的概括。根据这一路线,八大把发展国民经济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并确定党的经济建设方针,“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和‘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地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八大以后,毛泽东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开战。这是八大路线的进一步发展。

八大路线是建设的路线,同时也是改革的路线。它要求改变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和急于求成的经济发展战略。这就开始突破了由苏联创立的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个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由于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也由于从国际国内新发生的一些事件中引出了不恰当的结论,因此,在1957年夏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以后,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能够坚持下去,在许多方面,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走上了相反的方向。

反右派斗争高潮过后,毛泽东认为,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阶级斗争又趋向缓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他强调这种斗争大量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中又有大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注意力又转向经济建设方面。1958年初。毛泽东在他主持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中发出了“不断革命”的号召,并明确提出:“从今年起,要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实际上就是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正是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建设总线路是经过党内多次争论,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才逐步形成的。总路线的根本思想是要打破常规,高速度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种思想早在1955年冬天已经开始提出。这年夏天,毛泽东发动了批判“小脚女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大大加快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到这年冬天,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现在的问题是在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方面。“在这些方面,都是存在着对于情况估计不足的缺点,都应该加以批判和克服,使之适应整个情况的发展。”他提出,“中国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个样子去做了,这些都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同年12月5日,刘少奇在一次党中央召开的有在京中央委员和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上,传达了毛泽东关于批判右倾保守思想,争取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任务的指示。其中心思想就是要利用目前国际休战时间,再加上我们的努力,加快我们的发展,提早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为此,就要反对右倾保守思想,打破常规,冲破平衡。否则,就会出现两翼走在前面而主体跟不上的现象。

为了加快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毛泽东首先主持制定了农业发展规划。这年11月中旬,他就在杭州和天津分别同14个省委书记和内蒙自治区党委书记商定《农业17条》。以后经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补充修改,扩展为40条,形成《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并经1月25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讨论通过后公开发表。按照这个《纲要》(草案)规定的亩产量计算,到196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一万亿斤,棉花总产量将达到一亿担。毛泽东当时就说过,他抓《农业17条》,就是为了造成“乡下压城市”的形势,“要求大家考虑一下,形势已经到来了,本来可以快一点办好的事,不要慢慢来。一年能够办到的事,不要拖到两年去办。”

周恩来、刘少奇等其他中央领导人开始也都赞同毛泽东关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据薄一波回忆:“1955年12月5日以前,周总理和我提出了‘多’、‘快’、‘好’三字,毛主席完全同意,便接过去提出‘要快、要好、要多’。李富春同志后来补充了一个‘省’字。随后,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的一个文件中,出现了‘陕、多、好、省’的提法”。1956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经过文字调整之后的“多快好省”原则公开发表出来。

1956年1月2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讲话时,把“多快好省”做为领导方法加以强调。他说,有两种领导方法;一种是使事业进行得慢一些、差一些的方法;另一种是使事业进行得快一些、好一些的方法。还说:我们在延安时,曾经组织过宪政促进会,现在没有了。现在有人说,中央是全国社会主义促进会。这次会也是一个促进会,省委、市委、各部门,也是促进会。如果不促进,就丧失了它的职能。

上述这些情况反映了党和人民希望在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把生产力发展得更快一些的愿望,也反映了毛泽东和党中央开始把注意力逐渐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但是,在反对“右倾保守”的浪潮下,由于对经济规律了解和尊重不够,对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建设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要求过大过高,开始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倾向。1955年冬天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提高发展指标,使财政和物资的紧张状况日益加剧。面对这种形势,周恩来觉察到党内急躁冒进的情绪正在增长,必须防止和纠正。1956年2月,他多次召集国务院负责人开会,指出“现在有点急躁的苗头,这需要注意。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可损害,但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他还要求把正在制订的1956年国民经济计划和15年远景规划中的一些高指标降下来。后来这些会议被戏称为“二月促退会议”。在此前后,毛泽东虽然也说过,在反对右倾保守思想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不要搞那些没有根据的行不通的事情,要防止“左”倾冒险;但又认为目前这不是主要倾向,主要还是要反右倾。4月政治局会议期间,在讨论1956年经济计划时,他主张再追加一大笔基本建设投资。周恩来明确表示不同意,并反复说明再追加投资,经济秩序就要搞乱了。与会者也大都支持周恩来的意见。会后,在周恩来、陈云、李富春、李先念等指导下起草的《关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反对右倾保守主义的时候,必须同时反对急躁冒进”。6月10日,刘少奇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这一报告,并确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由中宣部根据上述精神起草并经中央审定的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对这篇社论,毛泽东很不满意,在送审稿上批了“不看了”三字。后来批反冒进时他才说,这篇社论有原则性错误,形式上两面反,实为反“左”。但当时他对此并没有提出异议,因此,中央的上述精神就成为八大讨论经济建设问题的指导思想。八大的决议明确提出,在经济建设方面,“党的任务,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地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同类推荐
  • 九重墨

    九重墨

    处在蹂躏别人与被别人蹂躏状态的即墨绯羽人生最大的信条不是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也不是称霸武林,而是只想过着每天吃饱了睡睡饱了吃的米虫生活,怎料老天嫌他日子过得太清淡,直接把他丢进了王侯将相深宫庭院的争斗之中,简单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接憧而至的一个又一个阴谋诡计,就算你算计了我又怎样?!!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身为辛子又怎么了?有本事你也给我生一个!当战争叩响门扉,伤了至爱之人,即墨绯羽收敛的锋芒再也无法遮挡:男儿应杀人,杀人不留情。杀一人为罪,屠百万为雄。雄中雄道不同,杀的千年仁义名……
  • 战国策全鉴

    战国策全鉴

    是一部汇编而成的国别体史学名著,由西汉末年的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全书共分为十二策,三十三卷,约十二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所提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展示了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本书精选了《战国策》中的名篇,对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加以注释,并用现代白话文翻译,以利于读者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经典著作。
  • 最强昏君

    最强昏君

    一个叫陈总的业务员跟销售总管吵架,本来想要把总管胖揍一顿,没想到被总管一巴掌拍回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前世受过的不爽,这一世他要用这个乱世皇帝身份爽回来!!导致后来陈总逛街的时候,三岁小娃看见他直哭:麻麻快看,是史上最强昏君。
  • 崛起之新中华

    崛起之新中华

    一次雨天的意外,一位坚信工业强国的伪军事、历史迷,侥幸魂穿清末,并逐步投身于一个略显不同的保路运动,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革命运动,以强势独裁者的身份,建立起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中华!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有如此多的热血青年,为了心中的信念和民族独立,从容的献出所有鲜血和生命,用死亡去闯出一条道路。没有后退,没有怨言,只有从不低下的高贵头颅!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谨以此拙作,献于近百年来,每一个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新中国富强完整的先辈烈士……由此,可以上溯至1840年!
  • 将明

    将明

    李闲因命相被皇家追杀数十年,隐身农家劈材喂马读兵书。不甘平庸的他,誓要推翻隋朝。纵横沙场,挥斥方遒,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前世在课堂里学习唐朝盛世,现在自己书写李家历史,帝国旗号上终究还是冠以他姓。
热门推荐
  • 酌风流,江山谁主

    酌风流,江山谁主

    他战场归来,满身戾气,联合对手,扶立新君。“十一,从最初的相救,到后来的相助,都只是你的补偿?”“韩天遥,你令我……太失望!”她决绝而去,毅然入宫,成了当朝贵妃,宠冠后宫。他抚琴而奏,奏她教的那支《醉生梦死》。耳边,是出征前她的誓诺:“遥,待你归来,我将是你的妻。”醉生梦死里,他眸深如夜,誓不罢手,“十一,我绝不恕你!”
  • 救世千月皇妃

    救世千月皇妃

    现代著名设计师、干练女穿越到千月古国,模糊历史轮回,在那里遇到了与自己未婚夫长相酷似的君王。情仇爱恨,穿越千年,逃离千月国却又落入凤日国君上的手中。感情瞬息万变,凄美绝恋,如梦似幻,不知不觉,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心的救赎。其实,爱情——就是自己内心的那份放不下。如若放不下,就别再难为自己的,静下来,听心的声音——
  • 重生末世之黎梵

    重生末世之黎梵

    末世来临,小受经历自己最亲近的人背叛,终于知道小攻才是最爱自己的人,于是重生归来,投向小攻的怀抱,happyending。末世来临,小攻终于得到了他以前渴望却不可求的爱情,于是觉得这个该死的世界似乎也变得明亮起来。末世来临,可惜,她不是苦尽甘来的小攻,不是浪子回头的小受。她只是小攻为了保护小受牺牲的一个炮灰。凭什么女人不是反派就是炮灰?不过是爱错了人而已。她拥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虽然打不过变态的小攻,添堵总是可以的!只是,天道不小心被咱感悟了呢。前世仇人算什么呢,我自有我的人生。“反腐文”一枚,不喜误入。
  • 不告而别

    不告而别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不一样的故事,谨以此文,记录故事,聊表追忆。
  • 走过彼此的倾城时光

    走过彼此的倾城时光

    她一直在他的身后追逐,从未想过他会用这么残忍的方式来拒绝她,当她转身离去,又为什么不放手
  • 斗战记

    斗战记

    强者生!弱者亡!少年的崛起是为了父母还是为了那份对至强者的追求!!斗战之路艰难曲折,一路坎坷又为何PS:新书新人新感官虽然成绩一般,但请放心《斗战记》一定会有华丽的转身,希望大家喜欢。
  • 再世轮回

    再世轮回

    故事便是由此开始:佛教初盛行,道教刚兴旺,各拥有芸芸教众,修行之人奉行“正则正,邪则邪”之道为圭臬。在此种思想潜移默化下,少有人会思考正为何邪又为何了。信仰,有时很重要,有时又可有可无。信则仰首仰心,仰则信之。
  • 冰飞心弦殇

    冰飞心弦殇

    最难开口的事,最初的问好和最后的道别!十年前黎瑞曦选择了不告而别离开了钟曦若,十年后再次遇到钟曦若却发现她的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男朋友,不甘示弱,他重新挽回她,可是却............后来.....机场上,钟曦若遇见了一个短发巧可的女子,她花样的年龄,看上去二十不到的模样!黎平夏回国,发现钟曦若和自己的儿子黎瑞曦还是这么的扯不清理还乱的关系,原本打算默认了,可是当她发现了钟曦若居然是......她无法忍受。。。。。。
  • 修昆仑证验

    修昆仑证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事永远只是小事

    小事永远只是小事

    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还会选择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抓狂吗?本书想要告诉你,如果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活,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消失,重要而美好的事物就会自动浮现。这是一本令你掌握情绪、改善情绪的心灵指南,书中提供了100个瞬间见效的“不抓狂”小技巧,比如,在你快失控的时候,不妨停顿一下,问问自己:一年后,你还会那么在乎这件事吗?你会发现,眼前这些“天大的事”,其实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完全不值得为此毁掉一整天的好心情,或是让失控的情绪伤害到身边无辜的人。与此同时,你会体验到安静的强大力量,你越沉着冷静,内心就越强大,足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