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46400000048

第48章

论厌疟

凡厌疟之法,今世俗相传多用之,但其有效有不效,人每疑之,而其所以然者,自有的确之妙,则从来人所未知也。盖疟以邪正相争,其感之浅者,乃少阳胆经病也。惟其邪本不甚,则邪正互为胜负。当此时也,亦犹楚汉相持之势,但得一助之者,为楚则楚胜,为汉则汉胜,故不论何物,皆可用以为厌。但使由之,勿使知之,其人恃有所助,则胆气略壮,而邪即败矣。此即《内经》移精变气之意也。然必势均力敌者,乃可以一助而胜之,正胜则愈也。若果彼强我弱,势不易制者,则厌必无益。故惟邪轻日作者可厌,而邪深间日者则不能厌。此自理势之使然,无庸惑也。

论截疟(共四条)

凡截疟之法,方固不可,然亦无必效之方。若以愚见并及治验,则未尝藉于截也。盖有邪者,去邪则愈。若散邪既透,解表已过,则但收拾元气而气复即愈。惟能于邪正之间,得其攻补之宜,则无不自愈,此截之最善者也。至如截疟诸方,虽不可执,亦不可无。第有效于此而不效于彼者,亦以人之气血阴阳各有不同故耳。故凡用截药者,亦当察人之强弱而酌以用之,庶乎得效,然亦惟轻者,易截。而重者,不易截也。兹录诸方于后,亦可备于酌用。截疟常山饮,气血强壮者,可用。截疟饮,气分不足者,可用。牛膝煎,血分不足者,可用。截疟丹,时气多湿者,可用。木贼煎,湿痰邪实者,可用。何人饮、休疟饮,血气大虚,欲急济者,可用。小柴胡汤加常山二钱,截疟如神。追疟饮,凡气血未衰,或屡散之后,用之最效。

丹溪曰:数发之后,便宜截而除之,久则发得中气虚弱,致病邪愈深而难治。世有砒丹等截药,大毒,不可轻用。常山性暴悍,善驱逐,然能伤真气,病患稍虚怯者,勿用。

杨仁斋曰:或其人素虚者,慎勿用常山等药。

薛立斋曰:若病势正炽,一二发间,未宜遽截,恐邪气不去,正气反伤耳。若胃气弱者,用寒凉止截,脾胃复伤,必致连绵不已。若非培养元气,决不能愈。每见饮啖生冷物者,病或少愈,多致脾虚胃损,反为难治。若咽酸口酸,且宜节饮食,其病潮作时,虽大渴亦只姜汤乘热饮之,此亦截疟之良法。凡欲截之,若血气俱虚,用人参、生姜各一两煎服,顿止。不问新久并效。

论似疟非疟

凡似疟非疟之病,虽有往来寒热,而时作时止,本非疟之类也。凡大病后,或产后,或虚损,俱有此证。经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阳气下入阴中则恶热。故凡无外邪而病为寒热者,必属虚证。但虚有阴阳之异,而阳虚者必多寒,阴虚者必多热。阳虚者宜补其阳,如理中汤、十全大补汤加姜桂附子之类,此皆人所易知也。惟阴虚之证则最不易辨,盖阴中之水虚者,阴虚也;阴中之火虚者,亦阴虚也。如其津液枯燥,精血耗伤,表里上下,俱多烦热等证,此阴中之水虚也。治宜壮水以配阳,如一阴煎、六味地黄汤,或加减一阴煎之类主之。其有倏热往来,或面赤如脂,而腹喜热饮,或上热如烙,而下冷如冰,或喉口大热,而大便不实,此其证虽若热,而脉必细微,或虽洪大而浮空无力者,是皆阳气无根而孤浮于上,此阴中之火虚也。治宜益火之本,使之归源,如海藏八味地黄丸,或右归饮之类主之。假热退则真寒见,自可因证而治之也。寒热门论治尤详,所当并察。

论温疟

温疟一证,在《内经》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至春夏阳气大发而为病,此即正伤寒之属也。故仲景《伤寒论》有温疟一证,即此是也。此与夏伤暑而秋为疟者,本自不同,当于伤寒门酌而治之。

论瘅疟

瘅疟一证,在《内经》曰: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发则阳气盛而不衰,故致消烁脱肉者,命曰瘅疟。盖此以阳脏而病阳证也,自与诸疟不同。而治此之法有三:如热邪内蓄,而表邪未解者,则当散以苦凉;如热因邪致,表虽解而火独盛者,则当清以苦寒,此皆治其有余也。若邪火虽盛,而气血已衰,真阴日耗者,急宜壮水固元,若但知泻火,则阴日以亡,必致不救。

论瘴疟

瘴疟一证,惟岭南烟瘴之地有之。盖南方风湿不常,人受其邪而致病者,因名瘴疟。然瘴出地气,疟由天气,但使内知调摄,而外不受邪,则虽居瘴地,何病之有?是可见瘴以地言,而疟即风寒外感之病也。但其甚者,则或至迷困喑哑,乃与常疟为稍异耳。凡治此者,亦总不离寒热虚实,及有邪无邪,如前治疟诸法而尽之矣。外如大梁李待诏瘴疟等证,既明且确,详列瘴气门,不可不察。

述古(共八条)

仲景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

《机要》曰:疟有中三阳者,有中三阴者,其证各殊也。在太阳经谓之寒疟,治多汗之;在阳明经谓之热疟,治多下之;在少阳经谓之风疟,治多和之。此三阳受病,谓之暴疟,发在夏至后,处暑前,乃伤之浅者。在阴经则不分三经,总谓之湿疟,当从太阴经论之。发在处暑后,冬至前,此乃伤之重者。

一、古法云:以清脾饮治秋时正疟,随证加减,大效。若胃中有伏痰郁结者,以草果饮,一服可愈。

丹溪曰:邪气深入阴分、血分,而成久疟者,必当用升发药,自脏而出之于腑,然后自表作汗而解。若用下药,则邪气愈陷而难出矣。

傅氏曰:疟系外邪,当以汗解。或汗不得出,郁而成痰,宜养胃、化痰、发汗,邪气得出,自然和也。

刘宗浓曰:或问:俗以疟为脾寒,何也?曰:此亦有理。盖暑盛阳极,人以伏阴在内,脾困体倦,腠理开发;或因纳凉于水阁木阴,及泉水澡浴,而微寒客于肌肉之间,经所谓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迫之是也;或劳役饥饱内伤而即病作,故指肌肉属脾,发则恶寒战栗,乃谓之脾寒耳。实由风寒暑湿之邪,郁于腠理,夏时毛窍疏通而不为病,至秋气收敛之际,表邪不能发越,故往来寒热,进退不已,病势如凌疟人之状,所以名疟。即如四时伤寒,十二经皆能为病。古方治法,多兼内伤取效,脾胃和而精气通,则阴阳和解,此实非脾病也。然古人称疟不得为脾寒者,正恐人专于温脾之说,不明造化之源,而失病机气宜之要故也。

立斋曰:大凡疟证,皆因先伤于暑,次感于风,客于营卫之间,腠理不密,复遇风寒,闭而不出,舍于肠胃之外,与营卫并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并则病作,离则病止。并于阳则热,并于阴则寒。浅则日作,深则间日。在气则早,在血则晏。其病热多寒少,心烦少睡者,属心,名曰瘟疟,用柴苓汤。但寒少热,腰疼足冷者,属肾,名曰寒疟,用桂附二陈汤。先寒而后大热,咳嗽者,属肺,名曰瘅疟,用参苏饮。热长寒短,筋脉揪缩者,属肝,名曰风疟,宜小柴胡加乌药、香附。寒热相停,呕吐痰沫者,属脾,名曰食疟,宜清脾饮。

若中气虚而间日发者,用补中益气汤。若寒热大作,不论先后,此太阳阳明合病。寒热作则必战,经曰:热胜则动也。发热则必汗泄。又曰:汗出不愈,知内热也。

又曰:凡日久虚疟,寒热不多,或无寒而微热者,若内因胃气虚,用四君加升麻、当归。若脾血虚,用四君加川芎、当归。若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大凡久疟,多属元气虚寒,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脾虚则发热,阴火下流,则寒热交作。

或吐涎不食,战栗泄泻,手足逆冷,皆脾胃虚弱,但补益中气,则诸证悉愈。凡人久疟,诸药不效,以补中益气汤内加半夏,用人参一两,煨姜五钱,此不截之截也,一服即愈。若病久者,须大补元气为主,盖养正邪自除也。

徐东皋曰:疟疾多因风寒暑湿而得之,乃天之邪气所伤,当以汗解。故仲景、河间悉用发表之药,但以寒热多少,分经络而治。

辨古(共四条)

陈无择《三因方》云:夫疟备三因,外则感四气,内则动七情,饮食饥饱,房室劳逸,皆能致之。经所谓夏伤暑,秋咳疟者,此则因时而叙耳,不可专以此论。外所因证,有寒疟,有温疟,有瘅疟,并同《素问》也。有湿疟者,寒热身重,骨节烦疼,胀满自汗,善呕,因汗出复浴,湿舍皮肤,及冒雨湿也。有牝疟者,寒多不热,但惨戚振栗,病以时作,此则多感阴湿,阳不能制阴也。此五种疟疾,以外感风寒暑湿,与卫气相并而成。除瘅疟独热,温疟先热,牝疟无热外,诸疟皆先寒后热。内所因证,病者以蓄怒伤肝,气郁所致,名曰肝疟。以喜伤心,心气耗散所致,名曰心疟。以思伤脾,气郁涎结所致,名曰脾疟。以忧伤肺,肺气凝痰所致,名曰肺疟。以失志伤肾所致,名曰肾疟。所致之证,并同《素问》。此五种疟疾,以感气不和,郁结痰饮所致。不内外因,有疫疟者,一岁之间,长幼相似也。有鬼疟者,梦寐不祥,多生恐怖也。有瘴疟者,乍热乍寒,乍有乍无,南方多病也。有胃疟者,饮食饥饱,伤胃而成,世谓食疟也。有劳疟者,经年不瘥,前后复发,微劳不任也。亦有数年不瘥,结成 癖在腹胁,名曰老疟,亦曰母疟。以上诸证,各有方治,宜推而用之。

愚谓疟疾一证,《内经》言已详尽,无可加矣。而后世议论烦多,反资疑贰,兹举陈氏三因之说,以见其概。如所云湿疟者,因汗出复浴,湿舍皮肤,固一说也。然浴以热汤,避彼风处,则断不致疟,惟冷水相加,疟斯成矣。若然则仍是寒气,即《内经》所云夏遇凄沧水寒之证也。然此犹近似,但宜辨明寒热耳。至若牝疟无热,则《内经》并无此说,惟《金匮要略》曰: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亦非曰无热也。若果全无发热,而止见寒栗,此自真寒阳虚证耳,别有本门。又安得谓之疟耶?再如内因五脏之疟,在《内经·刺疟论》所言六经五脏之证,不过为邪在何经之辨,原非谓七情所伤便能成疟,而此云所致之证,并同《素问》,则《素问》无此说也。且既云七情所伤,则其虚实大有不同,又岂皆痰饮所致耶?再若不内外因,凡鬼疟梦寐之说,此或以疟邪乱神,因致狂言似鬼者有之,岂鬼崇果能为疟乎?至若胃疟,既云饮食,则明是内伤,且凡先因于疟而后滞于食者有之,未有不因外邪而单有食疟者也。夫病情必有标本,标本误认,治岂无瘥?窍计陈氏之言,既以三因立论,故不得不敷演其说,而烨然若有可观,不知影响之谈,不但无益于病,而且乱人意见,致令临证狐疑,莫知所从,而每至于害者,皆此之类。

丹溪曰:疟有暑、有风、有湿、有痰、有食积。久发者,为老疟,不已者,为疟母。风暑之疟,多因夏月在风凉处歇,遂闭汗不能得泄,暑舍于内。故大法当汗之。疟而恶饮食者,必从饮食上得之,当以食治。俗云脾寒,乃因名而迷其实也。苟因饮食所伤而得之,未必是寒,况其他乎。

严用和曰:或乘凉饮冷,当风卧湿,饥饱失时,致脾胃不和,痰积中脘,遂成此疾,所谓无痰不成疟也。

张子和曰:《内经》既以夏伤于暑而为疟,何世医皆以脾寒治之,用姜、附、硫黄之类,甚者归之祟怪,良可笑也。又或因夏月饮食生冷之类,指为食疟,此又非也。岂知《内经》之论则不然,皆夏伤于暑,遇秋风寒而后作也。邪热浅则连日,邪热深则间日,并入于里则寒,并入于表则热,若此论则了不相干于脾也。治平之时,其民夷静,虽用砒石、辰砂有毒之药,以热治热,亦能取效。扰攘之时,其民劳苦,内火与外火俱动,以热攻热,转为泻痢、吐血、疮疡、呕吐之疾,岂与夷静之人同治哉。予尝用张长沙汗吐下三法,愈疟病极多,大忌错作脾寒治之。

愚谓疟疾之作,本由风寒水湿之邪感而致病,亦或有非风非水而衣薄受凉,凡体怯者,皆能为疟。及其病深,则未免因经及脏,因表及里,故有不慎饮食而更甚者,有不慎劳役而增病者,总之无非外邪为之本,岂果因食因痰有能成疟者耶?今观朱丹溪之言,亦以痰食并列,严用和则悉归之痰。盖皆因陈氏之说,而殊失《内经》之正意矣。故张子和亦以祟怪为笑,以食疟为非,而云治平扰攘时当分治,是皆有理确见也。独怪其以暑为火,而且谓扰攘之时,其民劳苦,大忌错作脾寒治之,而尝用汗吐下三法。恐此言亦属偏见也。念余幸逢明盛,固不知扰攘景象,第以劳苦过伤之人,其虚更甚,又岂无三阳疲损等证,而可俱谓之火,及可尽用三法乎?甚哉立言之难,于此可见,而时中之不易得也如此。

简易方

一方 截疟神效。用常山末二钱,乌梅肉四个研烂,酒调,临发日早服。

一方 不问新久疟,用常山一两,锉碎,以好酒浸一宿,瓦器煮干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半盏,去滓停冷,五更服之,不吐不泻,效。

一方 治疟神效。用蒜不拘多少,研极烂,和黄丹少许,以聚为度,丸如芡实大,候干,每服一丸,新汲水空心面东吞下。

针灸法

刺疟论诸刺法具载本经。大椎(可灸三壮) 三椎骨节间(灸亦可愈) 间使(可灸)

同类推荐
  • 帝京岁时纪胜

    帝京岁时纪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rmadale

    Armada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轮王七宝经

    佛说轮王七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虚篇

    异虚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

    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计谋·双面美人

    计谋·双面美人

    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六年前死去的女人,却突然出现。带着她的仇恨,换成另一张脸,另一个名字。她美得颠倒众生,如弱柳扶风、水中莲荷,却实则冷漠无情、城府深重。冒充名门千金复仇,步步设计,斗智斗勇。
  • 我的美女主神老婆

    我的美女主神老婆

    秦轩,一个即将走进大学的学生,却因为一次意外而拥有了超强的力量,从此改变了人生的轨迹。美艳女教师,可爱女同学,成熟性感的空姐,漂亮的女邻居还有亚洲第一女明星通纷纷对他投怀送抱他本以为,这是上天对他的眷顾,实际上这只是他前世欠下的情债。一切精彩尽在《我的美女主神老婆》中
  • TfbOYs

    TfbOYs

    【新书《TFBOYS:选择你,望支持】》你说过你喜欢玫瑰,特别是粉色的,玫瑰很美,它带着刺,就像它唯一的保护,我愿意为你摘取,我不会让你唯一的保护松懈。你说过,你喜欢紫荆,你喜欢它的颜色喜欢它的芬芳,我愿意为你种许多的紫荆,我要成为你唯一的依靠。我知道,你喜欢薰衣草,也许我是最后知道的,你就不应该爱上我,爱上我是错。
  • 再战风云之无冕之王

    再战风云之无冕之王

    实力是别人认识你的标准!,让别人无法不认可你的实力者,故无冕之王!一人一龙所向披靡,一颦一笑万物倾心!欢迎收看无冕之王,让烟火带你环游东方玄幻世界!
  • 天降未婚夫

    天降未婚夫

    她,晚上冒雨开车,好死不死的遇上了泥石流,还倒霉的碰上了一个古装怪男!此男脸色惨白,狼狈若鬼!这也就罢了,还不懂保护女性,爱护女性,尊重女性!时不时还露出个委屈的小眼神!这是哪里来的极品?他,来凤国凤都陆家的大公子,阴差阳错来到现代,奇怪的房子!奇怪的人!什么都奇怪!最奇怪的还是一个气量小爱斤斤计较还理所当然的堂堂大女人!天哪!这是什么地方?
  • 鬼道成仙

    鬼道成仙

    常言说:人,乃万物之灵长。但,生老病死,福祸双齐,都是大自然之规律。无论你生前为善人,为恶人,都要下地狱,入轮回,得转生。只不过你生前的所作所为,换来的是投胎转世后的因果,或为猪狗、为牛羊,或为皇亲国戚、为达官贵人……命运使然。又言:大千世界,无穷无尽,无所不生,无所不灭。一沙一世界,一草一生灵,宇宙空间断断续续,或平行,或交错……都逃不出规则的约束。人间界,神界,仙界,佛界,冥界等各有其精彩之处,而我们的故事便是从这“冥界”开始说起。
  • 梦回家园(独行者丛书)

    梦回家园(独行者丛书)

    本书收《火车》、《左邻》、《父亲》、《糖》、《伊胡塔的候车室》、《抱着孩子的农妇》等百余篇散文。
  • 妈妈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妈妈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本书列举了家庭教育中最常遇到的典型问题和现象,以“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给孩子当家的权利”、“让孩子当老师”、“如何处理早恋“不要剥夺孩子走弯路的权利”等案例入手,以故事性的描述手法展示给大家,以中肯自然的平等交流方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作者凭借自己多年教育孩子的细心体验及所从事的教育心理咨询方面的研究工作,综合中西方教育观,发挥了一个做母亲的天赋,改变了“中国式家庭”的教育观。在当下压力较大社会里,给了家庭和孩子“以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的权利。 这对于当下日渐急功近利,陷入各种教育理论中的迷茫家长们来说,无疑是一针清醒剂。该为孩子执着什么、放弃什么,妈妈们也许能从此书中找到答案。
  • 凌天武魂

    凌天武魂

    今天你瞧不起的人,明天你惹不起的神,一个少年,开启了属于他的传奇,从此,地阻,碎山河,天挡,破苍穹,逆天改命,终成绝世武者。
  • tfboys之万千宠爱

    tfboys之万千宠爱

    我只想给你给你宠爱这算不算不算爱我还还还搞不明白快乐的事想跟你分享难过想给你肩膀第一次为一个人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