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46400000166

第166章

愚按,薛氏所治耳证,凡气虚者,以补中益气汤加山栀、黄芩。血虚者,用八珍汤加柴胡、丹皮。肝火血虚者,用栀子清肝散。怒动肝火者,用加味逍遥散。肝脾受伤者,朝用加味归脾汤,暮用加味逍遥散。此其治之大约也。予尝治一儒者,年近三旬,素有耳病,每年常发,发必肿溃。至乙亥二月,其发则甚,自耳根下连颈项,上连头角,耳前耳后莫不肿痛。诸医之治,无非散风降火。至一月后,稠胀鲜血自耳迭出,每二三日必出一酒钟许。然脓出而肿全不消,痛全不减,枕不可近,食不可加,气体俱困,自分其危,延余治之。察其形气,已大不足。察其病体,则肿痛如旧,仍若有余。察其脉息则或见弦急,或见缓弱。此非实热可知,然脉不甚紧而或时缓弱,亦得溃疡之体,尚属可治。遂先以六味汤二三剂,而元气稍振;继以一阴煎加牛蒡、茯苓、泽泻,仍倍加白蒺藜为君,服五十余剂,外用降痈散,昼夜敷治,两月而后愈。盖此证虽似溃疡有余,而实以肝肾不足,上实下虚一奇证也,故存识之。(薛按)

鬓疽(四十五)

立斋曰:鬓疽属肝胆二经怒火,或风热血虚所致。若 痛或发热者,宜祛风清热。 痛发寒热,或拘急者,发散表邪。作脓 痛,托里消毒。脓已成作痛者,针之。不作脓或脓成而不溃者,俱宜托里。不敛或脓清者,宜峻补之。

又《治法》曰:若发热作渴者,用柴胡清肝散。肿 痛甚者,仙方活命饮。若大势已退,余毒未散,用参苓归术为主,佐以川芎、白芷、金银花以速其脓。脓成仍用参苓之类,托而溃之。若欲其生肌收敛,肾虚者六味丸,血虚者四物汤加参 ,或血燥者四物汤,或水不能生木者六味地黄丸,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皆当滋其化源为善。

腮(四十六)

立斋曰: 腮,属足阳明胃经,或外因风热所乘,或内因积热所致。若肿痛寒热者,白芷胃风汤。内热肿痛者,升麻黄连汤。外肿作痛,内热口干者,犀角升麻汤。

内伤寒凉不能消溃者,补中益气汤。发热作渴,大便秘结,清凉饮。表里俱解而仍肿痛者,欲作脓也,托里散。若饮食少思,胃气虚弱者,六君子汤。肢体倦怠,阳气虚弱也,补中益气汤。脓毒既溃,肿痛不减,热毒未解也,托里消毒散。脓出而反痛,气血虚也,参 内托散。发热晡热,阴血虚也,八珍汤。恶寒发热,气血俱虚也,十全大补汤。若 肿痛连耳下者,属手足少阳经,当清肝火。若连颐及耳后者,属足少阴经虚火,当补肾水。此证而有不治者,多泥风热,用克伐之剂耳。

瘰(四十七)

瘰 之病,属三焦肝胆等经风热血燥,或肝肾二经精血亏损,虚火内动。或恚怒忧思,气逆于肝胆二经。二经常多气少血,故怒伤肝,则木火动而血燥,肾阴虚则水不生木而血燥。

血燥则筋病,肝主筋也,故累累然结若贯珠。其候多生于耳前后,连及颐颔,下至缺盆,及胸腋之侧,又谓之马刀。其初起如豆粒,渐如梅李核,或一粒,或三五粒。按之则动而微痛,不甚热,久之则日以益甚。或颈项强痛,或午后微热,或夜间口干,饮食少思,四肢倦怠,或坚而不溃,或溃而不合,皆由气血不足,故往往变为痨瘵。《外台秘要》云:肝肾虚热则生 。《病机》云:瘰 不系膏粱丹毒火热之变,总因虚劳气郁所致。止宜以益气养营之药调而治之,其疮自消,盖不待汗之下之而已也。若不详脉证虚实之异,而概用追蚀攻下及流气饮、十宣散之属,则必犯经禁病禁,以致血气愈损,必反为败证矣。若脉洪大,以元气虚败为不治。若面色 白为金克木,亦不治。若眼内赤脉贯瞳人,见几条则几年死。使不求本而妄用伐肝之剂则误矣,盖伐肝则脾土先伤,脾伤则损五脏之源矣。可不慎哉。

齐氏曰:瘰 结核初觉时,宜内消之。如经久不除,气血渐衰,肌寒肉冷,或脓汁清稀,毒瓦斯不出,疮口不含,聚肿不赤,结核无脓,外证不明者,并宜托里。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已溃者,使新肉早生。血气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者,托里调之。大抵托里之法,使疮无变坏之证,所以宜用也。

丹溪曰:瘰 必起于足少阳一经,不守禁忌,延及足阳明经。食味之浓,郁气之久,曰毒,曰风,曰热,皆此三端。拓引变换,须分虚实,实者易治,虚者可虑。此经主决断,有相火,且气多血少,妇人见此,若月水不调,寒热变生,稍久转为潮热,自非断欲食淡,神医不能疗也。

立斋曰: 肿脉沉数者,邪气实也,宜泄之。肿痛憎寒发热,或拘急者,邪在表也,宜发散。因怒结核,或肿痛,或发热者,宜疏肝行气。肿痛脉浮数者,祛风清热。脉涩者,补血为主,脉弱者,补气为主。肿硬不溃者,补气血为主。抑郁所致者,解郁结,调气血。溃后不敛者,属气血俱虚,宜大补。虚劳所致者,补之。因有核而不敛者,腐而补之。脉实而不敛,或不消者,下之。

又《治法》曰:若寒热 痛者,此肝火风热而气病也,用小柴胡汤以清肝火,并服加味四物汤以养肝血。若寒热既止,而核不消散者,此肝经火燥而血病也,用加味逍遥散以清肝火,六味地黄丸以生肾水。若肿高而稍软,面色萎黄,皮肤壮热,脓已成也,可用针以决之,及服托里之剂。若经久不愈,或愈后复发,脓水淋漓,肌肉羸瘦者,必纯补之剂,庶可收敛,否则变成九 。《内经》曰:陷脉为 ,留连肉腠,即此病也。外用豆豉饼、琥珀膏,以驱散寒邪,补接阳气;内服补中益气汤、六味丸,以滋肾水,培肝木,健脾土,亦有可愈者。

又《治法》曰:大抵此证原属虚损,若不审虚实,而犯经禁病禁,则鲜有不误。常治此证,先以调经解郁,更以隔蒜灸之,多自消。如不消,即以琥珀膏贴之。俟有脓,即针之,否则变生他处。设若兼痰兼阴虚等证,只宜加兼证之剂,不可干扰余经。若气血已复而核不消,却服散坚之剂至月余,不应,气血亦不觉损,方进必效散,或遇仙无比丸,其毒一下即止二药。更服益气养营汤,以调理之。若疮口不敛,宜用豆豉饼灸之,用琥珀膏贴之。若气血俱虚,或不慎饮食起居七情者,俱不治。然此证以气血为主,气血壮实者不用追蚀之剂,彼亦能自腐,但取去之,亦使易于收敛。若气血虚者,不先用补剂,而数用追蚀之药,适足以败之矣。若发寒热,眼内有赤脉贯瞳人者,不治。

灸瘰 法,取肩尖、肘尖骨缝交接处各一穴,即手阳明经肩 、曲池二穴也,各灸七壮,在左灸左,在右灸右,左右俱病者,俱灸之。余常用之甚效,薛氏以曲池云肘 ,似亦未的也。

又《薛氏经验方》云:治瘰 已成未成,已溃未溃者,以手仰置肩上,微举起,则肘骨尖自见,即是灸处。灸以三四十壮为度,更服益气养营汤,灸三次,疮自除。如患三四年不愈者,辰时灸至申时,三灸即愈,更服补剂。按此法乃单灸曲池,以多为贵也。然但用前法而已妙矣,尚有未应者,又当以此法治之。又曰:此治瘰 之秘法。凡男子妇人若困恚怒伤肝,气血壅遇而不愈者,宜灸此穴,以疏通经络。如取此穴,当以指甲掐两肘两肩四所,患处觉有酸麻方是其穴。

又法灸瘰 未成脓者,用大蒜切片三钱浓,安患处,用艾壮于蒜上灸之,每三五壮即换蒜再灸。每日灸十数蒜片,以拔郁毒。如破久不合,更以江西豆豉为末,以唾津和作饼,如前灸之,以助阳气。内服补药,外贴琥珀膏,或太乙膏,疮口自合。又或疮口已破,核不腐,则疮口不能敛,或贴琥珀膏不应,须用针头散敷之,以去腐肉。再以如神散敷之,更服益气养营汤。若气血虚者,先服益气养营汤。待血气稍充,方用针头散,仍服前汤。

一男子患而肿硬,久不消,亦不做脓,服散坚败毒药不应,令灸肩尖、肘尖二穴,更服益气养营汤,月余而愈。

一妇人久溃发热,月经每过期且少,用逍遥散兼前汤两月余,气血复而疮亦愈。但一口不收,敷针头散,更灸前穴而痊。常治二三年不愈者,连灸三次,兼用托里药必愈。

一妇人因怒结核肿痛,察其气血俱实,先以必效散下之,更以益气养营汤三十余剂而消。常治此证,虚者先用益气养营汤,待其气血稍充,乃用必效散,取去其毒,仍进前药,无不效者。

田氏妇,年逾三十,瘰 已溃不愈,与八珍汤加柴胡、地骨皮、夏枯草、香附、贝母,五十余剂,形气渐转,更与必效散二服,疮口遂合,惟气血未平,再与前药三十余剂而愈。后田生执此方不问虚实,概以治人,殊不知散中斑蝥性毒,虽治瘰 ,多服则损元气。若气血实者,先用此下之,而投补剂或可愈。若虚而用下药,或用追蚀药,瘀血虽去,而疮口不合,反致难治。(俱薛按)治瘰 痰核方,凡瘰 初起未甚者,即宜服此,或加夏枯草更佳。

用忍冬花、蒲公英各四五钱,以水二碗同煎汤,朝夕代茶饮之,十余日渐消。然此药但可治标,若欲除根,必须灸肩 、曲池二穴。

疔疮(四十八)

齐氏曰:夫疔疮者,以其疮形如丁盖之状者是也。古方之论,凡有十种。华元化之论,有五色疔,《千金方》说疔有十三种,以至《外台秘要》《神巧万全》,其论颇同,然皆不离毒气客于经络,及五脏内蕴热毒。凡初生一头,凹而肿痛,青黄赤黑无复定色,令人烦躁闷乱,或憎寒头痛,或呕吐心逆,以针刺疮不痛无血,是其候也。多因肥甘过度,不慎房酒,以邪致毒蓄结,遂生疔疮。《内经》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此之谓也。其治之法,急以艾炷灸之。若不觉痛者,针疔四边,皆令血出,以夺命丹或回生丹从针孔 之,上用膏药贴之,仍服五香连翘汤、漏芦汤等剂,疏下之为效。若或针之不痛无血者,以猛火烧铁针通红,于疮上烙之,令如焦炭,取痛为效,亦 前药,用膏药贴之,经一二日脓溃根出,服托里汤散,根据常疗之,以取平复。如针之不痛,其人眼黑,或见火光者,不可治也。此邪毒之气,入于脏府故也。《养生方》云:人汗入肉食,食之则生疔疮。不可不慎也。

立斋曰:此证多由膏粱浓味之所致,或因卒中饮食之毒,或感四时不正之气,或感蛇虫之毒,或感死畜之秽,各宜审而治之。其毒多生于头面四肢,形色不一,或如小疮,或如水泡,或疼痛,或麻木,或寒热作痛,或呕吐恶心,或肢体拘急,并宜隔蒜灸之。痛则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若灸而不痛,则明灸之。及针疔四畔去恶血,以夺命丹一粒入疮头孔内,仍以膏药贴之,并服解毒之剂,或用荆防败毒散。若针之不痛无血者,宜用烧针,治如前齐氏之法。若不省人事,或牙关紧急者,以夺命丹为末,葱酒调灌之。候醒更服败毒散,或夺命丹,甚效。若生两足者,多有红丝至脐。生两手者,多有红丝至心腹。生唇面口内者,多有红丝入喉。皆为难治。急宜用针于血丝尽处挑破,使出恶血。若红丝近心腹者,更挑破疮头去恶水,以泄其毒,亦以膏药贴之,多有生者。若患于偏僻下部之处,药力所难到者。若专假药力,则缓不及事,惟灸之,则大有回生之功。疔之名状虽有十三种之不同,而治法,但当审其元气虚实,邪之表里,庶不误人之夭札也。若专泥于疏利表散,非为无益而反害之。

凡人暴死者,多是疔毒,急取灯遍照其身,若有小疮,即是其毒,宜急灸之。并服夺命丹等药,亦有复苏者。

又曰:脉浮数者散之,脉沉实者下之。表里俱实者,解表攻里。麻木或大痛及不痛者,并灸之,更兼攻毒。

操江张恒山,左足次指患之,痛不可忍,急隔蒜灸三十余壮,即能举步。彼欲速愈,自敷凉药,遂致血凝肉死,毒瓦斯复炽。再灸百壮,服活命饮,出紫血,其毒方解,脚底通溃,腐筋烂肉甚多。及将愈,予因考绩北上,又误用生肌药,反助其毒,使元气亏损,疮口难敛。予回用托里药补之。喜其禀实,且客处,至三月余方瘥。

表甥居富,右手小指患之,或用针出血,敷以凉药,掌指肿三四倍,六脉洪大,此真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也。先以夺命丹一服,活命饮二剂,势稍缓。余因他往,或又遍刺出血,肿延臂腕,如大瓠,手指肿大数倍,不能消溃,乃真气愈虚,而邪气愈盛也。余回,用大剂参归术之类及频灸。遍手肿势渐消后,大便不实,时常泄气,此元气下陷,以补中益气汤加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又以生脉散代茶饮。大便渐实,手背渐溃,又用大补药五十余剂渐愈。(薛按)

时毒(四十九)

齐氏曰:时毒者,为四时邪毒之气而感之于人也。其候发于鼻面耳项咽喉,赤肿无头,或结极有根,令人憎寒发热头痛,肢体甚痛,恍惚不守,咽喉闭塞。人不识者,将谓伤寒。原夫此疾,古无方论,世俗通谓丹瘤,病家恶言时毒,切恐传染。经曰:人身忽经变赤,状如涂丹,谓之丹毒。此风热恶毒所为,自与时毒不同。盖时毒者,感四时不正之气,初发状如伤寒,五七日之间乃能杀人,若至十日之外,则不治自愈也治宜辨之。先诊其脉,凡滑数浮洪、沉紧弦涩皆其候也。但浮数者,邪在表也;沉涩者,邪气深也。察其毒之甚者,急服化毒丹,以攻之。实热便秘者,大黄汤下之。其有表证者,犀角升麻汤以发之。或年高气郁者,五香连翘汤主之。

又于鼻内 通气散,取十余嚏作效,若 药不嚏者,不可治之。若嚏出脓血者,治之必愈。凡左右看病之人,日日用 药嚏之,必不传染,切须记之。其病患每日用嚏药三五次,以泄热毒,此治时证之良法也。

同类推荐
  • 法幢远禅师语录

    法幢远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日本乞师记

    日本乞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汝坟别业

    汝坟别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炀帝迷楼记

    炀帝迷楼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斧钺天地

    斧钺天地

    你有整个世界,我只是孤身一人;你能翻山倒海,我只是文弱书生;你欲谋划天地;我只想家人团聚。看一个小孩为了家人,踏上一个与高山争霸,让大河止流的无敌之路。
  • 炫舞青春

    炫舞青春

    舞台上的她竟是那样的灵动惑人,就像是她天生为舞蹈而生。他们各自为自己的青春努力、恣意挥洒青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做事先做人(工作励志版)

    做事先做人(工作励志版)

    人一生做的最多的就是工作,工作给人的也应是最多……工作对你意味着什么?你认为自己属于哪种人?你在为谁工作?为什么不从小事做起?你将优秀藏在了哪里?是什么阻碍了你的发展?你是否只做了上司吩咐你做的事?有人可以限制你吗? 这些关于完美职业理念的经典问题,有些人刚开始工作就明白了,于是,他们从中体会到了成功,使自己变得富有;而有些人工作一辈子也没弄明白,于是,他们始终与平庸为伍,精神和物质也永远贫乏。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尼尔·卡尼曼说:“社会赞许工作。”我们应该让工作赞许我们的人生!
  • 残雪

    残雪

    这是一个在现实世界里我极力想要忘却的故事。它却总在我的努力将要成功的时候,突如其来地在梦中寻来。它以银白世界里一抹纯粹的鲜红,将我围堵在幽远的寒冬,一次一次噩梦重温。
  • 医女重生之千金嫡妃

    医女重生之千金嫡妃

    人说重生是一个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和上一世的仇家撕逼的大好时机?边儿去!这样勾心斗角的多累,她凤澄欢偏不这一世她傍着亲亲相公,做着买卖,拉把着仇人做姐妹喝着小酒听着曲儿,看着昔日的仇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相互撕逼不用自己出手,就拥有了绝妙人生真是一出美哉妙哉的大戏。完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幸运生涯之传奇之旅

    幸运生涯之传奇之旅

    俗话说:人生如戏!在我们身边的事物常瞬间万变,偶有一些难以想象的怪事奇遇.高考落榜的欧阳斌偶然中幸运得到一份神秘的藏宝图,某天在回家乡参加表哥的婚礼中,欧阳斌鬼使神差地找到那图中藏宝之地,接着一件诡异绝伦的怪事出现,从此“奇迹”就发生在欧阳斌身上,改变其平淡的命运,踏上传奇般的幸运生涯,身怀特异功能,巧遇世外高人,深获美妹芳心,好运连连,有艳遇,有爱恨,有情仇,有惊险,有猎奇,在人生浪漫的旅途中让欧阳斌体验到其中的苦辣酸甜,具体的就不多泄密喽!让我们的主人公带您进入这个“令人心跳”的幸运之旅,也许有一天幸运之星就会降临到你头上!本书是YY作品,保证精彩,保证更新!好朋友请点击加入书架和投推荐票,衷心感谢
  • 嫡女有毒:王妃不好惹

    嫡女有毒:王妃不好惹

    【已完结】【新书《娇妃倾城:陛下,硬要宠》已发,请亲们多多支持】睁眼发现在古代,娘亲没有,爹爹少爱。面对狠毒的姨娘,嚣张的庶姐庶妹,某女双眼微眯:渣渣们,放马过来吧!【搜索书名或者萌不萌,即可查看所有书籍,已有多本完结书,坑品保证,请放心入坑。】
  • 三国之蜀汉后主

    三国之蜀汉后主

    自关羽失荆州,刘备尽起益州七十万大军伐吴,却落得一个身死白帝城的下场,蜀汉也因此一蹶不振,北伐亡,不北伐也亡。尤其蜀汉后主刘禅,弱懦无能,终日只知玩耍取乐,最后落得一个乐不思蜀,被封安乐王的下场,幸乎?不幸乎?可怜诸葛亮六出祁山,可怜姜维九次伐魏。如今,一个后世的人,捎带三个穿越而来的汉纸,能拯救蜀汉的危机吗?能,亦或者不能?请看此书,三国之蜀汉后主。
  • 友渔斋医话

    友渔斋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权臣满朝

    权臣满朝

    谁能像她一样,身穿官服,头戴官帽,手持官印,脚踏官靴。谁又能像她一样,左右逢源,前拥后挤。更有谁能像她一样,住千亩官坻,吃山珍海味,收名贵字画,贪金银珠宝,揽绝色佳人。只有她影无痕,初入古代就被血洗家园,为报家仇,隐姓埋名,甘做贪官,看尽人情冷暖,亨尽荣华富贵。笑问做到如此,有何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