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39500000067

第67章

毛刻此集,大半从钱本校,而漏略处甚多。吴丈顼儒据小读书堆影写本用朱笔校正。子准陈丈复以吴匏菴丛书堂本用墨笔再校一过。卷末有题记云:“嘉庆庚辰三月,对雨临校,内与朱校合者,以点志之。陈揆志。”

李文公集十八卷(明刊本)

唐李翱撰。明成化间邵武郡守西蜀冯师虞校刻。有何宜序。凡一百三篇,卷数与《唐志》合,疑即赵郡苏氏藏本。惟赵东山书後曰“百四篇”,此少一篇耳。(卷首有“朴学斋顾孝柔”、“怀烟阁读书记”二朱记。)

欧阳行周文集十卷(校本)

唐欧阳詹撰。有李贻孙序。吴丈顼儒传录,何义门氏校本。何题记云:“康熙己丑重阳前一日从内弟吴紫臣借得所收叶文庄家抄本手校,改正数处。叶本与此亦互有得失,俟访得宋雕及他藏书家善本,当补校之。”

李元宾文集六卷补遗一卷(旧钞本)

唐李观撰。是集,相传陆希声编者三卷,赵昂编《外集》二卷。此本不知何人所编。旧为昆山叶九来藏书。每叶板心有“赐书楼”三字。叶有手跋曰:“《李元宾集》,凡五十题而阙其一。他如集中所载《上李令公放歌行》一篇,《赵员外诗》三十首,皆无可考,则其所不载而散佚者盖未涯也。尤多舛错,不可妄为改窜,姑袭抄之,以须善本。”

孟东野诗集十卷(明刊本)

题:“山南西道节度参谋试大理评事平昌孟郊撰。”诗凡五百十一篇,《联句》後,附《赞》一首,《书》二首,犹是宋次道所编之本。次道有序,旧藏披雲阁徐氏。(卷首有“披雲阁徐氏图书”、“麟趾”、“栖谷”诸朱记。)

歌诗编四卷(金刊本)

题:“陇西李贺长吉。”卷第一,凡五十九首;第二,凡五十四首;第三,凡五十七首;第四,凡五十首。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有《後序》云:“龙山先生为文章,法《六经》,尚奇语;诗极精深,体备诸家,尤长於贺。”浑源刘京叔为《龙山小集叙》云:“《古囗井》、《苦夜长》等诗,雷翰林希贤、麻徵君知几诸公,称之以为全类李长吉。乱後,隐居海上,教授郡侯诸子卑士。先与余读贺诗,虽历历上口,於义理未晓,又从而开省之,然恨不能尽其传。及龙山入燕,吾友孙伯成从之学,余继起海上,朝夕侍侧垂十五年,诗之道颇得闻之。尝云:五言之兴,始於汉而盛於魏,杂体之变,渐於晋而极於唐。穷天地之大,竭万物之富,幽之为鬼神,明之为日月,通天下之情,尽天下之变,悉归於吟咏之微。逮李长吉一出,会古今奇语而臣妾之,如‘千岁石床啼鬼工’、‘雄鸡一声天下白’之句,诗家比之‘载鬼一车,日中见斗’、‘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过《楚辞》远甚。又云,贺之《乐府》,观其情状,若乾坤开辟,万汇濈濈,神其变也,欸骇人耶!韩吏部一言为天下法,悉力称贺;杜牧又诗之雄也,极所推让,前叙已详矣。人虽欲为贺,莫敢企之者,盖知之犹难,行之愈难也。至有博洽书传而贺集不一过目,为可惜也。双溪中书君诗鸣於世,得贺最深,尝与龙山论诗及贺,出所藏旧本,乃司马温公物也,然亦不无少异,龙山因之校定,且曰喜贺者尚少,况其作者耶!意欲刊行,以广其传,冀有知之者。会病不起,余与伯成绪其志而为之。此书行,学贺者多矣,未必不发自吾龙山也。丙辰秋日碣石赵衍题。”何义门考谓金刘仲尹,字致君,盖州人。有《龙山集》,李献能钦叔,其外孙也。案:长吉《歌诗编》,以临安书棚本为最善,以此本核之,有互异处:如,卷一《苏小小歌》云“西陵下,风雨晦”,不作“风吹雨”;《十二月》云“依稀和气解冬严”,不作“排冬严”;《三月过行宫》一首,次《湘妃》後,不在卷二《感讽》後;卷二《黄头郎》云“石雲湿黄葛”,不作“为黄葛”;《马诗》云“年时盐坂上”,不作“午时”:“唐欲斩隋公”,不作“唐剑”;《仁和里杂叙皇甫湜》云“疫疮冲头鬓茎少”,不作“疫气”;《感讽》云“蟾光挂雲岫”,不作“挂空秀”;卷三《送秦光禄北征》云“正室臂鸾钗”,不作“擘鸾钗”;《谢秀才有妾缟练》云。“栖乌上井塘”,不作“井梁”;《画江潭苑》云(宋本“江”上有“追赋”二字。)“囗〈興上禺下〉囗〈興上禹下〉啼深竹”,不作“囗〈興上禹下〉囗〈興上禹下〉”;《奉和二兄罢使》云“留愁翻陇水”,不作“笛愁”;《题赵生壁》云“木藓青冈老”,不作“青桐老”;《河阳歌》云“花烧中诞城”,不作“中潬城”;《秦宫诗》云“雲闲酒暖春茫茫”,不作“人间酒暖”:“午夜铜盘腻烛黄”,不作“十夜”:“桐阴永巷调生马”,不作“桐英永夜骑生马”;“醉卧氍毹满堂月”,不作“醉睡春归满堂月”;昌谷云“颜子鬓先老”,不作“须先老”:“心曲语形影”,不作“心世”:“韩乌处矰缴”,不作“韩鸟”;卷四《艾如张》云“张在野田平碧中”,不作“野山平碧中”;《上雲乐》後次《巫山高》一首,不在《箜篌引》後;《猛虎行》云“强弩莫抨”,不作“莫烹”;《苦篁调啸》云“人间无德不能得”,不脱“人间”二字;《荣华乐》诗“齿编”下空一字,宋本连刻“贝”字,则不成句;《瑶华乐》次《相劝酒》前;《上之回》云“天高度雷齐坠地”,不作“庆雷”;《许宫子郑姬歌》云“清弦十五为君弹”,不作“五十”:“曲里长眉人见少”,不作“少见人”;《出城别张》又云“光明霭不断”,不作“不发”:“家庭疏篠竿”,不作“篠穿”;至《高轩过》云“东京才子文章公”,不同俗本有“云是”二字及“钜”字;又“九精照耀贯当中”,不作“元精耿耿贯当中”,此本与宋本俱同。宋本有《集外诗》一卷,此本无之。旧为文氏藏书。(卷末有“休承”朱记。)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本。家塾珂罗板影印本。

李贺歌诗编四卷《集外诗》一卷(影钞宋本)

题:“陇西李贺。”案:《长吉诗》,吴正子、钱遵王俱曰京师本无後卷,有者,鲍本也。又薛季宣曰蜀本无《外集》,宣城本有之。此述古堂影写宋本,前有杜牧序,卷末有“临安府棚前北睦亲坊南陈宅经籍铺印”一行。写手工整,楮墨如新,想见当日彭城氏之本,率精好如此。(卷末有“虞山钱曾遵王藏书”朱记。)

卢仝诗集二卷集外诗一卷(明刊本)

唐卢仝撰。晁氏《读书志》作一卷,是本乃明时吴郡陆涓以家藏宋刻翻雕,盖别一本也。其《集外诗》则韩盈所掇拾,有韩序及陆跋。

沈下贤文集十二卷(旧钞本)

题:“吴兴沈亚之下贤。”前有无名氏序云,刻於元祐丙寅。此出冯氏钞本,同里叶奕传录之,孙明志再录之,复以陈氏藏本校过。叶有手书跋云:“崇祯四年,假冯己苍钞本,舅氏杨伯仁为余录就。冬十一月,假冯伟节原本校对四卷,迁延八月,未及卒业。今何公虞见促,阅一晨夕校毕。五年六月十有二日。叶奕记於虞山之毖室。”孙跋云:“丁亥岁,家叔假此本於叶君,讬姚君陛录之。录讫,余为校一过。姚君又收得陈御史察所钞旧本,余因借得校此本,虽差误颇多,亦时有一二佳处。凡额间及行中墨笔注者,皆陈本也。十一月十七日校完识此。”案:此本又藏叶石君处。(卷首有“朴学斋”朱记。)

沈下贤文集十二卷(钞本)

此嵇瑞楼藏本。扬州吴葵生汇各本校过。有吴氏翌凤跋云:“余传此本於青芝张氏,阅八年矣。壬寅春,复借毛褱藏本对校一过。”又二年,复从《文苑英华》对读一过。黄氏丕烈跋云:“此本为故人周香严藏书,於其身後得之,因思借本雠校,惟吴丈枚庵曾有是书。枚庵云逝,其子晋斋允余请,启箧出示,得对勘一过。己卯十一月望日校毕记。”吴氏景恩手书跋云:“此本为吾友陈子准所藏,旧有红笔校勘,颇精审。今年秋,子准从钱唐何梦华假得黄复翁所校周氏本属余临校,余为对勘一过。云‘张本’者,即枚庵所录青芝堂本;云‘毛本’者,即毛褱本;或但称‘吴校’者,亦是枚庵所校毛褱本也;云‘周本’者,即香严藏本、黄复翁所校者也。或但称‘作某字’、‘无某字’,亦俱是香严本也。周本、张本异字,悉为标明,其不标张本者,周本、张本同者也。旧校与周本异字,亦悉为标明,其不标周本者,旧校与周本同者也。诸本参错,校例不一,故详具之。庚辰秋七月校完志。”

李文饶文集二十卷别集十卷外集四卷(明刊本)

唐李德裕撰。编次与晁氏《读书志》合,殆出自蜀本,有郑亚序及无名氏後序。旧为古盐张氏藏书。(卷首有“张载华印”、“芷斋图籍”二朱记。)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本。

元氏长庆集六十卷(校本)

唐元稹撰。刘麟序,马巽甫刻。有娄坚序。孙竹乡校过後有《题记》云:“戊申六月三十日在严氏井天阁用董思翁阅本校读一过。”

元氏长庆集六十卷(校宋本)

此无名氏传录义门何氏校本。卷首题记云:“壬辰桂月,从义门先生本校正。”义门本出陆敕先、黄俞邰两家校本,二本又出自杨君谦及蒙叟也。有杨循吉启曰:“弘治元年,从葑门陆进士脩借得宋本《元氏集》,命笔生徐宗器模录原本,未毕,士脩赴都来别,索之甚促,所馀十卷,几於不成,幸竟留之,遂此深愿。九月二十五日始克装就,藏於雁荡村舍之卧读斋中,永为珍玩。且近又借得《白氏集》,亦方在录,可谓联珠并秀、合璧同辉矣。”何焯跋曰:“余先从赵星瞻得陆敕先丈校本改正误字,康熙庚辰阳月复於白下得黄俞邰手校本,蒙叟跋在焉。其辞曰:“《微之集》旧得杨君谦钞本,行间多空字,後得宋刻本,吴中张子昭所藏,始知杨氏钞本空字,皆宋本岁久漫灭处,君谦仍其旧而不敢益也。‘嘉靖壬子,东吴董氏用宋本翻雕,行款如一;独於其空阙字样,皆妄以己意揣摩填补,如首行‘山中思归乐’原空二字,妄增云‘我作思归乐’,文义违背,似不可通。此本流传日广,後人虽患其讹而无从是正,良可嘅也!乱後,余在燕都,於南城废殿得《元集》残本,向所缺误,一一完好,暇日援笔改正,豁然如翳之去目,霍然如疥之失体。《微之集》残缺四百馀年,而一旦复完,宝玉大弓,其犹有归鲁之徵乎?著雍困敦之岁皋月廿七日。’又跋曰:“《元集》误字,始於无锡华氏之活板,谬称得水村冢宰所藏宋刻本,因用活字印行;董氏不学,因之沿误耳。”

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宋刊本)

不题名。首系长庆四年微之序,连接总目,其目但标各类,不载篇题,共分十帙。目後连接正文,不另叶。每卷注明某类诗凡若干首。每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二至二十五字不等。书中“构”字注“御名”,“桓”字注“渊圣御名”,是绍兴初年刻本也。案:《白集》刻於北宋者为庐山本,分《前集》、《後集》、《别集》,藏於彭城氏者,叶石君、钱遵王皆曾见过,绛雲一炬,此本遂泯绝人间,次则无逾是本之最古矣。明吴郡钱应龙、嘉定马调元俱有刻本,而讹脱处不少,如:卷一《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诗》“曾将秋竹”四字下脱二十字云,“竿,比君孤且直,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共保秋竹”;卷二《答桐花诗》“为君”二字下脱二十字云,“布绿阴,当暑荫轩楹,沈沈绿满地,桃李不敢争,为君”;卷二十六《夜招晦叔》题前脱《失婢诗》全首云“宅院小墙庳,坊门帖榜迟。旧恩惭自薄,前事悔难追。笼鸟无常主,风花不恋枝。今宵在何处,唯有月明知。”其讹字不可称数。足据以校正者,已详卢氏《群书拾补》中。卢所见葛氏影宋钞本即从此本出也。旧为文氏藏书,後入太仓王奉常家,(见《敏求记》。)及邑中钱氏、扬州季氏、昆山徐氏,近藏邑中张氏,著录《藏书志》,旋入艺芸书舍汪氏,今归余家。公尝自谓其诗为吴郡新本,乃流转不出吴中,岂公之神所默为呵护邪!(卷首有“玉兰堂”、“季振宜藏书”、“徐乾学健菴”、“汪士钟藏书”诸朱记。)

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明活字本)

是本出明锡山华氏,以活字铜板印行。前列元稹序。每半叶十六行,行十六字。每卷首注明篇数。板心有“兰雪堂”三字。《目录》前後有墨图记云“锡山”,又“兰雪堂”、“华坚活字铜板印”二方。

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校宋本)

此姑苏钱应龙刻本。孙潜夫传录、朴学斋校本。卷末题记云:“丁亥岁,买得《白集》,戊子十一月,假叶石君校正本对勘,其本盖从南宋本及庐山本子是正者也”云云。案:庐山本向藏绛雲楼,庚寅一炬失之,幸有校本相传,不至湮绝也。有元稹序及《续後集自序》。

白氏讽谏一卷(明刊本)

唐白居易撰。凡五十篇。前有自序。钱遵王云,讽谏原自单行,其字句与《总集》中稍异。(卷首有“巢鸠书屋”朱记。)

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卷一卷(明刊本)

唐杜牧撰。嘉靖刻本,全仿宋本,楮印亦精好。钱遵王尝谓近刻《牧之集》,乃翻宋雕之佳者,与宋本相校,无大异也。旧为述古堂藏本。(卷首有“钱兴祖印”、“钱孝修图书印”二朱记。

姚少监诗集五卷(宋刊残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你爱我是谁

    你爱我是谁

    他自小跟女子无缘,周围的姑娘各个心有所属,孤身一人的他,连青楼里一夜春宵的女子都对他避之不及。不知不觉中桃花接踵而至,殊不知是缘还是劫?她,梦中情人,性感妩媚,肩膀上的梅花胎记令自己魂牵梦萦。她,新新师妹,开朗聪慧,姻缘际会下嫁与自己为妻。
  • 真龙气1

    真龙气1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一切的一切,尽在《真龙气》。
  • 灵魂卡师

    灵魂卡师

    万米高空惊现庞天棺木,无数卡片从中散落,变化成各类奇异怪物,降临全球,带来末世灾难!而人类渐渐发现,自己的脑海中,竟然存在着一种奇异的卡片!在魂卡末世中生存两年的吴痕,重新回到了起点,他的道路会变的怎样?
  • 小兵传奇

    小兵传奇

    ????他自小就有野心,希望当一个统领天下兵马的元帅。他认为要当元帅就要先当将军,而要当将军就要从小兵干起。????求支持新书《独步天途》
  • 七星斩天

    七星斩天

    “呵呵,又是你们宁族么,万年前,你们失败了,以为今天就能够成功么?”“想知道结果的话,试试不就知道了么?今日我便以你之血,祭我宁家亡灵。”七星坠,出!九天魂,上!今日我就断绝你的生机,战吧!天!今日之后,我便是天!待我成天之日,我定颠倒轮回救回你们,等着我!
  • 秦爱纷良

    秦爱纷良

    玫瑰因她的美丽而绽放,他送她千万朵。这其中有泪水有不甘,有蹉跎,有人生。他为她争夺一切却换来她一声“让我离开吧!这里不属于我”他肝肠寸断使尽一切方法只为求得她的回眸,却将她越推越远。她为他放弃一切却换来他的冷淡相对,她想逃离这枷锁,到头来却还是深陷不能自拔。且看他们如何自处,如何为了对方抛弃一切,或......“能得到你是我的幸福”“能得到你是我今生最大的满足”
  • 都市侠侣

    都市侠侣

    贫苦丑小鸭遇车祸,被帅哥校草所救。他不但带她回家救治,帮她进校读书,更要帮她修炼成仙……前世今生,三生情缘,兜兜转转,原来寻找的多年的竟是她。阴谋诡计,妖魔邪仙,当一起回归平静,分离了三生的他们终于可以相守在一起。
  • 绘芳录

    绘芳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品狂医

    绝品狂医

    一向低调救死扶伤的实习小医师,遭冷艳女上司嫌弃,被美女们暂留闺蜜帮,却因药王谷成为被各方瞩目的焦点,面对接踵而來的麻烦,任性大少展医术,看谁挡得住!
  • 琉璃殇,缱绻帝王侧

    琉璃殇,缱绻帝王侧

    【已完结】新文,戳↑↑↑↑↑皎皎孤月,三重天上;你我初遇。弹指之间,星移斗转;情愫便生。他是仙界唯一的太子殿下,天帝之位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说:阿璃,我不曾悔。当日便是,此生如是。然后他看了过来,眸光中似有清泉流淌,偏偏有着淬过火一般的热烈和璀璨,韶韶光华:即便负尽天下,断然不会再辜负你。当魔界至尊亲手扼住她的脖子,目光冷冷,残忍而妖艳:“你不怕死吗?”“怕。”她轻轻的说着,“可是我更怕你伤害他。”“是吗?那我夺了你的身子,看他还会不会要你!”“你这个魔鬼!”“得到你,那又何妨?”她三魂七魄重新归体,眼前温润如玉的男子正含笑望着她:“醒了就好。”“先生······”“不要唤我先生,”他俯身靠近她,“我想与你共度一世,执手携老。”那一年,他抛却政事,换得她的回心转意。“沫琉,这偌大的天下没有你在陪在我身旁,是多么寂寞的繁华。到我的身边来,为我披上嫁衣,我给你十里红妆。”他紧紧搂着她,说着缱绻的情话。“阿璃。”“我在。”“我······愿意。”这是一场仙魔之间的浩大战争,这是一份帝尊之间完美争夺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