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39500000029

第29章

首卷首行题“《高纪》第一上”,又“班固《汉书》一”;次行题“秘书监上护军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每半叶十行,行十九字,注二十五字至二十八字不等。板心有字数、刊工姓名,间有大德、至大、延祐、元统刊补,板心一一注明。明监本多脱讹,以此本校之,如:《王子侯表》上“毕梁侯”讹作“卑梁”;“永始三年光禄勋韩勋为右将军”脱“韩勋”二字:“元延四年北地太守谷永为大司农”原在第十一层,讹列第十层,是大鸿胪格矣。《古今人表》“杞东楼公”,原在第五格,讹列第六格:“卫疌”讹作“卫建”:“瞽瞍象商”原列第九格,误列第八格。又《王贡两龚鲍传序》“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师古注曰:“四晧称号,本起於此,更无姓名可称。知此盖隐居之人,匿迹远害,不自标显,秘其氏族,故史传无得而详。至於後代皇甫谧、圈称之徒,及诸地理书说,竞为四人施安姓字,自相错互,语又不经,班氏不载於书,诸家皆臆说,今并弃略,一无取焉。”监本注文全脱。此条赖有宋本得存颜注之全。

太平路新刊汉书一百卷(元刊本)

首行题“《高帝纪》第一上”,下注“师古曰”云云,下题“班固《汉书》一”;次行题“正议大夫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前有师古《叙例》,又余靖《上言》。首题“《景祐刊误本》”五字。是书刊於大德乙巳岁十有二月。《目》後有太平路儒学教授曲阜孔文声跋云:“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十七史书》艰得善本,从太平路学官之请,遍牒九路,令本路以《西汉书》率先,俾诸路咸取而式之,置局於尊经阁,致工於武林。三复对读者,耆儒姚和中辈十有五人;重校修补者,学正蔡泰亨。板用二千七百七十五面”云云,跋後列衔名二条,一为承务郎太平路总管府判官刘遵督工,一为中顺大夫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副使伯都提调。其书出自景祐本,故谬讹尚少。

後汉书一百十五卷(宋刊本)

全书一百二十卷。此阙《帝纪》三至五,《志》一、二,凡五卷。其目录及首二卷、《志》二十一至二十三、《列传》六十至六十二,皆钞补。书末题“右奉淳化五年七月二十五日敕重校定刊正”,下题“承奉郎守将作监丞直史馆赐绯鱼袋臣孙何、承奉郎守秘书省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赐绯鱼袋臣赵安仁”二行。後列景祐元年余靖《上言》。书中“敬”、“徵”字皆阙笔,而“顼”字不阙,当为仁宗时刊本。自列传三十五至三十七、五十四至五十九、六十八至七十三,多元时补版,如《郭太传》“初,太始至南州”以下七十四字,钱氏《养新录》谓本章怀注引谢承《後汉书》之文,溷入正文。今此本尚不误。亦可见其本之善矣。

後汉书一百二十卷(宋刊本)

首行题“《帝纪》第一上”,又“范晔《後汉书》一”,次行题“唐章怀太子贤注”。款式与《汉书》同。後来各本多讹脱,如《郭泰传》云“初,太始至南州”以下七十四字,儳入正文,此本作“章怀注,引谢承之书”。又左原以下十人,附书《林宗传》末,皆跳行,此本独否,足徵旧本之善。此与《汉书》,皆爱日精庐张氏藏本。

後汉书一百二十卷(元刊本)

首行题“《光武帝纪》第一上”,下越三格题“范晔”二字,又越二格题“《後汉书》一上”,次行题“唐章怀太子贤注”。《志》三十卷,题“刘昭注补”。案:《志》实司马彪作,汉末诸儒所传,而述於晋初。刘氏自序甚明。是本卷首列景祐元年九月秘书丞余靖《上言》,末有“大德九年十一月望日宁国路儒学囗教授任内刊”二行。每卷末题“张栗、王鳌叟校正”,其有不题者,成化时补板也。嘉靖间刻监本,注经删削,此犹出自景祐本,尚为完书,谬讹亦少。

後汉书年表十卷(旧钞本)

宋熊方撰。首列自序,次列《前》、《後进表》,皆不著年月。《四库提要》即据表中语谓:为高宗时人。书凡十卷,《同姓王侯表》二卷,《异姓诸侯表》六卷,《百官表》二卷。马、班书皆有表,而范书独阙,则是书诚不可无之作也。近嘉定钱氏作《补表》,於此书多所驳正,然其贯穿钩考,精密详审,要不容没。世鲜刊本,此钞尚为工整。

晋书一百三十卷音义三卷(宋刊本)

题“唐太宗文皇帝御撰。”其实史臣房乔等奉敕所纂。中惟陆机、王羲之二《传》,其论称“制曰”,馀皆称“史臣曰”也。此宋刊十行本,间有元、明时修板,每行二十字。宋讳“匡”、“恒”、“桓”、“慎”、“构”字皆减笔,虽不能无脱讹处,终胜後来监本、汲古刻本。如《宣帝纪》“权果遣将吕蒙西袭羽公安”,不脱“羽”字。《惠贾皇后传》“繇密欲废后”,“欲”不讹“为”。《惠羊皇后传》“贾后欲废”,“欲”不讹“既”。《何曾传》“今忠贤执政”,“今”不讹“令”:“其进太宰侍中如故”,“中”下不衍“公”字。《石崇传》“春畦靃靡”,“靃”不讹“藿”。《羊祜传》“乞蒙列上”,“列”不讹“例”。“兵不逾时”,“逾”不讹“喻”。《刘卞传》“其一人卿卞”,“卿”不讹“轻”。《杨骏传》“後以后父超居重任”,“任”不讹“位”。《山涛传》“不得有所问”,“问”不讹“闻”。《王戎传》“当从古人中求耳”,“耳”不讹“之”。《陆机传》“《五等论》是以分天下以厚乐,则己得与之同忧”,“忧”不讹“爱”。《潘岳传》“凡此皆客舍之益,而官离之所乏也”,“乏”不讹“之”。《殷浩传》“向使作令仆足以仪刑百揆”,“仪”不讹“残”。《王羲之传》“方其文义之比於石崇”,“义”不讹“羲”。《董京传》“孔子不遇时彼感麒麟乎”,“麒”不讹“麟”。《董养传》“天人之理既灭”,“天”不讹“夫”。惟《谢鲲传》“吾不复得为盛德事矣”句下,脱去“鲲曰,何为其然?但使自今以往,日忘日去耳。初敦谓”三十字,因下叶首行起处亦有“鲲曰”二字而讹,此修板之不检也。後附《音义》三卷,唐天宝初何超令升撰,宏农杨齐宣正衡序之。《宋史艺文志》作“齐宣撰”者误。

晋书音义三卷(元刊本)

此元刻单行本。序目、音义,皆连接不空行。板式亦精。而多亥豕之讹,不逮宋刻十行本远甚。盖元时书肆本也。

隋书三卷(宋刊残本)

原书八十五卷,仅存第八十三至末卷。每半叶十行,行十九字。左线外有篇名,後有无名氏《志序》,及天圣二年敕。其《宇文化及传》云“智及素狂勃”,不同他本作“狂悖”。唐时“悖”皆作“勃”,《韩昌黎集》中亦然。

隋书八十五卷(元刊本)

题“特进臣魏徵上”。《志》三十卷,题“太尉杨州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臣长孙无忌等奉敕撰”。元至顺间瑞州路学刻本,与宋本式无异,校雠无讹,元刻中之善者。汲古本於《经籍志》最多讹字,今据是本全校之。如《志》第一类中:“书契已传,绳木弃而不用”,“不用”误“一所”:“据龙图,握凤纪,南面以君天下者,咸有史官”,“握”误“非”,“纪”误“欲”,“南”误“雨”:“撮其旨要”,“撮”误“繓”:“使奉朝请祖暅撰其名”,“暅”误“晅”。“《妇藏》十三卷,晋太尉参军薛贞注”,“注”误“撰”;“梁有《尚书》二十一卷,刘叔嗣注”,“注”误“有”:“《韩诗异要》,汉侯苞撰”,“苞”误“苟”,“撰”误“传”:“《业诗》二十卷,宋奉朝请业遵注”,“业”误“叶”:“序,子夏所创,毛公及敬仲又加润益”,“益”误“溢”:“《丧服释疑》二十卷,孔智撰”,衍“亡”字;《五服图仪》一卷,下有“《丧服礼图》一卷”六字脱。“《礼答问》二卷”,“卷”误“答”;又“《答问》十卷”,衍“亡”字:“襃然三家”,“襃”误“裒”:“梁有晋给事中杨弘等注《孝经》”,“弘”误“泓”:“梁有《孔志》十卷,梁太尉参军刘彼撰”,“彼”误“被”:“《五经大义》三卷”,“大”误“太”:“《五经秘表要》三卷”,“经”误“卷”:“《谥法》五卷,梁太府卿贺瑒撰”,脱“卿”字:“从《鲁论》二十篇为定”,“从”误“後”:“後汉郎中贾鲂作《滂喜篇》”,“鲂”误“访”:“《少学》九卷”,“少”误“小”:“《类叙评》三卷,侯洪伯撰”,“伯”误“泊”:“《国语物名》四卷,後魏侯伏侯何悉陵撰”,“何”误“可”。《志》第二类中:“《梁後略》十卷,姚勖撰”,“勖”误“最”:“《汉灵献二帝纪》三卷,汉侍中刘芳撰”,“芳”误“艾”,“梁有《魏末传》并《魏氏大事》三卷,亡”,“三”误“六”:“《史汉要集》二卷”,“汉”误“记”:“《续帝王世纪》十卷,何茂林撰”,“林”误“材”;“《晋尚书仪》十卷”,脱“仪”字:“司马褧撰《嘉仪注》一百一十二卷”,“褧”误“聚”:“《高才不遇传》四卷,後齐刘昼撰”,“昼”误“书”;“《李氏家谟》一卷”,“谟”误“传”:“《范氏家传》一卷,范汪撰”,“家”误“世”,“汪”误“注”:“划除旧迹”,“划”误“刻”:“《陈秘阁图书法书目录》一卷”脱“陈”字:“外执六典,以逆官政”,“典”误“兴”。《志》第三类中:“《老子经》,东晋江州王向述注”,“向”误“尚”:“《风俗通义》三十一卷”,“义”误“仪”:“《新义》十八卷,刘廞撰”,“廞”误“囗〈广外祭內〉”:“《金楼子》十卷”,“十”上衍“二”字:“《五星占》一卷,陈卓撰,亡”,“《星占》二十八卷,孙僧化等撰,亡”,两“亡”字俱脱。“梁有《星官主赞》十三卷”,“主”误“簿”:“天文者,所以察星辰之吉而参於政者也”,“吉”误“变”:“《杂历》六卷,姜岌撰”,“六”误“七”:“《阴阳嫁娶图》二卷”,此条七字,元刻无,(案:元刻有《嫁娶阴阳图》二卷,毛本疑误衍。“赵赞《本草经》一卷”,“一”误“轻”:“《杂藏酿法》”,“法”误“四”:“《偃侧人经》二卷,秦承初撰”,“初”误“祖”:“《太清璇玑文》七卷”,脱“卷”字。《志》第四类中:“中领军《曹义集》五卷”,“羲”误“义”:“吴侍中《张俨集》一卷,《录》二卷”,“二”误“一”:“《山涛集》九卷,又一本十卷,齐奉朝请裴津注”,“津”误“聿”:“晋通事郎《江伟集》一卷”,“一”误“六”:“冀州刺史《王深集》五卷”,“深”误“琛”:“黄门郎《伏卫集》一卷”,“卫”误“伟”;“晋太傅《郭象集》三卷”、“徵士《江淳集》三卷”,“三”俱误“二”;“晋通直常侍《顾恺之集》七卷,梁十二卷”,“十二”误“二十”:“《任豫集》六卷,亡”,脱“亡”字:“《袁淑集》十一卷,并《目录》梁十卷,录一卷,亡”,脱“亡”字:“宋护军司马《孙勃集》六卷”,“司”误“日”;“梁有晋安太守《谢纂集》十卷”,“纂”误“墓”:“《沈君攸集》十三卷”,“十”上衍一“十”字:“《温子昇集》三十九卷”,“昇”误“畀”:“陈沙门《释瑗集》六卷”,“六”误“八”:“《文章始》一卷,姚察撰”,“察”误“蔡”:“《谢灵运诗集》一百卷,又诗集百卷,并录二卷”,“并”下衍“同”字:“齐《宴会诗》十七卷”,此条“七”字,元本无。“《古今九代歌诗》七卷”,“九”误“歌”:“《管弦歌录》一卷”,脱“歌”字:“又有《鼓吹》、《清商》、《乐府》、《宴乐》、《高禖》、《鞞铎》等歌辞舞录,凡十部”,“部”误“卷”:“《杂诫》七卷”,“诫”上衍“家”字:“《诽谐文》十卷”,此条五字元本无。“或一二七日而止”,“止”误“上”:“与天竺禅师跋罗参共辩定”,“共”误“其”:“其他持《十地论》并为大乘”,“他”误“地”。备举之以资考古者订证。

南史八十卷(元刊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全能穿越系统

    全能穿越系统

    这是一本披着都市系统流的修仙小说,里面有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传奇!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花漾年华——等不到那份久违的爱

    花漾年华——等不到那份久违的爱

    她是无形的主角,初中,他‘陈汉雨对李梦圆告白,追求失败,从坠落颓废到光辉成就都是因为她李梦圆;在这个纷扰的青春年华里总是离不开关于她的思愁怀念,至始至终,他还是没有如愿以偿地得到他,却无意的得到了另一份不属于他的久违的爱情,他,她是幸福的!’
  • 动物世界1

    动物世界1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一摩尔的梦想

    一摩尔的梦想

    本小说初连载于红袖添香网站,连载原名《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连载之初便获得推荐,之后蹿红网络,被大量转载。先后登上红袖长篇、搜狐原创、MSN读书排行榜。2006年红袖添香年终盘点被评为最让读者动情的长篇作品,红袖添香七周年庆典原创作家评选入围作品并最终获得票选冠军。作者通过节奏紧密的故事叙述,用夸张大胆、幽默犀利的语言,为大家打造了个轻松刺激感人的追梦传奇。女主人公林洛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面对了梦想和爱情的壮烈厮杀。拨开云雾,她最终抵达了梦想的真谛——我们并不卑微,即使只怀有一摩尔的梦想。
  • 与校痞同居的日子

    与校痞同居的日子

    他是我的男神,我第一眼看到便认定的男人,他却说别爱上我,我对你没有任何男女之情,只限于妹妹,仅此而已。什么?妹妹?该死的,我才不要妹妹……我说:“郁神殿,两年之内我一定会让你爱上我!”但他却说:“呵呵,做梦!”为了这个目标我使出浑身解数,然而他却无动于衷,最终我陷入绝望,冲他嘶吼:“可是既然不爱我,为什么要呵护我、保护我、爱护我?”但他却说“我明确地告诉自己要远离你,但是……我的心却早已爱上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追美系统

    都市追美系统

    美女,我所欲也!妻妾成群,亦我所欲也!且看我如何在这个纷杂的世界肆意挥洒青春!
  • 血影:魔女的桃花缘

    血影:魔女的桃花缘

    一个是出逃魔女,一个是魔女之子,一个是世代为魔女效命家族的继承人,一个是背负任务,渴望爱情的普通女孩,四人在命运的捉弄下相遇,相识,相知,相恋……又在命运的捉弄下相离,相恨,相互残杀……到底谁才能打败命运,获得真爱,谁又会悄悄离开,默默祝福?
  • 勇闯恶魔岛

    勇闯恶魔岛

    儿童探险魔幻小说,内容涵盖历史知识、神秘的传说、物理科学现象、谜题、百科贴士、一些具有魔幻色彩的特殊技能工具,故事穿插历史故事却又充满神奇色彩。故事情节有趣、生动、充满悬念,可读性强……主角米豆豆和他的小伙伴们,跑到恶魔岛,收集荷鲁斯之眼碎片~~~
  • 冷情师父太多娇

    冷情师父太多娇

    万年前,他们之间是这样的:“师父,你留下陪我好不好~~”“好~”千年前的他们是这样的:“从一开始,我就欠了你的,如今,我通通都还给你。”“好,你既然要还,便用余生来还吧,只要我一天不承认我们两不相欠,你的余生,下辈子,下下辈子便都是属于我的!”百年之前他们成了这样:“爱过,痛过,流泪过,恨过,我们就这样算了吧........”“你休想,就算彼此折磨到血泪都枯竭,你都只能是我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