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8900000002

第2章

九十事第六十九

谤人犯重偷兰遮。犯突吉罗。向一人谤。亦犯。

九十事第七十

女人同道行者。上制尼。此制白衣女也。义如上尼中无异也。若共多女。犯多也。

九十事第七十一

贼共行者。袈裟秦言染也结爱等亦名染。着此服者。在兽不令其畏。是故猎师喜假服之。后令兽远见比丘便生畏心远而避之。与贼行亦尔。是以人见比丘共贼行。便生不信。是故佛制。

九十事第七十二

不满二十年中人。若不满二十自想不满不得戒者。真实不满乃至无十九故。所以不得戒也。胡本十九得戒者。不如秦也。要数日满为年下不满得戒者。以母胎足故也。共事者。说戒羯磨等。共住得罪者。以过二宿也。若岁满日少亦得也。若人满二十。自想满二十。僧中问云不满者有二种。一误若忘此人得戒。二意不欲受。师强与故说不满。此人不得戒。年六十不得受大戒。设师僧强授亦不得。以其人不任堪苦行道。又心智钝弱。唯听为沙弥。七岁以下亦不听度。度受戒俱突吉罗。僧祇家有观相貌义。年未满二十不听者。以其轻躁不耐寒苦。若受大戒人多呵责。若是沙弥人则不呵故也。尼十二得者。为夫家所使。任忍众苦。加厌本事也。

九十事第七十三

掘地中生地者。胡本云实地。不生者云不实地。四月及八月此是雨时。地相连着润势相淹。能生草木故。义名生地。余无雨时。日炙干燥风吹土起。而不生草故。义名不生地也。若触此上干土犯突吉罗。下侵湿地犯堕。墙根齐筑处不犯。以异于地故。地虽筑治若湿相淹发犯堕。凡欲取菜草土。当遥言某处有好者净来。若到边指示犯也。蚁封雨时犯突吉罗。以非根本实地故。若中生草触草犯堕。封土犯突吉罗。所以犯突者。有少相连分故。泥下地犯堕。屋上墙上生草如蚁封通覆处地若土起犯突及下地犯堕。

九十事第七十四

四月请中。佛遮非时非亲里乞。六群以释摩男是亲故。四月竟已从乞。以非时非法呵责强索故制之。以数数请者。或请主官事匆懅。不如所请后更请。或二月已尽。后有财更请二月。或多财人数数请故。事不一同。三时之中随请。若夏初请夏中受。若夏半来请不尽四月。则并入冬分。受余时亦尔。别请者。私请大德人不犯也。

九十事第七十五

结同戒者。若二部同戒。必于大僧中结。后令大比丘告尼。以女人贱当从大僧受故。若独结尼戒。就二部中也。或因尼起同。或因比丘起同。或俱因起不同。修多罗者。四阿含及二百五十戒。毗尼者。言折伏。以能折伏贪恚痴故。诸律是也。摩多勒伽者。善择诸法相义。有似阿毗昙也。毗婆沙者。云阿毗昙及戒僧一。是以明义相论色非色教非教等故也。及入毗尼经者。余经中诸说戒处是云。若以此经中戒。向未受大戒说犯突要。心口轻其人不来听戒。犯。若有余事不来无苦。

九十事第七十六

往听斗诤犯者。以能破佛法令僧为二部。是故制诤。后听者。犯所以在高下处听犯者。以诤事重故。故不同说戒布萨羯磨等也。此中诤人及余不诤人。来听及向人说不说。皆犯。

九十事第七十七。

僧断事时默然起去中。若但明白白二白四羯磨者。以百一羯磨入此三中故。轻事白羯磨。中事白二。重事白四说。此三羯磨时。若起去犯堕。余非羯磨事起去。犯突。

九十事第七十八

不恭敬者。胡云恼他也。凡四事恼他。与记识已。师及于已是上座。语令莫作是事。初顺言不作。后作一也。二逆言当作犯堕。恼下坐犯突。未与记时有二事唯犯突也。

九十事第七十九

饮酒中凡有酒香酒味醉。此三中若饮一。犯堕也。啖麴犯者。云此麴以麦及药草以酒和卧之。后干持行和水饮之。能令人醉者也。余麴无犯也。若过是罪者。此酒极重。饮之者能作四逆。除破僧逆。以破僧要当自称为佛故。亦能破一切戒。及余众恶也。

九十事第八十

非时入聚落中。明在阿练若处者。有檀越。近聚落外作住处学问处及阿练若处。有远阿练若住畏贼故。近聚落作僧藏也。若寺在聚落外。不白出寺至城门。犯突。又云。入聚落内时。若总白入聚落。后到随意所至也。若别相白。若先不白。随见异寺比丘白。无犯。

九十事第八十一

食前后者。此为檀越家比丘结也。缘跋难陀出百两金钱百两贮畜百两饮食。此施主所以请佛及僧。欲在僧中从其乞生。然知其欲乞故先至已余行晚来。因制戒也。檀越道人设食日晨白僧往不犯。不白往者犯堕。若白往于道中。至余家索食。食得正食堕。助食突。若与僧一时去不白。先入者堕。主人明日当作食。今日自往者堕。除主人唤食。后主人不留辄自住者堕。作经劳主人。僧先至而方后到者堕。食后未嚫去者堕。余道人欲私行。直报同学。得犯与不犯。与上同。虽大界内近寺。白衣家不白亦犯堕也。入城突。若白而还晚。令僧恼者突。

九十事第八十二

门者。王宫外门也。门阃者。宫门前一限木也。过此木犯。未藏宝者。王已出外夫人未起。其进御时。所著宝衣轻明照彻内身外现。以发欲意未藏此衣。名未藏宝。又女为男宝。夫人未以余衣覆身。亦名未藏宝。夜未晓者。胡本有二义。一未晓。二夫人未起。王及夫人未出宝衣未藏入限木内犯。已出已藏入限不犯。及王夫人大臣太子势力强将入不犯。或未藏宝夫人无突。有夫人无宝突。入天龙鬼神宫门突。入空宫门不犯。王者。取聚落主已上也。

九十事第八十三

我今始知是法者。云经心听乱心听戒故犯。云初至众学犯突。说竟犯堕。实先知言始知。犯妄语堕。此中正结不专心听罪也。

九十事第八十四

针筒者。以是小物故。所以不入三十事故。又应破故。若还主主不受。若与他则主恼。施僧则非法。唯毁弃。骨者。象马龙骨。牙者。象及猪牙。齿者。象马猪齿。角者。牛羊鹿角也。贪好故不净故犯也。现余钵支等亦尔也。

九十事第八十五

高广床者。以生憍慢故。木床高大。悉犯俗人八戒。同是也。八指者。一指二寸也。随得者。明用时随坐卧得罪。所以不入舍堕者。以截断故。截使应量入僧中悔若下湿处听八寸支过悉犯。

九十事第八十六

兜罗者。草木华绵之总称也。以是贵人所畜故。又人所慊故。喜生虫故。又若卧软暖上。后得寒及粗[革卬]时。不堪忍故乞时犯突。随贮至成犯堕。凡施佛即得其福。无从用生。今佛不用故。僧则常用。福则常生故。应护作卧具也。

九十事第八十七

覆疮衣者。先未听畜涅槃僧。有一比丘。病痈脓血流出。污安多卫。佛见听畜覆疮衣。乃至疮差。后十日内畜不犯。既听涅槃僧。患疮时涅槃僧内着之。量如涅槃僧。

九十事第八十八。

尼师檀者。本佛在时不卧故小作。后因难陀听益缕际从织边唯于一头。更益一搩手。凡长六尺广三尺。令比丘卧故。僧卧具量四八尺也。今若欲作尼师檀量故。如本作也。云以此先制故。所以在此中也。后以结三十舍堕。则入舍堕。今作不如法。便入舍堕也。

九十事第八十九

雨浴衣中求愿。佛不与过愿者。云过愿如王大人法。有从求愿所索礼必不违。若求妻妾奴婢田宅悉与。佛以过此不如法与故。云不与过愿。唯与如法愿也。云今凡比丘浴。若露覆室。要不共白衣。及覆上身。要当着竭支。一当有羞愧。二喜生他欲想故。昔有罗汉比丘浴。有一比丘。见其身体鲜净细软。便欲心生后不久男根堕落即有女根。则休道为俗生子。后还遇见即便识之。知本所因即归情求。及罗汉教令悔过。用心纯至还得男根。故宜不露形也。云淫持戒大比丘及沙弥罪。同破七宝塔。劝人令出家精进。斯福同塔也。

九十事第九十

云佛衣量。佛身丈六常人半之。衣量广长皆应半也。佛弟难陀短佛四指。衣应减长中一尺广中四寸。难陀先着上衣。佛着中衣。今不听过等。听着下衣。常人则下中下也。佛衣色如金诘施。氎色亦尔。故难陀衣宜当覆沙。覆沙者秦言坏色也令同比丘衣也。

四悔过第一

此是不共戒。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尼无犯。沙弥突吉罗。此戒体无罪名。一人边一说悔过。是中犯者。若比丘不病入聚落中。非亲比丘尼边自手取根食。得波罗提提舍尼罪。若一时取十五种食。一波罗提提舍尼。若一一取。十五波罗提提舍尼。不犯者。若病若亲里比丘尼。若天祠中多人聚中与。若沙门住处与。聚落外若比丘尼坊舍中与。不犯。

第二事

此是不共戒。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尼无犯。沙弥突吉罗。是中犯者。若比丘受比丘尼所教与食。得波罗提提舍尼罪。随受得尔所波罗提提舍尼。若二部僧共坐。一部僧中若有一人语是比丘尼者。第二部僧亦名为语。若别入别坐别食别出者。是中入檀越门比丘应问出比丘。何比丘尼是中教檀越与比丘食。答言某。应问。约敕未。答言。已约敕是入比丘亦名约敕。有诸比丘出城门时。有比丘入者。应问出者。若出未约敕。入者应约敕。若出约敕。入者亦名约敕。

第三事

此戒与比丘尼共。三众不共。是中犯者。若比丘学家中。僧作学家羯磨已。先不请后来自手取根食。得波罗提提舍尼。若一时取十五种食得一罪。若异时各各取。得十五波罗提提舍尼。

第四事

此是不共戒。四众无犯。是中犯者。若比丘僧未差。是人不僧坊外自手取根食。僧坊内取。得波罗提提舍尼罪。若比丘受僧羯磨已。是比丘知是中有贼入。应将净人是中立。若是中见人有似贼者。应取是食语诸持食人。汝莫来入。是中有人似贼。若是持食人强来者不犯。律师云。所羯磨人必使勇健多力能却贼者。若不能却。一切僧尽应至有贼处。若复不能。应语聚落檀越令多人防护也。

众学初

此是共戒。诸比丘极高着泥洹僧者。非是五比丘。非是优为迦叶等。亦非舍利弗目揵连等。又非善来比丘。多是白四羯磨受具戒者。如释种千人同时出家者。此诸人等多坏威仪。如释种比丘本出豪族。以先习故。下着泥洹僧。诸婆罗门外道。在佛法中出家。高着泥洹僧。诸六群比丘参差着泥洹僧。问曰。五篇戒中佛何以正制着泥洹僧着三衣。观去来现佛及净居天耶。答曰。佛结五篇戒。皆应观三世诸佛及净居天。但年岁久远文字漏落。余篇尽无此中独有。复次结五篇戒。此最在初。结后集藏者铨次在后。以此篇贯初故。余篇不说。复次此戒于余篇是轻者。将来弟子不生重心。是故如来以佛眼观去来诸佛及净居天也而后结也。使来世众生不生慢罪。复次三世诸佛结戒有同不同。于五篇戒中不必尽同。此着泥洹僧袈裟。三世诸佛一切尽同。是故此戒观诸佛及净居天。余篇不观也。问曰。此众学戒结既在初而在后耶。答曰。佛在初结。后集法藏者铨次在后。何以故。罪名虽一而轻重有五。以重戒在先轻戒在后。此戒于五篇中最轻是故在后。又以一是实罪二是遮罪。以实在初遮罪在后。又以一是无残二是有残。又以如焦败种。又以如多罗叶。是故重者在初。轻者在后。问曰。余篇戒不言应当学。而此戒独尔。答曰。余戒易持而罪重。犯则成罪。或众中悔或对首悔。此戒难持而罪轻。脱尔有犯心悔念学。罪即灭也。以戒难持易犯故。常慎心念学不结罪名。直言应当学也。高下着内衣者。踝上一搩手上下过名高下。若比丘沙弥远行来时。听踝上二搩手上至膝下。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尼。一切时踝上一搩手。正使行来不得高也。三不参差。四不如釿头。五不如多罗叶。六不如象鼻。七不如麨揣。八不细襵。九不着茸。十不并襵两边。十一不着细缕内衣。十二周齐着三衣。有四事高下者。在泥洹僧上四指。三不参差。四周齐也。

入白衣舍有四十一事。受食有二十七事。一一心受饭。二一心受羹。三不溢钵受羹饭。四羹饭等食。五不拘饭食。六不构饭食。七不大揣饭食。八不手捉食。九不豫张口待食。十不含食语。十一不啮半食。十二不吸食作声。十三不嚼食作声。十四不味咽食。十五不吐舌食。十六不缩鼻食。十七不舐手食。十八不指抆钵食。十九不振手食。二十不弃箸半饭。二十一不腻手捉饮器。二十二不病不得自为索羹饭。二十三不饭覆羹更望得。二十四不相看比坐钵。二十五端视钵。二十六次第啖食尽。二十七洗钵水有饭。不问主人不应弃舍内。为人说法有十九事。大小便唾涕有三事。上树有一事。

七灭诤第一

自言灭诤法。五众有事。及五篇犯有犯不犯事。尽自言灭诤法灭也。自言灭诤。有十种非法十种如法。十非法者。若比丘犯波罗夷罪。自言不犯。众僧问言。汝自说犯不。自言不犯。是名非法。又比丘犯僧残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自言不犯。众僧问言。汝自说犯不。自言不犯。是名五非法也。又比丘不犯波罗夷罪。自言我犯。众僧问言。汝自说犯不。自言我犯。是名非法。有比丘不犯僧残波夜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自言我犯。众僧问言。汝自说犯不。自言我犯。是名十非法。十如法者。有比丘犯波罗夷。自言我犯。众僧问言。汝自说犯不。自言我犯。是名如法。有比丘犯僧残波夜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自言我犯。众僧问言。汝自说犯不。自言我犯。是名五如法。又比丘不犯波罗夷僧残波夜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自言不犯众僧问言。汝自说犯不。自言不犯。是名十如法。

第二事

现前灭诤。有二种非法二种如法。二非法者。有非法僧。约敕非法僧令折伏。与现前灭诤。有非法僧。约敕非法三人二人一人令折伏。与现前毗尼。乃至不如法一人。约敕不如法一人僧三人二人令折伏。与现前毗尼。是名一非法现前毗尼。有不如法僧。约敕如法僧令折伏。与现前毗尼。有不如法僧。约敕如法三人二人一人令折伏。与现前毗尼。乃至不如法一人。约敕如法一人僧三人二人令折伏。与现前毗尼。是名二非法现前毗尼。二种如法现前毗尼者。有如法僧。约敕如法僧令折伏。与现前毗尼。又如法僧。约敕如法三人二人一人令折伏。与现前毗尼。乃至如法一人。约敕如法一人僧三人二人令折伏。与现前毗尼。是名一如法现前毗尼。又如法僧。约敕不如法僧令折伏。与现前毗尼。又如法僧。约敕不如法三人二人一人令折伏。与现前毗尼。乃至如法一人。约敕不如法一人僧三人二人令折伏。与现前毗尼。是名二种如法现前毗尼。

第三事

此是守护毗尼。三众尽与忆念毗尼。五篇戒尽与忆念毗尼。与忆念毗尼。必白四羯磨与。或现前或不现前。比丘比丘尼现前。三众不现前。若比丘得忆念已。若下戒作沙弥。即先忆念。若反戒还俗后更出家。若作沙弥若受具戒。即先忆念。若根变作比丘尼。即先忆念。若沙弥得忆念已。若受具戒即先忆念。若返戒还俗后更出家。若作沙弥若受具戒。即先忆念。若根变作沙弥尼亦即先忆念。若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尼得忆念已。展转次第如比丘沙弥法。有三种非法忆念毗尼。有三种如法忆念毗尼。三种非法者。有比丘犯无残罪。自言犯有残罪。是比丘从僧乞忆念毗尼。若僧与是比丘忆念毗尼。是名非法。何以故。是人应灭摈故。又如施越比丘。狂痴心故。多作不清净非法不随顺道非沙门法。是人还得本心。先所作罪若僧三人二人一人常说是事。是人从僧乞忆念毗尼。若僧与是人忆念毗尼。是名非法。何以故。是人应与不痴毗尼故。又如呵多比丘。无惭无愧破戒见闻疑罪。是人自言我有是罪。后言我无是罪。若僧与是人忆念毗尼。是名非法。何以故。是人应与实觅毗尼故。是名三非法忆念毗尼。三如法者。又如陀骠比丘。为慈地比丘尼无根波罗夷谤故。若僧三人二人一人常说是事。是比丘从僧乞忆念毗尼。若僧与是人忆念毗尼。是名如法。何以故。是人应与忆念毗尼故。又如一比丘犯罪。是罪发露如法悔过除灭。若僧三人二人一人犹说是事。是比丘从僧乞忆念毗尼。若僧与忆念毗尼。是名如法。何以故。是人应与忆念毗尼故。又如比丘未犯是罪。将必当犯。以是事故。若僧三人二人一人说是犯罪。是比丘从僧乞忆念毗尼。若僧与是人忆念毗尼。是名如法何以故。是人应与忆念毗尼故。是名三如法忆念毗尼。忆念毗尼行法者。余比丘不应出其罪过。不应令忆念。不应乞听。亦不应受余比丘乞听。若彼从乞听突吉罗。若受他乞听亦突吉罗。若彼不听若出过罪若令忆念。得波夜提。

第四事

此是守护毗尼。五众尽与不痴毗尼。与不痴毗尼。必白四羯磨或与现前或不现前。比丘比丘尼现前三众不现前。若比丘得不痴毗尼已。若下戒作沙弥。即先不痴毗尼。若反戒还俗后更出家。若作沙弥若受具戒。即先不痴毗尼。若根变作比丘尼。即先不痴毗尼。若沙弥得不痴毗尼已。若受具戒即先不痴毗尼。若反戒还俗后更出家。若作沙弥若受具戒。即先不痴毗尼。若根变作沙弥尼。亦即先不痴毗尼。若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尼得不痴毗尼已。展转次第如比丘沙弥法。不痴毗尼有四种非法四种如法。四种非法者。有比丘不痴狂现狂痴相貌。诸比丘僧中问。汝狂痴时所作今忆念不。答言。长老。我忆念痴故作。他人教我使作二忆。梦中作三忆。裸形东西走立大小便四也。是人从僧乞不痴毗尼。若僧与是人不痴毗尼。是名四非法。四如法者。有比丘实狂痴心颠倒现狂痴相貌。诸比丘问。汝忆念狂痴时所作不。答言不忆念。他不教我作。不忆念梦中作。不忆裸形东西走。不忆立大小便。是人从僧乞不痴比尼。若僧与是人不痴毗尼。是名四如法不痴毗尼。得不痴毗尼行法者。余比丘不应出其过罪。不应令忆念。不应从乞听。亦不应受他比丘乞听。若从彼乞听得突吉罗。若受他乞听亦得突吉罗。若彼不听便出过罪若令忆念。得波夜提罪。

第五事

此是折伏毗尼。一切五篇戒尽与实觅毗尼。一切五众尽与此毗尼。比丘比丘尼现前三众不现前。白四羯磨与实觅毗尼。有五种非法五种如法。五种非法者。有比丘犯波罗夷罪。先言不犯后言犯。若僧与是人实觅毗尼。是名非法。何以故。是人应与灭摈故。有比丘犯僧残波夜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先言不犯后言犯。若僧与是人实觅毗尼。是名非法。何以故。是人随所犯应治故。五如法者。有比丘犯波罗夷。先言犯后言不犯。若僧与是人实觅毗尼。是名如法。何以故。是人应与实觅故。若比丘犯僧残波夜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先言犯后言不犯。若僧与是比丘实觅毗尼。是名如法。何以故。是人应与实觅毗尼故。实觅毗尼行法者。是比丘不应与他受大戒。不得受他依止。不应畜新旧沙弥。不得教比丘尼法。若僧羯磨教化比丘尼不应受。僧所与作实觅毗尼。罪更不应犯。若似是罪及过是罪。亦不应作。不应呵僧羯磨。亦不应呵作羯磨人。不应从他乞听。不应遮说戒。不应遮受戒。不应遮自恣。不应出无罪比丘过罪。不应共同事。应调伏心行随顺比丘僧意。若不如是行法者。尽形不得离是羯磨。

第六事

多觅毗尼者。多求因缘断多处未断。从多人断故。名多觅毗尼。行筹时断事时。一切僧集不得取欲。何以故。或多比丘说非法故。是名一切行筹。此中一切比丘不应取欲。如行钵法也。若不能断。乃至彼处僧坊中。若有三人二人一人比丘持三藏四众所重者。应到彼处应语彼一比丘。如前次第事具足向说。是大德比丘应作是语。不可二人相言俱得胜也。是中必一胜一负。如是语者。是名如法说。若不如是语者。是名非法说。是诸相言比丘。若如法断事已。还更发起波逸提。若但诃责言。是断事不如法犯突吉罗。闼赖吒利者。闼赖名地。吒利名住。智胜自在于正法不动。如人住地无倾覆也。应灭期者。恐事缠难断。当云受语有偏故。亦恐前人求及于己故也。应舍付僧者。以从僧中来既不能灭。宜还付本故也。僧现前者。明僧既集。中有能遮者。而不遮则僧和合。名现前也。乌回鸠罗者。乌回名二。鸠罗名平等。心无二其平如秤。今必以二人有五法。五法者。不随爱故舍有罪。不随嗔故罚无过。不畏彼故而违法。不痴故不畏罪。非法轻断事也。知断不断故。名乌回鸠罗。与欲以小远去者。恐僧中有相佐助事。必叵断故也。所以取欲者。令有相助者后更无言故。更立乌回鸠罗者。诤事逐增。恐有破僧之由妨行道故。故更差多方能善断事者。不必具五法也。遣使近处僧者。若就他处事必增多难断故遣使也。彼既来已。若彼中能者云七日尽已破安居者。以未开三十九夜故也。开某处乃至持摩多勒伽者。佛法有二柱能持佛法。谓坐禅学问。故求此人辈。亦中有大德人。令诤事羞难故也。传事人断者。恐至他处难灭。亦望其人向他处。僧有愧受谏故。又坐禅道远之劳故。亦恶事得灭为善故。作期者。以事起从夏故。除夏三月取余九月明事。若叵断其当作方宜令断。莫令还至夏分也。若能者付以传事便还。所以界外令满众者。明差四人使界外灭。若事可断。必令后不起故。以重故也。为五事故。立行筹人也。疾灭也。强者。有三。一其人身有力。二倚有力人。三有钱力往来。从一住处至一住处者。明事久既经多处不断事缠坚结。其人无惭无愧心转奸巧故。所以行筹者事既难断。若说一是一非。必增其恶心故。行筹于众人前。好恶自伏理亦无偏藏。行筹者。行筹人心为非法人故。望取非法者多。若在明处助非法者。着取非法筹故也。期行者。要共相。亲者。作要也。一切僧取筹者。以此事重故。一切悉集说戒自恣。虽要犹有不来。此将欲令相助者后无语故。亦恐受欲人多取非法筹故。四众所尊重者。以上取二种筹停等叵断故。就有德人。众所归伏无不用语。故有不随者。羞亦为诸人所笑。必受语传事人多说事不说人。大德比丘亦直说事。是非不说人。有事二人各自内知。而伏则胜负相现也。还发起波逸提者。以二罪印之。令彼此后更无言故结罪也。

第七事

何以名布草毗尼。或有一住处。诸比丘喜斗诤相言。是诸比丘应和合一处已应作是念。诸长老。我等大失非得大衰非利大恶不善。我等以信故。佛法中出家求道。然今喜斗诤相言。若我等求是事根本者。僧中或未起事便起。已起事不可灭。作是念故白僧。若僧时到僧忍是事。以布草毗尼灭。是名白。诸比丘应分作二部。是中若有上座大长老。应语此一部言。我等大失非得大衰非利大恶非善。我等信故佛法中出家求道。然今喜斗诤相言。若我当自屈意。我等所作罪。除偷兰罪。除白衣相应罪。是汝等现前发露悔过不覆藏。是中若无一比丘遮是事者。应到第二部众所。是中若有长老上座应语言。我等大失非得大衰非利大恶非善。我等信故佛法中出家求道。今喜斗诤相言。若我等求是事根本者。僧中或有未起事便起。已起事不可灭。今汝等当自屈意。我等所作罪。除偷兰遮。除白衣相应罪。今自为及为彼故。当现前发露悔过不覆藏。诸比丘言。汝自见罪不。答言见罪。如法悔过莫复更起。第二部众亦如是说。是名如布草毗尼法。

一切斗诤诽谤犯罪和合事。现前毗尼所摄。唯有下四事。用上七毗尼灭无余也。

一切善不善无记。及十四破僧六诤本生。通名诤事(在人名诤在僧名事)用三毗尼灭(现前多觅布草)从见闻疑根生。作不作俱言犯。通名出事(在人名出在僧名事)用四毗尼灭(现前忆念不痴实觅)从身作口作身心作口作生。通名犯事(方便名犯事成名破不悔名越)用二毗尼灭(现前自言)从白白二白四布萨自恣差十四人。从僧至僧为事本。通名作事用一毗尼(现前)

同类推荐
  • 金陵物产风土志

    金陵物产风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介庵进禅师语录

    介庵进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人事典感叹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感叹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论

    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Flying U's Last Stand

    The Flying U's Last St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火炎的繁星

    火炎的繁星

    小女子看过很多关于狐仙的故事,都是美丽的,媚人的女狐仙,其实,男狐仙也是同样令人着迷呢,近些时间,也有很多关于男狐仙的漫画,本人看过很是着迷,决定创作属于我们女生专属的男狐仙大人的故事~~
  • 修仙攻略

    修仙攻略

    修修仙,种种田,打打怪,天下霸业唯我独尊,一切尽在修仙攻略。
  • 佑爱

    佑爱

    这时只见身后的树林里飞出一个女孩,哦不,应该是滚出来的。再说小雅,看到铭熊就要走远,不知为何,她一阵心急,不由自主的喊住了铭熊。一边喊着一边往树林外跑,结果被树枝刷到了眼睛,眼睛一闭之际一脚踩空,来了个前空翻180度并用一个标准的狗爬式结束一连串高难度动作!全场观众狂汗!⊙﹏⊙b汗这一切看得铭熊是惊心动魄,赶忙上前单膝跪地,做抱拳状说道:“哇靠!果然是一等一的绝顶高手,这些动作完成的是何等的流畅自如,难度系数更是何等的空前绝后,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是御前侍卫之高手、高手、高高手!小弟对您的佩服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b汗《佑爱》且看两个小冤家的校园爱恨情仇!
  • 星际冒险家

    星际冒险家

    我更喜欢人们叫我冒险家。比地球更加古老的神秘生命,远古的宝藏,失落的文明,神秘莫测的星空世界隐藏着无数的秘密等待这去探索。女神藤、星空害虫——虫族、宇宙夹缝中神秘的区域一切的一切让人充满了探险的欲望....
  • 超能医生

    超能医生

    从异界归来的他,没有了重生的优势,没有了牛B的异能,没有了曾经的光环,他又将如何重整雄风呢?然而,平凡的他却带回了那不平凡的气质,无意间得到的一部神奇的手机,又平添一项怪异的绝技,于是,他又牛B上了……
  • 灵祭的妖精王爷:玉狐传说

    灵祭的妖精王爷:玉狐传说

    在人类所辖的范围内,有通往其他五界的道路,而能将它打开的除了各界王族,就只有人界灵祭——玉狐。她是六界唯一一个掌握金木水火土,风雷幻光暗十系灵祭。她,掌握永恒之力,被人恭敬地称为玉狐大人,虽然才十六岁,却将整个人界保护的很好。她可以任意操控五界王族为己用,可却有个致命的弱点——只能一辈子待在人界,一旦踏上其他界面,便会失去永恒之力,且只能在活一个月!这样的她,却在一场魔灵大战后陷入沉睡,没人知道她在哪里,一切由此开始……她惊骇的睁大眼:“妖刖焚,你要干什么?!”他戏谑邪笑:“你说呢?小玉狐~~~”她气急败坏:“你TM给老娘滚粗!”他覆上红唇:“小玉狐,你说这怎么可能?”
  • 雷武战神

    雷武战神

    传承世家平庸嫡子“雷宇”被逼无奈,入驻伽蓝学院,却幸得雷龙逆鳞。从此雷宇修武道,战天穹;灭天尊,驭神龙;以神雷淬体,修无上雷诀!从小人物迅速崛起,登战神云顶!于万域称尊!美女相伴,万强伏首,亿万诸天,唯我至尊!【新书《重生之武法无天》已经上传。一本很独特的玄幻,求鼎力支持!】
  • 谓伈忧

    谓伈忧

    宿命就像困兽,咬着你便不肯松手!宿命就像是魔咒,三人成了虎,注定了她一世的被争夺!她姓夜,单名一个“伈”字!“伈”,便是人心的意思!二十年前北国最强大的巫师,舍了性命卜得一卦。卦象上说:妖星涅槃,势必重生。天女出世,乱止天下。为此所有的北国人深信不疑的时候,除了北夙!朗艳独绝,冠绝天下。为了她倾世的美貌,多少人迷乱了天下,除了北夙!江湖传言:得天女者,得天下!为了所谓的九五之尊,天下人疯了一般的对她争夺,除了北夙!她本生性薄凉!师傅说她,命中带着煞星!孤星逐日之命,一辈子只能一个人孤苦无依的漂泊,决不能因为一个人而停下。因为,停下来她就必须得死!所以,她从不来不爱这世上任何一人,除了北夙!人世苍凉,莽莽天下,何处是家?于她而言,北夙是解药也是毒药。二十年后,北国国君北夙继位。登基的第一天,便纳了一百个妃子。他大兴土木,大建后宫。他大肆奢华,奢侈淫靡。他酒池肉林,夜夜欢歌。他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他夜宠三妃,甚至还不惜堂而皇之的出入妓倌。国难当头,他却还在女人的怀里醉得天昏地暗!他干尽了天下人不耻的事情,他成了只知yínyù的昏君。他逼得天下人对他唾骂,他逼得百姓不惜聚众谋反。他就是要这样,他这么些年处心积虑的,不惜折磨自己、折腾自己、诋毁自己,他就是在逼那个女人回来!回到他的身边来!不再让那个女人再离开他半步,不再让那个女人出现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他北夙这一生,他要的从来都不是这个天下,他最想要的从来只有那个名叫夜伈的女人。那个把他的心掏空,空得一点也不剩下的女人!那个冷酷无情的夜伈!
  • 大雁精神2111

    大雁精神2111

    《大雁精神》作者:张金洋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7月字数:100千ISBN:978-7-5064-3944-2定价:16.80元
  • 老婆爱上我

    老婆爱上我

    失踪了几年的超级纨绔唐正重新回到了华夏,一场婚约让他陷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当中。娇柔的美女房东,绝色的公司总裁,冷艳的特种女兵……但他唯独不喜欢的,就是自己那如冰山般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