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800000025

第25章 《朱子语类》比较句研究(2)

关于“一同”、“一般”、“一样”出现的时代及相互间关系问题。李吉华认为:“‘一同’句源自上古,唐五代时功能发生分化,此期也正是‘一般’句、‘相同’句和‘一样’句开始进入比较范畴的时期。它们与‘一同’句的功能基本一致,对‘一同’句的最终退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一般’句的比较用法在宋朝开始处于次要地位,清代时则更加少见。该句式在功能上接近于‘一样’句,但句法形式不如‘一样’句完善,使用频率不如‘一样’句高,以至表比较的功能在后来日趋衰落。‘相似’句的比较功能要弱于其他句式,元代时其表示比较的范围已经收缩,基本只限于表示比较双方的体貌和性格特征。明代以前,‘相同’句和‘一样’句的应用状况接近,两者难分伯仲。清代,‘一样’的出现频率则大大超过‘相同’句。可以说,‘一样’句从清代开始成为表示平比的主要句式。‘一样’句所呈现出的取代其他平比句的趋势已被现代汉语的事实所证实。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作用。当多种具有相同语用功能的语法形式共存时,相互间必然会发生竞争,最终优胜劣汰;二是语言创新性和发展性的要求。‘一样’句出现的年代较晚,算是一种新兴的语法形式,本身表现出了极高的新颖性和灵活性,更能顺应语言发展的要求。”

第七、“X与Y相同”式

该式既可用于抽象事物之间的比较,也可在具体事物之间进行比较。既可用于比较项之间宽泛的比较,还可用于有明确比较点的比较。

1)但看圣人将“仁”字与“义”字相同说,便见。(《朱》卷二十六)

又见“XY相同”式和“(XY)不相同”式,例如:

2)以名义言之,仁自是爱之体,觉自是智之用,本不相同。(《朱》卷六)

该式同样存在比较项承前省略的现象,整个句子用来表达比较项的不同之处。

“相同”句始于唐五代,一直沿用至今。清代,“相同”句的比较词前开始出现表程度的成分。清以前,主要由“与”充任连接词。清代,连接词扩充为“与”“合”“同”三个,如:

3)八十年来辩东西,如今不要白头公。非长非短非大小,还与诸人性相同。(《祖堂集》卷十五)

4)我心里先暗暗的钦敬,便不肯动手。后来听到他令尊的那番委屈,又与我父亲所遭的冤枉大略相同。(《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5)此刻正用着媳妇说话解劝公婆了,无如金、玉姊妹两个心里那种难过,也正合他公婆相同。(《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6)到了今日的张金凤,却同往日大不相同。(《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表示比较结果的词语还可以是“一”“一律”“等”“合”“齐”“相应”“相契”等,如:

7)僖公成风,与东晋简文帝郑太后一也,皆所以着妾母之义。(《朱》卷八十三)

8)若不得那些清高之意来缘饰遮盖,则其从衡诡谲,殆与陈平辈一律耳。(《朱》卷一百三十五)

9)汉有十三州,一州建一刺史,刺举一路,则诸侯郡守杂建,诸侯甚大。如齐七十余城,大率置官法度之类,与天子等。(《朱》卷一百三十五)

10)某见人说,淮上有一般水禽名王雎,虽两两相随,然相离每远,此说却与列女传所引义合。(《朱》卷八十一)

11)或言:“福州黄继道枢密祖舜。与伯照齐名。”(《朱》卷八十四)

12)后来戴主簿死了,某又就渠家借所作易图看,皆与麻衣易言语相应。(《朱》卷六十七)

13)夫子之心与韶乐相契,所以不知肉味,又有习之三月之说。(《朱》卷三十四)

此外,还出现了“X与Y是一样(P)”和“X与Y均于P”句式:

14)此言“洒扫应对”与“精义入神”是一样道理。(《朱》卷四十九)

15)子路与颜渊固均于无我。(《朱》卷二十九)

(2)表否定意义的句式

第一、“X与Y别”式

由“别”来表结果,比较点的位置同样自由,有的用“迥别”表示大不相同。

1)圣人之言,与后世别。(《朱》卷四十五)

该式上古已见用例:

2)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黄帝内经·灵枢译解·九针论第七十八》)

中古近代一直沿用:

3)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颜氏家训》卷七)

4)且夫松柏枝叶,与众木则别。龟鹤体貌,与众虫则殊。(《抱朴子·内篇》卷三)

第二、“X与Y相反”式

1)自冬至至夏至为顺,盖与前逆数者相反。(《朱》卷六十五)

在“与”之前出现有修饰词“正”,如:

2)此正与“学不厌,知也;教不倦,仁也”相反。(《朱》卷六十四)

《汉语大词典》释“相反”为“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对立或互相排斥。”示例如:

3)三者非不存也,而世一治一乱者何也?夫上之所贵与其所以为治相反也。(《韩非子·诡使》)

该式上古已见。

第三、“X与Y异”式

此类比较句,比较点较灵活,还出现比较点位于句首的情况,如:

1)然圣人之情不溺于此,所以与常人异耳。(《朱》卷一百一)

2)今之学者,直与古异,今人只是强探向上去,古人则逐步步实做将去。(《朱》卷八)

3)若所谓“沈晦以免患”者,却似与先生意异。(《朱》卷二十九)

4)女乐事,《论语》所载与《史记》异。(《朱》卷四十八)

在比较结果“异”之前出现有限定性成分“小”,如:

5)孟子之说自是与程子之说小异。(《朱》卷五十九)

此用法上古已见,例:

6)君之心兮与余异。(《楚辞》卷八)

中古近代一直沿用:

7)故三祖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诗品·序》)

第四、“X与YP相戾”式

1)而尹和靖乃曰:“‘始条理者’,犹可以用智;‘终条理’,则智不容于其间矣。”则是以圣智浅深而言,与孟子之意似相戾。(《朱》卷五十八)

《汉语大词典》释“相戾”为“前后矛盾;相违背”,示例如:

2)虽司马温公极言其不便,竟不为止,又何与前言相戾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

3)盖其时将遣郑和等浮海使外国,故祈神威灵,以助天声,与孝女封号事若相戾,然于敬奉灵祗,则二圣一揆也。(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女神名号》)

“相戾”和连接词“与”结合来表示比较在近代汉语应用较广泛。

第五、“X与Y向背”式

1)今以五行枝干推算人命,与夫地理家推择山林向背,皆是此理。(《朱》卷四)

《汉语大词典》释“向背”为“指切合与不切合”,示例如:

2)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谓天官时日阴阳向背也。(《尉缭子》卷一)

3)先生曰:“语意向背自不同。”(《朱》卷二十九)

此式近代汉语始见。

第六、“X与Y争”式

1)某旧日朋友亦看此处不透。与南轩说,他却改作“可以改而可以未改”者。此语与“在所当改者”大争。(《朱》卷二十二)

该式仅在近代汉语见用例。

《汉语大词典》释“争”为“相差;不够”,示例如:

2)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唐·杜荀鹤《自遣》)

3)笑鲈鱼虽好,风味争些。(宋·方岳《满庭芳》)

4)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5)有一年,我到华容去作田,收了一个饱世界,只差一点,要做富农了,又有一回,只争一点,成了地主。(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

第七、“X与Y两般”式

1)无伤善,与哀而不伤两般。(《朱》卷二十五)

《汉语大词典》释“两般”为“两样;不同”,示例如:

2)画石画松无两般,犹嫌瀑布画声难。(唐·方干《项洙处士画水墨钓台》)

3)道眼转丹青,常于寂处鸣。早知雨是水,不作两般声。(宋·苏轼《次周焘韵》)

该式早见于近代汉语,且用例少见:

4)孩儿瑞兰,与伊妻名儿一般;孩儿瑞莲,与伊妹名非两般。(《全元南戏·施惠·幽闺记》)

2.“与”字句的否定式

(1)表肯定意义的句式

第一、否定词在“与”之前的句式

表比较结果的词主要由“相似”“一样”“同”等。

①“X不与Y相似”式

1)人须是自向里入深去理会。此个道理,才理会到深处,又易得似禅。须是理会到深处,又却不与禅相似,方是。(《朱》卷十八)

该式早见于上古:

2)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汉·王充《论衡》卷三十)

②“X不与Y一样”式

1)“六言、六蔽、五美”等话,虽其意亦是,然皆不与圣人常时言语一样。(《朱》卷四十七)

李吉华认为:“该式的否定式始见于宋,但否定词只能置于连接词‘与’之前,而非‘一样’之前。”

③“X不与Y同”式

1)问:“老子似不与杨朱同。”(《朱》卷六十)

2)世人疑左丘明好恶不与圣人同,谓其所载事多与经异,此则有说。(《朱》卷一百二十三)

该式早见于上古:

3)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楚辞》卷四九)

4)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后汉书》卷七十七)

中古近代用例如:

5)或纵目,或乘龙驾虎,冠服彩色,不与世同,皆有经图。(《抱朴子·内篇》卷十五)

6)年年小摇落,不与故园同。(唐·杜甫《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

第二、否定词在“与”之后的句式

比较结果主要有“不相似”“不同”“不类”“不相类”“不领”等。

①“X与Y不相似”式

1)所以着力不得时,盖为安排着便不自然,便与他底不相似。(《朱》卷三十六)

2)近得先生《集注》却云:“‘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之人皆与其仁。”似与诸公之意全不相似。(《朱》卷四十一)

此类句式的比较点位置也较灵活,在“不”之前还出现有限定词“全”“略”“殊”“绝”的情况,如:

3)今唤做忽与祭仲,与诗辞全不相似。(《朱》卷八十)

4)“不改”字上,恐与圣人略不相似,亦只争些子。(《朱》卷三十一)

5)横渠迁怒之说固未然,然与贰过殊不相似。(《朱》卷三十)

6)子游与子夏绝不相似。(《朱》卷三十二)

该式早见于上古:

7)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孟子》卷四)

②“X与Y不同”式

1)“忠信”二字与别处说不同。(《朱》卷六十九)

2)“犯上者鲜矣”之“鲜”,与“鲜矣仁”之“鲜”不同。(《朱》卷二十)

在此类句式中,出现有比较专项置于比较后项之后的情况,例如:

3)本朝官制与唐大概相似,其曲折却也不同。(《朱》卷一百二十八)

在此例中比较点是“管制”,“曲折”一词作为比较专项。

此类句式还出现有两对比较对象共享一个比较词“不同”的情况,如:

4)盖“天命谓性”之“性”与“自诚明”之性,“修道谓教”之“教”与“自明诚”之教,各自不同。(《朱》卷六十二)

在“X与Y不同”的比较句中,比较结果“不同”之前出现有限定词“似” “皆”“略”“自”“殊”“全”“似略”“迥然”“自是”“略自”“大体”“大段”等,如:

5)质与文似不同。(《朱》卷二十一)

6)卷耳与前篇葛覃同是赋体,又似略不同。(《朱》卷八十一)

7)某不敢教人看《易》,为这物阔大,且不切己。兼其间用字,与今人皆不同。(《朱》卷六十六)

8)其它亦有全不相类,只借他物而起吾意者,虽皆是兴,与关雎又略不同也。(《朱》卷八十一)

9)圣人何事不理会,但是与人自不同。(《朱》卷十五)

10)董仲舒三策文气亦弱,与晁贾诸人文章殊不同,何也?(《朱》卷七十八)

11)圣人之学,则其作用处与他全不同。(《朱》卷十三)

12)人也有静坐无思念底时节,也有思量道理底时节,岂可画为两涂,说静坐时与读书时工夫迥然不同!(《朱》卷十二)

13)到得武乐,所谓“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而复缀以崇”,与夫“总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其意思与韶自是不同。(《朱》卷二十五)

14)孔子之易与文王之易,略自不同。(《朱》卷六十八)

15)大抵程先生说与其门人说,大体不同。(《朱》卷十八)

16)《尚书》孔安国传,此恐是魏晋间人所作,托安国为名,与毛公《诗》传大段不同。(《朱》卷七十八)

该类句式还出现有“X与Y有不同”的情况,比较结果“不同”之前出现有限定词“些”“大”,如:

17)“知皆扩而充之,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与“知斯二者,节文斯二者”一段,语势有不同,一则说得紧急,一则说得有许多节次,次序详密。(《朱》卷五十六)

18)只觉得“阴阳交而有神”之说,与后“神”字有些不同。(《朱》卷一百一)

19)其门人之说,与先生盖有大不同者矣。(《朱》卷十九)

“X与Y不同”式上古已见用,用以表达比较双方的不同属性,唐五代以后逐步发展为一种最重要的平比否定形式。如:

20)净能作法,须臾便到月宫内。观看楼殿台阁,与世人不同。(《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

据相关研究“宋代以来,‘不同’前可出现表示程度的成分‘略’‘全’‘大’等。这一变化使‘不同’句在形式上走向完善,功能上趋于细化。清时‘不同’句的接词还可以用‘合’。”如:

22)只是妹子说的虽是这套话,却合公公说的有些不同。(《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③“X与Y不类”式

1)杨氏自“质之胜文”以下,皆推说,与本文不类。(《朱》卷三十二)

2)范氏解“逝”字极未安,与下句“可欺也”不类。(《朱》卷三十三)

按,此句式近代汉语已见:

3)考其名与其行不类,研其事与其道不侔。(《旧唐书》卷一七一)

④“X与Y不相类”式

1)未发之前,众人俱有,却是要发而中节,与此不相类。(《朱》卷三十六)

此式始见于近代汉语:

2)《汲冢周书》今七十篇,殊与《尚书》体不相类,所载事物亦多过实。(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三)

⑤“X与Y不领”式

1)《梓材》一篇又不知何处录得来,此与他人言皆不领。尝与陈同甫言。(《朱》卷七十八)

此式用例少见。该类句式形式也较为灵活,比较项不必和比较词形成结构上的整体,起连接比较项作用的“与”也并非一定要出现。在表义上,两个比较项具有相同“……或……”的属性。根据比较点的有无,相同的属性又可分为狭义上的相同性和广义上的相同性。而比较点的有无则对“相同”句的比较功能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若有比较点,则句子的比较功能上相对细化,不是宽泛地说明两个比较项的相同属性,而是指出两者相同的具体信息。若无比较点,则句子的比较功能相对泛化,比较双方具有宽泛意义上的相同属性。

从先秦汉语时起“与”就常用在表示异同的句式中,句式结构一般为“X+与+Y+同/异”,“与”连接相同或相异的两项。贝罗贝先生示例:

2)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孟子》卷十三)

张赪指出,唐代这类句子仍非常常见,在《祖堂集》有30例“与”字句表异同,《全唐诗》中有37例“与”字句表异同,如:

3)声音咽咽如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唐·杜甫《杜鹃行》(一作司空曙))

(2)表示肯定意义的句式

其组合形式多样,由否定副词“无”组成的结构如“无异”“无以异”“无分别”“无不同”,下面将分别加以介绍。

第一、“X与Y无异”式

1)见得圣贤说底与今日此心无异,便是工夫。(《朱》卷十三)

2)曲无不致,则德无不实,而明着动变积而至于能化,亦与圣人至诚无异矣。(《朱》卷六十四)

“X与Y无异”指X与Y彼此等同无别。魏培泉先生认为:“‘X与Y无异’用于表示X与Y的等同关系已见于上古汉语,在整个中古汉语时期此式是十分常用的。”他示例如:

3)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韩非子·存韩》

4)帝释自前,把臂共坐,南王容体,更变香洁,颜光端正,与释无异。(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八,3/49b)

第二、“X与Y无以异”句式

1)弘而不毅,如近世龟山之学者,其流与世之常人无以异。(《朱》卷三十五)

按,此句式早见于上古:

2)凡人伦以十际为安者也,释十际则与麋鹿虎狼无以异,多勇者则为制耳矣。(《吕氏春秋·一行》)

3)故诸侯父子兄弟,不宜立而立者,春秋视其国,与宜立之君无以异也,此皆在可以然之域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

中古近代汉语一直沿用:

4)然则雷之为物,与夫水火无以异也。(唐·丘光庭《兼明书》卷三)

5)叔文沾沾小人,窃天下柄,与阳虎取大弓,《春秋》书为盗无以异。(《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八)

6)卿无罪,故相使为水官都督,不尔,与地狱中人无以异也。(《太平广记》卷七十七)

第三、“X与Y无分别”句式

1)问:“如此,则静与安无分别?”(《朱》卷十四)

按,此句式中古汉语已见用例:

2)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下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

第四、“X与Y无不同”句式

1)然而传记所引,却与尚书所载又无不同。(《朱》卷七十八)

按,该句式只在近代见有用例:

同类推荐
  • 武威通志:天祝卷

    武威通志:天祝卷

    本书是武威历史上第二部地市级地方志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武威市编纂的第一部通志,是武威及武威人民几千年来文化历史的记录。
  • 三国之龙套

    三国之龙套

    男儿本自重横行,策马扬戈立战功,旌旗百万吞天下,是非交由后人评!从目前投票看,本文将继续走偏重正史的路线,无真气无内功少YY好美女,不喜者请勿入!一群:三国之龙套100280130二群:三国之龙套二群227149962
  • 穿越之如沐晨风

    穿越之如沐晨风

    穿越到古代做小厮,落得个逍遥自在,然未过几天舒服的日子,囧事一件件来了,怎么办?
  • 金棋盘

    金棋盘

    隋唐之交,一张金棋盘遗失民间,千年之后,无数故事风起云涌
  • 北宋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北宋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太宗之后,北宋进入最好的时代,谋士有、武将有、外交家有,忠臣更有,可是朝廷打了几次败仗就怕了,想花钱买和平,可是怕什么来什么,辽人打了,金人打,打完又打。直打到政权垮台,皇室宗亲全部被俘,皇上变囚徒,娘娘受辱死……本书文字生动、故事精彩、分析点评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更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深度点评中提高自己的智识和判断力。
热门推荐
  • 阴阳客栈

    阴阳客栈

    阴阳客栈,顾名思义,就是活人与死人之间的媒介,其实就是冥婚婚介所,现在农村有很多的人还迷信配阴婚,所以这里就是买卖双方交易的地方,为了掩人耳目就以客栈为幌子。不过在招牌上会倒着写一个“考”字,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一般都是在夜里开门,有男尸要配女尸就会挂白灯笼,有女尸要配男尸就挂黑灯笼,白色代表男尸,黑色代表女尸,风声紧不做生意就挂红灯笼。我参与盗尸这一行的经历都写在了这里,善恶终有报,劝君莫作恶。
  • 昔隹记

    昔隹记

    一个大难不死的孤儿,和一个机缘巧合来到面前的小女孩,一路跌跌撞撞,一路辛酸苦辣。
  • 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钢筋水泥的都市里默默奋斗的年轻人,普普通通地在社会中努力挣扎、载浮载沉的平凡人。我们为一些公认的目标:成功,拼命奋斗。开始变得压力很大,内心压抑,有很多精神上的困惑,拼命追赶的困惑,遇到挫折的困惑,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的困惑。越来越疲惫,越来越不快乐。社会不仅需要功名利禄,还是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的,而我们的舆论、标准却忽视了。越是浮躁的社会,我们越是需要培养一些品质。坚守我们真正想要追求的,找到自己内心的节奏,让心慢下来,在浮躁现实中从容的生活。
  • 穿越三世情缘:幸福王妃

    穿越三世情缘:幸福王妃

    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莫名其妙地穿越了。不过最可恶的是,她穿过来没多久,就被诸国的玥王的调戏了!!呸呸!她长得像他死去的王妃又如何?最坑爹的是,她糊里糊涂地答应了佩王,当了个悲剧的侍妾。逃不了他的手掌心也罢,还结了佩王妃、公主、太后这几个身份NB的仇家!她的侍妾人生,太苦逼了。
  • 网游之绝对废柴

    网游之绝对废柴

    年轻的大学生,游戏资深玩家顾轻灵是一个绝对废柴!绝对的、绝对的、绝对的废柴!!无论玩什么网游,她都只有被虐的份!即使是这样,她却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只因为她是网吧大老板唯一的妹妹,她是战队里的王语嫣!可是,当网吧第一“手残”遇见第一“快手”,顾轻灵只有败走麦城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天道

    修天道

    上一世背负着一身的荣耀,却在踏入仙门的最后一步身陨。他的名字叫战凡,这个名字寓意着战胜平凡,成为不凡。他确实很不凡,但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归寂于平凡!他带着前世的记忆转世了。今世的他是那么的不起眼,样貌平平,是在一片嘲笑声中出生的,与同龄人比起来,他显得是那么的可有可无。他的名字还是叫战凡,这是因为他的母亲希望他可以平平凡凡的过完一辈子。但是,他这一辈子还能平凡的了吗?
  • 中华兵法宝典丛书——李卫公问对

    中华兵法宝典丛书——李卫公问对

    本书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简称《唐李问对》、《问对》,主要论述各种阵式的教战之法,指挥作战的原则等。
  • 男孩为何要“穷”着养,女孩为何要“富”着养

    男孩为何要“穷”着养,女孩为何要“富”着养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穷”养男孩,志在担当。高贵优雅气不凡,女性之美由心生。“富”养女孩,绽放魅力。男孩像山将来要顶天立地,女孩像水将来要滋润整个世界。
  • 被诸王遗忘少年的愉快日常

    被诸王遗忘少年的愉快日常

    故事发生在千年后的国度。在这个人人追求王者荣誉的庄严国度之中,他浪迹帝国,留下了许多受世人传诵的破事。传说他曾经在区领事千金的洞房之夜绑了新郎抢了新娘。传说他曾一把火烧了区警组的秘密武器库。传说他曾参与了一次边境叹息战争而导致队伍团灭...身带无数罪状的他却自认是个尊老爱幼帅气可爱的守法公民,平时也就打打工吃吃饭睡睡觉,怎么就这么和平愉快的日常还要被人称为那什么的...【黑色厄命】?
  • 现状·问题·对策:庆阳市“三农”问题研究

    现状·问题·对策:庆阳市“三农”问题研究

    本书包括十个专题:农村组织制度建设、农村市场制度建设、农业结构调整、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