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500000004

第4章 瞿秋白情书 (1)

致杨之华

之华:

临走的时候,极想你能送我一站,你竟徘徊着。

海风是如此的飘漾,晴明的天日照着我俩的离怀。相思的滋味又上心头,六年以来,这是第几次呢?空阔的天穹和碧落的海光,令人深深地了解那“天涯”的意义。海鸥绕着桅樯,像是依恋不舍,其实双双栖宿的海鸥,有着自由的两翅,还羡慕人间的鞅掌。我俩只是少健康,否则如今正是好时光,像海鸥样的自由,像海天般的空旷,正好准备着我俩的力量,携手上沙场。之华,我梦里也不能离你的印象。

独伊想起我吗?你一定要将地名留下,我在回来之时,要去看她一趟。下年她要能换一个学校,一定是更好了。

你去那里,尽心地准备着工作,见着娘家的人,多么好的机会。我追着就来,一定是可以同着回来,不像现在这样寂寞。你的病怎样?我只是牵记着。

可惜,这次不能写信,你不能写信。我要你弄一本小书,将你要写的话,写在书上,等我回来看!好不好?

秋白

7月15日

瞿秋白小传

瞿秋白(1899—1935),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理论批评家。初名阿双,后改名爽,又名霜,再后才改称秋白。江苏常州人。祖父一辈是官宦人家,父亲长期失业,流落山东。母亲因家贫无以为生,于1916年服毒自尽。

瞿秋白从小勤奋,学习成绩优异。他对孙中山的反清革命十分关注。但辛亥革命后的现状,使他深感失望。中学未毕业就因贫困辍学,到无锡城外当小学教员。不久,赴武汉,进武昌外国语学校。后到北京,进俄文专修馆学习。

当时北京正处于新文化运动的酝酿和爆发期,瞿秋白努力阅读各种新书报,寻求他所关心的社会问题的解答。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曾被推举为俄专的代表。第二次请愿时,和全体代表30余人一起被捕,后因军阀政府慑于群众威力,才获释放。

瞿秋白在斗争中增强了革命要求。他和郑振铎、耿济之等人于1919年11月创办《新社会》旬刊,积极鼓吹社会改革。《新社会》遭到封闭后,他们又于1920年8月,创办《人道》月刊,但只出了一期。

瞿秋白还积极参加李大钊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小组,开始接触社会主义学说。1920年他被北京《晨报》聘为旅苏记者。

旅苏两年,实地考察了新俄罗斯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他开始信仰社会主义。1922年 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还先后出席远东劳苦人民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会上,他见到过列宁。

1923年1月,瞿秋白回到北京。他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季刊的编辑工作,并重新翻译《国际歌》的歌词。不久,他又转赴工人运动的中心上海。同年6月,他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这一时期,他除了编辑《新青年》,还编辑《向导》、《前锋》等党的刊物,并在这些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论文,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宣传和建设,做出了贡献。

1927年8月7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紧急会议上,瞿秋白被选入中共临时中央局。192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会后,他在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从这时到1930年中,他是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团长。他回国后,于1930年9月,主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当时党领导机关的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

1931年,瞿秋白受到王明左倾路线错误的打击和排斥。从这时到1933年,在上海抱病工作,他同鲁迅一起,为发展左翼文艺运动,建设中国的新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文艺战线的思想斗争中,瞿秋白先后发表过《“自由人”的文化运动》、《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等论文,驳斥“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错误论调,阐明文学的阶级性和作家不能超阶级的原理。对于“民族主义文艺”和“新月派”中胡适等人,也多次著文予以批判。

瞿秋白还是大众文艺运动的最热心的倡导者,他先后写了《大众文艺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等重要论文,反复阐述大众文艺运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促进革命文艺的群众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1934年初,从上海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人民教育委员,对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中央红军撤出根据地北上抗日时,党决定瞿秋白留在南方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他在福建省长汀水口被国民党军队逮捕。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他坚贞不屈,写下了《多余的话》等诗文。 6月18日上午10时在福建省长汀县西门外英勇就义。

名人婚恋

瞿秋白与杨之华

杨之华(1900—1973),女,又名杏花、文君、杜宁,浙江萧山坎山镇三岔路村人。从小聪颖。1919年5月,就学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1920年初,去上海《星期评论》社工作。不久,《星期评论》停刊,曾到一所教会学校任教。期间,结识陈望道、李汉俊、俞秀松等人。1921年春回乡,与宣中华等在萧山衙前农村小学任教,积极参与衙前农民运动。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1924年11月与瞿秋白结婚,并由瞿秋白、向警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从事妇女运动,曾参加上海纱厂工人罢工。1925年1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妇女委员。1926年3月,任中共上海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不久任妇委主任。期间,她参加了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她离上海去武汉参加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担任中央妇女部长。1928年6月赴苏联参加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六次会议。会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担任党小组长。1930年回国,仍任中共中央妇委委员。1934年初,任上海中央局组织部秘书。1935年秋,去苏联参加第七次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在苏联期间,曾任国际红色救济会常务委员。1941年回国途中,在新疆被盛世才逮捕。抗战胜利后,经党中央营救,杨之华及其战友获释回到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不久,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妇委书记,并赴晋西北参加土地改革。1949年全国解放后,杨之华历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兼妇联国际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部长,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候补常委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蒙冤在狱达6年之久,直至1973年10月因病危才被批准出狱就医,3天后含冤而死。1977年7月,党中央为杨之华平反昭雪,并举行骨灰安放仪式和追悼会。

瞿秋白和杨之华在结婚前,各有一段婚史。

瞿秋白的第一位妻子王剑虹,是丁玲的大学挚友。瞿秋白1923年8月与她相识、相爱,1924年1月就结婚了。可惜王剑虹身体不好,当年7月就因肺病去逝了。

杨之华的第一位丈夫沈剑龙是萧山近代名人沈定一之子。沈定一(1883—1928),本名宗传,字叔言;改名定一,字剑侯,号玄庐,萧山衙前镇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秀才。曾任云南楚雄府广通县知事,后调任武定知州、省会巡警总办。因暗中帮助同盟会进行河口起义,被人告密,流亡日本。1912年当选为第一届浙江省议会议员。1917年,当选为第二届浙江省议会议长。1918年与李汉俊、戴季陶等在上海创办《星期评论》周刊,宣传新思想,研究和介绍社会主义。次年8月与陈独秀、李达在沪组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早党员之一。1922年初,随陈独秀到达广州,创办《劳动与妇女》杂志,任主编。1924年8月受孙中山指派,与蒋介石等赴苏联考察政治、军事。年底回国加入国民党。次年1月出席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执委。1926年1月出席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指责党的路线,反对国共合作。5月在国民党一届三中全会上支持戴季陶反共、分共的主张。鉴于沈定一的叛党行为,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29年8月,从莫干山返抵衙前车站时遇刺身亡。

杨之华与沈剑龙的家,都是当地名门。两家相距不远,经常来往,是世交。在他(她)们年幼时,已由双方父母定婚。1921年1月26日,二人结婚。当年11月5日,杨之华生下一女,名沈晓光。后来杨之华为之改名独伊。即我们知道的瞿独伊。

杨之华是知识女性。先在家乡小学任教。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读书,在这里认识了丁玲、王剑虹等,也认识了当时在这里担任社会学系系主任并任教的瞿秋白。

在杨之华就读上海大学以后,沈剑龙在家乡沾花惹草。杨之华多次写信,沈剑龙只字不回,最后到了不得不分手的地步。

1924年7月,瞿秋白妻子王剑虹病逝后,瞿秋白对杨之华的感情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相识,到相爱。

同类推荐
  •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是一本涵盖了饮食、读书、旅行、品茶等在内的心灵随笔。也是心灵随笔作家李丹崖一年沉淀的最新力作。俗世匆忙,读她,能让你慢下来;人心躁动,读她,能让你静下来。修身养心,不可错过。
  • 葡萄心情

    葡萄心情

    本书是朝左拉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完成的作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两部作品本应属非常“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东西,在创作之初,朝左拉本人并无意公之于众。
  •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庐隐精品选

    庐隐精品选

    庐隐是我国“五四”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与著名作家冰心、林徽因齐名,誉为“福州三大才女”。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自传性质、情感宣泄色彩和艺术感染力。她借助日记、书信等形式,直接宣示自己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思索,传达自己在心理苦闷中的彷徨与叹息,具有一种沉郁、阴柔之美。《庐隐精品选》是其散文、小说、书信的作品精选集。
  • 难得的心思

    难得的心思

    桌子上放着一沓书稿,是同仁徐志良即将付梓的新闻评论集《难得的心思》。翻看书稿,不禁为志良感到高兴。为他的收获,更为他的耕耘。
热门推荐
  • 倾世狂妃:逆天四小姐
  • 青春灰烬

    青春灰烬

    在物欲横流的都市,她们如何安置自己的美丽与青春;在男欢女爱的滚滚红尘之中,她们还要经历多少潜伏的危机……爱过恨过之后,她们的世界还有多少残留的情感灰烬?
  • 未来传说

    未来传说

    十二生肖王者战甲出世,古武兵器在宇宙驰骋……未来的地球是个怎样的世界……!未来会有着什么样的传说!末日到来,新的文明开始!一切是偶然还是必然!
  • 农女伍媚

    农女伍媚

    天,她一拆弹专家兼爆破手,一颗弹把她送到了这‘猪仔窝’。家徒四壁不说,娃生得还忒多。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个……家里没爹,没吃,没喝,没田,没地,还没地位!!!家里娃多,而且还都是男娃,就她一个女娃子???家里穷,男娃都娶不上媳妇。家里吃不饱穿不暖,能吃的都吃了。能住的也都住满了,男娃一屋女娃一屋。冬天每个人一件单薄的满是补丁的单衣,想想都让人想哭。一大家子围着炕上取暖,忍着饿,想想都让人心酸。所以,穿来的伍媚第一件事就是赚钱,除了赚钱还是赚钱。为了改变家人的命运,她带领全家奋起。做起了买卖,建起了高楼,带领全家奔小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如何应对中层危机

    如何应对中层危机

    本书讲述了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中层危机的症结所在,并由此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他们出谋划策,成功转化危机。
  • 军商

    军商

    改革开放后吸引外资成了一项基本国策,外商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与资金上都较本土企业有着巨大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受到压制。一大批国内企业濒临倒闭,军工企业前途犹未可知,为了保住这一片阵地,齐鹏飞弃武从商。
  • 魔剑传说之霸主天下

    魔剑传说之霸主天下

    高小风,程小影拜玉观门清风道长为师,学有所成,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一切随着五十年一次的论剑而改变!高小风忽然之间成了妖孽,弑师魔头,误会重重,痛苦、意外、生死一次次无情地考验着他……九死一生后,古传送阵、鬼域,千龟岛……奇人异事,纷争与狡诈,险象环生……绝境磨砺出王者,他不但剑冠天下,侠骨丹心更使众界归服,四海宁靖,成为一代剑帝。
  • 逆战之正义力量

    逆战之正义力量

    我也信奉宗教,教义第一条也是仅有的一条:为人民服务!我是天龙特警铁战,面对丧心病狂的邪教L博士的浴血军团,虽万人吾往矣!只因为,我相信,正义力量从不惧怕敌众我寡,正义的力量从不畏惧万千数量的恶徒!这个城市有我们天龙特警队,保卫一座城市,守护一方安宁!
  • 绯幕

    绯幕

    时近黄昏,黑暗想幕布一样落下,在这幕布后展现出不被人知晓的阴谋,腐朽,寂寞,寒冷。幕前那阳光,温暖的样子,只不过是人们虚伪的嘴脸。
  • EdgeOfTheWorld

    EdgeOfTheWorld

    安娜贝拉·杰克逊平静的生活在寒光闪闪的利刃落下的那一刻结束——盖布里埃尔·伦尼、亚当·科特尼、斯盖拉、特蕾西、克里斯·威尔、伊丽莎白……她的生命在每一个来自边缘世界的埃卓的出现后慢慢走向终点,直到真相大白,当背叛与欺骗让她付出代价的时候……或许战争、末日、死亡就是最好的结局。“我不知道是不是一切都有尽头,我已经对寻找答案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