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09500000012

第12章

此章言性命全修,一生证果,乃《悟真篇》之总结也。首章言内外二药便是性命两宗作用,至此摄用归体,直下示人见性以圆命功也。盖立命之功全在金丹,金丹大药本从无中生有,攒五行,簇四象,会三家,并二物,而归一炁者,一得永得,坚固不坏,炼之又炼,直到九转功成,上天下地,出幽入明,无所不可。金丹一道,岂非色身至宝而炼成变化无穷者乎?此关尹子所谓见精神而久生者也。虽则千变万化,然生生化化未有了期,终不脱长生二字。更须从此直下一脱,彻见本性,顿证无生,方知山河大地全露法身,往古来今不出一息,更有何至宝之难舍,变化之足夸?岂非决了性宗而彻证无生妙用者乎!此关尹子所谓忘精神而超生者也。奈何小乘之仙,未能顿见毗卢本性,往往从劫到劫,难登佛地。不若大心众生,直了无生,一彻俱彻,从此三身具足,六通圆明,以一生圆旷劫之果,现前境界,便与诸佛把手游行,岂待他身后世乎?所云大心众生,若《涅槃》之屠儿、《华严》之善财、《法华》之龙女是也。屠儿以放下屠刀立证贤劫菩提,善财以遍参知识会入弥勒楼阁,并称上根矣。至如龙女以宝珠献佛,刹那之间转女成男,往南方无姤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岂非“现前获佛神通“者耶?后之继踵而出者宁遂无其人耶?祖师特地丁宁于篇末,若将旦暮遇之矣。夫龙女成佛一案,据李长者合论云,此经中表法耳,今即以金丹法象表之,其作用无不合符。大海者,坎地也;女子者,纯阴之象;龙女表阴中之阳也。八岁表二八之数也。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表水中之金,乃身中无价至宝也。持以上佛者,还之于乾也。女转成男者,离变为乾,变化无穷之象也。南方者,后天离位,即先天乾位也。宝珠一上,金来归性,脱尽阴滓,炼之即色身至宝,了之即无生妙用也。从此后天之离依然转作先天之乾,其体则刚健中正、纯粹以精,其用则各正性命、时乘变化,是名无姤世界,而成等正觉矣。《法华》权示龙女公案以表一乘妙法,《悟真》特取龙女法象以表金丹妙道。金丹之妙道非即一乘之妙法乎!此章总收性命二宗以应首章内外二药,不特为十二章结尾,乃《悟真篇》通部之结尾也;不特为《悟真篇》关键,乃万卷丹经之关键也;不特万卷丹经,并《河》、《洛》妙义、《周易》、《参同》、《道德》、《阴符》、一切三洞真经、三藏教典、千八百则公案,无不在其中矣。

绝句五首

绝句五首(以象五行)

饶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却入身。

何以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此章言了性必须了命也。真如本性人人具足,本来无修无证,但在凡夫地中暂为五蕴所覆耳。若能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当下即了悟矣。然理须顿捂,事以渐修,即如一身之中,六根门头尚有无始以来种种习气,当锻炼而薰修之,实实落落,当从身上薰修取证。从上诸祖见性之后,潜修密证,身心一如,直到习漏既尽,何难一生证果?所谓“现前获佛神通”者,此也。不则舍身取心,欲速见功,倘回首之时一毫习漏未尽,不免抛身而入身矣。内典云罗汉尚有隔阴之迷,如沩山曾三世为国王,几乎忘却本来面目;云门曾三世为国王,便失却神通,可不危哉!修证之捷径,莫若金丹大药,大药妙用只在以火炼金。若能取日用之猛火,炼本来之真金,直从六根门头炼之又炼,锻尽无始以来习气,直到矿净金纯,露出无位真人面目。有修有证者,恰合其无修无证之本性.于是从无相而生实相,即法身而成报身,是谓九转功圆,形神俱妙,超出一切有漏因果,永无抛身入身之患,而称大觉真人矣。此祖师为独修一物者痛下针砭,然篇中所云了悟只指后来一橛禅耳。若从上诸佛诸祖,皆穷理尽性至命以证无漏妙果者,未可一概而论也。

投胎夺舍及移居,旧住名为四果徒。

若会降龙并伏虎,真金起屋几时枯?

此章言小果之不足证也。从古到今只有金丹一道可以超脱生死。然大道难闻,小果易就。更兼世人根器大小不同,舍大取小者颇多,往往各执一法,得少为足。一旦大限已到,功行未圆,生怕抛身入身,故作种种伎俩:有习归空之诀而投胎者,有夺死人之舍而投生者,有恐宅舍不坚,长用迁徒之法而为移居者,又有志在留形住世,隐处深山穷谷而为旧住者。总而言之则曰四果徒,皆由未知金丹大道,遂落小果。金丹之要,只在一龙一虎。龙虎即身心也,若能降伏身心,便是降龙伏虎。真空之身与妙有之心浑合无间,自然形神俱妙,此万年不坏之真金,即人人安身立命之本宅也。真金起屋,何时而枯?从此经行坐卧长住其中,任他沧海成田,我自安然不睬,何有破损迁徒之患,而学区区小果乎!

鉴形闭息思神法,初学艰难后坦途。

倏忽纵能游万国,奈何屋破却移居!

此章言小道之不可久也。真金起屋才得不枯,可见一切非真金者俱不能长存矣。奈何旁门小法,各取其验,世人多为歆动。鉴形者,铸一大镜,时时鉴照己形,久之自忘其形,不觉入镜中矣。或曰即闭目静坐,鉴观己形也亦通。闭息者,闭住呼吸之气,自一息两息以至千万息,置鸿毛于鼻端,一毫不动,方称效验。思神者,或默朝上帝,或存想昆仑,久之而神出矣。三者一着于形,一着于气,一着于神,皆落后天渣滓,与金丹大道至简至易者何啻霄壤!此等小法,初学甚是艰难,其功力既专且久,俱能定中出得阴神,倏忽之间,游遍九州万国,可调得意之极矣。奈何宅舍难固,形神易离,能无屋破而移居乎?此亦四果之徒,难免无常大限者,学道者当勤求金丹大药,不可以此自限也。

释氏教人修极乐,只缘极乐是金方。

大都色相惟兹实,余二非真漫度量。

此言直指自性西方,令学人知所归宿也。释教有净土法门,劝人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寿命终时佛来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详见《弥陀》等经。世人但执西方之相,罕能穷源,不知此亦古佛应化一期方便之谈,未可取相昧性,自生窒碍也。盖东方属木,乃造化发育之乡;西方属金,乃造化归藏之地。即易象观之,后天乾居西北,便是金方,东方出震之帝,到此才得归根复命,李长者云“佛乃至阳之德”是也。亘古亘今只有这点乾金,纯粹以精,为人人本来真性。此金其性坚刚,万劫不坏;其质纯白,一切不染。不染不坏,自在长住,岂非极乐世界乎!《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坛经》云;”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是也。夫此金性非常非断,无色无相,却又能现出丈六金身、三十二相。无色之身是谓法身,无相之相是谓实相,妙有真空一时具足,西方极乐只在眼前,所谓只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者也。若从西方远近、极乐有无、秽净取舍、往生去来上拟议卜度,剑去久矣。可见东华之上真即西方之古佛,金丹之大道即金仙之极果也,此《维摩》所谓不二法门也。祖师恐学人生二见,特为提破。

俗谓常言合至道,宜向其中细寻讨。

能于日用颠倒求,大地尘沙尽成宝。

此章言至道不离迩言,令学人会无言之意也。祖师著《悟真篇》,到此将搁笔矣,恐人只作玄言妙义会过,枉却一片婆心,故特地丁宁告说汝等诸人,切勿从俗语常言外另觅玄言妙义以为至道也。真正至道只在十字街头、闹浩浩地俗语常言中,但未向其中细细寻讨耳。至道云何?当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以顺而生,百姓日用而不知者,此也。所谓五行顺行,法界火坑,生机转作杀机矣。若能摄万归三,摄三归二,摄二归一,一切以逆而成,圣人洗心而退藏者,此也。所谓五行颠倒,大地七宝,杀机转作生机矣。生机杀机原非两橛,转与不转只在当人。故曰:“能于日用颠倒求,大地尘沙尽成宝。”大地喻世界,即身是也;尘沙喻众生,即心是也。学人能从日用饮食七颠八倒中,一念回机,消归自己,到得身心一如,则世界众生,有情无情,彻上彻下,亘古亘今,一切皆成正觉。何有大地尘沙,岂非七宝乎?又岂有圣凡之可分,净秽之可界,圣贤仙佛之可别乎?颠倒之秘全在俗语常言中,须知通部《悟真篇》皆俗语常言也,万卷丹经亦俗语常言也,三藏十二部、六经、诸子百家,一切俗语常言也。执此求至道不得,离此求至道亦不得,毕竟如何?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此卷宗旨大约与前两卷互相发明,尽有发前卷之所未发者,正要学人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耳。如有摸着鼻孔者,当与悟真先生把臂入林矣。

同类推荐
  • 强国

    强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灸法秘传

    灸法秘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订三国遗事叙

    校订三国遗事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正宗心印后续联芳

    正宗心印后续联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灵宝净明法序

    太上灵宝净明法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欲瘾成仙

    欲瘾成仙

    欲瘾成仙,最终是否终能成仙?爱恨别离,最后是否舍爱离去?本书的主人公们将带你走进仙幻世界寻找成仙之路,体验奇妙的仙界之海,仙妖之间的爱恨疏途,修仙路上寻找法器朋友最后变成敌人?最终又是谁得道成仙?
  • 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

    本书是一本反映人生成功和智慧的书,读之可启迪心灵,激发潜能,以改变人生的命运。本书通过列举多个案例和故事,教人深思、发人深省,从多个层面揭示了如何通往成功的途径。
  • 北齐书

    北齐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修法事

    邪修法事

    【重口慎入】【重口慎入】【重口慎入】这是一个没有修真,只有法术的世界。没有人能够得道长生,然而却有很多邪异的奇人异事。周建陵穿越而来,投胎于一具刚出生的婴鬼身上,从此炼阴法,养小鬼,害人命,兴风作浪,为祸一方。人头坛、互食祭祀、百人寄生、蛇母弥肠、干尸舞、穿孔盛宴……种种阴森秘法尽在其中!
  • 向诸葛亮借智慧

    向诸葛亮借智慧

    本书从管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读诸葛亮的一生,对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赤壁大战、空城计、斩马谡、六出祁山等大事件都有精辟的分析,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观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既讲故事也分析规律,并与当今现实生活相结合,古为今用,总结出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规律和技巧。
  • 小城异事录

    小城异事录

    他是军队的王,一只尼泊尔军刀,鬼神惧怕。他是道术大家,一本阴阳筹术,算尽天下。猛虎归山,蛟龙沉渊,本想做普通人的他,不得不再度出山。武立,犯我尊严鬼怪者,格杀之!
  • 盗墓天图三

    盗墓天图三

    平凡小伙子盗墓起家,从此断阴阳,知生死......
  • 透过的信仰

    透过的信仰

    鲜红的天空在迎接他的到来,到底隐藏了多少希望,顿时成了天边的云,烧红了,慢慢湮灭在光的世界,他走向了另一边,在这里包含着自己,和一片小小的土地,它会飞翔,可是人们恐惧这一切,因为他夺走了这一片天空。
  • 地地导弹科技知识(上)

    地地导弹科技知识(上)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红尘妖道醒世录

    红尘妖道醒世录

    阴极生六岁上山,随师傅学道十二年,临下山的前一夜无意中看到师傅拎着两大捆钞票跟着一个驾着黑雾的男人飞了。独自一人下山经历红尘,即降妖伏魔、抓鬼救人,也与妖魔鬼怪谈天论地、辅助弱小,世间的情仇爱恨纷纷扰扰,是妖?还是道?一切都若云烟,不如青山古观残灯静看云海翻涛日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