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75600000041

第41章

若发汗。则躁。心愦愦而谵语。若加烧针。心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心中懊 。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目】成无己曰。内热曰烦。谓心中郁烦也。外热曰躁。谓气外热躁也。内热谓有根之火。故但烦不躁。及先烦后躁者。皆可治。外热为无根之火。故但躁不烦。及先躁后烦者。皆不可治也。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迤逦复烦也。从烦至躁为热。未有不渐烦而躁者也。先躁后烦谓怫郁。怫然更作烦闷。此为阴盛格阳。大躁若欲于泥水中卧。水不得入口是也。此气欲绝而争。如灯将灭而暴明。

黄仲理曰。烦躁者。懊 不得眠也。懊 者。郁闷不舒之貌。烦者。气也。火入于肺也。躁者。

血也。火入于肾也。

李 曰。心热则烦。肾热则躁。烦轻躁重。先烦渐躁为阳症。不烦便躁为阴症。烦主气。躁主血。肺主皮毛。气热则烦。肾主津液。血热则躁。故仲景用栀子以治肺。豆豉以治肾也。

【纲】仲景曰。伤寒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

【目】朱震亨曰。烦躁者。气随火而升也。

陶华曰。伤寒烦躁。有阴阳虚实之别。心热则烦。阳实阴虚。肾热则躁。阴实阳虚。烦乃热轻。

躁乃热重也。

【纲】仲景曰。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症。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目】李杲曰。栀子治肺烦。香豉治肾躁。少气虚满者。加甘草。呕哕者。加生姜、橘皮。下后腹满而烦。栀子浓朴枳实汤。身热微烦。栀子甘草干姜汤。火入肺。烦也。火入肾。躁也。烦躁俱在上者。肾子通于肺母也。发润如油。喘而不休。总言肺绝。鼻者。肺之外候。肺气通于鼻。鼻中气出粗大。是肺热也。发者。血之余。肾气主之。发润如油。火迫肾水至高之分。是水将绝也。仲景以发润喘大为肺绝。兼其肾而言之。发在高巅之上。虽属肾。肺为五脏之至高。故言肺绝兼肾也。大抵肺肾相通。肺既已绝。肾不言而知其绝矣。或曰。烦者心为之烦。躁者心为之躁。何烦为肺躁为肾耶。夫心者君火也。与邪热相接。上下通热。金以之而躁。水以之而亏。独存者火耳。故肺肾与心合而为烦躁焉。此烦虽肺。躁虽肾。实心火为之也。若有宿食而烦躁者。栀子大黄汤。

陶华曰。有人伤寒八九日。无汗身热。时时谵语。因下后大便不通。已三日矣。非躁非烦。非寒非痛。终夜不得卧。但心中无晓会处。许学士诊之曰。此懊 怫郁二症俱作也。胃中有燥屎。服承气汤。下燥屎二十枚。得利而解。故仲景云。小便不利。大便难。时有微热怫郁。有燥屎也。怫郁者。

阳气蒸越。形于头面体肤之间。聚赤而不散也。其症有分别。如大便硬而气短燥渴者。实也。大柴胡汤。汗下后有此症。饮水而哕者。胃虚也。桂苓人参汤加茯苓。初得病发汗不彻。并于阳明。续自微汗出。面色赤者。阳气怫郁也。解肌汤。或汗不彻。其脉浮紧者。麻黄汤。或小便不利。时有微热。

大便作难。怫郁不得卧。此有燥屎作实也。承气汤。

虚烦

【纲】仲景曰。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者。栀子豉汤主之。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目】许叔微曰。虚烦者。心中郁郁而烦也。若止云烦者。为表热及邪热传里。故有胸中烦。心中烦。虚烦之别。故凡烦皆热。以栀豉汤随症治之。所以涌去其热也。

柯琴曰。栀豉汤。本为治烦躁设。又可治虚烦。以此知阳明之虚与太阳之虚不同。阳明之烦与太阳之烦有别矣。

【纲】仲景曰。下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

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宜瓜蒂散。

【目】张云岐曰。虚烦之状。心中温温然欲吐。愦愦然无奈。欲呕不呕。扰扰乱乱。是名烦也。非吐则不能已。此二条均是烦也。药均是吐也。而有轻重之不同。汗吐下后邪气乘虚而入为烦者。谓之虚烦。栀豉汤。是吐剂之轻者。不因汗吐下邪结胸中则为膈实。瓜蒂散。是吐剂之重者。

柯琴曰。更烦。是既烦而复烦也。要知阳明虚烦。对胃家实热而言。是空虚之虚。不是虚弱之虚。

二条。是寒结胸中之脉症。心下者。胃口也。满者。胃气逆。烦者。胃气盛也。

【纲】仲景曰。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伤寒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

【目】成无己曰。此二条与前发汗吐下后一条。皆是因吐下发汗而烦者。皆为内陷之烦。故俱用取吐法。以涌去其热。其有不经吐下发汗而烦者。则又是传经之热。不作膈实者也。如少阳症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小柴胡汤。少阴病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少阴病胸满心烦者。猪肤汤。是皆用和解法而彻去其热者也。

【纲】仲景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宜小建中汤。

【目】成无己曰。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烦之热者也。此心中悸而烦。烦之虚者也。以悸为虚。悸甚而烦。故亦为虚也。若少阳之邪入腑者。烦而悸。则又为热。大抵先烦而悸者是为热。

先悸而烦者是为虚也。

短气

【纲】仲景曰。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抟。则为短气。

【目】张元素曰。此为短气之虚者也。

成无己曰。短气者。气短而不能相续。似喘非喘。有气上冲。而实非气上冲也。喘则张口抬肩。

摇身滚肚。气上冲。则腹里气时时上逆。所谓短气者。呼吸虽数。而不能相续。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也。要识其短气之真者。气急而短促。俗谓之气短者是也。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迟。微汗出。不恶寒者。其身不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

【目】张元素曰。此为短气之实者也。

【纲】仲景曰。风湿相搏。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甘草附子汤主之。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

【目】张元素曰。此邪在表而短气者也。

陶华曰。短气者。呼吸短促。不能相续也。千金方谓少气不足以息也。大抵心腹胀满而短气者。邪在里而为实。承气汤下之。心腹濡满而短气者。邪在表而为虚。桂枝汤解之。食少饮多。水停心下而短气者。小半夏汤主之。

李中梓曰。若汗出不彻。以致短气。葛根加人参汤。水停心下短气。五苓散。

【纲】仲景曰。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故未和也。十枣汤主之。太阳病。医反下之。短气。烦躁。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目】张元素曰。此邪在里而短气者也。

成无己曰。虚也。实也。在表也。在里也。皆作短气。又何以辨虚实也。大凡心腹胀满而短气者。邪在里而为实也。胸腹濡满而短气者。邪在表而为虚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三本主义:引领中国式管理

    三本主义:引领中国式管理

    本书探讨三本主义引领中国式管理,对于解决中国企业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时,采取的策略和手段都一一做了细致深入的论述。
  •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在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中,法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世人所瞩目。这种现象的发生源于法学教育自身的巨大价值的存在。本书以法学教育价值为研究视界,以高素质法律人的培养为线索,集中地探讨了法学教育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学知识,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培育法律职业道德,培植法律信仰等方面的价值。
  • 美人心毒

    美人心毒

    穿越了一次,还能再重生一次?她又不是有九条命,是老天爷看她两辈子都活的太可怜,所以愿意再给她一次机会,让她找到幸福吗?那为什么还要让她回到这深宫之中?这个机会是让她重新开始,还是报仇雪恨?上一辈子的仇恨,她怎么也无法忘记,如果老天爷真的可怜她,那就让她痛痛快快地报一次仇,做一次坏人伤害过她的人,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想让她死的,她会让他们求生不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淡公主:百变少女,占据我心

    冷淡公主:百变少女,占据我心

    她,不奢求荣华富贵,她受不了寂寞,无奈中,身份尊贵的她,在平凡的世界里度过了短短的一段时间,不料,再次回归的她,变得不一样了······群号:72828365
  • 变身暖暖爱

    变身暖暖爱

    误食不知名野果的王忆逐渐变成大美女,他不善交流,甚至有些呆萌哦,俗话说呆到深处自然萌!又会遇到怎样的人和事。嫁人向!^_^
  • 千金的秘密:校草被骗99次

    千金的秘密:校草被骗99次

    【全文免费】“呼,外面的空气真是新鲜。”谁知还没走到市中心,就有一辆自行车朝自己骑来,林默本想躲上,待看到车上的少年,她,选择了撞!上!去!她是落魄的千金小姐,她怀着目的接近他。他是商业大家族的少爷,但因被父母冷落而内心孤独。他们到底会展开怎样的故事?请大家尽请期待!(免费是为了让你们能够认识王三岁,并不是此书不好!!!!)
  • 包厚昌文集

    包厚昌文集

    一部分为省市领导岗位上的工作文稿,这是他人生主要历程的客观记录和思想风貌的客观反映。常言道,文如其人,通过这部文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包厚昌同志闪光的一生。
  • 风雪情殇

    风雪情殇

    他,像风一样轻飘却无处不在;她,一团冰雪,心内凛寒。他,三国之中的鬼才;她现代的千金。他和她,本不该有任何的交集,却因为一场早有预谋的意外,双双卷进了三国这个乱世。他们开始了较量,开始了利用。当他们在不知不觉的较量和利用之中,却不晓得早已萌发了爱情的嫩芽。一路坎坷,相互扶持,风雪之间,缠缠绕绕已是密不可分。
  • 烈女猎爱双记

    烈女猎爱双记

    她们两个,从小争到大,争成绩,争宠爱,争人气。还好,这是一所女子中学,她们从不争男人。可是,危机来了,当女子中学和男子中学合并时,该怎么办?哦呵呵!让她们把这所学校搅个天翻地覆吧!
  • 儒道文圣

    儒道文圣

    文道之路,圣人修行。这个世界,文气至上。黑色、白色、赤红、黄色、青色、紫色六色文气包容万物。看苏然如何在这滚滚红尘中苦修,历万劫而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