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41800000015

第15章 药方篇(2)

以上诸方,虽分别热证寒证之治,而和平猛厉,用得其宜,并皆佳妙。然非仓卒可办者,故列诸前茅。冀仁人君子,量力制备,刊明药味证治,广为传播。俾医家病家,一览了然,不例者,既不敢没良方之大用,且以推展施药之仁怀也。

(《伤寒论》)治温病变霍乱之主方,用者因证加减。

黄芩(三两) 炙草 芍药(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论》)原方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按:冬伤于寒,至春发为温病,有或泻或呕之兼证,皆少阳犯阳明也。故仲圣以黄芩清解温邪,虚饮聚而伏邪乘之者,仍宜以此法治之。如火势披猖,上冲下迫,或脉数口渴,或热深厥深,则无藉乎奠中涤饮,当从事于泻火清中,举一反三,在人善悟也。

(《伤寒论》)治温热暑疫,转为霍乱之主剂。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升半,去滓,分二服。

按:此伤寒吐剂也,然古方栀子生用,故能涌吐。今皆炒黑用之,虽不作吐,洄溪谓其涤热除之治干霍乱矣。豉经蒸腐,性极和中。凡霍乱多由湿郁化热,挟秽浊恶气,而扰攘于中宫,惟此二物,最为对证良药。奈昔人皆不知察也。且二物之奇,匪可言罄,如偶以银花、竹叶清暑风,配以白蔻、菖蒲宣秽恶,湿甚者,臣以滑、朴;热胜者,佐以芩、连。同木瓜、扁豆则和中。合甘草、鼠粘而化毒。其有误投热药而致烦乱躁闷者,亦可借以为解救,厥功懋矣。而古今之治霍乱者,从不引用,岂非一大阙典耶。

(《伤寒论》)治暑热炽盛而为霍乱者。

石膏(一斤) 知母(六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按:治霍乱,粳米,须用陈仓者。或用生苡仁亦妙。

(《伤寒论》)治证如前,而元气已虚者。

原方加人参三两。

按:白虎汤神于解热,妙用无穷。加人参,则补气以生津;加桂枝,则和营而化疟;加苍术,则清湿以治痿。变而为竹叶石膏汤,则为热病后之补剂。余因推展其义,凡暑热霍乱之兼表邪者,加香薷、苏叶之类。转筋之热极似寒,非反佐莫能深入者,少加细辛、威灵仙之类。痰湿阻滞者,加浓朴、半夏之类。血虚内热者,加生地、地丁之类。中虚气弱者,加白术、苡仁之类。病衰而气短精乏者,加大枣、枸杞之类。无不奏效如神也。

(《伤寒论》)治中虚暑热霍乱,及霍乱已定,而竹叶(二握) 生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三两) 麦门冬(一升) 粳米(半升) 甘草(炙,二两)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按《集验》云:此方加生姜,治呕最良。余谓治霍乱,宜用地浆煎更妙。

(河间)治暑热挟湿之霍乱。

桂(去皮) 白术 猪苓(各五钱) 茯苓(去皮) 泽泻(各一两) 滑石(四两) 寒水石 石膏 甘草(炙,各二两,一方甘草一两五钱)九味为末。每三钱,温水或新汲水,或生姜汤,量证调下。小儿每服一钱。按:此方,一名桂苓白术散。一方不用猪苓,或云去猪苓加人参,名桂苓白术散。

(即益元散,一名天水散)桂府腻白滑石(六两) 甘草(炙,一两)二味为末。每三钱,温水或新汲水调下,日三。挟表邪者,以葱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煎汤调下。本方加黄丹,名红玉散。加青黛,名碧玉散。加薄荷,名鸡苏散。加朱砂,名辰砂益元散。

(《肘后》)治霍乱发斑。

葱白(一握) 香豉(三合)水煎,入童子小便一合,日三服。

按:石顽云:本方药味虽轻,功效最着,凡虚人风热,伏气发温,及产后感冒,靡不随手获效。余谓胎前外感,何尝不是妙剂。芦根、竹叶、苏叶、黄芩,可以随证佐入。

(《温疫论》)治湿盛霍乱,胸闷溺涩而渴者。

茯苓 猪苓 泽泻 橘皮按:吴氏五苓去桂,而治胃中湿热,最为有见,且以橘皮易术,则无实中之弊,而有利气之功,当变而变,斯为善用古法。欲平霍乱者,宜知所趋响矣。(吴又可《温疫论》解理透辟,用药灵活,为病家不可不阅之书。素园)

(《局方》)治湿盛于中,霍乱吐泻。

茅术(去粗皮,米泔浸,四两) 紫浓朴(去皮,姜汁炒) 陈皮(去白,各三两二钱) 甘草(炙,二钱)四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一片,煎七分服。转筋者加木瓜。本方加藿香、半夏,名金不换正气散。

治湿蕴于中,寒袭其外,而为霍乱吐泻者。

浓朴 陈皮 桔梗 白术 半夏(各二两)大腹皮(一本作苍术,或用槟榔亦可) 白芷 茯苓 苏叶 藿香(各三两) 甘草(炙,一两)十一味为粗末。每三钱,姜三片,枣一枚,煎服。(《兰台轨范》此方无白术,似更妥。谢城)按:上二方,皆治风寒外感,食滞内停。或兼湿邪,或吸秽气,或伤生冷,或不服水土等证,的是良方。若温暑热证,不兼寒湿者,在所切禁。今人谓其统治四时感证,不审病情,一概滥用,误人不少,用治霍乱,姜枣宜裁。

(一名四七汤。《金匮》)治情志不舒,痰湿阻半夏(一升) 浓朴(三两) 茯苓(四两) 干苏叶(二两) 生姜(五两)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

按:此方既主七情不适之郁痰证,亦治寒湿不化,风感外侵,食滞不消。误投滋补,因而病剧者,无不所响辄捷。

治夏月虚人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霍乱吐泻,而身发热者。

香薷(二钱) 人参 茯苓 甘草 扁豆 浓朴(制) 木瓜 杏仁(去皮) 半夏(各一钱) 藿香砂仁(炒研,各六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水煎服。

(《局方》)治暑月乘凉饮冷,阳气为阴邪所遏,头痛香薷(一斤) 浓朴(姜汁炒) 白扁豆(各半斤)三味为粗末。每五钱至一两,水煎,冷服。

(《活人》)治同上。

原方加姜汁炒黄连四两。

治霍乱转筋,肝火内炽,或吐青绿苦水者。

川连(六两) 吴茱萸(取陈而开口者,一两)二味同煮干为细末,米饮糊丸,绿豆大。每三钱,陈木瓜五钱,煎汤下。吐酸味者,竹茹、生苡仁各三钱,煎汤下。

按:张雨农司马见余采此方,极为首肯。云:尝在都城,见杜石樵少宰,亦用此药,治愈多人也。

治温病转为霍乱,腹不痛、而肢冷脉伏,或肢不冷而口渴苔黄芩(酒炒) 焦栀子 香豉(炒,各一钱五分) 原蚕沙(三钱) 制半夏 橘红(盐水炒,各一钱)蒲公英(四钱) 鲜竹茹(二钱) 川连(姜汁炒,六分) 陈吴萸(泡淡,一分)阴阳水二盏,煎一盏,候温徐服。转筋者,加生苡仁八钱,丝瓜络三钱。溺行者,用木瓜三钱。湿盛者,加连翘、茵陈各三钱。

(《霍乱论》)治暑秽挟湿,霍乱吐下,脘痞烦渴,苔色白腻,飞滑石(四钱) 香豉(炒,三钱) 焦栀(二钱) 黄芩(酒炒) 省头草(各一钱五分) 制浓朴 制半夏(各一钱)水煎,去滓,研入白蔻仁八分,温服。苔腻而浓浊者,去白蔻,加草果仁一钱。

(《霍乱论》)治湿热蕴伏而成霍乱,兼能行食涤痰。

制浓朴(二钱) 川连(姜汁炒) 石菖蒲 制半夏(各一钱) 香豉(炒) 焦栀(各三钱) 芦根(二水煎温服。

(《霍乱论》)治霍乱转筋,肢冷腹痛,口渴烦躁,目晚蚕沙(五钱) 生苡仁 大豆黄卷(各四钱) 陈木瓜(三钱) 川连(姜汁炒,三钱) 制半夏 黄芩(酒炒) 通草(各一钱) 焦栀(一钱五分) 陈吴萸(泡淡,三分)地浆,或阴阳水煎,稍凉,徐服。

(梦影)治温暑痧邪,深入营分,转筋吐下,肢厥连翘 丝瓜络 淡紫菜(各三钱) 石菖蒲(一钱) 川连(吴萸水炒,二钱) 原蚕沙 地丁 益母草(各五钱) 生苡仁(八钱) 银花(四钱)地浆或阴阳水,煮生绿豆四两,取清汤煎药,和入生藕汁,或白茅根汁,或童便一杯,稍凉徐徐服。

(《霍乱论》)治霍乱后,余邪未清,身热口渴,及余鲜竹叶 生扁豆(各四钱) 香豉(炒) 石斛(各三钱) 枇杷叶(刷,二钱) 橘红(盐水炒) 陈木瓜(各一钱) 焦栀(一钱五分)水煎温服。

(梦影)治霍乱后,胸前痞塞,汤水碍下,或石菖蒲 黄芩(酒炒) 制半夏(各一钱) 川连(姜汁炒,五六分) 苏叶(三四分) 制浓朴(八分) 鲜竹茹 枇杷叶(刷,各三钱) 芦根(一两)天雨水急火煎,徐徐温服。小溲秘涩者,加紫菀。(此方甚巧,谢城)按:此泻心汤证也,何必另立方治?以暑热秽浊之邪,与伤寒不同,故五泻心皆圆柄方凿之格,漫为引用。岂徒无益已哉?兹以菖蒲为君,辛香不燥,一名昌阳者,谓能扫涤浊邪,而昌发清阳之气也。合诸药以为剂,其奏蠲痰泄热展气通津之绩,已历试不爽矣。

(《金匮》)治霍乱后,余热未清,神倦不饥,无苔麦冬(一两) 制半夏(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 甘草(炙,六分) 粳米(半合) 大枣(四枚,擘)水煎,温分四服。

按:海藏以竹叶易半夏,治温热后房劳复之气欲绝者,大效。余谓即不因房劳复,而气液两亏,不能受重剂峻补,皆可以此汤接续其一线之生机,余屡用辄效。

(《霍乱论》)治霍乱后,津液不复,喉干舌燥,溺短北沙参 生扁豆 石斛 陈仓米(各四钱) 枇杷叶(刷) 鲜竹叶 麦冬(各三钱) 陈木瓜(六分)生甘草(一钱)水煎服。

(《伤寒》)治伤寒转霍乱,身热头痛,渴欲饮水。

白术(石顽云:宜用生白术) 茯苓 猪苓(各十八铢,按二十四铢为一两,每铢重四分二厘弱,六铢为锱,即二钱五分,十八铢即七钱五分) 泽泻(一两六钱) 桂(五钱)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多饮暖水,汗出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滚珠》

    《滚珠》

    圆,代表循环,万事万物偕逃不了其中。而逆天修神则是要打破这循环逃脱生天。黄社,离开了令他伤心的地球,去了异界——千珠世界开始了他的修神之路......
  • 日沉东海

    日沉东海

    徐忆辰本为秦朝方士徐福之义子,随其东渡之时,因海中异象不慎坠落东海,却就此进了归墟之境。入主赤城后,在归墟九州间往复斡旋,结识诸多友人,而他自己,却深深陷入一个男人可否同时爱着两个女人的谜题之中。伴随时间推移,他渐渐发现,这东海归墟竟与世间多处相连,而他那远洋东渡的义父徐福,数百年后居然也未死去,更似乎,正酝酿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 恐龙密码

    恐龙密码

    《光光头赵华童话系列:恐龙密码》以书中的《圣塔巴巴虫洞》为例,首先,文字干净利落,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行文颇有欧美科幻小说的味道,其次是想象力,这篇融合了科幻、魔幻和童话元素的作品,其故事的产生,源于一个奇特的想象:沙漠上的海市蜃楼,其实是一个随机开启的虫洞!
  • 妃池中物:繁花似梦

    妃池中物:繁花似梦

    她是下人所生的孩子,她一出生将她娘克死,这个全府上下口中的扫把星决定要离家出走。他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神医公子,亦是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名剑山庄的少庄主,可能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他和她相遇了。突发的意外,从此......她的命运彻底改变了。他明明可以逍遥于江湖,他却选择守护在她的身边......这么多年来,她第一次正视自己的心。眼前的事情还没解决,各种事端四起......无论她做什么事情,他都永远支持她,对她不离不弃,还对她许下了一生一世的承诺,在生与死的边缘,她没有退缩,是不是她一直太过执着,才会导致现在的处境。不是她忘记与他之间的誓言,而是命运轮不到她来选择......**************************************************求荷包,求花花,求月票,求包养.......求各种!
  • 青少年最喜爱的哲理故事

    青少年最喜爱的哲理故事

    本书精选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经典哲理故事。一则则充满智慧的故事,饱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可以促使青少年去追求理想,凭借自己的双手拼搏美好的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空间。通过阅读这些哲理故事,青少年读者能够领悟人生真谛,从而踏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 我当灵媒那些年

    我当灵媒那些年

    我叫徐凡,我是灵媒,不过,在未成为灵媒之前,我只是听说过许许多多的灵异故事!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我有一天竟会亲身经历这些我以往只是在灵异故事里听说过的事情……这里面的一个个活人禁地,一个个艳鬼,厉鬼,都不知道多少次差点要了我的老命,但我并不后悔成为一个灵媒!因为,这是我最好的选择,我想好好活着,我想荣耀的活着,就得与天斗,与地斗,与鬼神争命!
  • 末世4

    末世4

    末世纪元年,灾难降临。“那一刻,我只能看见可怕的绿色光芒在天空中爆发……”“未知的光芒,慌乱的人群,如病毒般蔓延的恐惧……”“我愿永远也不再回忆起那一刻——神啊,请您拯救我们,饶恕我们的罪恶吧……”王臻原以为自己会像个普通人一样过完自己的一生,即使他生活在这个混乱的末世。直到他收到了一封匿名寄来的信,里面只有一段不知所以的经文和一枚奇怪的黄铜戒指,而信的署名……却是他那早在二十年前死亡的母亲,夏明霞。“INDOGWETRUST!!!”“末世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四,哪里都有四……”“S.R.计划?那是什么?”“都是骗局!!!哈哈,都是骗局!!!”“一起毁灭吧。”
  • 铁血狂医

    铁血狂医

    碎星,破月,两颗绝世丹药颠覆天梦第一医药世家滕家。残酷的现实,鲜血的洗礼,滕炎顶着废物的名头一路高歌猛进于血腥杀戮中强势崛起,背负起复兴家族的使命。他是药师,创造逆天丹药,掌握强者命运;他是战士,修炼绝世功法,畅饮仇人鲜血。武可逆天,药倒乾坤。看滕炎如何以妖孽般的头脑铸就一世不落神话.......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穿越之隋朝皇子

    穿越之隋朝皇子

    我乃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之三子杨俊是也,作为一个年轻有为,风流潇洒的完美型皇子亲王,权利、美人都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