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40300000001

第1章 (1)

首楞严经疏序

中散大夫守御史中丞充理检使权判吏部流内铨上护军琅琊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九百户实食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王随撰

大佛顶密因了义首楞严经者。乃竺干之洪范。法苑之宝典也。昔能仁。以出震五天。独尊三界。假金轮而启物。现玉毫而应世。观四生之受苦也。惠济庶物。愍群机之未悟也。力垂善诱。于是。俯仰至理。述宣微言。辟大慈之门。廓真如之海。以为。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起。一切众生。不出因缘而有。乃知生死轮转贪欲为本。修证常乐禅慧为宗。则斯经也。可以辩识诸魔破灭七趣。谓止及观。修圆教妙明之心。发真归源。证上乘至极之说。懿其般剌译其义。房相笔其文。今 江吴释璇师。学识兼高。辩才无碍。以是经典。为时教于一代。分妙理于十门。功济大千。道传不二。瞪目合手以明妄。毁相泯心以会宗。信受则为世津梁。开悟则入佛知见。乃显经以住疏。因疏以明理。故可以开前疑而决后滞。披迷云而睹惠日。然后知色空无异同归实际。生佛靡殊不离方寸。随志抂外护。惭无内学。因获览阅。辄述序引。归依法宝。幸精究于真诠。赞扬佛乘。愿普沾于胜果者已

大宋天圣八年青龙庚午孟冬二十一日辛丑道斋东轩序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惟净。谨上书于中丞阁下。近蒙以 新制首楞严经疏序。特赐 宠示者。鸿儒大士嘉赞宝乘。浅学缁流叨窥法句。身心适悦。种智增明。顶奉依归不任庆幸。窃以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者。菩萨行门。诸佛心印。开有为即尘沙妙用。归无相即法界真源。不有不空。绝名相于言[(ㄇ@人)/弟]之外。现因示果。分阶位于神化之中。境不碍心。惑不碍智。七大之性大无所待。八还之法还无所从。所以了真如心。息虚妄本。起方便慧。宣秘密言。万法以之圆融。诸佛以之自在。入不二之二谛。悟不空之三空。伟矣真宗不可思议。聿有高士。著述疏章。焕决秘诠。简谈佛旨。恭惟 中丞入佛知见。解法因缘。学佛修行。袪拂有空之病。宣法性相。融明起灭之端。为护法城。作不请友。高制序引。恢阐教乘。永代作程。长冥示炬。惟净。夙承道顾。忝玩奇文。佩戴恩私不任抃跃。不宣惟净顿首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一)

长水沙门子璇集

稽首我大师  十方调御尊

佛顶首楞严  大觉如来藏

圆明诸圣众  上首龙尊王

常辟大慈门  救摄众生者

愿垂加护我  显说妙难思

普共诸含灵  速证真如海

将释此经。十门分别。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教义分齐。四所被机宜。五能诠体性。六所诠宗趣。七教迹前后。八传译时年。九通释名题。十别解文义

初中二。一总。二别。总者。谓詶因酬请。显理度生。一代教兴皆由此矣。若原佛本意。唯为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虽三车通许唯赐白牛。但为一乘无三及二也。别者。有十。故说此经。一为克示真三昧故。谓阿难遭难。盖无真定。故请诸佛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及佛告许。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至于再请责己将谓惠我偈赞希有等。乃至如来讽叹名金刚王如幻三昧。敕说圆通文殊拣显指三世佛同此一门。道场加行。成就圣位。立此经名。破灭七趣。辨识诸魔。皆为此也。二为广破诸妄执故。谓阿难执妄迷真。匿王执常为断。七处征诘。三疑拒诤。佛再语云。若汝执吝分别觉观为汝心等。故约心见二门随执广破。此之执相不离人法也。三为开显妙明心故。谓阿难初请三昧。佛先审问发心。既陈爱见之源。全迷真实之体。遂云。众生无始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此真妙明。即是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故阿难自责不知寂常。如来许可发妙明性。先就心见二门乍征乍显。后约三科七大分明显会。令于法法咸见性常俱遍俱融含摄无碍。众皆领悟。自知心遍十方。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体。元明心遍含裹十虚。身土虚空了无所得。唯一本妙常住不灭。洎满慈疑于有相庆喜再责因缘。佛随开示令得知见矣。四为决断众疑网故。谓佛显示真见。阿难随见疑生。或缩断。离身。因缘。自尔。和合。非合。执相疑性。诸大遍圆。灭妄生妄成真不真。修无常因获常住果。疑网既众。佛随断之矣。五为辨析修行门故。谓佛广示藏体。庆喜深解现前举喻。天王赐与华屋虽知所赐将入无门。已悉多闻不逮修习。故请问云。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入佛知见。佛举二义决定。以为发觉初心。谓止及观。斯为要也。初令以湛旋妄成不生灭。次令审详烦恼知根降伏。一根既反余根自旋。诸妄销亡不真何待。六为分别邪正行故。谓阿难已悟修行。后代罔知邪正。虽期正道多陷邪宗。水灌漏卮若为取满。庆喜请云。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至多。欲令心入佛乘远魔无退。佛举四种明诲诸圣同途。戒根不亏。定慧可据。如其不切清禁。禅慧洪深。鬼属魔民斯难逭免。祈进却步。诚可悲夫。七为显咒功能胜故。谓庆喜难在登伽。如来遣咒往救。承力虽至密言阙闻。况能潜护根门防闲宿习。斋戒不禀而自备。果证不远而可得。消难获利。自行化他。因人果人。靡不由此而辨其事也。八为证入有阶降故。谓理绝修证。事存阶渐。偏一则病空有。圆通则融真俗。故不损寂灭而建立诸位。阿难知机为请。如来就行开示。始从渐次终乎极果。于无生忍中立五十七位。不断而断惑障必亡。非证而证神用斯备。岂同魔外都无位次耶。文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耳。九为广示诸魔境故。谓修禅观人靡不有初。而鲜克有终者。盖不谙其魔境妄生取着。不了唯心遂派诸道。佛慈无缘不问自说。观中破阴每阴十种。五十境界分析邪源。末代修禅免为所惑。十为究尽妄想源故。谓五阴诸经皆说。未闻五妄想成。今明破一阴时出一妄想。破则从粗至细。起则自细现粗。其之根源唯一识阴。识阴无体。但是圆常。文云。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既知五阴咸是妄想。五阴摄法何所不该。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也。由斯十意而说此经

二藏乘分摄者。谓三藏之中修多罗摄。二藏之中菩萨藏摄若此摄彼则兼该二三。持戒证果有小乘故。征难辨析最明显故诸乘之中一乘所摄。若此摄彼亦该诸乘。十二分中契经方广二分所摄。摄彼如前

三教义分齐者。依贤首大师。二义分别。一约教诠法通局显分齐。谓以义分教。教类有五。一小乘教。但说我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说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说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为分。三大乘终教。亦名实教。说如来藏随缘成阿梨耶识。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四大乘顿教。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呵教劝离。毁相泯心。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故说为顿。五一乘圆教。所说唯是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主伴无尽也。若于五中显此经分齐。正唯终教。兼于顿圆。若将此经与五教互相摄者。五唯后三摄此。此总摄彼诸教。二约法生起本末显分齐。依起信论。明诸染法。本末五重。论中。初唯一心为本源。二依一心开二门。一心真如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二心生灭门。谓依如来藏与生灭合名阿梨耶识。三依此识明二义。一觉义。谓心体离念等。二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不觉心动等。四依后义生三细。一依不觉故心动名业相。二依动故能见名转相。三依见故境界妄现名现相。五依最后生六粗。一智相(依境分别也。即法执俱生)。二相续相(依智起念不断。即法执分别)三执取相(心起着故。即我执俱生)四计名字相(我执分别。上四皆惑)五起业相(业也)六业系苦相(报也)若以诸宗。就此五重显分齐者。谓人天唯齐业报。小乘齐后四粗。法相极于三细。终顿圆通诠本末。方穷初一心源。初一心源。即此经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经标此心为宗本故。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故。二根本中。说为无始菩提涅槃元明体故(第一重)约见约心。或破或会。至于备历三科七大。咸言妙真如性等。即心真如门。经喻瞪目合手眚见灯光。性明圆故因明发性。识精元明性一切心等。即生灭门(第二重)满慈致疑。佛举。本觉明妙。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等。即本觉不觉也。了然自知。发真归元。觉迷迷灭等。即始觉也(第三重)三相四轮。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等。即三细(第四重)引起尘劳烦恼。聚缘内摇趣外奔逸。业果众生二种相续等。即后五粗(第五重)由是。此经具诠本末。学者备览。足见幽深

四所被机宜者。依圆觉疏。略有二种。初料拣。后普收。初谓。乐著名相以文为解者。系滞行位高推圣境者。情尚于空触言宾无者。自恃天真轻厌进习者。固执先闻担麻弃金者。如上皆非其器。反上即皆是器。后普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俱得闻之无不获益。谓宿种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种者亦皆熏成圆顿种性。如华严经食金刚喻。若约五性正被菩萨性。及不定性。兼为余性作远因缘。三聚之中。为正定聚令增妙行。为不定聚令修信心。为邪定人作远因缘也

五能诠体性者。略作四门。一随相门。复二。一声名句文体。体用假实二相资故。二通摄所诠体。若不诠义文非教故。二唯识门。前二不离识所变故。然有本质影像之异。三归性门。此识无体唯真如故。四无碍门。心境理事交彻相摄。以一心法有二门故

六所诠宗趣者。即有通别。初谓统论佛教因缘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若佛灭后。贤圣弟子。相承传习。通大小乘。宗途有五。如起信疏。别明此经者又有总别。总以心境空(遍计如蛇鬼。经云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又经云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寂(依他如影像等。经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等)藏性圆满(由空寂故圆满成实。经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等)凡圣平等为宗(下云迷悟死生了不可得。又圣凡无二路。又生死涅槃皆即狂劳等)。令修行者。忘情(由悟宗故。下云。即汝心中狂性自歇。旋流无妄)等佛(由情忘故。经云歇即菩提。即同如来等)观行速成(文云方便易成就)为趣。又以前趣为宗。令惑业消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永绝轮回(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起大神用(不须天眼自然观见等)安乐(身心快然获大安隐)自在(一为无量小中现大等)为趣。别有五对。一教义。二事理。三境行四行。寂五寂。用皆初宗后趣。此五亦是从前起后。渐渐相由也。若以要言之。不出解行修证。初解如来藏为宗。行首楞严为趣。谓佛许示真修。却约心见征解故。次修此真定为宗。证彼藏体为趣。故下请云虽获大宅要因门入等

七教迹前后者。佛说此经。非谓一时顿说。说必前后。集者约类总为一部。谓佛初说。匿王在座叙外致疑。破彼断见。后至阿难疑问七趣。举琉璃王诛释种姓。善星比丘妄说法空。二俱生身陷入地狱。琉璃岂非匿王之子。王死为嗣。方诛瞿昙。族姓岂有事之未形而预致问耶。故知此经非一时说。若以文义往定。即法华后。涅槃前也。经文明指耶输受记持地证经。以义往推。序叹声闻。非约小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法华已前无此叹故。声闻入实。法华已前亦无显露。今经有故各说圆通。诸小乘者皆叙本时。或述今遇尽证圆妙。法华前无。应知在后。然又不唱入灭之期。定涅槃前。二经同部。此经居中。俱醍醐味无所疑也

八传译时年。下云。大唐神龙元年乙已岁五月二十三日。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先是。三藏将梵本。泛海达广州制止寺。遇宰相房融知南铨。闻有此经。遂请对译。房融笔受。乌长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翻经才竟。三藏被本国来取。奉王严制先不许出。三藏潜来边境被责。为解此难。遂即去回。房融入奏。又遇中宗初嗣。未暇宣布。目录阙书。时禅学者。因内道场得本传写。好而秘之。遂流此地。大通在内。亲遇奏经。又写随身。归荆州度门寺。有魏北馆陶沙门惠振。搜访灵迹。常慕此经。于度门寺遂遇此本。初得科判。又据开元中沙门智升撰释教目录二十卷。其第九云。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大唐沙门怀迪于广州译。迪循州人。住罗浮山南楼寺。久习经论。备谙五梵。因游广府。遂遇梵僧未详其名。对文共译。勒成十卷。经之题目。纸数文句。与今融本并不差异。迪笔受经旨。缉缀文理等。今详二经。译人虽别。译本是同。或恐迪因证义各据流行故今目录书写有异。不尔岂无一处差别译主名字何得未详耶。二本既同今解融本

九通释名题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古墓里的新娘:狂暴二小姐

    古墓里的新娘:狂暴二小姐

    她,21世纪身份极其神秘的顶尖杀手,冷酷腹黑,口蜜腹剑!一朝穿越,却是纳亚家最无用的废物二小姐……天才?废柴?不屑?嘲讽?丫的!不怕死的都放马过来!想杀她?哼!那也要看看地府敢不敢收?呃!神马?魔君看上我了?好吧,长的帅的话倒是可以考虑……!
  • 武动八荒

    武动八荒

    无极门逐渐没落,景空形作为唯一一名弟子,因本身无属性无法修炼武学,成了无极门最后一代传人。机缘巧合下来到了一个未知大陆,才发现自己依旧是身无属性。感叹命途多舛之际,突然发现随自己而来的还有一本功法。他记得第一次看这本功法的时候,扉页赫然写着《乾坤大挪移》!再翻一页:《乾坤大那多》!吐血三升才意识到自己买的是盗版,但此刻这本盗版功法竟然是唯一一件与自己来到异界的东西。怀着诧异的心情,再次拿起功法,赫然发现,功法的名字又变了……
  • 王子恋上女混混

    王子恋上女混混

    当王子恋上女混混,是一个杯具!她拥有着所有女性的魅惑,于是那些男银们都对她虎视眈眈!身为她众多爱慕者中的一位,他帅到让人窒息的地步,实则却是个恶魔般的人物!
  • 邪魅殿下的天使公主

    邪魅殿下的天使公主

    他(夜辄墨),地狱界的领头人,更是一位佼佼者。以虐待,欺负人类为乐,是个心里极其变态的家伙,这一切都和他的童年生活有关;她(寒芊雨),天使界的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没有一点点大小姐脾气,心地善良,喜欢种植花花草草,喜欢可爱的小动物,能施幻境;他(韩皓煜),天使界的骑士,温儒尔雅,对他人都很有礼貌,容易亲近,是个很典型的儒雅公子哥,也很喜欢小动物和花草。
  • 那部手机会造鬼

    那部手机会造鬼

    他得到了一部自称会造鬼的死亡手机。得到那部死亡手机后,他也曾主动或被动的杀过人,也曾因灭绝人性的杀戮而饱受煎熬。年少无忧的岁月,他一次又次反抗,一次又一次妥协。在他以为生活只能在无数次反抗与妥协中匆匆结束的时候,一些神秘人物的出现,帮助他一点点揭开了死亡手机的神秘面纱。也揭开了,与他有关的一系列秘密!
  • 英雄联盟之异界武神

    英雄联盟之异界武神

    这是属于瓦洛兰大陆的故事,这里没有战无不胜的主角,也没有站在世界顶峰的王者。这里有的,仅仅是超越,英雄,超越生死!
  • 我的老婆不是人

    我的老婆不是人

    一个陌生女人闯入我的家,给我洗衣做饭,当田螺姑娘。我知道她是个活死人,我却义无反顾的要娶她。任莹莹白天野蛮傲娇,晚上温柔卖萌,她的身体里有只鬼,这是一个我和鬼老婆的故事。故事很粗糙,因为我有个粗糙的师父,还有个讲究“科学化抓鬼”的大哥。故事很妖娆,因为大哥说女人比他少多没面子,男人不能没面子,于是我成了禽兽。故事很惊悚,因为有很多恶鬼找我麻烦,鬼一点不可怕,只是有时候我经常把自己吓着了。最后,这个故事很长,但是一定会写完!
  • 修仙之剑破九霄

    修仙之剑破九霄

    宋辰,自小经历灭门之灾,却在逃命途中误食仙人遗宝,吞噬天地精华,炼化仙人遗骸,修上古剑术,上九霄、战天下!剑斩天河星辰,身渡轮回万劫,任你世家豪门、不惧妖孽天才,掌控天地,万古无敌!
  • 当时明月在

    当时明月在

    一生一世一双人,自从见到谢轩的第一面,白若秋便满心的把自己全都给了他。不管是欢声还是笑语,痛苦或者灰暗……你人生的每一个重要的时刻我都渴望着参与,但却错过了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幕……这世界,天南海北、山长水阔,我都走遍了,只为寻你;离家出走、逃避婚约,也只为你……我们之间经历了那么多,你的山盟海誓还能再对我实现吗?
  • 忘川碧落曲

    忘川碧落曲

    EXO王道文,CP勋鹿。本文延续了果子上部(未完结,暑假续更)《在天国的那边》的风气继续清水,剧情继续虐虐虐,长篇连载ING,表示不会弃更,并且尽量在6月14日开始一直到8月20日这段时间中更完。果子这次不会负重望,中途消失地无影无踪。这是校园剧情向,由果子自己的经历撰写,希望看官们喜欢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