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400001799

第1799章 标杆作用

在加上他们从东北选拔去苏联学习本科专业的学生,现在他们足足有近千人在苏联学习飞机设计制造、发动机的研究,以及航空材料的研究与设计。甚至还有几十个人,就在苏联各个航空设计局学习。

尽管留美出身的他,对于苏联的科技水平,尤其是航空科技水平很是有些不屑一顾。认为抗联选拔留学生出国深造国家的选择上,还是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别说美国的科技实力,是远远的超过苏联的。就连英国的科技实力,也在苏联人之上。

西方老牌帝国的科技底子和实力,的确不是一些新兴国家能够相比的。别说苏联,就是日本也不如。苏联的航空科技水平,一直就是二流。别的国家飞机都已经大量使用铝了,他们还在使用木制或是钢管蒙布的机体。

这一点上,完全可以从他们援助给重庆的两种战斗机看出来。从飞机的气动机构,还是材料应用,甚至是工艺与美制飞机都无法相比。普遍都是粗制滥造,甚至给人的感觉是用斧子劈出来的一样。而且日本人的飞机已经开始换代,他们却还在大量使用两种老式飞机。

既然已经决定拿出这么一大笔的资金,去选派留学生。那么就应该去科技实力更发达一些的西方国家,而不应该去整体科研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苏联。尤其是杨震认为喷气动力,将会是航空动力未来发展方向的情况之下,更应该选择去英国。

作为一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他对整个世界的航空研究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他认为当今世界上,对航空发动机研究最前沿的还是英国。即便是美国与英国人相比,也多少有些逊色。美国在航空材料上占一些优势,但是真正的一些核心技术还是英国人那里比较好。

比如发动机的涡轮增压技术,英国人几乎是一枝独秀。就连美国人也是借着二战的机会,从英国人手中搞到的类似技术。英国人的梅林发动机,可以说是眼下世界上最优秀的液冷发动机。

尤其是肯定会作为未来主要航空动力的喷气式发动机的研究上,英国人与德国人都还是比较领先的。尽管德国那里现在是想也不要想了,但是还是应该想办法去英国深造。毕竟英国人的水平,可是比苏联人要强的多。

而且眼下的苏联人,本身也在大量的引进西方列强的发动机。他们的发动机,基本上西方的仿制产品。因为工艺的原因,其发动机的性能与原厂货相比,还相当幅度的下降。去苏联那里学,学的再多也是落后的技术。

眼下抗联既然与美英是盟友关系,更应该选择去美英留学。最关键的是,与本土正在进行着一场规模空前大战的苏联相比。美英两国虽然也在参战,但是至少本土还没有陷入战场。去这两个地方,留学生的安全也有保障。

面对他的不以为然,杨震只能苦笑着告诉他。美英对接受抗联留学生事情上,一直秉承着留一手的态度。抗联已经就选派留学生的问题多次交涉,但美英两国始终不吐口。即便勉强同意接收,也基本上都是与先进的航空、动力等学科无缘。

抗联只能想办法从关内的各大学之中,以某些方面名义资助一批学生以自费留学,或是学术交流的办法去美英两国学习。国内去年去英国学习航空专业,以及航空动力专业的,就有三分之一是抗联暗中资助的。尽管只有十几个人,但这已经是尽了最大努力。

就是苏联方面也不是无偿为抗联培养这批学生的,也是抗联按照全额支付了所有留学生,相对来说比较高昂的学费,并给予苏联一定的粮食援助才谈下来的。一个留学生仅仅每年的学费,抗联就要支付四千卢布。生活费用,抗联都要用粮食和煤炭顶账。

而且在粮食方面,苏联人只要小麦等细粮。玉米和高粱,苏联人是不要的。但对于抗联来说,就算方方面面的压力再大,也得咬牙坚持。中国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实在已经是欠账太多。

现在想要弥补,这个代价再大,抗联也得承受下来。这也是中国人追赶世界科技潮流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错过了,将会付出的代价更加高昂。如果按照重庆方面那种散养式的培养方式,想要弥补这个缺口,将耗费更多的时间。而

中国人,也将错过追赶航空工业发展的一次重要机会。苏联方面虽然培养体系,虽然有些过于条条框框,专业划分的也过于详细,不太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但却是在短时间之内,加快培养速度的一种手段。

苏联在涉及到航空工业上,某些方面的确不如美英两国。但是在很多方面,也并不次于西方国家。在一些科技上,还有着自己的独到方面。现在中国人更需要的是稳扎稳打,先夯实基础。

从这一点上,苏联人划分过细的培养体系,虽说很难培养出全科的人才,但是术有专攻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至少眼下的苏联人,是唯一一个答应大批量的接收抗联留学生的国家。

美英在航空研发体系上,以及综合技术水平上,的确要好于苏联人。但是他们不会将这些东西,传授给中国人的,更不会传授给抗联的,因为他们不会为自己培养出一个竞争对手。猫教老虎上树的那个寓言,他们比中国人懂得的更多。

现在对于抗联来说,除了利用现在这个盟友的机会,尽可能的多吸收世界航空技术,想尽办法培养出一批人才之外。更多的就是要自力更生,不要想着依赖任何人。而向他钱学渠这样的人,就是自力更生建设自己航空工业的最重要基石。

杨震的话音落下,尽管钱学渠已经有些被说的心动,但却是还在犹豫之中,并没有点头立即答应留下来。他是一个学者,但并不表明他真的是一个书呆子。这段时间的遭遇,让他现在还心有余悸。

看着钱学渠有些犹豫的表情,杨震笑了笑道:“这样,如果钱先生还要坚持返回重庆的话,我也不会强留。不过既然决定要走,就不差这几天的时间。钱先生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有机会见面,聆听钱先生的指导。”

“这样,还请钱先生在详细的考察一下我们的工厂和学校,给我们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毕竟我们这些当首长的,都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有的事情,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如果钱先生这样的专业人士,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意见,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

对于杨震又一次诚恳的邀请,钱学渠犹豫一下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下来。见到这位老兄总算点了头,虽说对去留的问题还没有最终吐口,但是杨震知道只要给自己一定的缓和时间,还是可以将他留下来的。

在离开航空兵招待所之后,杨震叮嘱方子翼,让他从航空兵政治部抽调出一名副主任,亲自陪同这位钱先生去参观。除了一些高度涉密的方面之外,其余的可以让他随便看,部队也可以让他下。

他们航空兵不是想要改造B二十五轰炸机吗?完全可以聘用这个家伙作为顾问,用这个名义来将他彻底的拉进来。这个家伙虽说没有吐口留下来,但是已经处在犹豫之中。只要让他的所学能够得以致用,他才会抛弃最后一丝犹豫。

再三交待完毕方子翼之后,杨震告诫他。对于这些一门心思科技报国的科学家来说,想要留住人,不是靠给他们多么优厚的待遇,更不是靠着给他们多少的金钱。如果图这些东西,他们也不会回国。

眼下的国内不管那个派系或是方面,即没有能力让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没有能力将他们抱负变为现实的国内了。他们完全可以留在能给他们这些的英美,来继续他们的研究。而且国内给的待遇再好,也不如欧美,尤其是美国人能给的起的。

要想真正留得住人,就给予他们施展空间的地方。只要种好梧桐树,又何愁吸引不来金凤凰?只要抗联能给他们一个真正施展抱负的舞台,实现他们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梦,那么才是留住人的根本。

杨震认为这个钱学渠留与不留,并不能只看表面问题。以现在的局面来说,多他一个钱学渠固然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少了他一个人,也还不到工作完全无法开展的地步。但是这个人却可以起到一个标杆的作用,用他来吸引更多的留学英美的科技工作者,在现在或是不远的将来回国工作。

所以对于这个人一定要重视,给予他足够的空间,想办法将他彻底的吸引到工作中来。否则就是留住了人,也留不住心。最关键的是如果能留住他,对抗联人才吸引计划会有相当大的便利。人家看你是不是真心的,要看对待现有科技人员的态度,这就是标杆的作用。

政治部那位负责审查的副主任那里,他会让政委亲自出面去解决。如果某些人还是换不了脑筋,那么就干脆换人。这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他杨震不怕得罪人。寒了一个人的心不可怕,但是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那才是真正致命的。

在叮嘱完毕方子翼之后,杨震没有返回航空兵司令部,而是回到抗联总部。与方子翼和黎明的谈话,以及今天发生的问题,给他变相的提了一个醒。自己在有些事情的考虑上,有些过于片面了。

总认为眼下自顾不暇,尚需要美英大量援助的苏联人,不太可能会提供给自己作战飞机。而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美英身上。但自己也忽略了国内特殊的政治环境,对美英援助飞机性能上的限制。

眼下得到大批美英制造新式飞机援助,以及国内航空工业东迁完成。各个飞机工厂已经恢复生产的苏联人,也未必完全没有可能向抗联出售新式战斗机。在美英拒绝提供新式飞机的情况之下,自己的确应该做好两手准备,想办法采取交换的方式,从苏联购进一批新式飞机。

同类推荐
  • 我的家庭档案:悠悠岁月

    我的家庭档案:悠悠岁月

    父亲走了之后,母亲对我们说:“以前不管你爸走出多远,我都能带着你们找到他,现在找不到了。”很少谈起过去的母亲此刻却时时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拢不住的思绪在时空间信马由缰,甚至追溯到上数几辈人的遥远的过去。那一幕幕苦辣酸甜的情景和一个个喜怒哀愁的音貌展现眼前。令人感叹的是,我们这个普通人家的小历史以及几代升斗小民的命运竟与时代的大历史大潮流如此休戚相关,难以切割。特别是父母参加革命后,经过抗日风雨、内战日月、朝鲜战争、屯垦创业、水利会战等等,更是一步步谱写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人生之歌,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人所具有的境界和情感。
  • 重返抗日战场

    重返抗日战场

    一群八十年代的我军精英,执行绝密的“崛起工程”,集体穿越到了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以“八路军特别纵队”的名义,加入到民族解放战争中,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之后又收复所有中国历史上被占领土,以雄厚的实力叫停第二次世界大战,重新建立起新的世界秩序,实现了“驱除日寇,统一中国,建立共和,夺回失地,主导世界”的战略目的。富士山上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
  • 征服大海

    征服大海

    带着家园的生存和人类的前途,征服那广阔而无边的海洋!
  • 激光武器科技知识(下)

    激光武器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暗战至尊女特工

    暗战至尊女特工

    斗丫鬟,成为夫妻;斗名媛,成为夫妻;斗修女,成为夫妻;斗贵妇,成为夫妻;都上司,依旧成为夫妻……
热门推荐
  • 化玄

    化玄

    昔年天地各自生存着次序,天上生活着天族,地上生活人族,以及一些不知名的生命种族,但由于域外神族的入侵,将天族消灭殆尽,神族取而代之后,对灵源之域进行一次次的征伐,只为寻找到天之源。天之源被天族保存在九重天宫中十二神龙殿之中,作为天族护天大阵核心,护天大阵照样被神族攻破,此后天之源所生自主意识散落在九重天之上,流落到域外星空乱流消失殆尽从来没有出现过!天之源消失后神族意识到天之源的心念意识但为寻天之源神族并未逗留,离开后天族的老弱残兵难敌龙族被龙族取代。而木池镇上,少年赵辰此时此刻,却还在极限的挣扎着摆脱命运的束缚········
  •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本书汇集了关于情感、热情、激情、忧伤、爱憎等名言数百余条,包括有格言、谚语。它们或文中所摘,或诗中所抄,或从大众口头所采。本书通过这些名言,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它们,能对人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更好的体会真善美。
  • 战争御座

    战争御座

    他曾经只是普通学子,平凡无奇;他现在却是战争之主,睥睨万物;他只是想生存,却历经磨难;他只是想回家,却举世皆敌;他是王,让炼狱魔鬼臣服。他是魔,让异域生灵颤栗。他是神敌,因为他在对抗整个世界。他就是蓝逸文,一个想要回家的执着男人。这是一个想要回家的普通人却被迫与世为敌的故事。新书上传希望大家多多捧场,若有不足敬请指正。
  • 重生之都市异能神

    重生之都市异能神

    主角张扬,被黑帮用麻袋加上大石投入井中,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那块大石竟然是块有着无上法力的上古奇珍,于是,张扬的人生从此不再平凡!
  • 祭月之影

    祭月之影

    一个从大山走出来的人,在获得月亮传承的力量后,会有怎样的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
  • 突破自我缺陷

    突破自我缺陷

    具有猜疑性格缺陷的人,如果不能及时、主动地矫正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则会因环境变化、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生活不顺心,加上激烈的精神刺激等因素,而诱发为精神疾病,甚至对家人和社会造成损害。
  • 像他们那样:成长·学习·创新

    像他们那样:成长·学习·创新

    《榜样的力量·像他们那样:成长·学习·创新》主要内容包括成长篇、学习篇、创新篇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与成长、学习、创新有关的名人故事。比如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成吉思汗,在困难中依然坚守信念的松下幸之助,通过不断学习,最终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竺可桢,还有坚持创新,不断演绎传奇神话的史蒂夫·乔布斯……语言通俗易懂、情节跌宕起伏,内容丰富新颖。鼓励、引导青少年以他们为榜样,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 虎啸异世

    虎啸异世

    “别人穿越去纳妾我却成了那只要被主角干掉的老虎,这也没什么;修炼300余年终于有所成就,渡劫赶上抗日战争准备用天劫消灭鬼子,没想到摆了个乌龙天劫威力过大又把我送到异界,这也算了;睁开眼发现哦卖糕的--还是只老虎!”
  •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犹太教是最古老的一神教,他的影响已不仅仅是对犹太人和犹太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而是对世界文化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依然在发生作用。在犹太教中孕育并最终分化出来的基督教从中世纪开始成为欧洲主流意识形态,历经千年发展积淀为西方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传统,形成西方文学与宗教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
  • 帝光王朝

    帝光王朝

    有点夸张,有点跑题不过首次发表作品希望大家喜欢喜欢的请点搜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