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400001745

第1745章 放下架子的关东军

但鹫津铅平在兵力上的部署,看起来是集中了所有的精锐,但也不是没有弱点。其下属的两个师团,均为去年战役之中被重创之后重新组建的。老兵和基层军官在去年会战之中,几乎都被拼光了。

重新补充进来的大批新兵,又因为战局紧张未完成全部训练,只完成了第一期两个月的训练,第二期的训练,只进行了三分之一,便因为战局紧张被拉到了辽西战场。也就是说这两个师团新补充的新兵,只完成了原本已经就被压缩一半新兵训练的三分之二。

眼下这两个师团上下表面上看,虽说编制完整、齐装满员,但整体军事素质已经远远无法与当初相比。不仅因为新兵训练时间缩短,而导致的补充兵员质量下降。更因为基层军官战死太多,补充进来的大多都是预备役军官,以及数量众多短期培训班出来的小队长。

尤其是两个师团小队长一级的军官,基本上清一色都是从特务曹长、曹长和军曹,经过短期培训之后选拔出来的。中队长一级,百分之七十都是二次动员的预备役军官,或是已经复原之后又重新转为现役的军官。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只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不到。

为了应对战局的发展大量的扩编,再加上之前的巨大伤亡。眼下的日本陆军单单依靠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已经难以满足对基层军官的需要。战局的快速发展以及巨大伤亡,已经让日军不可能耐心的等待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

除了在本土动员了原来大批因为服役年限已到,已经无法继续晋升而转入预备役的军官重新服役。以及原来国民动员体系内的预备军官,并缩短陆军士官学校学业年限,扩大招生数量之外。

还从各个部队之中完成全部训练的新兵中,挑选读完中学的,在新兵训练阶段表现出色的新兵。挑选出一部分人转入教导队培训成为军官和士官,也就是所谓的甲种候补生和乙种候补生。

乙种候补生在完成训练之后,转入士官教育学校进行五个月的伍长培训,然后在分发到原来的部队担任伍长或是军曹。甲种候补生在完成五个月的基础训练之后,进入各地的陆军预备士官学校,在进行八个月的下级军官培训之后,转为兵种小队长。

当然这些人在日本陆军之中,是没有资格报考陆军大学的,也极少有机会被提升到大尉以上级别军官的。至少在眼下日本陆军极其死板的人士制度之下,他们被提拔的空间极为有限。

因为他们即没有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文凭,也没有号称日本陆军将官摇篮的陆大文凭。正规的士官学校毕业生,没有陆大文凭都很少能够晋升到将军,更何况他们私下被称之为野鸡的这些特务军官?

也就是说原来日军将原来培养预备军官的体系,完全转为培养现役军官,当然主要是下级军官。但日本军官晋升制度,却并未进行任何的改变。这种培养军官的办法,只是日军为了补充下级军官大量战死,以及部队编制不断扩大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手段。

在日本陆军之中这种通过新兵训练选拔上来,并经过培养的非陆士毕业生,被称之为特务军官。是陆军整个军官体系之中,档次最低的一级。即便晋升到了中尉,在排名和晋升次序上,你也始终排在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出身的少尉后边。一旦中队长战死,接替指挥权的永远是那些士官学校毕业生。

也就是说你的同僚是士官学校毕业生,无论资历再长,但是只要有中队长的空缺,人家还是排在你的前面。你作为特务军官即便是中尉,也要向人家士官学校毕业的少尉敬礼。人家给你鞠个躬是给你面子,不给也得受着。

原本这样的军官,只是在华北一些治安师团、独立混成旅团,以及独立守备队一类的部队之中存在。首先搞出这种选拔和培养军官制度的,并成立了支那派遣军步兵学校,用来培养这些人的也是中国派遣军。

这样的军官极少分配到关东军下属师团,这样的陆军野战师团之内的。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才是关东军的唯一选择。至少在去年之前,关东军上下还是清一色的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

但是在去年关东军下级大量军官战死,本土因为陆军大量扩充,军官培养体系跟不上的情况之下。为了补充巨大的下级军官缺口,一向挑食的关东军,也就顾不得所谓的日本陆军尊严了。甚至在下级军官的培养上,走的更加极端。

没办法就是按照现行日本陆军的甲种候补生和乙种候补生体制,从新兵到士官,再到军官,经过层层选拔,在加上各种培训总共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关东军也实在等不及了。干脆直接从现役士官之中,进行选拔后在进行三到六个月的培养。

按照关东军的规定,特务曹长和曹长转为军官培训三个月,军曹转为军官的培训期为六个月。军曹以下的军士,则还是按照本土培养的标准来。当然这些转为军官的特务曹长、曹长和军曹,也要经过严格的考试之后才能毕业。

关东军手中的现在已经迁到安东的原伪满陆军学校,在下级军官巨大缺口面前,迅速的从严格按照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标准,培养军官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彻底的转变为一个下级军官培训班。

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开动马力培养这些从曹长一类的士官之中选拔出来的速成军官,以弥补关东军一线下级作战军官的巨大缺口。别说军官了就是军士的培养体系和时间,也缩短了三分之一。

除了本土给补充了一批数量并不多的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之外,眼下关东军剩下的下级补充军官,基本上都是这些人外加一批到了年限没有升上去,而转为预备役的军官,以及部分本土久留米陆军候补士官学校培养出来的甲种干部候补生。

这也就造成了今年的关东军下级军官的素质普遍下降。而且在很多方面,下降不止一筹。饥不择食的关东军,就连之前一向拒绝的二次动员的预备役军官都要了,更何况这些士官出身的军官。

日军在辽西的这两个师团,虽说从番号上都是老牌师团。但是在去年一战之中,损失过于惨重。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要。补充进来的下级军官,都是这么来的。至少小队长一级,都是清一色的。再加上同时补充进来的那些大量的预备役军官,其战斗素质与之前相比,有很大的下滑。

其实以日本陆军那些特务曹长和曹长的军事素养,以及本身普遍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如果经过短期培训,可以在短时间之内,为日军培养出大批合格的下级军官。至少要比那些脱离军队已经多少年,整天就忙着怎么样赚钱养家的预备役军官要强得多。

而那些经历过实战考验的士官,也远比从新兵经过长期培养出来的甲种候补生出身的小队长也强。自七七事变以来,日军全面侵华已经五年了。这五年来日军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日军自身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士官。

很多日军中的特务曹长和曹长、军曹一类的其他国家士官,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至少已经具备作为下级军官的能力。但死脑筋的日本陆军,尤其是一向自负的关东军,眼睛至少在去年之前,却只盯在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身上。

一旦军队大量扩编,以及战损严重,也是主要以征召从现役转为预备役的军官,以及战前培养的所谓甲种候补生入伍。有些战前培养的那些后备军官,已经不止一次被动员。那些无因为没有陆大文凭而在军队之中没有混下去,转入预备役的军官,也不止一次被动员起来。

甚至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将原来主要培养预备役军官的甲种候补生制度,转为培养现役军官之后。宁愿从新兵之中,慢慢的选拔和培养。也没有将选拔点扩大,放在那些经过各种专业学校严格训练,并经过实战考验的士官身上。

等到士官学校毕业生,以及所谓的甲种候补生培养速度,实在无法满足需要的时候,主要是关东军,才想起来对这些特务曹长、曹长和军曹一类的士官,进行短期培训之后晋升为军官。

但这些速成培训出来,包括原来的甲种候补生培养出来的军官,却只面向警备队、治安师团,守备性质的独立混成旅团分配。正规的野战师团,除了极少数的特例之外是绝对不要的。

宁愿等着慢吞吞的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也不要这些其实素养并不比士官学校培养出来的差太多的军官。可到了眼下合格的下级军官实在不敷使用,都已经到了窝窝头不当金子的口了,才将这些人陆续补充进野战师团。

向来好走极端的日本陆军,又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规定小队长一级的军官,一律从甲种候补生之中选拔。而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学生,一般现在小队长职务上过渡两个月之后,直接任命为中队副或是担任各级参谋。

当然在好走极端,又认死理的日本陆军之中,在小队长已经没有多少位置的情况之下,甚至直接被任命为中队长的也不在少数。未经历小队长的职务,便直接坐上中队长一级的情况,在日军历史上可谓是开天辟地。

可即便是这样,也赶不上战损。眼下的作为日军战略集团之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关东军无奈之下,放下皇军之花的架子。相对原来因为启用了太多特务军官,而被他们耻笑的中国派遣军走的更极端。从特务曹长一类的资历比较老,实战经验比较丰富的士官之中,进行选拔之后将其转为下级军官使用。

这些人不管怎么说,都是服役有一个时期的老兵。再怎么说,也比从新兵之中选拔速度要快一些。要是按照眼下关东军伤亡的速度,尤其是下级军官损失的速度,等到新兵完成一年半的选拔、培训之后,估计前线就已经没有小队长了。

同类推荐
  • 土著狼兵

    土著狼兵

    回忆,请你慢慢的回忆在你10岁的时候,是否还在父母的羽翼的保护下天真的活着。在你10岁的时候,你能做什么?是不是连衣服都还不会穿,连饭都不会煮?在你10岁的时候,房间里是不是有很多让人爱不释手的玩具?然而,他们,英雄之后,一群10岁的小孩本该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成长,然而因一纸军令使他们走向战场,他们从来没有后悔,正因为他们走向战场才使得他们更懂得兄弟间的情谊。准确的说,他们更像一群幽灵,幽灵般的神出鬼没,使得敌人闻风丧胆。他们没有父母的羽翼的保护,却用弱小的生命保卫着我们的国家。他们所具有的信仰使他们能战胜一切困难,心中永远飘扬的那面血红的旗帜指引着他们。他们都是战争的宠儿,与生俱来的命运无法去逃避,唯有在战斗中才能使他们有些许慰藉。如果你与他们遭遇,要么消灭他们,要么被他们消灭,永远别想着你能逃跑。你是否能淡定从容的面对生与死?如果不能请不要去玷污他们,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
  • 沉默的子弹

    沉默的子弹

    他曾经是一个出色的特种兵,令敌胆寒的狙击手,因为违背军纪,他选择了离开。生活的经历,让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为了忘却那些刻骨铭心的伤痛,他只选择最危险的任务。因为,只有在枪林弹雨中,他才能找回自己,一个特种兵的忠与魂!
  • 混迹帝国

    混迹帝国

    一场突如其来的穿越,来自未来的三流学生混迹于一个未曾听说的朝代,怀着一颗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游戏人间。舌战群儒、醉卧沙场、美人在侧,大权在握,无所谓前路,从来不曾停下自己的脚步...
  • 美军海外征战记(全集)

    美军海外征战记(全集)

    1898年,20世纪还未开始的时候,美军只有2.6万常备军。而到21世纪初的2006年,已经有200万美军驻扎在这个星球上的多个角落。从一个以中立为基本立国原则的国家,到一个“哪里有战争哪里有我”的世界警察,美国在20世纪的历史堪称传奇。 但是,美国究竟是如何将这个丑小鸭变凤凰的故事变成现实的?从美西战争开始,经历了一战、二战、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直到最近的朝核问题危机,本书将以章回体的形式揭开这一谜底,让读者看到一个在战争中不断强大的美国,一个善于利用战争的美国,从而也是一个更加真实的美国。
  • 迷局I

    迷局I

    雇佣兵王凯,因担任XF雇佣公司的教官意外卷入一场阴谋之中,究竟是什么在等待着他?
热门推荐
  • 沙漠之城

    沙漠之城

    埃及,一个充满了妖艳而疯狂气息的沙漠之域。旅行探险家本尼西本想在这里体验一番奇妙的异域风情,探寻传说中的法老秘宝,却意外地被骗入地底洞穴,命悬一线。正当他想方设法、挣扎求生之时,愕然发现在这无垠的沙海之下,竟掩埋着具具血骨寒尸,匪帮的掠夺、部族的仇恨、“复仇之子”的追杀……周旋于这种种邪恶阴谋之中的本尼西,究竟能否逃出生天,并拯救被困于牢笼之中的无辜灵魂?
  • 锦绣田园之农门恶媳

    锦绣田园之农门恶媳

    都市白领苏青一着不慎,穿越成新婚三天被婆婆殴打致死的新嫁娘苏青瑶,伤好以后的苏青瑶眸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救了她的人她一定会报答。但是伤害她的人她一个也不会放过!苏青瑶拿着救她之人留下的银子,转身离开了村子。一年以后,苏青瑶已经变成这一带十里八乡最为有钱的下堂妇,酒楼,马场,她经营者全乡最挣钱的两处生意。前夫闻风赶来,想要与她再续前缘。前婆婆一改之前母老虎的样子,小意温柔,巴结讨好。小姑一改从前,亲热无比。极品娘家的亲戚接踵而来……苏青瑶嘴角泛上一丝冷笑:报仇的时候到了!也是时候报恩了,虾米?你要本姑娘以身相许?那个,可不可以用别的来换?不可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随风起舞

    随风起舞

    本丛书共收入《哲学深处的漫步》、《敲打岁月》、《生而自由》、《行走的声音》、《随风起舞》、《寂静中飞舞》、《狗吃羊》、《真水无香》、《我是第几者》、《走马看黄花》等共十本杂文随笔。
  •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男婚女嫁,生老病死,自古被人尊崇为人生大事,予以隆重庆典,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礼仪习俗也成了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 踏碎九州

    踏碎九州

    世人笑我痴?我便要用一生证明。世人骂我苯?我便要用结果证明。世人欺我善?我便身化杀戮神坻!终有一天我将证苍天大道,踏碎洪荒九洲!
  • 浮沧录

    浮沧录

    北有大魏,南有齐梁。西夏东关浩瀚,南海北原苍莽。四海之内,皆为江湖。只因身负天缺绝症的小殿下北上要寻长生。于是这片江湖,便不再太平。
  • 拣到爱情

    拣到爱情

    她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一生的梦想是给自己最喜爱的歌手写一首歌词。一个夜晚,她将荒地里拣到的正在宿醉的陌生男子带回家中,没想到已经同居15天的他竟然是当红知名的偶像歌手,隐藏已经爱上他的心当上他新专辑的词作者。让她更没有想到是自己最喜爱的歌手竟然是同家公司的老板。随之而来,她平凡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友情与爱情中回荡,在希望与失望里流浪,答应世界可以等待,就算世界已不在。
  • 初二那年

    初二那年

    女主初二的生活~这一年她经历好多,经历了第一次恋爱(虽然只是暗恋),第一次被人伤的痛不欲生,但在其中还有几个好朋友与她相伴……第一次写!希望给大家一个好印象~
  • 考鬼专家

    考鬼专家

    父亲考古,岳父古董商,而我却是稀里糊涂的成了“考鬼专家”。对,你们没看错,也没听错,我就是一个“考鬼专家”。古往今来第一位考鬼专家。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