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4300000002

第2章 艺文一

赏论          唐牛希济

赏劝之典所以显忠尊贤而待用感人之心使各尽

其材以显于时以为立身扬名之本故冠冕衣服车

辂祭祀之仪皆以品秩为差君子之人其甘心焉孜

孜于善希公朝之禄赏可以荣于家可以荣于宗庙

祖考赏之义也大矣哉今国家悬高科虚重位此文

士之赏也计首级视所伤此武士之赏也文不中理

宗伯所弃杀伤奔北军法所诛择善劝人亦以明矣

衰世之中文假他人之手身居书辞之列名陷浇浮

之中坐登卿相之位射不穿札生不见敌荣持斧钺

之柄行居将帅之任皆藉累世之基业或由勋伐之

余名窃位尸禄观者愤叹而已至文之衰也行为四

海推重不成一名不沾寸禄老死冻馁之地或有献

一书陈一策探治乱之精微尽当时之利病君上不

省察奸邪者深以为嫌纵未能显加明诛仿徨焉挤

之于散冗斥之于外任不复省问可胜言哉武之衰

也弓声剑气立为勍敌驰突击刺于横阵之前出入

如鬼神谋取必胜疮痍遍于首面身委卒伍之中老

弃瘦马之列或有破一大敌擒一渠帅赏不逾外藩

之职赐不越缯帛之微捷声已振于万里姓名未达

于九重降符节益封土翻为统帅之福岂不悲哉文

之求也既不因于行艺武之用也又不因于材力乃

有温溲溺之器以媚黄门者有系鞋自名以从公相

者履历官常出入藩翰其余资材以致名第以荣郡

邑者不可遽数之况时君幼主有宴乐玉堂从禽丰

草发自愉悦之意听从左右之言淫乐之叟优倡之

子锡以朱紫升于官秩下致飞禽犬马之微物亦光

于封赏且国家以五岳四渎为视公侯之秩乃崇其

礼尊爵敬神之道也今囗养禽兽之属皆列于官与

士君子比肩于朝无神怨乎故志士仁人甘心草泽

没身白日不复思用力以在位者为深耻昔仲叔于

奚救公孙文之患请以繁缨假借也孔子犹曰不如

多与之邑将以定永代之制杜萌渐之谓也汉明帝

不以馆陶子为郎宁赐之百万曰夫郎出宰百里上

应列宿不可虚授信夫为中兴之嗣也且赏劝不恒

服章紊乱君子在野小人在朝将难以守四海之业

若善人在位纪纲大定赏罚必中百官称职天下自

雍熙也

赏以春夏赋

以天子行赏

钦顺时令为韵

宋欧阳修

赏出于国时行在天纪勋庸而有序顺春夏以昭宣

无忘尔劳法蠢生而布惠用嘉乃绩因长养以旌贤

原夫执政者君为民之纪惧赏罚之一失则恩威之

两弛受焉不以其私赐之非为其喜盖夫欲固其国

者必谨国之常能奉乎天者是谓天之子将出令以

无僣必顺时而合轨显庸制爵爰占星鸟之中茂囗

建官当俟熏风之始且夫春居东以首岁夏司南而

执衡在气为燠于时主生东动也事以之起南任也

物以之成我所以推本万物之理钦象四时之行政

刑由是以有度寒暑于焉而不争颁以土田顺木行

而养育昭其服物助火德之光明故曰天之大端在

阴阳君之大柄在刑赏操其柄以归己求其端而取

象法太簇赞阳之月行庆有常体林锺种物之时劝

功无爽诚以赏当则民协泽流而德深但虑过时之

失敢怀虚受之心故月令有布德之文前规具在景

风为赐爵之候往牒攸钦呜呼王者畏天以临民天

道在人而可信事与时合则为和而为福时与事逆

则有灾而有馑在乎察动静以为本布仁恩而克慎

亦犹狝田主杀非仲秋而不行议狱断刑须大冬而

乃顺故能光昭国体钦奉邦彝用岂有于逾德举无

闻于拂时且异夫赐以鞶缨示假人而取诮赠其衮

冕讥锡命以非宜大哉君之举者必书上之出者为

令苟违时而不度惧招尤而失正故左氏载声子之

言以戒后王之立政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

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

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

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

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

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

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戚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

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传曰赏疑从

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囗

陶为士将杀人囗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

畏囗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

尧曰不可鲧方命圯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囗

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

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

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

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

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

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

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

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

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

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

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

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诗曰

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

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

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

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臣事策二          苏辙

臣闻仲尼之称管仲曰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

齿无怨言又读蜀志其言诸葛孔明迁李平殛廖立

及孔明既死而此二人皆哭泣有至死者臣每读其

书至此未尝不嗟叹古人之不可及而窃愍今世之

不能也夫为天下国家惟刚者能守其法而公者能

以刚服天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天下者天子之天下也赏罚之柄予夺之事其出于

天子本无敢言者惟其不公故有一人焉受戮而去

虽其当罪而亦勃然有不服之心而上之人虽其甚

公于此而亦畏其不服而不敢显然明斥其罪故夫

天下之不公足以败天下之至刚而天下之不刚亦

足以破天下之至公二者相与并行然后可以深服

天下之众臣尝窃悲唐季五代之乱外有执兵强忿

之臣威盖天下而以其力内胁天子天子不敢辄忤

其意意有所不悦则其上下不能自保当此之时人

主务为安身之政不敢以其刚心而守其公事此其

势不得不然耳方今海内治安外无诸侯之虞而内

无执政之患然臣窃观之于政令刑赏之际尚若有

所畏而不敢自必者此其故何也夫朝廷之臣无罪

而留有罪而黜此为臣之常也故其有罪以为当黜

则官必削以为不当黜则无故而置之外地尤为不

可也今有罪而推之于外反从而增其爵秩是将以

为赏耶为刑耶是不可得而知也盖曰姑以镇抚其

耿耿之意彼其失为近臣而去也虽赐之千金而犹

有所歉然于其心且天下之罪人而皆欲满其所怀

则为天子安可以有所刑戮哉然而事之所不平者

又非特如此也黜之者一人则必有排而辨之者一

人以为黜者之有所不悦乎其辨之者也而使与之

皆黜夫此二人其罪果谁在乎以其言而黜人亦以

其言而黜之是为黜者报仇耳是以天下虽无强臣

之灾而臣下窃揣天子之心皆有所持而邀之此其

弊始于执之不刚而成于守之不公夫朝廷之事臣

安得知其有所不公者然窃怪每有所除吏民间莫

不切切口语以为此谁人之亲戚故旧而得之者每

有所措置亦莫不以为此谁人之所欲而行之者使

上之人凡果如此则宜乎人之受罪而不服而吾亦

不敢以加于人也诗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

之唯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

御夫人唯能不侮鳏寡也而后能不畏强御臣故曰

惟公者能以刚服天下此其势然也且夫古之为君

者有所大乐而今世不知也人君之乐非乐夫有天

下而乐得与天下去恶而奖善以快吾志今使天下

有不义之臣诛之不获又从而尊之尊之不足以为

悦而又从而黜其所怨以慰其盛怒此二事者夫岂

为君之乐哉盖事有所不可并从而欲不可以皆得

今夫人之有所私爱而不公者是亦人之所乐焉耳

然其为乐有所害于为君之乐是以不若弃彼而全

此也且事之利害有知之而患不可为者有患不知

之而知之则可行者今欲洁然无私而行吾法之所

至有罪而黜黜而无所姑息使天下皆知赏之为赏

罚之为罚此非有所勤苦而难成者而顾患不肯为

夫管仲孔明惟其为之而已矣

赏罚论           刘敞

赏为劝有功也赏必以春夏不已怠乎罚为惩有罪

也罚必以秋冬不已缓乎怠则不劝缓则不惩然而

曰赏以春夏罚以秋冬者是非圣人之意也应之曰

否子所谓功者谓扶世治民之为功乎抑谓辟土强

兵之为功乎子所谓罪者谓丧业失序之为罪乎抑

谓残民害上之为罪乎子赏之劝也将劝其至于善

而已乎将幸其身而已也子罚之惩也将勉其至于

耻乎将勉其身而已也吾语汝圣王之治圣王之治

官得其职民劝其事物安其所无独治之名无仓卒

之功是以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其陟也所谓赏

其黜也所谓罚赏以春夏罚以秋冬则何怠且缓之

有古者唯军赏不逾时军罚亦不逾时用命赏于祖

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不用命戮于社欲民速见为

不善之辜也是圣王之所不得已而用之者也非所

以治士大夫故子之所刺者平世之治也子之所称

者军中之法也且夫赏为劝善也为善者终身诚之

今一赏以春夏而已至于怠矣则是虽为善未尝不

伪也从而赏之是赏伪也岂所谓善乎与其赏是人

也孰若勿赏是人也故君子正行非以干禄也经德

非以希世也爱民非以沽誉也尊主非以怀赏也故

有功虽赏不骄赏之虽晚不怠曰非春夏则不可赏

乎趣取赏而已矣何必春夏为曰否是所谓顺天者

也为人父者莫不欲其子之孝于己欲其子之孝于

己莫若己为孝为人上者莫不欲其下之顺于己欲

其下之顺于己莫若己为顺天者主之上也王者诸

侯之上也诸侯者大夫士之上也故王者顺天则诸

侯顺王诸侯顺王则大夫士顺君君之所为而大夫

士为之是良大夫士也王之所为而诸侯为之是贤

诸侯也天之所为而王者为之是圣王也故春夏者

天之和气也天之所以施生也人物之所荣也故赏

行焉秋冬者天之义气也天所以肃杀也人物之所

畏也故罚行焉故赏罚之所以顺天者臣事君也子

事父也少事长也贱事贵也其本在王天下之君悦

而言之曰王犹顺天则天下之君莫不悦而顺王天

下之君悦而顺王则天下之大夫士悦而言之曰君

犹顺王则天下之大夫士莫不悦而顺君故王者父

事天母事地兄事日非以祈报也以达天下之大义

持权论           徐鋐

天下所以奉者君也君之所以尊者权也权者非他

也赏罚而已矣赏公则当善而为善者进矣罚公则

当恶而为恶者退矣若然则君子在位小人在野而

权不在公室者未之有也中才之君知赏罚之权不

可失而不知所以守之之道欲人之怀己也则必赏

自我出欲人之畏己也则必罚自我行此乱之本也

老子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赏罚者受之于先王行

之于有司人君正其本遏其淫而已苟自为之而自

执之其与几何尚书数尧之德曰聪明文思及其举

舜也则四岳师锡尧曰予闻如何朕其试哉夫尧既

闻舜之行贤犹待四岳举然后登用此则赏不必己

出也周公作万民之典设三听之法众听则杀之众

疑则赦之此则罚不必己出也汉高祖气吞群雄威

振海外然而不敢以私忿诛季布不敢以私惠赏丁

公秦始皇亲治庶务以衡石自程群臣莫得专任而

秦汉之成败岂不明哉然则赏罚在于公不在于自

执必矣魏晋已降创业之君才略冠世功勋震主既

当失政之代遂践数终之运后世人君惩其若是故

憎疾胜己诛锄高明所谓同归于乱者也昔楚庄王

谋事而当群臣莫能及退而有忧色曰楚国之大而

群臣莫吾及吾国其亡乎此所以饮马于河也汉高

祖自谓不如三杰而能用之所以有天下也梁武在

雍州时破魏将王肃得其巾箱书见魏帝手敕曰吾

闻萧衍善用兵勿与斗其威名如此及其为帝也乃

用临川王宏贞阳侯明为将在竟陵府时与谢朓王

融之俦齐名及其为帝也乃用陆验石珍为心膂何

者患其失权贪其易制曾不知亡国之衅始基于此

也夫权者非谓其强臣专政王命不行前邀九锡后

征殊礼也盖人君有偏听焉有偏好焉偏听则朋党

有所附矣偏好则奸邪有所入矣朋党势固奸邪在

侧人主以不闻过为贤不违命为治如是则赏罚者

朋党之所为而假手于人主矣当时之人知其如此

亦且弃正义而事朋党背公室而向私门非徒竞利

且以避害然则权安在哉后魏孝明时卫士数千人

焚领军张彝宅杀其父子朝廷惧以为乱也止诛八

人余并释之高欢时在民间闻而叹曰乱之始也乃

散家财招集亡命卒移魏祚魏人不知失权之始在

乎孝明及高氏执政方云禄去公室不亦晚乎诚令

人君用法公共接下均一善善而能用之恶恶而能

去之不以己之私妨天下之义虽复体非圣贤盖亦

思过半矣呜呼斯道也甚易知甚易行甚易效而鲜

能行者盖夫疑信之际贪旦夕之便因循俯以至

政隳势败而自不之知也传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岂虚言哉

同类推荐
  • 舒文靖集

    舒文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学发明

    医学发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坚固女经

    佛说坚固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深沙大将仪轨

    深沙大将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六书

    伤寒六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为人妻不简单

    为人妻不简单

    本书采用个案叙述与专家解析的创作方式,分析大量中国家庭婚姻问题,说明婚姻相处技巧在家庭和谐中的作用,提醒女性踏入婚姻前做好各种准备。
  • 王者之心

    王者之心

    我有着一颗王者的心但是我却。。只有辅助的命最要命的是,这个ADC擅长女警,还总是带成AP符文PS:本书周更,甚至月更,不求什么,只为写给陪伴着我的兄弟
  • 永恒之仙

    永恒之仙

    少年唐辉从大山深处走出,面对这浩瀚红尘,万数天骄。他有他要做的事,但是做事的路上却敌人众多,为达目的,他只好拿起屠刀。将拦路者杀尽!
  • 风华一世琉璃殇

    风华一世琉璃殇

    山茶花开仲春,压雪而绽。山茶花幻,名唤花苓者。通音律,善歌舞。能洞节历之变换,悉万物之所生。她是仙界仙尊玉子墨花园里的一株山茶花幻成,是妖却拥有神魂。他是仙界仙尊玉子墨身份尊贵,却收一只花妖为徒。情字是世人最大的软肋,一但陷入,万劫不复……魔君叹息:苓儿,你终究还是逃不过这一劫………………
  • 极品强少

    极品强少

    神秘少年,追美,护花!——————————————新人新书,各位大爷、姑奶奶,能否在你们看到这行文字的时候,用你们的小手轻轻点击一下收藏,赠送一张推荐,或者留下一条书评呢?
  • 皇后娘娘你又闯祸了

    皇后娘娘你又闯祸了

    俗话说得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皇后闯祸皇上擦屁股,这皇后,史上最强,看美男闯祸制毒药无人能敌。“狗皇帝,你快给我滚开,我不跟你生野狗。”“狗皇后,安静点。”一个闯祸一个收拾残局,一个国家被一个闯祸精玩弄手掌之中。两个也真是天作之合,本人新作闯祸文送给大家。
  • 极乐愿文

    极乐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结论、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权力体系的转型、土地所有制形式的转型、社会观念的转型等内容。
  • 感受的快乐

    感受的快乐

    生活变得怪异了,人们该怎样认识现实和把持自己的心境?怎样感受快乐的真谛?这里面有相当多的篇幅能给我们提供了阅读的快乐,无论是“花心"是什么心?多大算老?你快乐吗?还是作家,你为什么不自杀?爱情欺负什么人?城里人吃什么?……都能给您带来些许愉悦!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