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9000000101

第101章 《大成礼拜杂志》(之一)(11)

问、仁也者、人也。仁为性、而人为命。仁与人相合。即性命合一。性命双修。即内外合一。天人合一也乎。何有於人。亦何有於己。觉天地即我。我即天地。所谓天地非大。吾身非小。惟有抱一。惟有守中而已矣。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天下之大经大法。天下之大道也。故曰、合而言之道也。仁与人合一之谓也。

答、惟圣人为能践形。合一未易言也。(刍谈录)

第四十六礼拜无所不用其极

民国二年正月二十五日记

问、论语每章书。有一圆圈在子曰之上。其圆圈是何取义。请先生详言之。且前所讲。其中有官话。有文话。倒不如说白话为最好。

答、前所讲的。微有官话中的文话。今后分为三等说法。一曰白话。二曰官话。三曰文话。其圆圈名无极。一半白、一半黑、名曰阴阳。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周子云。无极而太极是也。凡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天成象是太极。在地成形是中也。子曰、头上一太极者。圣人因象而立教也。故曰知我其天。中为道之法。圣人因形而立教。故曰乐在其中。今人画孔子之形。又有手抱太极。怀插宝剑者。即是抱一守中。斩断红尘一切贪嗔痴爱之义也。圣人知头上有一个太极。身中有一个太极。心中有一个太极。故孔子三十而立。立者、是立太极。中立而不倚也。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太极与中。化而为一。头头是道也。又一圈在子曰之上者、太极也。太极本於无极。而圣人身中之太极。必能合上天空中之无极。故发而皆中节者。皆性与天道也。世人不可得而名。乃画一太极在上。俾学者自悟之也。苟如此。则凡言行动静。必求合天地之太极。即吾身中之太极无极。两而化也。亦即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大学所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也。盖圣人言行。尽由身内之太极。合身外之无极。故记者画一圆圈以象形而知之也。斯旨也。放之则弥纶六合而有馀。卷之则退藏於密而无有。故圣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其妙为何如哉。

问、孔子之教。既是真道也。何以中国行之。而文弱至此。

答、孔子之道。犹大路也。人人共由而安。忘乎修路人也。今人迷却道路。如逆水行舟。自不知正路也。苟无孔道。恐今求文弱而不得。世有略知道德。藉孔子之辞意。假仁义。霸诸侯。一匡天下者。亦有假孔子之谦恭。行险侥幸。钻营名利富贵者。若能实行孔子之真道。岂但虚名假利而已。成真作圣。亦可计日而至也。纵不成真作圣。人人也是君子。等而下之。究不失为好人。不但外人佩服。而天神亦佑之。孟子云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自侮自伐者。由不知孔道也。如知道行道。自强不息。将由文明而大同。又何至文弱哉。(问谈录)

问、有仁而后有义。仁之动为义。有义而后有礼。义之形为礼。夫仁之静於内者为幽。动於外者为明。明即智也。明则有礼乐。所谓信也。是仁为体。而四者用。仁为本而四者末。有仁而后演绎。四者一本万殊也。颜渊问为仁。孔子曰。克己复礼。是由外及内。归纳一本。万殊一本之义也。故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穷理者、智信之事也。尽性者、礼义之事也。命者、仁之事也。斯时之人。始与仁相合。所谓道也。是故曰。仁者先难而后获。

答、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仁者之事也。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问、仁本於天。在人为性。命育其中。动乎象者。曰义、礼、智、信。治仁学者。先智信而进於礼。故颜渊问仁。请问其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行礼则义动。行义则礼生。义足以养仁。仁赖义以生存。故曰、是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持其志。无暴其气。义以养之。义以耨之。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仁与人一也。仁离乎命。命一於仁。尽人合天。天人合一。包罗天地。贯澈古今。天地非大。吾身非小。放弥六合。卷藏於密。天地为之位。万物为之育。故曰天下归仁。

答、仁者天子也。天子受命於天。中天下而立。道天下以德。齐天下以礼。故曰、非天子不议礼。议礼之天子。又大德之谓也。故大德者必受命。中庸云。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大德受命。必得其位。所以议礼制度考文。正位以凝命也。议礼制度考文者。天子之所以王天下也。故天子为天下增进幸福。以其有德也。大同之世。选贤与能。所以尊德行。故君子爱人以德。以有位而尊也。

问、熙熙攘攘。天下皆人。磊磊落落。天下何人。

答、故曰、儒为席上珍也。(刍谈录)

第四十七礼拜人非常道不人

民国二年二月初二日记

问、先生常讲论语。请问论语二字。是何取义。

答、论语二字。是立言垂训之意。法语巽语也。为孔子周游列国。传道救世。师弟讲学之辞。及论道经邦。挽回世道人心之语。门人记之。故为论语。而论语一书。是天命也。得之则生。悖之则死。为万教之常道。成己成人之学说。天地之元气。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道也。虽至平至常。而至神至妙亦在其中。为天地之精华。人民之正轨。故首节即言学而时习之。非学习不足以成人也。孔子生而好学。躬行实德。一生之精粹。全在此书。所以奉天宣化。顾天之明命。为后世立言也。(问谈录)

问、后天者、先天之所生也。而害先天者、后天也。道德者、先天之事也。名利者。后天之事也。人孰不欲富贵。而轻道德者、何哉。万殊之本虽在一。而一之生气在万殊。后天者、生气之所在也。故君子於此。知其所止。止则己克。己克则生气回。气回而礼自复矣。礼复则天下归仁。尽人合天也。万殊一本也。太极而无极也。后天而先天也。天人合一也。先后天一体也。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也。天地位也。万物育也。小德之所以川流。大德之所以敦化也。故至诚无息。诗云、於穆不已。文王之德之纯。盖曰纯亦不已。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希天合道之语。一以贯之。故曰中庸不可能也。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何以必先慎其独。

答、君子之慎独。不可须臾离也。盖学而时习之。君子自强以不息。敦厚以崇礼也。

问、天道谨严。天命可畏。而今而后。其知勉夫。

答、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存心养性。事天以尽人也。

问、世有不顾君臣大义。而各立党羽。以争政权者。亦有指专制为君臣。而废弃大伦者。是何故与。

答、惟君之义在保民。可保则保之。不可则去之。此伯夷叔齐之饿於首阳也。孔子称之曰。求仁而得仁。非其民不使之义也。惟君之义在保民。故抚我则后。虐我则仇。此草莽之臣。市井之臣之义也。且臣之义在助君。合则留。不合则去。非其君不事可也。何必徒争政权。而不顾君臣之义乎。传曰。君臣有义。无义则君臣不立。大伦乱矣。大伦乱。世道因之而乱。故曰君臣各尽其义而治隆。盖君臣之义。不可废也。君臣之名有变。礼有变而义不能变也。中外犹斯。古今如是。何可废弃大伦乎。

问、天下国家可均也。好名之人能为也。爵禄可辞也。佛舍太子而悟道。尧舜禅让。即后世之挂冠辞职等是也。白刃可蹈也。耶稣之死於十字架。舍身以救世。杀身以成仁等是也。中庸者、儒道也。常道也。天地非常道不久。人非常道不人。不人即无世界。无世界即无天地。无天地即无道也。天地不能无道。是以常道之为贵。儒道之最尊。儒可统诸教也。由是言之。虽曰天地者。儒家之世界可也。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岂欺语哉。故儒乃大道之模范。实有益於世道人心。万世师表。非儒而何。故曰中庸不可能也。是以道家之成就。列列可数。佛家之成就。恒河沙数。儒家之成就。迄今无几。以佛道舍世界而行。儒则就世界以造故也。答、君子听天安命而已矣。吾儒之道。一以贯之。道之自然也。中庸之道。大道之下学也。下学岂吾儒之道哉。故曰、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刍谈录)

第四十八礼拜子为圣门尊称

民国二年二月初九日记

问、孔子之道。尽善尽美。何无人提倡实行。

答、因我国专制已久。只知臣事君以忠。而不知君使臣以礼。人人只知修身齐家。不敢有治国平天下思想。故无人实行。亦由天道不开使然也。今天元正午。大道宏开。人人有爱国、爱民、爱天下、之思想。亦人人应本孔子一视同仁。天下一家。大同极乐之旨。实行其道。问、论语首章。学而之学。是何取义。

答、学者、成己成人之实事。而字又进一层也。学而二字。有始有终。学也者。以师作模范。体孔子之言。行孔子之道耳。论语首章。夫子平日教人为学之次第。诸弟子列於篇首。即古今中外。皆不出此学。上而天子。下而庶人。苟身无此学。则身不能修。家无此学。则家不能齐。国无此学。则国不能治。天下无此学。则天下不能平。惟尊孔圣。由勉强以几自然。则下学自堪上达也。若浅而言之。后天之学。富贵功名。所学易得。深言之。先天之学。参赞化育。所学难成。盖此皆务本之学也。本即先天之真性。非后天之凡情。得明师口授心传。知天人一气在伦常。力行其学。道不远人。而至神至妙。即在其中。学者明此。始可作乾坤之肖子。天地之功臣。人可不好学乎哉。

问、孔子何以要称子。虽曰尊称。其义安在。论语不称孔子曰。单称子曰。又是何所取义。答、子者、人中之至上。圣中之超群。至尊之称也。子字之义。如天开於子。时起於子。物滋於子。终则有始。生生不息。及门学者。尊师为子。为万世之师。师道立而生生之教。人咸得以不息。不加以孔字者。以天纵之圣。为百千亿万姓而生。一家不得而私之也。至曰字从口从一。言孔子之言。本躬行心得。继往开来。如天之口。代天宣化。不言则已。一言则万世定太平。开口不啻一画开天也。在后天言道德仁义。伦常日用。至尊无对。故世人尊称子曰。其义昭昭若日月之明。(问谈录)

问、智谋者。所以正国也。踊跃者。所以统一天下也。

答、智谋踊跃者。明明德於天下也。

问、忠信者。儒教之下学也。中和者。大道之下学也。道至中和。则世界大同矣。世主忠信。则大同肇基矣。当今之世。宜於忠信乎。抑宜於中和乎。

答、忠信者。内外合一也。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故曰大道之行也。不必为己。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民无信不立。凡以忠信教人者。须先自习。故曰传不习乎。有诸己而后求诸人也。今之世以忠信为主。勤俭为用。世有忠信则仁矣。人能勤俭。则富强矣。万邦能勤俭。则至於道矣。由道而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矣。(刍谈录)

同类推荐
  • 明伦汇编家范典叔侄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叔侄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庄子翼附录

    庄子翼附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苑洛集

    苑洛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官常典刑部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刑部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妖女的爱情故事

    妖女的爱情故事

    她们四个合称四大妖女,在自己的故事里横冲直撞。
  • 潜俘娇萌小胖妻

    潜俘娇萌小胖妻

    傅圆圆,人如其名,一个呆萌可爱的胖子,心安理德的过着混吃等毕业的大学生活。突然有一天,青梅竹马的男神向他表白,又有海归总裁如狼似虎扑了上来,这是什么情况?小胖妹的青天到了吗?圆圆不要怕,勇敢向前冲!
  • 网游之幻象之城

    网游之幻象之城

    作为游戏《幻象之城》中“十大不可思议传说”之一的主人公、职业PK场NO.3的刺客、“幻象八一八”中的不可说娘娘,自带高绝技能的白宁有两大愿望:一、今天也不要让她碰到烈焰绝域那个家伙哟;二、如果碰到那家伙就让她果断地捅他肾吧!
  • WUTHERING HEIGHTSL

    WUTHERING HEIGHTS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域之狐

    异域之狐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林飞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一个异兽横行的世界里面,并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九尾狐的代言使徒,于是辽阔的画卷也随着他的脚步而慢慢展开。点击阅读,我将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异界。
  • 公主的华丽挑战

    公主的华丽挑战

    十几年前的怨恨,她们能否放下?当她们进入学校,遇到他们,会擦出怎样爱的火花呢!
  • 狂妃驯服邪王:王妃傲视天下

    狂妃驯服邪王:王妃傲视天下

    强魂入驻废柴体,逆天改命,强势崛起。引来无数争抢,天下最强的仙剑?她用来切西瓜。天之娇宠的仙品灵兽?烤的味道一级赞啊。绝世无双的功法秘籍?丢给路边小青蛇修炼了。圣子圣女高贵圣洁不可侵犯?都排成一排给她抬轿子,端痰盂!不服?本小姐专治各种不服!当她举世皆敌,他不离不弃,与她一起背离整个世界。当她唯我独尊,他为了她扫平阴谋,替她铺开一张如墨山河画卷。女主纨绔,强大,腹黑。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出发征服新大陆

    出发征服新大陆

    这是一片新的世界作为宅男的他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成为“征服者”。然后征服的故事
  • 天字传

    天字传

    天地之初,伏羲造字,暗含仙力,传言得伏羲字者可获无上造化,惊世机缘。少年古峰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获得伏羲之字,由此开启一段不可思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