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97500000010

第10章

世人。孰知此經大旨。妙在不立依真起妄。返妄歸真之語。但敘彼佛現在說法。其極樂世界依正報相。有如是樓閣階道水鳥行樹。有如是聲聞緣覺菩薩眾會。皆是如來一心清淨行願之所作也。若有善根之人。發願往生。執持名號。毋論一日七日。但能一心不亂。自然頓斷生死命根。現前感應。道交即時。親見彼佛及諸聖眾。豈非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乃吾自心佛性現量所成就之功德莊嚴哉。而六方諸佛。恐此土眾生深信不及。蓋以一向聞佛說法。種種教人觀察修習六度萬行。然後始得到佛境界。如何此會但教一心持名。不假方便。即得成就如是莊嚴。所以出廣長舌。異口同音。稱讚我佛一心持名之法。是眾生難信之法。是諸佛難行之事。汝等眾生。常信一心念佛。是諸佛已會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之所護念者也。

若能深信一心持名。則心心清淨。念念解脫。根根塵塵週徧法界。皆成莊嚴淨土矣。豈非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微塵剎海自他。不隔於毫端哉。我佛正以一切眾生病。在多知多見。若更立知見。而破知見。反生知見。而病其知見也。是故但教彼一心持名。不假觀行。自成觀行之功。不假破立。自成破立之因。若於一心不亂之中。復作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等解。不亦大失其一心不亂正旨乎。又況以寂照能所。止觀是非之名言分別。反惹起他五濁眾生邪見邪緣。而誤其自心清淨現量之正法乎。

余所謂念佛之法。妙在全提。當人本心自性。不可思議威力。使其念念憤烈。時時逼真。自然超越世間。以獲自在殊勝。豈不與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之旨相參哉或有信此言。是直指之妙。可以普攝三根而歸正覺。何淨土蓮花。乃有九品之次第乎。雖此一心自覺聖智。法門元無等級。其如眾生根性。有大小之別哉。若能了此全提一心之旨。則知千紅萬紫不異春光。萬派千流皆同濕性。至於水漲船高。泥多佛大。又在行力之勤惰。與信願之淺深耳△當知。六道凡夫。必須念此心佛。始得疾了生死。二乘聲聞。必須念此心佛。始得疾越偏空。大乘菩薩。必須念此心佛。始得疾超法界。是故普賢長子。亦必念此心佛。始得圓滿華藏之莊嚴也。嗚呼。如此自念心佛。須深信此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始得轉身一路。身裏出門之生機也。不則正好參研雲棲大師彌陀疏鈔。其中融通藏海。透徹化機。而廣大悉備。無所不極其至矣。

佛日石雨方禪師(嗣湛然澄禪師)

師云。念佛有多種。有漸。有頓。有頓中漸。有漸中頓。如今人油口念佛。雖然也不知觀相。也不識西方。他後直至善惡業報盡時。這一句油口彌陀。也用得著。若是頓念的人。直下持名。或一日。或七日。念得一心不亂。不獨死後往生。即現身彌陀。全身顯現。更有要識念佛是誰的人。隨念隨扣。扣到無可扣處。忽然撞著。此便是頓中漸念的人。頓中頓者。也不管儞西方東土。也不管儞靜念散心。只要一句念得著。便是好手。所謂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雖然古人為甚麼。又道。念佛一聲漱口三日參。

越州西遁居士祁淨迢(嗣三宜禪師)

公。字季超。居學校中。有出塵想。尋訪知識。研窮個事多年。既契旨乎言外。遂印心於三宜和尚。惡祖庭秋晚襲其位者。多有解無行。因編宗門崇行錄以勵之。每以淨土一法作末後句。晨夕念佛。求生西方。為淨社。撰緣起云。淨土一門。吾佛宣之於先。諸聖僧修於後。其為度生死寶筏昭昭矣。自法運下衰。狂慧之流起而掃之。方自負。高玄超越。不知已入斷常二見。而莫之救也。請試言之。夫掃淨土者。大抵引心淨土淨之說。以為惟心淨土已耳。豈更有一土。為吾所往生乎哉。葢以心為谿達空虗之心。而已病於斷。以土為心外實有之土。而已病于常。不知言心則山河大地。正吾心也。心淨則山河大地。正吾淨心也。此之謂惟心淨土。而心淨土淨也。若如狂慧之徒。則但許有空空之淨心。而不許有即心之淨土。是推土于心之外矣。豈非外道之見乎。掃念佛者。大抵引有念成邪。無念成聖之說。以為一念不生足矣。何更多此一念。以執持名號乎。彼蓋以為頑空灰滅之無。而已病於斷。以念為實有自性之念。而已病于常。不知妙無。原非斷滅。則妙有即妙無也。諸念。本無自性。則見性即無念也。此所謂聖邪之分。在有無之間也。若如狂慧之說。則但知滅念為無念。而不知即念之無念。是撥有於無之外矣。又豈非外道之見乎。茲有憫此二念之徒。慨然語予曰。世誠不乏盲修淨土。不悟惟心土者。然其病猶易治也。惟拾禪宗之餘唾。昧大慈之方便。負莾蕩之狂見。入外道之罥網。病在膏肓。治之較難。故療之須亟。吾將合禪淨。融事理。挽頹風。報佛恩。公其為我作緣起。告之眾善。予曰。吾素志也。佛說淨土一門。乃大方便。速脫生死之妙法也。若能信得此念佛者。即是彌陀法界全身。即是無量諸佛法界全身。則彌陀接引願力。即吾人念佛之力。吾人念佛之力。即彌陀接引願力。原無彼此。亦非感應。如大海中漚。東沒西湧。有何間隔。有何程途乎哉。蓋此一念。原具如是不思議神通妙用。惜乎。人人自有。不自知耳。若于知生知死處。不能無疑。急宜深信。此一門將一句彌陀。靠定如一座須彌山相似。八風萬緣。推引不動則念念是彌陀放光。時時是彌陀說法。永明云。萬修萬人去。非欺我也。如或偶然失手。將一座須彌山。一推推倒大地。平沉虗空粉粹。且道。諸佛彌陀。與大眾立在何處笑笑。

居士。又作淨土偈小序云。常見狂慧之流。倚禪宗輕淨土。人謂其不識淨土之旨也。余謂其正不識禪宗之妙。夫既知禪宗。則婬坊酒肆。無非道場。豈七寶莊嚴。獨非道場乎。樵歌牧唱。皆演般若。豈金口宣揚。獨非般若乎。粗言細語。皆第一義。豈執持名號。獨非第一義乎。古大老。即偶有呵斥念佛者。獨不見其呵佛罵祖耶。若見其斥念佛。便謂是掃淨土。則呵佛祖。是亦掃禪宗矣。是皆死於古人言句中者也。故吾謂真悟禪宗之人。必圓禪淨之旨。而不墮偏見。執偏見者。必非悟禪之流也。

一壑子曰。衲僧行履。如空中鳥跡。水面魚踪。有時一口吞盡千佛萬佛。有時千聲萬聲不離這一佛。其機其用。神妙難思。如博山老漢。得蓮池法音。唱無明曲調。和之者。有雪關誾覺浪盛等。以至散木一枝。覆葢天下個個妙樹。嘉猷深明的旨。剎剎見如來。那伽常在定者。而瀛山更有云。持名念佛。以一心不亂為宗。乃一種緊峭簡捷工夫。妙在提頭知尾。就路還家。程途億萬。七日可期。往生一念。相應圓頓。即名成佛。可謂尋龍捉脈。擒賊滅魁。徑中之徑也。靈谷有云。念念攝六根。淨極光通達。念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念念妙蓮花。因果全一致。念念無生忍。身心如幻化。念念心花開。九品齊見佛。念念無量壽。元不住涅槃。念念法中王。于法常自在。念念我全提。更無如佛者。嗟乎。靈谷之風翻巨浪。瀛山之雪滿長安。殆為學地中人。出一身冷汗。透骨泌心去也。厥功厥德。豈淺鮮者哉。

雲門宗

秀州本覺守一法真禪師(嗣圓照本禪師)

師。江陰沈氏子。著澄江淨土道場記云 天台鳳師。學智者教傳于澄江人。既順化矣。乃念茲世於諸度門。孰為善巧最徑要者。惟淨土法門。為得其歸。於是資彼樂施。敬嚴像設。建立道場。教人修行念佛三昧。與眾祈嚮。仍屬予以記之。予謂。淨土之說。經論尚矣。諸師訓辨。亦已詳矣。報騐間發。不吾欺也。世猶有疑焉者。葢以無明自障。理事不融故。按法華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況復一心不亂。於此求生。何獨不然哉。且見善不明。用心不一。則彼雖世間萬法。何往而不疑。何修而可至。獨吾佛之說也哉。要之惟當信受而已。不應疑其有無也。然則淨土果有耶。曰。不也。果無耶。曰。不也。亦有亦無耶。曰。不也。非有非無耶。曰。不也。是則淨土果烏乎在。離此諸見。即名淨土。即見如來。若聞是說。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決定得生。而無所生。以非莊嚴而莊嚴也。信心清淨。一念華開。全體現前。眾相具足。是心即佛補處何疑。已度生滅。得無量壽。其或於此未能信解。餘方便中九品具在(云云)。

越州天衣義懷禪師(嗣雪竇顯禪師)

師。世業漁。母夢星隕于屋。已而娠。兒稚時。坐船尾。得魚輒放去。父呵笞之。不為介意。長遊京師。遂依景德寺薙染。謁金鑾善。不契。復謁葉縣省。又不契。東遊至翠峰。謁明覺。覺問。汝名甚麼。曰。義懷。覺曰。何不名懷。義曰。當時致得。覺曰。誰為汝立名。曰受戒來十年矣。覺曰。汝行脚却費多少草鞋。曰和尚莫謾人好。覺曰我也沒量罪過儞作麼生。師無語。覺打曰。脫空漫語漢出去。尋為水頭。因汲水折擔。忽悟。作投機偈曰。一二三四五六七。萬仞峰頭獨足立。驪龍頷下奪明珠。一言勘破維摩詰。覺聞拊几稱善。

師甞修淨土。勤以勵人。室中問學者云。若言舍穢取淨。厭此欣彼。則是取舍之情。眾生妄想。若言無淨土。則違佛語。修淨土者。當如何修。眾無語。復自答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又云。譬如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絕遺踪之意。水無留影之心。

東京慧林宗本圓照禪師(嗣天衣懷禪師)

師。無錫管氏子。謁天衣。衣舉天親從彌勒內宮而下。無著問云。人間四百年。彼天為一晝夜。彌勒于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證無生法忍。未審。說甚麼法。天親曰。秪說這個法。如何是這個法。師久而開悟。性喜寢。鼻息齁齁。聞者厭之。白于衣。衣曰。此子。吾家精進幢也。汝輩他日當依賴之。宋神宗最重師。甞召對。師翛然自如。無所加損。出都日。王公貴人送者。車騎相屬。師誨之曰。歲月不可把玩。老病不與人期。惟勤修勿怠。是真相為。聞者莫不感動 出世瑞光。開堂日。集眾擊皷。皷旋于地。圓轉震嚮。眾驚却。有僧出曰。此和尚法雷。震地之祥也。言畢。失僧所在。自是法席日盛。眾恒五百。師平居。密修淨業。雷峰才法師。神遊淨土。見一花殊麗問之。曰。待淨慈本禪師耳。又資福曦公。至慧林禮足施金而去。人詰其故。曰。吾定中見金蓮花。人言以俟本公。有問。師傳直指。何得蓮境標名。答曰。雖在宗門。亦以淨土兼修耳。後臨終。安坐而逝。諡圓照大師。

雲棲大師贊曰。蓋兼之義有二。足躡兩船之兼。則誠為不可。圓通不礙之兼。何不可之有。況禪外無淨土。則即土即心。原非二物也。其圓照之謂乎。

杭州佛日明教契嵩禪師(嗣洞山聰禪師)

師。藤州鐔津人。姓李。七歲出家。十三得度。明年受具戒。十九遊方。常夜頂戴觀世音菩薩像。而誦其號。必滿十萬乃寢。自是。世間經書章句。不學而能。得法于洞山。作原教論十萬餘言。以抗宗韓排佛之說。讀者畏服。後居永安蘭若。著禪門定祖圖。傳法正宗記。輔教編。以萬言書上進。宋仁宗嘉賞。令編次八藏。賜號明教大師。晚住佛日山中。作懷淨土詩云。

耽閑戀綠潭  高超弄芳餌  何事卑王侯  其心越天地  皇皇古皇道  勞生自拘繫  不如歸去來  乘風拂衣袂

金仙白玉京  去去何縹緲  樓臺十二層  玲瓏汎雲表  銀湟月為波  萬頃即池沼  芙蕖發異葩  佳音頻伽鳥  頓與人間遙  所思空杳杳

空虗澄遠煙  霽色含秋景  思深每盤桓  駐目西峰頂  明月初團圞  可照佳人影  美人來不來  雲霞渺林嶺

熙寧五年六月四日。晨興寫偈曰後夜月初明。吾今獨自行。不學大梅老。貪聞鼯鼠聲。至中夜而化。闍維不壞者五。頂耳舌童真。及常所持數珠。頂骨出舍利。紅白晶潔。狀如大菽。

東京法雲法秀禪師(嗣天衣懷禪師)

師。見李伯時善畫馬。呵曰。汝士大夫以畫名。矧又畫馬。期人誇妙。妙入馬腹中。亦足懼。伯時遂絕筆。師勸畫觀音贖過。黃魯直。工艶詞。師亦詆呵之。魯直笑曰。又當置我馬腹耶。師曰。汝以艶語。動天下人婬心。不止馬腹。正恐生泥犁耳。黃悚然悔謝。遂信心求道。

示眾云。參學人。難得明心見性。猶須念佛。禮佛以作了事人活計何耶。蓋為了手的人持誦。則業障愈了。滯塞愈空。情識愈乾。心境愈寂。自性彌陀愈明。作用愈大。機輪愈活。說法愈無碍。惟心淨土愈顯。愈廣。愈受用究竟。若到佛果極頭田地也。只因圓滿。得個自性彌陀。惟心淨土。非別有所加也。

東京法雲善本大通禪師(嗣慧林圓照本禪師)

同类推荐
  • Essays and Lectures

    Essays and Lectu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征事迹

    北征事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居士分灯录

    居士分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朝圣谕录

    三朝圣谕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

    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tfboys在那里遇见你

    tfboys在那里遇见你

    本书讲诉了tfboys三人与全球首富的三位千金的故事(但都假的各,位四叶草们不要信以为真)
  • 卉木萋萋

    卉木萋萋

    心地善良的枕书,于深山里救了一个男人,男人一切皆成谜,却走进了她柔软的心,暴雨之夜,他半是诱哄半是强硬地占了她的身子,与她互许了终身,然而意外顿生,男人下落成迷生死不知。四年后因缘巧合,她嫁给了与昔日之人一模一样的男人傅蠡——名震天下的大将军王,野心勃勃冷酷无情的傅蠡从来对情爱嗤之以鼻,一系列的猜疑、利用、危情接踵而来,郎心如铁,她征服不了戎马江山,也征服不了他。爱情和权利孰轻孰重?一个女人求爱的心路,几段缠绵纠葛的爱情。你可曾深爱过一个人?你可曾辜负过一个人?清风朗月长相忆,佩蕙韧兰早晚还。如果你欠了一个人的情债,也许根本无法用情来偿还的。------《卉木萋萋》群号:114722415。各位喜欢的朋友们入群慢慢聊。
  • 星罗风云之墨武天下

    星罗风云之墨武天下

    她,翟城大名鼎鼎的废物;她,被称为“夜之王”的强者。不同的身份,惊人的差距,她将如何墨武天下?(本人新手上阵,文章啥的可能会写得慢点、出点差错,请大家见谅,有错误或建议请提出来哦,不要客气!)
  • 灵云剑灵

    灵云剑灵

    灵云大陆,灵者如云,灭世浩劫的到来之下深藏着千年轮回的秘密?天默穿越成为别人眼中无法修行的废物,但谁又能想到,他们眼中的废物居然才是这早已勾绘在手的千年浩劫的主宰……
  • 亡灵物语之异界之旅

    亡灵物语之异界之旅

    因车祸而死的赵天赐,在灵魂即将消散的最后一刻,来到了异世,在亡灵法师的召唤下成为一个拥有灵魂的僵尸。经过自己修炼法术后,重生为人。随着他自己能力逐渐加强,在他的灵魂深处,人性,正在不知不觉中复苏。重生后的天赐能否融入人类社会?命运的齿轮又会将他带往何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见人见己见如来

    见人见己见如来

    浸润了千年历史的“禅”文化,能够帮助我们化解“浮躁”环境所带来的困惑与迷失,让我们在内心深处有所触动,为我们答疑解惑,减少我们的烦恼,改善我们的生活。本书从真伪、即心、因果、缘分、得失、机趣、目标七个方面解读了一些人之所以有所成就的因缘。我们可以从这些人的生活和经历中,读出关于禅宗的感悟,悟出生活的本质,得到幸福的回报。
  • 六十种曲还魂记

    六十种曲还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桃花眼

    极品桃花眼

    有一种透视眼叫桃花眼,不但能够赌石,刮彩票,窥美女,看病,还能对美女放电,丰胸,美颜……李小东因祸得福,获得桃花眼能力,从此快意恩仇,泡妞赚钱打坏人一个也少不了。
  • 天幻之门

    天幻之门

    世间有道,万物存灵,任何生命都存在着天地所赋予的天赋。十万年前,当第一个人族开启了幻门之后,人族迎来了黄金时期,而那个人被后世尊称为“人帝”十万年后,一个叫庄墨的少年从风澜国走出,踏上追求武道巅峰之路......
  • 荒山迷踪

    荒山迷踪

    穿破历史的隧道,找寻真凭实据。已经被后人传说的那段纷纷扬扬的历史,特别是那段被历史尘封了几个世纪的隐隐还能听到战阵厮杀,战鼓擂响,战马嘶鸣,杀声阵阵的神秘的山洞,传说,还是历史?到底谁有缘分跟它邂逅!历经磨难,经历了岁月和历史的煎熬的地方,一个目睹了世事变幻的百岁老人,几个年轻才俊的男女。哪里有秘密,哪里有宝藏,哪里就会有正义和邪恶诞生!荒山迷踪会在扑朔迷离、错综复杂、险境跌宕、刺激惊险的探秘寻宝的故事中给诸位读者朋友以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