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93900000006

第6章

普说

接引都寺领各堂诸师请普说,师云:“佛门不是躲身之处,既入佛门,便当作佛。于今出家人不特不知如何作佛,而竟不信佛之当作,徒然衣现成、食现成,君王当事而不事,父母当养而不养。且毋论妄行非法,便能安分已是虚生浪死,又焉怪世儒之轻诋我佛门耶?山僧为儒时虽不敢诋,亦尝易视之,以为是藏愚守拙之地。后来遇我和尚,睁开眼孔方知道世间更无有第二条路,万不得已将世间极难舍者舍之、极难行者行之,拚此身命求个着落。常不轻菩萨道,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假使尽大地有一个不当作佛,他也不肯受人呵责、受人打掷,苦苦要说者话,只因他实实见得:除却作佛,别无可作。为上底不能作佛,必无以使下;为下底不能作佛,必无以事上;父必能作佛而后慈,子必能作佛而后孝,兄必能作佛而后友,弟必能作佛而后恭,夫妇必能作佛而后可以处室,朋友必能作佛而后可以成交。必能作佛方成个人,若是个人,必能作佛。尽大地直无有一人不承佛底恩力,无奈他迷而不悟?《易经》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假使世间除却作佛更别有可作,山僧又何必舍难舍、行难行,决定向此门中拚身、拚命耶?于今出家儿现在佛门、现称佛子,止信有佛,不信作佛,欲求世人尽信‘皆当作佛’不亦难乎?山僧初到者边每向人题起‘作佛’两字,无不大惊小怪。纵有知佛是当作,作佛是佛说,不是山僧伪说,然而不敢决定者。果尔作得便好,万一作得不尴不尬,被人抯着要索顶后圆光,不特作佛不成反被他人耻笑,不免虑得虑失,所以屡进屡退。我为汝设个喻子,譬如人家生个孩子决定与他乳吃,难道怕人耻笑道:‘者个才出胞胎底孩子知他后来长得成长不成?’便索性不与他乳吃不成?又如学堂里学生决定教他读书,难道怕人耻笑道:‘者几个学生知他后来中得中不得?’便索性不教他不成?何况孩子实有成不得人底,读书实有中不得底?若是作佛,千个作千个成,万个作万个成。佛言:‘吾为汝保任此事决不虚也。’又言:‘聚心一处,无事不办。’若一心作佛,又一心怕作不成,又怕人耻笑,众念交攻,所以成魔成病。汝但放心去作,更不愁作不成。纵饶一生不成,来生出头来,也少你底不得。金刚种子遇便发生,百劫千生永无坏烂。倘或怕人耻笑、似作不作,则毋论后来没有成日,便是从前曾下种子,可惜一旦抛撒。诸兄弟,作贼、作龟子怕人耻笑,为甚作佛也怕人耻笑?若不作佛,更有何作?便拚是作佛不成,也胜吹竹筒、抱酒壶百千万倍,胡为不耻彼而耻此?两年以来,信心颇熟,不论僧俗老少,咸知趋向。然而,入门来一日、两日便求速效,却似今日作了佛,明日好回去料理家务一般。世间百工技艺也无有一日、二日学得底,何况作佛最尊最大一件事?譬如种稻最易见功,也须春耕夏耘而后秋收有望,宁有今日下种、明日收割之理?古来一闻千悟,信有其人,然而《传灯》所载三登投子、九上洞山与夫坐破七个蒲团者,皆是极显赫底宗师,宁渠根器皆不如今人、而今人反出古人之上?良繇古人参是实参、悟是实悟,个个都是真实作佛汉,所以不避艰苦,必期亲证亲到。而今人不贵里面真实,只贵外面光彩,作得作不得且宽一着,但学些子作佛言句,好向人前卖弄‘我会禅、我会道、我是作佛底’。不见古人道:‘但会作佛,不愁佛不解语。’你果真实作得佛,便一句佛语不会说也自不妨。若只爱会说,莫道趠些子现成语句,便令一口气说出三藏十二部,又将一千七百则公案从头举了、会了,与汝自己有甚干涉?古人得意之后闭口深藏舌,二六时中只守闲闲地‘佛’之一字尚不可得,又那有许多甚么禅、甚么道及其应机接物?信手向自己宝藏中拈出些子,自然活卓卓地,不费纤毫气力,不是学得来底,不是思量凑泊来底。岩头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方与盖天盖地。’于今最可笑一等禅流,但向六根门头认着些子影响,便道:‘我已得根本智,只欠差别智。’便一味学他古人机锋转语,逢着人或咄或喝、或扬眉努目、或擎拳竖指、或东一句西一句,不管三七二十一,如病狂相似,以是为无滞无碍,以是为古人妙用,递相传授、递相模仿,将谓作佛,只如此殊可怜悯。你看达磨昔日在少林面壁九年,后因神光断臂要求安心,达磨只向道:‘将心来与汝安。’神光道:‘觅心了不可得。’达磨道:‘与汝安心竟。’何曾有一点做作?何曾费一点周折?六代单传至曹溪祖师,示人皆直捷简要,青原南岳而后方才各立门庭,才有机锋转语,然犹是极直捷、极简要,非如今人之胡乱撒屎撒尿。不见马祖问南岳道:‘非色相云何能见?’岳云:‘心地法眼能见乎道。’又问:‘有成坏不?’岳云:‘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非见道也。’又不见石头参青原,原问:‘子何方来?’头云:‘曹溪。’原云:‘将得甚么来?’头云:‘未到曹溪亦不失。’原云:‘若尔用去曹溪作么?’头云:‘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头又问:‘曹溪大师还识和尚不?’原云:‘汝今识老僧不?’头云:‘识又争能识得。’又不见僧问石头:‘如何是解脱?’头云:‘谁缚汝?’问:‘如何是净土?’头云:‘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头云:‘谁将生死与汝?’又不见法常问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常便走住大梅,祖令人探云:‘和尚见马大师,得个甚么便住此山?’常云:‘马祖向我道“即心即佛”,我便向者里住。’僧云:‘马祖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常云:‘者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祗管即心即佛。’又不见五泄初谒石头便问:‘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头据坐,泄便行,头随后召云:‘阇黎。’泄回首,头云:‘从生至死祗是者个,回头转脑作么?’又不见大珠参马祖,祖问:‘来此拟须何事?’珠云:‘来求佛法。’祖云:‘我者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珠云:‘阿那个是学人宝藏?’祖云:‘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又不见药山一日在石上坐,石头问曰:‘汝在者里作么?’山云:‘一物也不为。’头曰:‘恁么即闲坐也。’山云:‘若闲坐即为也。’头云:‘汝道不为不为个甚么?’山云:‘千圣亦不识。’山僧似恁么举,直举到来年也举不了。大都从上来真实见得底自有真实作用,总不假借甚么奇言妙句,不过就他来处直下指出,或轻轻拨转,那学人真实见得底便直下承领,或就机翻身,又何曾别有一点做作?又何曾别费一点周折?至如大愚之为云峰悦、大慧之为谦禅,更不须一言半句便知他千了百当。总之,到真实田地有言句也真实,无言句也真实,乃至下咄、下喝也真实,不下咄、不下喝也真实,扬眉努目也真实,不扬眉努目也真实,擎拳竖指也真实,不擎拳竖指也真实,断断不似于今人一味胡做乱作,直是善因而成恶果。诸兄弟,贵实不贵虚,汝既到者里,俱是夙世善缘,汝但办一片决定心、长久心,切不得怕人耻笑,不得要求速效,一切时中提起本参真实参将去,汝但得一分力,山僧便识得一分,但得两分力,山僧便识得两分,切莫得少为足不肯前进,作个半截底人,何况半截尚不得、只管要求印证?若印证了尔,不特误尔一生,直误了尔千生百劫不得出头,不是小儿戏。诸兄弟,你若到真实透顶透底田地,便没有一人印证亦自何妨?若未到者田地,必求到者田地,决不得舍此别求捷径。纵饶尔一生念佛真得往生,亲见弥陀,也只是教你向者一路,更无别路。若使尽大地尚有一路可以便易作佛,山僧自不肯拚舍身命、专向个里求个着落,而又何苦区区劝尔诸兄弟耶?诸兄弟,只恁作去,不愁不成。久立,珍重。”

师云:“宽本禅人行脚回,曾从海州见老僧,兹闻老僧在永安,尽倾衣钵来此办供,请山僧为众普说学道难成之故。佛在世日,百人学道百人成道;末法时代,学道者多成道者少,虚实之间耳。于今学人谁不道‘我是实’?然而,止知求解,不知求悟。悟之与解,似则甚似,远则甚远。譬如叶公所好之龙,头角鳞甲非不酷肖,要令兴云作雾得么?又如两人在此,一人曾从长安来,一人止闻人说长安,其亲到者任举一事一物自然亲切,其未到者非不极谈宫阙之嵬峨、城郭之雄固、人事之繁华、货物之聚集,识者已知其不实也。每见有从《法华》得解者便靠定法华,决定侈谈如何是开佛知见、如何是示佛知见、如何是悟佛知见、如何是入佛知见,非不详悉洞达,但令离却经文、直下拈出毕竟唤甚么作佛之知见,遂乃茫然失措。有从《华严》得解者便靠定《华严》,决定侈谈如何是理法界、如何是事法界、如何是理事无碍法界、如何是事事无碍法界,亦非不详悉洞达,及乎反按自己理上尚似打得过,事上便打不过,又何况理事无碍?又何况事事无碍耶?有从《楞严》得解者便靠定《楞严》,决定侈谈七处征心、八还辨见,若离前尘分别,毕竟唤甚么作真心、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毕竟唤甚么作真见,直得无言可答、无理可伸。至于从《维识》得解者便靠定《维识》,从《起信》得解者便靠定《起信》,种种不一,门庭各立,互相矛盾。且勿论经教中人,便是宗门下衲子不求实悟比比皆然。或见古人苦功处便走向禅单,咬着牙关、捏着拳头、竖着脊梁,恰似装罗汉形像,希图与他妄想抵敌。寻常未上禅单时妄想尚少,才上禅单妄想愈炽。毋论抵敌不住,纵得暂时停息,如石压草,石去而草还生。或见古人透脱处便谓:‘妄想不足畏,妄想无体,不须禁遏。’一味随缘放旷、任性逍遥,不几莽莽荡荡招殃祸耶?又有道:‘妄想虽不须禁遏,亦不可放纵。但时时鉴照,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是则甚是,我且问你,白日里鉴照则易,睡梦里如何鉴照?又何况一口气接不来时?总未免业识茫茫去也。又或从古人良久默然处作解者,便认未开口以前为威音那畔、为父母未生时面目、为空劫那边事,才见开口便谓落第二头错引。临济入门便喝、德山入门便棒,谓待汝开口堪作甚么?一向把住以为极则,殊不知正坐在黑山鬼窟里?所谓死水不藏龙。又有认古人言句如‘乞师安心’便道‘将心来与汝安’、‘乞师忏罪’便道‘将罪来与汝忏’、‘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便云‘西来无意’或云‘何不问自己意’,以为扣机、以为绵密,以是为禅道者。又有嫌此等为合头语,一任指东话西,便又错解古人庭前柏树子、青州布衫、乾矢橛、麻三斤之类,以为不上他钓竿、不入他圈缋,以是为禅道者。又有道‘此事不在言说,亦不在无言说’,但见人问着便努眼相视,或擎拳、或竖指、或一拍一喝,以为真体显露、以为应物无滞,得大自在、得大解脱,此种更是难救。又有认现成一切,便错解古人‘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拄杖子是拄杖子’、‘耳朵两片皮,牙齿一具骨’、‘师姑元是女人做’一类语话,以为直下便是,更不敢动着一毫头。又有专一杜撰奇妙尖新之句、攒花簇锦、斗艳夸多,尤是末流大弊。总之,不曾有实悟,未免随处粘着。汝莫闻恁么道便谓‘我一切不粘着便是’,祗者不粘着又是一个大坑堑。若是实悟底人,总没有你扪摩处。汝才向者里觅渠,渠却在那里;汝才向那里觅渠,渠又却在者里;有时恁么道,有时却不恁么道,怪不得时人唤渠作转车轴底嘴,渠本不曾有一点实法教人。不见道:‘若将实法与人,土块也消不得。’岩头和尚又道:‘才有所重,即成窠臼。’众中莫有出得窠臼底么?若有,老僧即将法座让他;不然,大家归堂仔细参究,毕竟要求实悟,不可徒然学得一知半解以自满足,生死到来抵敌不住,却怪老僧不道。你但自己打算,于今学得底果然敌得生死,即是真正,更不须问人成得成不得也。大众,久立。珍重。”普说。

李居士请普说,士问:“和尚所以为禅流者至矣。历来士大夫学道多不得力,病在何处?更希微细拈出。”师云:“士大夫学道之多,无过于宋;病痛之多,亦无过于宋。妙喜老人作大医王,药料具足,设方救疗,切中病源。至今读其书问,所载业已不留后人以余地矣。然昔之所患未必全今之所患,而今之所患或甚于昔之所患。嘉、隆以前,士大夫留心斯道者,其言行不大显著。云栖、紫柏、憨山三老道:‘法盛时士大夫多与之游,令一时学者知我佛道渊广,而宋儒迂拘未足尽信。’三老之功不可诬也。然其所尝亲炙者,或始甚专笃,而其后未免流于他端,缘无始带来一点习气未能自割,况富贵场中佳丽易致渐染渐深、缠绵不解,迨及暮年功成名遂,唯此一事更无他务,奈精力衰耗、齿落发枯,当骄奢淫佚之日又参以贪生怖死之念,不得不假性命双修之说。此说一倡,如蝇附粪,以为既可延年又堪恣欲,七幅罗裙不知罩却多少英灵汉子。若其正信不移,亦略可数,或博探教相,或深穷止观,或依傍净土,亦有夙具灵根,专兹一路,其自任非不的确,其示人非不明快,亦以者一点习气铲除不易。初或暂容,转且纵肆,乃反借口如好好色之文以自掩饰。业力日强,道力日怯,目前作主不得,未免东牵西合,临命终时毫无得力,盖因打头不遇作家。即遇,未经恶辣针锤,自恃聪明,以致于此,殊可痛惜。自寿昌、博山、云门、黄檗、天童诸老后先开法,宗风弘鬯而天下咸知趋向,登其门者不可胜数,求其全身放下、终始于斯之士夫亦难屈数指。乃有发心真正、虚怀参访,其顿断绳索、自甘淡素,可谓难信能信、难行能行,亦以聪明过人、雄辩横溢,究其实落得力之处,不过日坐得一两炷香、妄念不起而已。亦有习静山中一七、二七,直得身心世界内外通莹,所谓坐断十方而不知密移一步,遂遇邪师谬为证可、自此狂慧勃发、到处鼓弄唇舌,虽见真正宗匠,容易放过,岁久月深无可依据。又以弘法念重,专求显异,致种种幻见、称神道鬼者。又有最初便遭邪师诳惑、不复博参明达而徒以自己隙光附会前哲、谬计古来不过如此,任情恣意、随顺尘劳,复于随顺境中高谈快论,谓‘烦恼即菩提,无明即大智’,但见有稍自简束者便指为兔径小节,平昔习气有增无减,此道易学,此类最多。又有深知其非,力事禁遏,无奈猴猿子不死,愈禁遏愈起,转而从事于诵念礼拜,以祈降伏者,是皆极奇极显,四众共推为宗门梁栋,所以为外护则无不极其至矣。大都士人从小入书堂,父母所嘱、师长所训莫不以位高金多为第一义,所谓上大人时错了也。何况婚宦而后,世累日深、世情日重、保荣固宠之弗暇?若夫超出伦辈,或学问自侈、或文章自命、或风节自高、或经济自任。有一于此,皆足以扬名当世、垂之来祀,人生大事如斯尔尔,岂真有前因后果、轮回升沉之说?儒教中虽微示福善祸淫,而未深明三世之旨,浅腐之流遂疑死后断灭,见落边邪,递相承袭,倚程朱之门户,拾韩欧之涕唾,竟不知儒者何道而徒以辟佛为儒、不辟佛则不得为儒,以是衣冠中多置内典而不敢阅其一二。称信者,或妄希现福,为保护身家、保护儿孙计,又或仕路蹇厄、或遭不如意事,处无可如何之际,不得不恳佛求佛而又恐人谓其佞佛,辄自解曰:‘亦聊借以消磨雄心。’比比皆然。上焉者,亦不过广搜诡异以拓见闻,采掇玄奥以资笔舌,非真究心佛乘也。故有稍知趋向者,吾门中人便视为麟凤外护为念,安能痛加针砭?如紫玉之于于頔,兜率之于无尽,所以,半途者多,到家者少。如前所举,诸老不特稍知趋向,且能真究真参,实实为此一件大事而特不能如古人全身放下、久亲法席,以致入处草率、得少为足,不过种下般若根株,虽然百劫千生埋没不得,而欲其一踏到底,不敢谓绝无其人,实千难而万难者也。我佛涅槃会上以正法眼藏付嘱国王、大臣,《法华经》言:‘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又言:‘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又何常专以易属出家儿而以难属士大夫耶?囗额屠儿放下屠刀云:‘我是千佛一数。’龙女八岁献珠成佛,教有明文。曾堂堂士大夫而竟一屠儿、一女子之不若耶?况《传灯》纪载如唐之裴公休、陈公操、宋之李公遵勖、杨公大年辈,不可胜数。是皆据高位、握大权,未尝坏世间相而求实相、离生灭法而求寂灭,幸有如此体格。宁古之必胜于今、今之必不如古?而罪秃谓其入处草率、得少为足者,非其知慧浅薄,初无定见也;亦非其力量有限,自甘中止也。处此火宅中,苟无大智慧与大力量,安得不为名位、货色所拘?遽尔抽身,向个中求入路耶?正因其知慧大、力量大,所以才入门来见宗师开口不难领会、不难荷担,及阅诸经论与诸祖公案,可以解路通者,自不费力,其不可以解路通者,亦不难以平日读书作文伎俩多生穿凿,祗图解得分晓、说得明白,解不分晓、说不明白,便生烦闷,百般思量、百般计较,或得些子醒发,或得些子轻安,便求宗师为渠印证。主法者恐折其萌芽、阻其向往,稍松一着,渠便自任为极,则以为究竟如是,纵遇他知识连道两个‘不是’,定忿然谓是强移换人。不见无尽初见东林便蒙许可,及到兜率触翻溺器,方始撇地,而后来历参诸方,又不知受却多少锤凿。张公是何等知慧?何等力量?而况其次焉者乎?要学此道,必须发个狠毒,将无始来一点习气千难割、万难割处痛下一刀,如破竹头一节,节节皆破,一切缠缚不得,然后,取古人一则机缘,不妨向没可思量处思量、没可计较处计较。到思量、计较尽时,平生伎俩一点也用不着,莫生退怯,莫求功效,正好拚命与之厮捱。勿道全无所得,即有所得,我亦不爱。勿道全无人肯,即有人肯,我亦不顾。忽然失手摸着娘生鼻孔,方知元来只在者里。一切经论、一切公案,不求分晓无不分晓,不求明白自然明白。以此自利,以此利人。以此事亲则为孝,以此事君则为忠,出得世间、入得世间,而又何僧、何俗、何儒、何佛?到恁田地,佞亦得,即辟亦得。博山先师翁常道:‘汝等若了得,便作个卫元嵩也不妨。’不见近代阳明、龙溪、近溪诸大老,不特不肯毁形体、绝祭祀、作名教中罪人,亦何尝拘拘标名外护?但为真儒,即为真佛;必为真佛,始为真儒。文章、风节、学问、经济,无不在此。不然,纵尔烜赫一时、名垂后世,反之自己身心全没交涉,生死到来依旧业识茫茫、无本可据,直谓之无智慧人、无力量人已矣。罪秃自知此事以来,每喜与士大夫游,虽时时以此事相激发,然未敢深谈及此。不意绝漠余生乃得遇老居士,真是个汉,既承至诚相叩,不复隐覆,不怕忌讳,将平昔亲闻、亲见、亲历者尽底倾出,其余微细种种病痛,自有妙喜老人种种神方、种种良药在。果尔一踏到底,且无道可学,又何病痛之云?倘其半信半疑、欲前且却,则并无病痛之可指。至如阴窃先哲之绪余、假张学道之旗帜,招罗少俊、私立朋党,以致荆棘丛生、戈矛互起,国家之败蔑不繇之是?又无药可疗,无方可治。妙喜老人诚不料末世士大夫决裂遂至于此。”李居士不觉欷嘘涕下,命笔纪之以为士大夫学道者鉴。

茶话

住大宁寺至月十四晚设茶,为西堂祝寿,师云:“明日是西堂降日,期主设茶请大众为西堂预祝。大众,且道西堂四十二年前正当今晚在甚么处安身立命?你莫道:‘正在母腹中么。’比如未入母腹时又向甚么处安身立命?若向个里具得只眼,莫道四十二年前、四十二年后,便从无始劫初直至尽未来际,与大宁今晚团圞总没有两个时节,总不曾移易一丝毫头。恁地见得分明,则期主者一杯茶不特为西堂一人祝寿,直为现前大众祝寿;又不特为现前大众祝寿,直为三世诸佛、大地众生一同祝寿了也。若犹作世情论量,纵饶你活到一百寿、一千寿,总唤作守尸鬼魂不散底死人。祖师有言:‘汝等见闻觉知之性与太虚空同寿。’《道德经》云:‘死而不亡曰寿。’儒教中又言:‘夭寿不二。’你看从古圣贤又何曾认此幻化身心作寿?虽然你道:‘离却此幻化身心又向甚么处祝聻?’”堂主进云:“夜静更寒,请和尚食茶。”师拈茶碗云:“请。”

三十晚设茶,师云:“今日是年穷岁尽之日,本刹住持设茶与大众分岁。大众,若有收藏底陈腐佛法知见,一齐抖擞出来,好得干净过年。山僧也有一则陈腐公案,不免趁时拈出。昔日,潭州和尚有言:‘山僧宰个露地白牛与你众人分岁。’维那入室云:‘外面有公人拘和尚。’州云:‘作么?’那云:‘和尚私宰,不曾纳蹄角。’州以帽掷地下,那拾帽,州下床扭住云:‘贼贼。’那以帽覆州顶云:‘时寒,且还和尚。’即出。州顾侍者云:‘今晚公案如何?’者云:‘潭州纸贵,一状领过。’大众,你看古人大家恁地分岁好生热闹,今日山僧也有个没毛癞狗,不敢赃污了常住锅灶,整整将来供养大众,且问大众向甚处下口?”众下语不契,师顾众云:“莫将爆竹惊山鬼,留取荒城伴罪夫。”

初六晚住持设茶请茶话,师云:“明日是首山和尚诞日,住持设茶请山僧领大众预祝。现前堆积珍异都是住持孝心,盖为将来乞戒地也。山僧不可借花献佛,只可别寻个物事为敬。”良久云:“者件物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个甚么物?大众若识得者物,便不用别寻,各人现成,将出来非特可为首山和尚寿,且可为诸佛、诸菩萨寿。又非特为诸佛、菩萨寿,且可将诸佛、菩萨底寿全归首山和尚,又可将首山和尚一人底寿散为现前大众及法界一切众生寿。首山和尚莫笑道:‘你为甚将我家里物来送我?却又乱作人情。’待明早天明起来领大众与和尚礼足。”

十四晚茶话,师云:“山僧所有一切好法恶法都被尔们抖擞干净,今晚要得半句囗口遍搜不获。且请大众食茶食果子,食了,大家看灯。不见道:‘春宵一刻值千金。’大众,不得错过。”

住接引寺,五月十四晚设茶,师云:“山僧初来者边见者边家家粮米丰足,只恨不曾有人开个饭店。彼时耻若书记便发心作个店小二,也有笑他底、也有怜他底,怜他底只愁生意淡薄、枉费辛勤,笑他底道:‘阿谁家里缺少面觔、木耳,那得饿不死底汉来吃尔者般茶饭?’不期南塔挂起招牌,一直卖到辽阳,于今又卖到海州来了。明日是耻若生日,者里一班都是后起底店小二,特搜店里残茶剩饭请山僧预祝。但凡尝著者般滋味底,个个都要续佛慧命。诸佛慧命无有穷尽,则耻若之寿量无有穷尽,又何用别为祝耶?”

问答

腊八日,书记入礼,师问:“释迦老子当年睹明星悟道毕竟悟个甚么?”进云:“火。”师云:“恁么则不悟也。”进云:“暖气烘烘。”记复举前话问师,师云:“今日冷似昨日。”复进后语,师拈禅衣角一抖,涌光出问云:“未审睹明星后与雪山六载前是同是别?”师云:“可知礼也。”进云:“何苦如此?”师云:“水滚下茶来。”少顷,座元入礼,师举前问,元云:“铜盘。”师云:“恁么则不悟也。”元拈火箸插盘中,师云:“且道睹明星后与雪山六载前是同是别?”元一喝,师云:“放汝三十棒。”

西堂举外道问佛不问有言,师云:“不是不是。”进云:“举犹未毕,为甚便见不是?”师云:“再犯不容。”

座元问:“赵州不食投子蒸饼却礼沙弥三拜,意旨如何?”师云:“汝不妨疑着。”又问:“赵州毕竟向甚么处勘破台山婆子?”师云:“汝曾见孩子趋气毬么?”

静宇问:“应持菩萨上观三十二恒河沙,如何不见佛顶?”师答:“为他向高远处觅。”又问:“三千世界俱坏,未审大地众生向甚么处安身?”师云:“好个消息。”又问:“弟子生死到来,将何抵敌?”师云:“你于今从北塔到南塔为甚不问?”

启如问:“车损牛老载重,如何过得峻岭?”师答:“看脚下。”又问:“日中看瓜架、夜后闻钟声时如何?”师云:“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罄光问:“如何是学解、信解、悟解?三种解作么生?”师答:“你有许多般解么?”

座元问:“三界一心发,火宅是吾家。百亿须弥山,至今疑着他。”师答:“为他闲事长无明。”进云:“原来无一法,诸法体如如?”师云:“切忌向这里着脚。”

道庵问:“行住坐卧即不问,未审睡着时在那里?”师云:“你即今是醒是睡?”

祥光问:“一切俨然,教弟子作么生会?”师答:“用会作么?”又问:“一切音响落在何处?”师云:“向未开口前看取。”

德光问:“本来面目人人本具,为甚学人不知?”师答:“祗这不知莫别寻。”

寿绩问:“婆子道:‘赵州只转得本藏。’毕竟如何转得那半藏?”师答:“山僧也不奈伊何。”又问:“大海水为甚一日两潮?”师云:“晨钟暮鼓。”又问:“天上月为甚半圆半缺?”师云:“适才吃饱了,于今肚又饥。”

辉光问:“终日奔奔波波,一旦生死到来将何抵敌?”师答:“你唤什么作生死?”又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师云:“吹螺打鼓。”

耻若问:“眼在头上为甚自不见眼?请师点出。”师唤耻若,若应诺,师云:“点出了也。”又问:“世出世间则不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云:“高丽国好大扇。”又问:“南塔既在地上,为甚却向龙潭里放光?”师答云:“家家门前火把子。”

桂庵问:“如何是学人本来面目?”师答:“是谁叫汝恁么问?”

弘掀问:“某甲初出家时,只以念佛诵经为本,到此却靠不得。请问如何是第一件大事?”师答:“屙屎撒尿。”进云:“四大分散时如何是了手?”师云:“分散且置,汝即今唤甚么作四大?”进云:“参禅人了生死,未审还有轮回也无?”师云:“日沈西水流东。”

净如问:“来此作饭供养大众,图报三世深恩。未审还报得尽也无?”师连弹指三声。

昆璞问:“生死如车轮子相似,如何止得?”师答:“问取推车汉。”

尸林问:“曹源一滴则不问,华首溪头事若何?”师云:“混同江阔多少?”又问:“罗浮隐居,沈阳出世。隐居且置,出世一句作么生道?”师云:“风沙万里。”进云:“风行草偃,水到渠成。除此不问,如何是逆波之句?”师云:“沈阳好香瓜。”又问:“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为甚大事已明,如丧考妣?”师云:“太平本是将军力,不许将军见太平。”又问:“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为甚我等不得成佛?”师云:“谁教汝要成佛?”

道心问:“终日承十方深恩,己事未明,如何了得?”师答:“热灶着一把,冷灶着一把。”

仰泉问:“母胎生下时佛性已具,为甚么不会说话?”师答:“呱呱。”又问:“生死到来将甚么抵当?”师答:“你即今拈匙把箸又作么生?”

都寺问:“世尊说法有六种成就,未审和尚囗囗囗囗种成就?”师答:“全仗阇黎心力。”进云:“世尊道:‘四十九年未曾道着一字。’为甚么又留三藏十二部?”师云:“囗囗事也须件件周到始得。”

小沙弥问:“我有吃的狗也有吃的,未审我是狗?狗是我?”师答云:“大众,看者孩子作师子吼。”弥无语,师便打出。

净空问:“四大分离,向甚么处安身立命?”师答:“牛头狱卒是甚么人?”又问:“无心道人又向何处用工?”师云:“饥添钵,寒添衣。”

桂林问:“清晨静坐闻钟声、犬吠,未审是同是别?”师答:“问取山前石人去。”

维那问:“檀那一粒米重如须弥山,未审此恩如何报得?”师答:“点一柸苦茶来。”晒衣次问:“学人平生不曾挂一寸丝,且道晒个甚么是得?”师云:“你即今身上披的是驴皮是马皮?”又问:“古人道:‘众苦不是苦,袈裟下打失人身方是苦。’学人现是人身,且道是苦不是苦?”师答:“你问阿谁?”又问:“现前作是主,醒时作得主。睡着时作么生?”师答:“卖油郎。”

逢渠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答云:“西塔较南塔多少?”

光宇问:“学人识得木石,木石为甚不识学人?”师唤光宇,宇应喏,师云:“汝不是木石。”进云:“行住坐卧不离者个,未审如何是者个?”师云:“行住坐卧。”又问:“弟子到来六十余日,并无增减,未审如何即是?”师答:“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进云:“闇里明珠放去,收来时如何?”师云:“修行人为甚将常住物作自己用?”

择菜次,耻若问:“菜上虫不从天降、不从地涌,为甚有情向无情中出?”师云:“猢孙倒上树。”

都寺玄赋编

书记今羞录

同类推荐
  • 艮岳记

    艮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宦游纪略

    宦游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辽诗话

    辽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Fair Penitent

    A Fair Penit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荣辱

    荣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历史年鉴之1919

    历史年鉴之1919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盛世烟花

    盛世烟花

    连若水一脸清高孤傲的牵起了儿子的手就要离开,皇甫修却一把抱走了连若水的儿子,霸气难挡的警告连若水道:“这是我的儿子,本王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流落在外!”“皇甫修,能不这么不要脸吗?这是我的儿子,而我,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连若水满脸黑线的强调着,与皇甫修僵持不下。你的确是和本王一点关系也没有,本王也不认得你,但,这就是本王的儿子,你若是觉得你和本王之间毫无关系,那你便走吧!”皇甫修一边下着逐客令,一边心里不要脸的想着,现在这种时候敢要脸吗?一要脸了,老婆没了,孩子也没了,这损失太大了,所以,还是不要脸的好……
  • 成大事必备的148个成功法则(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成大事必备的148个成功法则(教你成功丛书15本)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人生成功的148个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
  • 第一战神:绝色帝师红颜

    第一战神:绝色帝师红颜

    她是云染最出色的女帝师,混迹于一群将会成为帝王的男人,却无人知是女红妆,只因她威摄大陆是众人心中的胜利之神。这是一片奇幻的大陆,有着不可思的异能和凶兽。她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顶端成为众人心中的神。九五至尊、战神、医仙乃至魔王,无一不为她倾倒!
  • 砚席录

    砚席录

    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先生说过——“永眠或未亡,亡者亦可逝”。宇宙有无限的可能。人类文明由人类孕育,若把宇宙作为一种文明来看,它同样能孕育于某种存在。我们将未知宇宙称为“虚空”,也许虚空中就是孕育宇宙这一文明的意识,不妨借用大爆炸理论宇宙演化起点的名字——奇点,称之为奇点议会。议会将宇宙作为自己的文明,引导大爆炸,成则造就新宇宙,败则留下负遗产。负信息不断聚集,最终扭曲了空间演算矩阵,随之而来的就是扭曲虚空。这是一个在第七宇宙发生的故事,名为希尔兰的星球上的故事,一个关于爱、友情、亲情与希望的故事。但它又不是一个故事,它也许是一群少年少女正在绽放的欢笑,流下的泪水……也许正是他们的人生。
  • 换不掉的命运:不期而遇

    换不掉的命运:不期而遇

    简介:有的人永远逃不开使命,有的人生来就是为了守护,有的人一辈子被命运捉弄,有的人一生为了他人而活,有的人连死都没有选择线索:明:身世的揭开暗:心境的变化情节版:六月十七普天同庆,何贵妃生下皇子景琛,遂晋封皇后。尚书江仲儒夫人也生下一个女儿江挽榆,由于难产,挽榆体弱多病,幸得白云庵六尘师太援手,得以长大成人。十五年后,景琛继承皇位,何太后下召选秀。江挽榆下山,结识神偷,并拜其为师。六月十七,江挽榆在渗透的帮助下南逃,无痕一路守护。再见唐逸,两人冰释前嫌,却因唐母的阻扰误会再生。身世一步步揭开,当初的坚持被怀疑,突然发现再也找不到方向。当所有的阴谋算计都逐渐浮出水面,人性的善恶受到考验,关于明天,因为未知让人恐慌。也许所有的一切只有死后才能真正结束吧!细节版:当龙云看清身边女子的脸,登时从床上跳了起来,满腔怒气大吼:“谁让你爬上我的床?”*****************“浅浅,为什么?”景琛强势扳过顾浅浅的身子,眼神灼灼地逼视着她,“难道就因为我是皇帝?只要你愿意,我可以抛开一切,和你一起来浪迹天涯!”顾浅浅轻轻地摇了摇头,“我从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活,我们注定没有可能。”顾浅浅转身离开,景琛怔怔地站在原地。黄叶在风的驱使下飘散,轻轻贴着景琛衣襟,然后被一滴温热的液体击落下坠,眨眼和满地枯枝败叶融为一体。*****************“你为什么不能爱我?燕词真的有那么好?我和她有一模一样的容貌,我们用相同的武器,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我们体内流着相同的血,我做了这么多,却不及一个死人在你心中的地位,为什么?”燕诗的眼中全是不甘心,甚至还有深深的怨恨。“谁都不可能代替燕词在我心中的地位!她是你妹妹,你们有一模一样的容貌,她单纯善良,你却是蛇蝎心肠,她死的时候还在为你着想,让我不要怪你,替她好好照顾你,你又做了些什么?”“对!在你心中她什么都是最好,我什么都不是,我得不到的,她死了也别想安宁!”“住手——”*****************“我今天上了舒心阁。”鱼儿的声音轻轻的,像是在说一件与她毫无关系的事。“……”唐逸张了张嘴,终究没有说出一个字。沉默像张无形的网,两人被紧紧网住,压抑的喘不过气来。我不擅长写宫斗,江湖是我的梦想喜欢者点击阅读有意向者收藏有打算者推荐
  • 无尽尸潮

    无尽尸潮

    本小说重写,上面4章是不完善的章节,他本是一个,孤独又内向的少年儿,但是他被未来的某个地灭强者寄附在他的身体内,而且还带有尸化之力,但是他天资异常无法激活他体内的力量,所以他必须超越过那个带满岁月的丧尸强者与之争斗,李九笙是否会存活下去或变强下去。请敬请期待...........如果有推荐主角请加我QQ16957939462015年5月25日那个时代。。。
  • 清平遗调

    清平遗调

    天女拜入冠,凤凰犹不及。“长姐,我许你的,他一辈子都给你不了你。”“我等了你三年又三年,却终敌不过他一句爱你。”错过,失落,无助,背叛。乱世之下,重生之生,是否还要走上旧路,那伤透的心,是否又能愈合。到底痴情的人,能否终成眷属,但愿有情人,能终成眷属吧。
  • 火吽轨别录

    火吽轨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情侣手记

    情侣手记

    本书是残雪作品系列之一。该系列一共五种,是残雪2003—2013年间的短篇小说全集。本书共10篇,16万字。有《树洞》《袁氏大娘》《庭院》《盗贼》《枣村》《情侣手记》《龟》《暗夜》《末世爱情》《小姑娘黄花》《月光之舞》等篇目。这些作品是首次整体结集出版。残雪是以短篇小说打开与读者的沟通渠道的,这些奇思异想的篇什,短则几千字,长则一万多字。它们大多描写底层人们对生活充满独特性的体验。细细品味,可以感悟到残雪文字中浓郁的先锋意味和独特的文学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