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93100000003

第3章

疏。涅槃等者。若別有處應有邊際。有際則無常也。小乘下。世謂三世。時世即有為諸相。間謂中間。謂三界有漏墮在其間。四相遷滅。三世流轉。此釋該情非情一切法也。若唯約正報說者。五蘊始行名生。五蘊散滅名死。涅槃出世可知。以二乘厭世間生死。忻出世涅槃。故大乘可了。豈別等者。界內界外方域也。惑能下。惑性智性無二性故。仁王經云。菩薩未成佛。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菩提。煩惱之相須斷。其性無二即般若也。故云惑盡等。業能下。業能繫果。不自在故。名不解脫。業謝報亡。了無繫縛。名之解脫。故解脫者自在為義。苦能下。二種生死之苦能障法身真樂。二死既其謝滅。則法身之樂自顯。即以無苦為樂。無別樂矣。故此等者。言三障三德敵體相對。翻染成淨。故知三染即三德之詮門也。既依染門詮示。若無三染亦無三德自相可說。何容更有一盡處爾。又三德下。亦依涅槃釋。彼經第二云。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釋曰。出現鈔略云。並乃合為一體。別乃各居一處。竪明此三曰縱。謂法身本有。次修般若。後得解脫等。四德者。常。樂。我。淨也。至本論釋之。恒沙義備者。不唯三德四德也。故起信略云。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乃至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等。一心融拂者。謂上三法一心融之。無有差別之相。等同一味。一心三相曰融。三相一心曰拂。既融既拂。相不可得。名何名焉。尤可下。可解。

疏。物即緣會等者。此論亦宗諸般若。智論。中論等作也。如下所引可見。物謂萬物。諸法之總名。染謂染分依他。如大品所列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淨謂淨分依他。亦如大品所列十力。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不共法。薩雲若等。古今等者。亦攝一切之時也。以下論說寒暑古今等故。若唯約人事明之。則生死去來動靜遲速長幼逆順是非彼此得喪窮通壽夭貧富貴賤高低等。應世諦所攝皆物也。以內修言之。則行願因果地位等。然前後兼。以論宗般若。只可依經說諸法也。不遷等者。依宗中指之可知。以緣生等者。釋成不遷之理也。以一義故即一而弗化也。故宗鏡云。大乘之法緣生無性。生即不生。滅即不滅。故遷即不遷也。今約下。論亦兼有頓教之說也。初終教者。以此教說一切眾生成佛之義。極盡大乘之理。故亦名實教。詮如藏性中實之道故。隨緣下。謂隨染緣則有世間諸法。隨淨緣則有出世諸法。遷即不遷者。非遷外說不遷也。初門以理在乎事中。故隨事而遷也。以理有隨緣義。故起信云。謂如來藏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即隨緣義。乃至成阿黎邪識。此識之相生滅即藏性生滅。以識相是真妄和合成故。具非異義。故引楞伽。即唐譯第五卷中文。具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有生滅。言因者。善不善也。不增減經可知。第二門以事從理。從猶合也。引仁王彼初卷也。煩惱菩提。物也。第一義。理也。一義故遷即不遷也。楞伽下。同前卷。眼等五識者。體義。聚義。依義名身。非流轉者。五識性空故。亦即實相故。三此二下。謂前之二門隨義排次。法必同時矣。故此一門雙融前二。令二銷鎔。遷與不遷交徹一際也。此中取義正唯第三。然非前二。此門不成故。初門俱遷。次門俱不遷。此門即遷不遷。方盡一題之義。總包一論之玄也。又約唯遷。則墮斷見。無罪無福等。若唯不遷。則著常見。凡應定凡聖應定聖。有無窮之過。今明不遷而遷。遷即不遷。諸過齊喪。所引涅槃即第八卷云。善男子。鳥有二種。一名迦隣提。二名鴛鴦。遊止共俱。不相捨離。第三卷云云。何解滿字及與半字義。云何共聖行如娑羅娑鳥。迦隣提日月等。清涼云。如此方鴛鴦鳥配偶相將。古詩云。暫分島嶼猶迴首。只渡寒溪亦共飛。以喻常無常二不相離也。引淨名。即經第一卷。清涼下。即玄談大鈔說也。然此門中連引三文。皆證遷即不遷也。頓教者。謂直詮真性言絕之理。名之為頓。法法下。如起信云。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等。若一念下。即清涼答順宗皇帝心要中文。次云此照體獨立。物我皆如。非遷下。雙遮令忘言會旨。仍名下。方便安立假以悟物也。華嚴。即第十九文。次此云。亦復無有滅。若能如是解。斯人見如來。若依下。彼鈔第一。今此下。初證終教。次證頓也。

疏。將明等者。迷悟對辨也。言倒者不遷見遷故成迷倒。初句等者。如上列舉生死二法互待互謝遷變云為未嘗少息。列子天瑞篇亦云。死之與生一往一反。故死於是者安知不生於彼哉。莊子田子方篇云。日出東方。入於西極。萬物莫不比方。乃至是出則存。是入則亡。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又云。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歸。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所窮邪。次句通一切時者。大小諸劫四序晝夜古今延促乃至剎那一念也。緣有者。緣生之有也。後句等者。凡夫目未稟外內之教者。此輩心識麤淺。但知一期生死。不達剎那生滅。外道計冥性是常。微塵常。方常等。自冥生覺等皆無常。亦正為下。法相說法身是凝然常。報化之身皆有為無漏。如大疏具示。以一下。此論唯一乘之義。形對三乘唯見(云云)。在疏如涅槃說。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是亦遷即不遷也。

疏。論主等者。法華等經皆以一乘會破三乘。故涅槃第二十三卷說三種惡覺。一云實無三乘顛倒心故。言有三乘一實之道真實不虗。顛倒心故言無一實。乃至常為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故論主將欲引攝遷與不遷殊見之流。故於文前舉其所謬以抑之也。

疏。然實教下。涅槃。華嚴等經處尤多離文字也。經云。諸法不來不去。非因非緣。不生不滅。無取無捨。不增不減。乃至非是文字之所辨說。法華即第一上句。云是法住法位(云云)。釋云。法位即真如異名。法住於理故相常住也。

疏。然動靜多體者。淺則非情名靜有情名動。息事名靜作事名動。向夜名靜涉晝名動等。深則定靜而慧動。真靜而俗動。世出世等可例說之。且約下。依理事無礙之境。權實雙彰之心釋也。問。真諦與理何別邪。答。真通而理狹。以真亦通事也。如八諦對分可知。今以真俗理事合取。真且屬理。動靜之意在文可知。心者下。起信疏解直心云。向理之心無別岐路。故漚和涉有。依有境說其動可知。餘文易了。論中等者。推繹約心境釋之所以也。求之捨之非心如何。

疏。動靜等者。迷夫任生滅之心。遷則一向謂遷。不遷則一向謂不遷。焉知去住元空。動靜一理。若是芳舟運而岸亦何移。輕雲卷而月元無驟。世間下。世間動也。出世靜也。而殊見者不知世間相虗即出世間故。智論二十七廣破此見。略云。世間相即是出世間。更無所復。又依計者。依他遍計動也。圓成實性靜也。依計性空亦即圓成。如何異計。

疏。了義者。揀權漸非了之教也。保執下。叔世澆浮智慧偏淺。愽識會理者尠。專門黨情者多。信有疑空向權背實。真如受熏謂起信之悞譯。談有為空斥清辨之謬陳。若輩多矣。聞亦寒心。何者。起信本攝經之論。奘尚弘傳。清辨實聖人之徒。護法見讓。寧容螢火輕議日光。戒之戒之。勿招犁舌。疏意可曉。但隨難釋之。伸。舒也。展也。正同下。圓覺序也。彼說圓覺了義隱匿於龍宮海藏之中無人弘闡。如陽春雪曲唱者稀而和者寡。權淺之典人竟傳之。如下里巴歌謳者多而應者繁也。然四論等者。略彰四論之因起也。排。挫也。所見乖於正理云異。敘異可知。

疏。竟辨等者。羣異之中談不異之妙。從其人則乖法。順其法則違人。所以難言也。

疏。初二句等者。出難言之所以也。疏頗明了不煩再述。寶所者。法華第三云。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等。葢以一乘為珍寶處也。老氏者。彼執大象篇云。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謂聞道清虗少私寡欲。不美常人也耶。

疏。承前等者。謂立功者不辭乎難。成仁者不有乎躬。黨理者任逆其情。正物者弗顧其謗。上士下。老氏德篇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則大笑之。謂笑其道之質朴也。論擬彼書成辭。疏中避繁。故小變其文節而釋之也。

疏。初句等者。目擊耳聞之事。色聲香味之相。故近也。此則事相故近。理性故遠。

疏。然者下。此中必然。有三意焉。一要能詮了義之言不滯而流行。二在所詮不遷之理明了。三欲異見迷子悟入也。欲罷下。解不能自已也。然出論語。彼子罕篇云。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葢顏回歎孔子也。依言等者。謂真諦故無說無示。俗諦故因言顯理也。故寶性論初云。世諦者謂世間所用之事。名字章句言語所說故。真一等者。即中道不遷之理。不居動靜二邊故。謙也者。謙虗待物。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故易曰。勞謙君子有終吉。論主之謂焉。小人少有所得則語氣昂昂。眼高四海傍若無人。唯懷矜恃之情。焉有遜恭之節。未得尺寸名已落增上慢。

疏。雙引等者。然此論式。初須略示正理。次出異見。後方廣陳。自引放光以下。略示正理。自緣使真言以下。出異見。為起論之由矣。然不能自已以降。方廣陳正論。餘文可曉。緣集等者。法之去來在緣之離合。法之自性何去何來。故來之與去竟無方處也。放光第十七云。諸法亦不來亦不去。亦不合亦不散等。疏引放光大品。全依南藏。頗異北本。如善財下。舉事以明。華嚴七十九略云。善財白彌勒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彌勒彈指其門即開。命善財入。善財入已乃至見樓閣中廣愽嚴事。於後彌勒菩薩即攝神力。上之嚴事悉不成就。善財問言。此莊嚴事何處去邪。彌勒答言。於來處去乃至云無有去處。不能具引。疏中撮略經之大義釋之。令人易見。當處等二句。楞嚴經文。中觀即第一破去來品。亦義引之也。論偈云。動處則有去。如今云觀方知彼去也。次前偈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如今云。去者不至方。長行釋意云。已去故無有去。業若未去。未有去法去時亦無去者。名半去半未去。意云。如一步初舉未有所至。故云半去半不去。若此亦不離已去未去。故去相本空而不至方也。疏中所引是此品最後之文。示三法相待而起。其性本空。知不遷也。去法者即去業。故長行云。隨有作業處是中應有去等。此論下。會今論意。隨俗言遷。順真則不遷也。涅槃第二十一云。佛問東方琉璃光菩薩言。善男子。汝為到來。為不到來。答言。世尊。到亦不來。不到亦不來。乃至云若人見有眾生性者。有來不來。我今不見眾生定性。云何當言有來不來。有憍慢者見有去來。無憍慢者則無去來等。

疏。經論下。指上所引釋捨也。

疏。初三句等者。疏中間而釋之可見。

疏。同見等者。物境是一。迷悟見殊。如二人同席一醒一醉。醉者見天地反覆房宇搖蕩。醒者見之無一動者。迷悟見法其亦如是。中吳下。惑者逆物未達不遷。茅塞其心。悟人順物能通。若發其覆也。

疏。淨源下。道。目理也。亦性也。

疏。無始等者。准起信論。謂一切染法始於無明。更無始於無明者。遍計妄想念念生滅名之為情。以情取法法法皆轉。致令昏衢劫劫苦海茫茫。論主見之故為傷也。

疏。初句汎責者。汎然總責。六根所對六識所遇皆然。論中舉自例諸也。耳得之而為聲。目得之而為色。未達聲色性空之理。故云莫覺也。賢首下。還源觀序文。次此。前云真空滯於心首。恒為緣慮之場。意謂聲色性空即是實際。次二句下。迷者幸知往物不來。即可達其今物亦不去。如何却計今物遷往邪。故往物者唯住往者之法位。不能來今。今物者亦即今日之性空。何能至往。不遷之理申述至此。雖疑網千重亦可一時隳裂。莫嫌露布太曉。

疏。以古等者。出意釋理。亦昭著可解。堯舜。五帝之二。仁義之主。人到于今稱之。故舉此也。此中等者。古。過去也。今。現在也。以過現例準未來。未來之物亦自在乎未來。不至于今也。然三世之時亦眾生妄想分別之所顯現。依物而說元無實體。故十卷楞伽第一云。佛告楞伽王。汝言過去者即分別相。未來。現在分別亦爾。

疏。以今等者。義勢不殊於前。但互望不同。但改向作今。改今作向。來應作去。但去字不應作來也。

同类推荐
  • 曹文贞公诗集

    曹文贞公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楚辞

    楚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附西晋录

    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附西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愿丰堂漫书

    愿丰堂漫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血族祭奠

    守护甜心之血族祭奠

    在这个樱花纷飞的时刻,一个狠毒的计划正在进行,绝望的心,谁能安抚,悬崖边上的爱,谁能重拾?日奈森亚梦,这个无辜的女孩经过一次次背叛,褪去了稚嫩的外表,蜕变成一个高贵的吸血鬼女王。地狱里的彼岸花悄然绽放,吸血鬼女皇已在此刻觉醒。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背叛的她,能否真正的蜕变成一个冷漠狠毒的女皇。
  • 尘缘祸世:殿下的小殿下

    尘缘祸世:殿下的小殿下

    神女入世,异象繁生,天境崩裂,强者涌入,灵气异变,大陆混乱,神女影无踪迹。她,天降大陆,灵魂觉醒,记忆混乱,阵法无边,咒法无敌,寻魂封,只想着快点找回自己的记忆,快点回家。只是,这位殿下自己是什么时候招惹上的?“不好意思,我有喜欢的人了。”“哦?我倒是不知从小养大的你还会喜欢上别人。”“……”完全被吃的死死的。
  • 人之禁地

    人之禁地

    在我出生的时候,很多人说我活不过5岁。在我5岁的时候,很多人说我活不过7岁。在我7岁的时候,很多人说我活不过10岁!一块天生符形胎记....一个神秘的道统....穿过一个个人之禁地..........————————————————PS:求收藏,点击!拜谢!
  • IQ智商:全脑超级开发的46个秘密法则

    IQ智商:全脑超级开发的46个秘密法则

    IQ(智力商数)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是构成智商的七种能力。通常用IQ来标识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对于青少年来说,后天的教育和生活经历等对提高智商是十分重要的。《IQ智商:全脑超级开发的46个秘密法则》从善于观察、顺畅分析推理、增强逻辑思维、培养想象力、提升记忆力等方面来论述提高青少年智商的秘诀和方法。只要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开发你的智能,你也会像成功人士一样,走向成功,成就伟业。希望这本《IQ智商:全脑超级开发的46个秘密法则》能让青少年朋友获得启发和益处。
  • Persuasion

    Persuas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扫九天

    剑扫九天

    因为一件被封印的宝物,钟毅被迫逃亡。走投无路,钟毅无意中打开封印,发现宝物玄奥,从此突飞猛进一路高歌,扶摇直上。踏上世界之巅,笑傲天下。
  • 九州野史

    九州野史

    忆往昔,雍州烟月莳花,走出一薄衫少年,名字很普通,却让很多人难以忘怀!滚滚红尘,岁月不老,三两白骨,九州浮萍乱世,人神妖魔,推山倒海,封神之后,是否仙出?......野史几卷,落于笔尖,薄酒酹月,祭奠华夏那逝去的修真文明。
  • 腹黑殿下刁萌小姐

    腹黑殿下刁萌小姐

    夜至半暖半殇,伤到心痛,痛到彷徨,许我伴你风霜,还记得夜幽古堡,朵朵昙花只为你绽放,子夜钟声响起,我在古堡吻爱,许下承若,只为再来世时间的流里,只为等你、寻你、爱你……
  • 梅仙观记

    梅仙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推求师意

    推求师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