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93100000012

第12章

疏。嘉遁下。即易天山遁也。卦象如此。陰化至二為山象。如秋氣盛時山乃漸長天亦漸高而避之。故冬之天曰上天是也。以象小人道長。君子遁之。故第五爻謂之嘉遁。嘉。善也。此爻雖有應在內。然知機而作與時消息亦遁之善者也。何甞下。舊讀云何甞不遠。今以句法理況推之。宜長讀之。釋意亦與舊說不同。舊云。喻林下之雅詠。解者。林。竹林也。晉時嵆康。山濤。向秀。阮籍。阮咸。王戎。劉伶七子隱居山陽竹林。並清談道德。輕蔑仁義。放浪酒色不拘禮樂。時人謂之曠達。然大亂人倫。為名教所黜。自唐瑤禪師立此說以來。歷世承之。予意以謂蓮社清眾不當比於竹林放浪之流。念佛之詠亦不當比尚無之作。唯聞東林宵夕之修心禪講穆穆。未聞半月之一集歌詠紛紛。又但云林下。則方外之人所居之處皆可名之。非七賢之所宜專也。亦甞以此句就名儒盧翰林摯推之。句讀同予。又云。言集之言亦語辭。如詩云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詩注皆云語辭。予固末學。苟理致明白當仁不讓。誰循覆轍以蔽後昆。故前後釋義有異於古者。皆此意也。亦不一一較乎得失指摘瑕疵。依法不依人。聖人之良訓。餘如疏。讀。音逗。

疏。清承下等者。膺。亦胸也。企。望也。抱一者。老氏載營魄章。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不獨下。毛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隅下。如符堅云。朕統大業。四方稍寧。唯東南一隅未賓王化。亦以晉為一隅。

疏。但欲下。於我則不足。於君則有餘。

疏。草堂下。什公傳云。秦主使沙門僧[(丰*力)/石]。僧遷。法欽。道流等八百餘人。晉書云。草堂坐禪者常數三千。今云五百。從本論也。

疏。俗主者。儒者以仁聖之君為英主。昏暴之君為虐主。庸常之君為俗主。五胡者。一前趙劉元海。匈奴人。自西晉慧帝大興四年立。凡三世。至東晉成帝咸和四年為石勒所滅。二後趙石勒。北方羯種人。自成帝咸和三年立。凡四世。至穆帝永和八年滅。三前秦符洪。西域氏人。自穆帝永和七年立。凡六世。至孝武太元十九年為姚萇滅。四後秦姚仲弋。亦羗酋種。自孝武大元九年立。凡五世。至安帝義熙十三年為晉滅。五魏拓拔珪。亦匃奴人。自武帝太元十一年立。改國號魏。年曰登國。凡一十一世。分東西二魏。東魏禪于高歡。為北齊。西魏禪位于宇文泰。號後周也。壍。城外壕壍也。不遠下。不以萬里為遠也。無出下。譯場則三藏遍翻。弘護則一人親御。百官信奉。萬姓歸依。論其僧則若梵若漢八百許人。並白眉互揚。青眼相擊。唇齒瀉珠璣之美。胸懷發錦繡之鮮。行潔冰霜。志堅松栢。請對史鏡自識芳猷。

疏。領公等者。遠公傳云。初經流江東多有未備。禪法無聞。律藏殘闕。遠慨其道缺。乃令弟子法淨。法領等遠尋眾經。踰越沙雪曠歲方返。皆獲梵本。得以傳譯。華嚴下。大鈔略云。初東晉有沙門支法領。志樂大乘損軀求法。至遮拘盤國得華嚴前分三萬六千偈等。自下疏中皆略。各各本傳釋之。更引實多。

疏。論主等者。秦主弘通三寶明時也。什公真正善友也。廁。次也。謂不比行也。彩。光彩容彩。列。行列也。身子。舍利弗也。郁郁。文盛之貌。陳跡者。謂已陳之蹤跡。然出莊子。引之恐繁。流芳下。謂流傳芳美也。晉桓溫云。男子不能流芳百世等。寥寥者。謂法教雖盛而龍象稀疎。

疏。傳說下。即慧觀傳也。生公。融公能通人疑情。肇公。觀公善靖其問難。然當時人物既多。評薄隨有。如生公傳云。生。叡發天真。嚴。觀窪流得。慧義彭享進。寇淵但嘿塞者矣。釋曰謂生公。叡公聰悟發於天性。窪。深也。嚴公。觀公深思流連。始可繼足。彭享言努力方得前進。冠姓也。名道淵。此公對于三人。但嘿塞無言而已。然戒行高潔。為劉慧林師。駢。並也。八俊者。生也肇也融也叡也影也嚴也恒也觀也。有說無恒而有憑公。然憑公無傳。似悞也。西河照公。意謂[(丰*力)/石]公為一。亦有云恒者。北山錄說什門十哲。八俊之上又加道恒。道標。此等皆有正傳。同氣下。繫辭文。具云。雲從龍。風從虎。又云。鳴鶴在陰。其子和之等。莫逆者。莊子太宗師。略云。子杞。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語曰。與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念佛詠下。未見其文。遠公詠序云。夫念佛三昧者何。思專想寂之謂也等。比興者。毛詩多託物比興。如關睢。鴟鴞之篇皆是。

疏。即弘始等者。論主自作註經序。麤。音粗。略也。成言者。謂什公已成之言。論主註之。

疏。郢者下。亦少變本文令易知也。彼徐無鬼篇略云。莊子送葬過慧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者斵之。匠乃運斤成風。聽而斵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釋曰。堊。白土也。此亦寓言。

疏。自疏云下。即前論序云。般若之體非有非無。虗不失照。照不失虗等。至後斯理之玄固常所迷昧者矣。論主再舉以答也。

疏。出問等者。亦再舉前難。出彼所問之意。

疏。兩言下。瑤師之意。雖各四字不出權實。故亦兩言也。人情下。遍計識情淺近遲鈍。知一暗一。隨自所達謂二智兩殊。聖豈然哉。

疏。答前等者。即窮虗極數至後出過中若窮虗極數乃至定慧之體耳。雙絕者。謂寂照兼亡無可擬象。故寄言同無。非有無之無也。反責下。責其同極之體無相無名。此中不可更求定慧兩殊。但聖人攝化非開示一言。而眾生無由悟入。故示其親切處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復由此心從本已來。清淨無染離喧擾之相故曰寂也。具靈明覺知故曰照也。圭峯云。心寂而知目之圓覺。然求證此心。一悟。二修。悟則達其本來所有之真。從先所無之妄。依其悟徹之智。修其緣起之行。此行約事門修之。則不修而修萬行畢備。約理門修之。則修而無修一心寂寂。此之二門亦不可先後。故始以止觀統之。則止觀皆通事理。久之乃成定慧。則定慧各通止觀。終證此心謂之寂照。寂照者。心境不二。權實雙含。體用融。空有絕。當此融絕之處。何容分箇寂照之異邪。此實性理之要。故略敘之。然皆依賢首。清涼等義。非胸臆也。

疏。遣妄等者。意云同極乃定慧之源。本自同而生異。下遣等者。謂既有異。即乖於同。無得下。諸部般若之中詮法無量。若一言以蔽之。不出無所著無所得。苟於外無著則法法平等。於內無得則心心寂滅。然後心無罣礙般若現前。不得而得菩提。得也。不證而證涅槃。證也。雖曰證得。寧容有得證之相乎。故什公悟玄序云。忘功者道合。虗懷者理通。冥心者真一。遺智者聖同。

疏。答前答者。即前云。謂將心體自然乃至群數之應或幾乎息矣等。疏初摘句以斷大義。後清淨已下方釋文也。非色下。略遮亦非有非無。一切不足也。韋提者。即瓶沙王之后。懇。誠懇也。切。至切也。無量壽經略云。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葡萄漿蜜以上王。如是經三七日。王顏和悅。阿闍世王知之。即勅內官閉母深宮。時韋提希被幽閉已。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乃至佛於山沒即於王宮出等。勝鬘下。即波斯匿王女。仰即慕也。祈。請也。夫人經略云。仰惟佛世尊。普為世間出。亦應垂哀愍。必令我得見。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等。智則下。由智相即令身無礙。法報名真。無去來故。他化皆應。應機起故。

疏。自此等者。謂非有非無之義通體及用故。約用故則亦非有知亦非無知。故下云。道超名外因為之無等。皆目體也。又云。聖智無知而無所不知等。目用也。故疏云兼通有知。諸心心下。略釋如前。緣有下。釋有不自有。託緣而有。故論云。以其有有等。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等。

疏。初句等者。對妄釋真。真非緣生。非緣生故。聖人之心不因緣有而有。既是非有之有。故有其真。有成非有句。以有其無有。故則成非無句。疏釋太簡。

疏。欲明等者。前略示真妄不同。今此細明兩殊就答前難。以前難云窮虗極數等。數謂妄心妄境也。體其性虗故能極數等。如下示之。今躡妄示真。為下非有非無之義因。初二句下。影喻相。響喻妄。名者質之與聲皆喻妄心。謂心下。疏亦太略。若具釋者謂能現有無之心即黎邪三細中現相也。此心能現一切六塵境界。一切境界不出有無也。以有此境牽起內心。內心者即事識智相等也。智相於此相續分別謂有謂無。依此影響之境而生一切名相。即論中計名字也。名相既立。依名取相種種攀緣。疏中指同起信。故此釋之。不依此論釋義不盡。大乘下。亦龍樹菩薩造。人喻現相。羅人喻有無等。自畏喻智相等。四麤分別。大意云境由心起。不知即心已為迷謬。而又從之種種分別愛不愛等。又倍迷也。故起信云。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等。

疏。初句等者。躡前不有有下文也。謂妄心則隨有而有。隨無而無。聖心不爾。故云廢也。翻前等者。謂聖心非相因而起。疏亦至略。今再示之。心無影響者。謂聖智清淨絕有無諸相。言象莫測者。謂聖智非名可名非相可相。亦離攀緣妄念也。道絕群方者。道即般若也。由非名相。所以能窮其虗極其數。由窮極故。所以妙盡而冥符。無寄如疏。

疏。初三句等者。前則即俗成真。今乃即實名權。

疏。此論等者。疏乃通論上下之義。此中下。揀斷常也。論略云超名就句。故疏具云雙超名相。然般若下。論初已釋大意無殊。勝熱下。即善財所參一善友。經云。見彼勝熱修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猶如太山。中有刀山高峻無極(云云)。大疏略云。勝熱者。於五熱中成勝行故。體煩惱熱成勝德故等。四面火聚者。四句般若燒惑薪故。中有刀山者。無分別智最居中道無不割故。高峻下。高而無上難可登故。又云四句即四邊。取則燒之。離則成智。故大論第十八云。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炎。四邊不可取。無取亦不取。列子天瑞篇云者。趙襄子狩中山。藉芿燔林。扇赫百里。有一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也。火過徐行而出。人也。襄子怪而問曰。奚道處石。奚道入火。人曰。何物為石。何物為火。襄子曰。而向之出者石也。向之涉者火也。人曰不知也。釋曰。不知是火。亦有冥通於物。物無所違。而火與刀山即是法門。彼何與斯。

疏。舍利下。即大品意。謂知一切眾生亦不得眾生。即知而無知之義。照明品中照一切法。知也。畢竟淨故。不知也。引三慧品證無為而不為可知。

疏。初句下。羈。係也。此下等者。謂答前心數既玄而孤運其照。細示如前。前後照對方知論旨的然可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星甲狂潮

    星甲狂潮

    银河历元年,人类依靠自身的力量终于走出太阳系,迈向银河时代……在这个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人类进化的方向不再单纯的局限于开发自身的强大,也不是一味的追求外力的帮助;一种崭新的途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单兵武装与异能力量的结合,科技与生命的交融,星甲由此诞生。激烈又热血的战斗,友情与爱情的交织,梦想与奇迹的诞生,尽在星甲狂潮。
  • 霸道总裁:娇妻来袭

    霸道总裁:娇妻来袭

    我不相信上帝,也不相信自己是一个被上帝眷顾的人,更不相信自己之前所遭受的苦难是在攒运气。苏九歌,要说我叶陈颜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遇上了你。以爱之姓冠我之名。我,叫叶陈颜。黄叶的叶,陈年往事的陈,旧颜的颜。阳光自信,都是装的。
  • The Wrecker

    The Wrec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铁路运输经济法规

    铁路运输经济法规

    本书以最新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系统地阐述了铁路运输立法工作和铁路运输法制建设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中着重介绍了与铁路运输企业相关的经济法、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铁路运输合同、铁路运输法律法规、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多式联运法律法规、运输经济纠纷的解决等内容。
  • 异界生存之崛起

    异界生存之崛起

    在远离银河系遥远的一个星系一片大陆上,刘明迷迷糊糊醒来,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脑海中就传来..滴滴...滴滴..城堡正在与玩家绑定.%10...%30..%50..%100,,绑定成功.的声音,脑海中就传来剧痛,刘明又晕了过去..
  • 中华成语故事(第五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五卷)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成语故事是汉语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其精练、形象,极富表现力,有着历史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厚积淀。每个历史成语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它反映了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尚、道德及理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成语故事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
  • 不该有的距离

    不该有的距离

    是暗斗!是离间!是黑道!十年的监狱生活,磨练了他坚强的性格,只是那份唯一的信念,让他改变这一切不该有的距离。
  • 生者墓穴

    生者墓穴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互联网上开始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你只需要在某个神秘的网站上将自己的基本资料输入进去,就算你所输入的姓名、年龄、性别等资料都是胡写乱填的虚假信息,但只要收信地址是真实并且正确的,那么很快你就会从快递公司那里收到一件特殊的“道具”…….拥有这件“道具”,即表示你已经有机会和资格参加一场非常奇特的“游戏”……一个异常危险,但是却让人无法拒绝的游戏……******黑籍新书,存稿多多,欢迎新老书友......——————————————————←——新书需要支持,请轻点一下左边“加入书架”的按钮,感激不尽。
  • 月嫂服务技能培训教程

    月嫂服务技能培训教程

    本书共分为三篇:月嫂篇、新生儿篇、产妇篇。讲述了月嫂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月嫂服务礼仪及沟通技巧等。
  • 剑帝悠闲生活录

    剑帝悠闲生活录

    小说介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眼看域外强敌还有十余年就要降临,剑帝沐剑屏不忍天下苍生被屠戮,准备九死一生,冒险命魂重生,以此突破到神境!千百年来,域外种族,屠我海灵大陆,掠我大陆资源,更想占据我海域,攻占天下——虽然我海灵大陆拥有众多海域,但是,无一块海域是多余的!我若成神,当灭你们域外之界……(PS:我就爱看着你,淡淡的装逼,已经签约,有推荐和收藏的少侠,不要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