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90600000004

第4章

论本卷第三

上来五门辨地体竟。自下第二后以十门解释地义。文分为二。前明十门。后总以颂结。言十门者。如后颂云。色聚相应品。世间及与缘。善等差别门。巧便事为后其善等差别门有三。一三性别。二增处别。三释处名别。故有十门。前中复二。先摄五为三分。别解释则有八门。后又复应知蕴善巧摄下。明后二门。前中有三。初牒前五门三处所摄标起论端。次今当先说色聚诸法下别释八门。后总以颂结束五为三。无为则是彼所缘中法。除假法者。此中但欲分别实法故摄四为三。除不相应及法处色以非对碍名假有法。下文唯说定自在色名为实法故。虽复下文说假法而不在别章也。别释八门中。初明色聚文分有。二初标。后释。释分为九。初明大种五因造也。二明极微有无差别。三明大造二不相离。四明色聚诸事多少。五明诸色相续间断。六释经文。七明诸色聚大种无缺。八明三类色聚差别。九明色聚依六处转。初段文中。大种造色能为正因。谓生依立持养。如文配属。依因中。由造色生已不离大种处而转者。此说即质造同聚造。实造非假造。由诸日光孤行香等离大种故。生无色界定道戒色无四大故。势依彼有皆依因。持因中。由随大种等量不坏者。亦依同聚四所造义。击质发声声大质小故。或五境附质皆等质量疏远已去方大于质。养因中。对法第一说。谓由大种养彼造色令增长故。彼说一切大种皆养造色义。今此论中唯说长养。四大资四缘生能养造色。然所造色大种亲养大种。要藉四缘资长方养造色。今说外缘大方能养。非外四缘是此养因。相依而有是造义故。生等五因皆增上摄。或具五义或不具五。非定须具。若依实义亲所造义。必同性造非异性。必同类造非异类。有漏无漏必类同故。必同界造非异界。定散必同非异法造。若假说造疏相依造随应无遮。异熟长养等流三类或各亲造或绮互造。理亦不遮。第二文中。于色聚中曾无极微生等者。此显顿变非渐积义。不同萨婆多聚中有极微。又非极微集成色聚者。极微无体。不同经部积成大义。合前二种。不同胜论粗细俱实。极微亦有方分者。方谓诸方。分谓细分。虽有诸方而无细分。以彼聚色有方亦有分。以可分折故。非最细极微复有余微。是故极微非是有分。唯识第一云。极微无方分。方则是分非诸方义。二文虽别亦不相违。第三文中有二。初略解二种不相离。二又此遍满下重解二种。同处不相离者。于无根处诸无根色随有根处诸有根色。自类大造皆同一处相涉入义。非是极微各别住义。和杂不相离者。谓自类大种与余类大造更相涉入俱一处义。故论下云。前是共大种后是不共大种聚。重解中。先解和杂不相离。又所造色下方解同处不相离。胡麻等聚体类别居。大造极微不同于彼。但如诸物石磨为末以水和合。可难分其性各别。是和杂不相离义。重解同处中。大种造色同依一处。即质而造合成一物。无别极微二处而住。大同他宗类各别住。亦不同彼和杂虽同一处非成一体也。三藏云。报四大及所造七法相涉入如灯光。乃至长养大造七法亦相入。则是同处不相离。报养二大及与所造不相入。则是和杂不相离。若先有长养大造处。后来长养大造不得相入。其造香等一具能造四大亦能涉入也。问众多灯光一时一处是何不相离耶。答有两解。一云。同界同处而不得一处生。是和合不相离。众多灯光照一室中者。据实一灯不得遍照。故不大明。第三灯生时方乃明也。一云。或有同界处。非同处不相离。谓余根尘等。或有同界同处。是同处不相离。谓此诸灯光及诸香遍于一室等。是故此中为同法喻。下六十五卷具明三种不相离。此处明二。遮以显一也。有释。依六十五卷。亦有别物聚而同处不相离。亦有同类聚而相离不相离。然此第三卷中约同类大种而显同处义约物杂聚而显和杂义者。以约多显相而论故不相违也。第四文中分二。初总明事多少。后又约相摄下别显摄义。除唯意所行色者。问如定自在色下文说实。何故除之。答以非对碍故此除之。一切色聚乃至唯有余界者。若据种子而说。则五色根中有十四色法种子。造根四大之中亦尔。若扶根四尘及能造大体上但有四尘。四大种子至五十一当释。别显摄义中。且约眼而说者。若据相摄唯一。谓眼清净色。若不相离摄有七。谓眼身地色香味触。若界摄有十。加水火风。如眼耳鼻舌亦尔。若身根除眼等四。独可得故唯有九。界者因义。顺经部宗。色能持种说有彼界。或彼聚中别有能生彼色等用。增上缘中立为界称。有师妄计。若得天眼亦得彼地身根。不相离故。其义不然。杂心颂曰。极微在四根。十种应当知。身根九余八。此说有香地。迦延亦言。颇有成就彼地眼不成就彼地身根耶。曰有。谓身在欲界起天眼通。故知彼说非理。相摄者体摄也。各自以体对用也。不相离摄者。体用不相离也。或一大中。有尘无尘风等者。乘言故来有尘。意取无尘也。或二中亦应有。或坚及动如风摇树无暖无湿等时。或三中如热湿树有三无风。又动树时有湿无暖皆但有三。或四者可知。第五文中有四。一声。二风。三明闇色。四大小无间生。声界者。造声因四大也。恒旋转风者。内是入出息等。外谓持世界日轮等风。基师云。恒续闇色谓世界中间不说空劫。故知彼无。或义不然。说为迥故不与闇名。今解。空劫闇色至世界成则灭。世界坏已还生。故不名恒续。世界中间若成若坏常有间色故名恒续。言又明闇色谓于显色增聚应知者。谓于先有显色聚处。明色若起彼聚便增。增明色故彼聚显了。暗色若起彼聚亦增。由暗色增障彼不见。设见不了。小聚无间大聚生者。如长小儿成粗大色等。亦如小树而成大树等。大生小者。如火烧大木生灰极少。又从盛壮而衰老时等。第六文中。坚摄云何谓彼种子者。因随果摄名为坚摄。又坚者则彼界。是实地体。坚摄者谓发毛等者。则是似地。果是因类故言坚摄。非执受种子者。谓无漏种子虽依于识识不缘。故名非执受。第七文中。钻即生火。明知先有火性。销金为水。将知先有水性。变地成金。将知先有金性。第八文中。业果名异熟。现在饮食等之所资长名长养。非前二种但自类相生名等流。不同小乘则立刹那。大乘则是定长养摄。或是等流有漏得引无漏法故。处遍满者。谓养瘦令肥等。相增盛者。谓令光洁。等流四者。其长养异熟前后相望亦名等流。则前二种及自性。长短大小青黄等变改名变异等流。报长养外若住旧位相续生灭自性等流。初异熟生谓引业果。后异熟生谓满业果。诸法有二。一有为二无为。无为无此三。无差别故。有为为二。一有漏。二无漏。有漏具三。无漏唯二。无业果故。且无漏中诸根唯一。无等流。内余色有二。若执受唯长养。非受者通等流。外五色亦通二种。上说有长养及等流者各具二种长养等流。若法处假色诸心心所有二等流。唯一长养除处宽遍。定果实色或通处宽遍。其若有漏蕴中内五根唯长养异熟无等流。其二长养无总异熟。内诸余色具有三种。若外诸色唯除异熟法处色假。唯一长养除处宽遍。通二等流。诸心心所唯无处遍一种长养。余皆具有。若于八识法处五色复应分别。恐繁且止。五十四中总聚为文。若五根色有长养异熟无等流。非根诸色具三种流。诸心心所有等流异熟。第二长养所长养流。法处摄色无异熟生。余如心心所。虽作此说亦不相违。然此文中但约色聚明之。第九文中。建立处者。风轮等相依持法。覆藏者。屋宇等。资具者。余食等。根所依处者。扶根尘也。根处者。造根地大。三摩地所行处者。谓定所引色依定而转。此文则说定所行色。是聚色也。辨色聚讫。第二明相应品中。文分为六。初标心及五十三心所法。二以一切辨五位心所差别。合烦恼随烦恼为一故。三辨由根境等诸识生。四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下。辨心生次第。又五识能了别事之总相下。明心心所行相。六作意云何下。明遍行别境二位心所体业差别。言如前说者。初卷已分别故。一切处者。唯识第五解云谓三性处。一切地者有二义。一云有寻等三地。二云九地。谓从欲界乃至非想。一切时者。心生必有。一切耶者。随其自位起一必俱。遍行具四。别境非后二。善十一中。非一切处。唯善性故。非一切时者。非心生时则皆起故。非一切耶者。虽十并头起而轻安不定故。一切地者。有义遍九地心定加行亦名定地。彼亦微有调畅义故。由斯欲界亦有轻安。有义不然。论说。欲界由阙轻安名不定地。而言通一切者。有寻伺等三地皆有故。然五十五云善心起时有六位者。据强为论故。染四皆无。此文总说根本及随烦恼合名染位。不定唯一。谓一切性。根不坏二中。景师云。一不灭坏唯据五根。二不羸劣通论意根。基师解。五十四中释灭坏羸劣。及由四缘诸根变异。翻彼则是此中二义。此说色根。其意根不坏者。彼说由四缘意根坏。翻彼则是。境界现前六故者。如五十四释。云如本地分说六种所行性此何差别也。即随次第释此中六故。所依处者。谓器世间及有情世间为所依处。自性者。青黄赤白三性等色亦尔。方者。诸方之色能生眼识。余尘亦尔。时者。三世时。或春夏时华叶为境。秋冬时衰枯为境。显了不显了者。实色显了。假不显了。全分及一分者。谓取一分事及遍满事。始于一取境中总遍缘名全分。缘一分事名一分。覆蔽障者。屋宇等。隐没障者。谓神通药草等隐令不见。映夺障者。谓胜力映夺。即日光等映众星等。幻惑障者。由鬼魅等及咒术等诸幻惑障。处所极远者。谓诸方住处各远故。损减极远者。谓如磨粗物成细则不可见。作意四力。基师解。初之三种如其次第缘未来过去现世境界。第四一力通缘三世。心生。次第中。文分为四。一明五识刹那。二明五心差别。三释经一心言。四明五心缘境之世。五识刹那中。唯识第四有二说。一云唯一刹那。以此文等为证。二云此依未自在位多分率尔心唯一刹那。非等流及自在染净心生。谓分别故及先所引故者。曾未得境今分别故。前已得境谙悉故生。言意识中所有由二种因下。若等流意识亦由二因。若等流五识唯由第四染净意识所引。以无分别故。由此道理故上论说。眼等五识随意识转。又意识任运散乱下。明五心缘境之世。由缘不串习境非是作意力起名卒尔堕心。虽不作意任运起故。三藏解云。西有三说。初师云。意识率尔唯缘过去曾所缘境。若从五识无间所生意识寻决二心。唯应说缘前五识所缘种类现在境。若此寻求决定二心则缘彼境生。次最胜子难前师云。如佛菩萨神通等心。任运而起率尔之心。或缘现在或缘未来。而言率尔任运心唯缘过去者。不缘。故意识任运率尔之心通缘三世及非世法。从唯缘过去下。乃明五识后寻求决定二意识缘过去五识所缘境生。此应长牵其文属下言唯缘过去境五识无间所生意识或寻求决定也。由追缘五识所缘境故。唯缘过去境生。或时缘五识所缘境种类境者。唯应说缘现在境。第三师云。意识率尔唯缘过去境。以缘不明了故。次起五识与五识同时分别意识。或寻五境或定五识。既与五识同时意识。故唯应说缘现在境。若此五识同时寻求决定意识。则缘彼五识曾所缘境生。此言无间者。由与五识同时亲依五识生故缘无间。此是同时无间非前后无间也。补阙加第四解而言。意识率尔及五识后寻决二心。若缘赖耶本境义边名缘过境。若缘自境相分义边唯缘现境。故据唯识道理言之。若此心起则缘自变现在境生。又识能了别事之总相等者。成唯识云。心于所缘唯取总相。心所于彼亦取别相。故此说言即此所未了别等。此言表心所亦取境总相。此总境上所未了别境之别相所了境相。其能了别者说名作意。此中但说心起必俱。故唯说遍行心所行相。由此兼题遍行别境通三性心行相增强偏说体业。余略不论。触通了违顺等相分。受缘三品相分。时则纳损益等。第三明世中。凡论有三。一道理三世。则依种子曾当义说有去来世。当有名未来。曾有名过去。现有名现在。于现在法上义说三故。二依神通。其智生时法尔皆有如此功力。所见皆实非曾妄识之所变也。由多修习此去来法。法尔能现。随其势分多少时节。理实能缘及所缘法唯在现在。三依唯识。此义虽通。然前二外别有异体。分别妄心所变似去来相。实唯现在。今此文中。唯依道理以辨三世。先总后别。谓诸种子不离法故如法建立者。三世是时。时无别法。则就色心前后分位假建立时。而法种子不离色心等法。故云如法建立。又由与果下别释有二。一约种以辨。二若诸已下约果以立。若已与果功能灭者立过去世。若已与果及未与果功能现续立现在世。若未与果功能当起立未来世。第四四相中。大乘生灭既即法辨更无别体。小乘说有。百论难言。有灭灭法令无入过去。灭法现在说名有。有生生法令有入现在。生法未来应说无。此难四相体俱成有。文云。谓于一切处乃至俱行建立者。总标四相依种子立。一切处者。三界九地。识相续者。谓第八识。一切种子相续者。刹那相续无间断故。俱行者。种与本识恒俱行故。依此种子建立四相。不依现行。由三义故。一种相续故。二诸法因故。三不离识故。若说种子即说诸识。又解。于本识中一切种子相续俱行法上建立四相。即是依一切有为法建立四相。一切有为漏无漏若起必与种俱行故。则是通说依现及种说四相义。于生之后则说异者为欲显示生则变不得久住令生厌离故。二异性中。初是同类法前后异。后是异类法前后异。第五四缘中分三。一标名。二总出四缘体。三又由种子故下。别指于心以显四缘。因缘者谓种子者。是一切有为因缘现起能熏望种子亦是因缘。又前种子望后种子亦是因缘。略故但说显者。等无间缘者。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等而开导。唯识第四卷会此文云。若此识无间诸识决定生者。言总意别。义不相违。然摄论计色为等无间缘者。但是纵破色是因缘之义。非究竟语。又如经言下第六三性别中增数以明。唯立三善无胜义者。说有为故。爱果善者。则前施等是有漏者能感爱果。离系果善者。则前无漏施等。无量善者。四无量也。有依善者。有所缘求求三有善。无依善者。无所依求希涅槃善。又有物施名有依善。无物随善名无依善。根本眷属所摄善者。修慧之体名根本。相应五蕴名眷属。或根本方便二定所摄善也。八福生者。谓欲界粟散王为一。臣为二。加六欲天为八。不同古解欲界除臣而取轮王。轮王为九。不动善为十。谓色无色及无漏善。取爱果义者。释有漏善。了知事者。释无漏善。道谛巧便名善知。事理亦事。法物事有诸法通名。及彼果义者。则是灭谛。以安稳故名善。无记四种异熟生及一分威仪路工巧处者。如五十五云。异熟生一向无记。二三可得。一有二种。故威仪工巧通于三性。文中但辨染及无记。故名一分。若诸工巧但为戏乐者。染心为戏起作工巧。是染。亦有无记心中为戏乐故起于工巧。文略不论。言不为活命乃至余是无记者。道理亦有染心为活命故起工巧业。亦有染心为胜他故习工巧业想。亦贪名利推求简择起工巧业。今就相显且举一边影略门也。威仪亦尔变化唯二善及无记者。五十五云。为引导他或为利益诸有情故而起变化。当知是善。若欲试自游戏神通者名无记。此无染污。若约性得亦通不善也。第七增处别中。言慧眼者。实非是色。眼类同故。此中说之。然此三眼即收五眼。以慧眼中通有法眼。旧诸经论或说慧眼观空法眼观有。或说法眼观空慧眼观有。此之四眼若至佛时齐名佛眼。如智论说。若受用身实无肉眼。据变化身现受肉眼。无瞚眼者。自有诸虫眼恒不瞬。如蟭蟟等眼。有垢眼者。一云有漏眼。一云有翳等眼。依处眼者。则本肉眼。由此为依起变化眼。名依处眼。或扶根是眼之处。世俗呼之为眼。故今亦假立名。已得眼者。过现眼也未得眼者。未来眼也。曾得者。重现前故。未曾得者。今创得故。十地已还有漏应断。断缘缚故。佛眼无漏。不应断也。已断眼者。则前应断眼。今已断故。名已断眼。非已断眼者。前不应断眼。今亦非是已断故。自眼名内他眼名外。欲界名粗色界名细。不善业果名劣。过未名远。现在名近也。审谛耳者。通肉天二耳。高听耳者。听善言音。亦可就根辨其高下。滓秽处非滓秽处者。诸天等所食无秽。人等所食则有变秽。及一切遍诸根所随逐者。则前二种身根遍在四根中。义以为第三。七识住者。如俱舍说。一有色有情身异想异。如人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时。二身异想一。如梵众天劫初时。三身一想异。如第二静虑厌根本喜入近分舍。厌近分舍入根本喜。四身一想一。如第三静虑。初定由染想名想一。二定由二善想名想异。三定由异熟想名想一。余三则下三无色。余处坏识不说识住。增语触者。第六俱触能起语故。能缘语故。于声法二处皆增。由触增长名增语触。有对触者。五识相应触根有对故。依耽嗜者。谓欲界。出离者色无色及无漏。爱味谓有漏。无爱味谓无漏。又解。耽嗜者着外境。爱味者着内身。世间谓分别。出世间谓无分别。九居于七识住加第四定及非想。有依无依光明色者。备师云。释论三说。一说日轮内光名有依。轮外发者名无依。又解。地光明名有依。虚空中光名无依。又解。人中名有依。天上名无依。以恒有故。正不正光明者。谓日月盈亏等光明。积集住色者。谓诸形色。三轮相依名建立。屋宇等名覆藏。七摄受如第二卷。九中不说内外。纵自他身是外处定与根别说。其实相似。腰鼓则是小腰鼓也。冈鼓者谓大国家马上所驰行鼓。都昙鼓则是大细腰鼓。窣堵鲁迦香者则旧云斗楼婆香。地持云求求罗香。龙脑香者。在于西域。香状若云。色如冰雪。素泣谜罗香者。如胡麻许大。赤色堪染作号者此土所无。极大香也。三辛香者。西国常合胡椒必钵干姜三味为丸。欲食时先吞此丸除腹中恶。然后方食。一指香等者。形如指相故。休愈味者。除上差病味。五触中蚊虻为一故。六中俱生为第四。内身之中与身俱故。所治则垢等。能治则水等。新罗玄法师云。病是所治。药是能治。辨法界中。先总开列法处中法名体多少。然后辨增数门。对法明五种法处色。此中略故但说二种。或二谓假非假法者。法处色中四色是假。自在所生色体是实。于心聚中遍行别境各五一向是实善。十一中唯不放逸舍不害是假。余八是实。大烦恼中五见是假。余五是实。于随烦恼二十二中。且依五十四云。十八是假。无惭无愧惛沉掉举此四是实。依对法云。一切皆假。不定四中。寻伺定是假有。悔眠唯识二说。一云是假。二云是实。不相应中一切是假。八无为中三性真如实。余五是假。增三中有色为一。无色中开二。谓有为无为。增四中唯言假色不说实者。律不律仪等诸宗共立。今说为假。略不说实。心所有法不言假实。将知合二。无为假非假者。八中五是假。三性如是实。善无记无为者。释灭是善。虚空等是无记。增十中。一作意。二受。三想。四思。其第五者。景师云。谓不相应行。基师云。谓思。又解。是触。六虚空。七择灭。八非择灭。九真如。十苦乐离系义谓不动灭。非受离系义谓想灭。及受离系义谓受灭。此不动想受灭无为。合为第十。结云六百六十者。十二处中一一增数。从一至十皆有五十五。二种五十五合成六百六十。此据容有增数之法而结或大数耳。第八释处名别中。眼者。梵云斫刍。斫者行也。刍者尽也。谓能于境行尽行尽见诸色故。耳者。梵云戍(输聿反)缕多。此云能闻。计我我所我及我我者。景师云。我家之我故名我我。基师云。我所者我外所有。我我者亦是我所。谓计前念我是后念我之我等也。此中已下总以颂结之。先长行标举。次以颂结五门。后长行开列。自下明后二门。一善巧。二事。缘起缘生者。对法云。因名缘起。果名缘生。无量界者。则五无量。谓世界。有情界。法界。所调伏界。调伏方便界。八众中。夜摩已上四空居天。从其第六总名魔天。四静虑天总名梵众。上来明十门竟。又嗢拖喃下总以颂结

同类推荐
  • Some Short Christmas Stories

    Some Short Christmas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Tale Of Two Cities

    A Tale Of Two Cit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华秘文

    青华秘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Discourses

    The Discours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域志

    异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魂帝无名

    魂帝无名

    蠢材和天才,只是隔了一张窗户纸!原本还算不错的资质,在一年的时间里自由落体一样的下滑;资质被评为比垃圾还要垃圾,自己被人奚落欺负,他还要承受被赶出学院的代价;七天后,就是学院的淘汰赛。如果他不能在淘汰赛中胜出,那就只能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离开那个此生不可能再有交集的美丽身影;然而,足足两个境界的差距,就像是猎狗和公牛的对比,该如何胜出,他不知道!直到被人打晕之后,他的脑子里传来一声清脆的叮~~~生命之轮,自这一刻起,逆转乾坤!
  • 花开花落你不在

    花开花落你不在

    凝子爱上了徐伟,其实他只是一个花花公子。凝子以为好朋友背叛了她,谁知她却是徐伟的姐姐。
  • 大明1630

    大明1630

    雪白的风帆像天空中的白云,高大的舰体如浮动的城堡,一排排的巨炮,喷吐着火焰和死亡,那高高飘扬的赤色旗帜啊,它象征着华夏的威严和荣耀,以及它给世界带去进步和恐惧。
  • 逆袭绝美总裁:女神靠左,前程靠右

    逆袭绝美总裁:女神靠左,前程靠右

    毒舌女神倒追逗逼男,她竟是跨国集团大总裁!她是毒舌女神,智慧超群,古灵精怪,善于挖坑不噎死人不罢休;他是幽默屌丝,又是创意达人,他搞笑风趣,才华横溢,从不轻易服输。他在她面前屡次吃瘪,他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他们之间啼笑皆非,又浪漫默契,终有一日,他叫她菲儿,她叫他牧羊犬......
  • 我只想你幸福

    我只想你幸福

    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徐敏月,成年后离开孤儿院走进大学,临走前院长交给她一张合照,照片中的男孩子是她五岁那年进孤儿院前救过她的人。在大学里,徐敏月意外的发现同班的男神顾宇轩就是的小男孩。那一刻,她春心萌动,想要和男神在一起的愿望成为了生命中的全部。只是面对来自对方家庭的阻力,男神自幼定亲女友的争夺以及闺蜜无耻的挖墙脚,温柔善良却又有着一丝自卑心理的徐敏月是否可以坚守自己的爱情?
  • 逆神旅

    逆神旅

    域外神族入侵,仙界被毁,三界破灭,世间至此再无仙妖佛魔!然则三界不存,阴阳颠倒,乾坤逆转,天道却又何在?曾经仙界第一人,从无尽的沉睡中醒来,已然物是人非。消失的记忆,残存的族人,破灭的仙界,沉静的天道,而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 最好的不记得

    最好的不记得

    对于一个善于健忘的人,记忆无疑是沉重的,像纤夫肩头深深的印痕留存着岁月永恒不变的压力。如果你记性很好,被繁重的工作压得大气不敢喘时是否会感叹:“为何我要挑起这份责任?换做别人难道就不行吗!?”生活在无时无刻向我们宣战,赤手空拳时你会输,全副武装时你也会输,更别提没有心理准备面对时被打得鼻青脸肿,狼狈而归的模样。那么敢问路在何方?我绝不会说路在脚下,让我好好的享受这最好的不记得吧!
  • 闹市听“花”开:性心理咨询个案实录(高校青春季)

    闹市听“花”开:性心理咨询个案实录(高校青春季)

    本书实录了笔者十多年来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经手的12个案例。分为同性之爱、忘年之恋、爱之迷茫、情之困境、性之诱惑五个板块,涉及了青年朋友们在爱情、婚姻生活方面一般性心理困惑的咨询。
  • 骇之灵

    骇之灵

    不知生活的喜怒哀乐,无知的心灵破解了无数人在网络的恶型,小鬼的世界就是那样的单一,没有什么对或不对,只有好不好玩!在网络的世界里,只要你有能力你就是网络中的王!没有你要或不要,只有你想或不想~~~~来吧,同我一起成长,进入骇客的世界,来解开在网络的密码!
  • 是我勇敢太久

    是我勇敢太久

    “是我勇敢太久,只为你一个人而活。”你就是我活下去的信念。当我拿到死神的那张通知书,我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就算为你。可在最后这几天,我却只想好好守护你,其实我不自私,爱不是占有。因为我很勇敢,所以你不爱我,也没关系。“因为你把我当朋友,所以我没办法去爱。”其实我爱你,可我却一直以为你只把我当成朋友。我的花心只因为想看你类似吃醋的样子,可为什么,你却不见了呢……我没办法做到和你一样勇敢,回来看看我,好吗?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可惜,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