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90300000046

第46章

六 正修

修上觀有二種。一者於坐中修。二者歷緣對境修。第一於坐中修上觀者。四威儀中。乃皆得道學。坐為最勝。故先約坐以明上觀。略出五意不同。一者對破初心麤亂修上觀。二者對破心沉浮病修上觀。三隨便宜修上觀。四者對治定見細心修上觀。五者為均齊定慧修上觀。

第一。云何名為對破初心麤亂修上觀。所謂行者。初坐禪時。亂心麤故。應當修上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應修觀。故云對破初心麤亂修觀。

今明修上觀。即為二意。先明修上。次明修觀。止有二種。一者事止。二者理止。事止者。即是守境制心等。若繫心鼻端臍間等五處。不令心敬。是名守境止。故經云。繫心不放逸。亦如猴著鎻。制心止者。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馳散。經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如是等止。皆是事止。今不分別。理止者。即是體真止也。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着。心不取着。即妄念心息。故名為止。如經中說。

一切諸法中  因緣空無主  息心達本源  故號為沙門

夫行者。初學坐禪時。欲修十方三世諸佛法者。應當先發大誓願。度一切眾生。誓求無上佛道。其心堅固。猶若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所以者何。若無誓願。雖復觀空修道。多墮乘地。則一切佛法。終不現前。是故行者。於一切時。大悲弘誓。常不去心。然後於端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言一切諸佛法者。即是約心明一切三界因果法。三界因者。所謂一切善不善法無記一切貪恚癡等結使煩惱法也。三界果者。所謂一切有為陰界入諸生死法。如是等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經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若行者知心無性。豈有善不善等諸法之實。若諸法不實。即是虗誑。若知虗誑。則空無有主。若空無有主。則無取著。若無取着。即妄念心息。若妄念心息。即結縛永斷。若結縛永斷。則寂念無為。若無為者。即諸法之本源也。若達本源。則愛染不起。若愛染不起。則一切生死乘行壞。若生死乘行壞。則無後世苦果。若無後世苦果。即是究竟泥洹。故經云。

有心不知心  心者不見心  心起想則癡  無想則泥洹

若行者。能如是修體真止。當知是人心得泥洹。名大沙門。是則略說修體真止相。

第二云何名修觀。觀有二種。一者事觀。二者理觀。事觀者。對治助道觀也。理觀者。入道正觀也。智度論云。觀有二種。一者行解。二者實觀。大集經云。行有二種。一者行行。二者慧行。如是等皆是事理二觀之異名。今不廣說。云何名事。如不淨觀治婬欲。慈心觀治瞋恚。如是等五門對治觀。故名事觀。今不分別也。二理觀者。即是無生觀。亦名真空觀。觀法實相智慧。如是等種種異名。如瓔珞經中說。有三種觀。一者從假入空觀。二者從空出假觀。三中道正觀。彼經云。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出假。名平等觀。是二觀為方便。由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是名中道第一義觀。三觀現前。即入初地。云何名修從假入空觀。如般舟經偈云。

諸法不牢固  常立在於念  已解見空者  一切無想念

行者於初坐禪時。隨心所緣一切諸法。念念不住。雖用如上體真之止。而妄念不息。爾時應當隨心所緣。一切若善不善。無明愛恚等。一切攀緣之念。即當反觀所起之心。如此等心。為是有邪。為是無邪。若是無者。無則無心。云何有念。若謂心是有者。為在過去未來現在邪。若過去。過去已滅。已滅之法。則無所有。無所有法。何得為心。若未來。未來未至。未至之法。則無相貌。無相貌法。豈得為心。若是現在。現在之法。剎那不住。不住之法。則不可得。不可得法。則無有心。無有心故。則一切法空。復次若行者。謂現在心雖不住。而非不有剎那覺知之念。以為心者。即當約三種有法。以審推撿。何等為三。如大智度論廣說。一者因緣有。二者相續有。三者相待有。云何觀因緣有中。現在心生不可得。如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根塵相待。則有識生。故大品經云。眼觸因緣生愛。乃至意觸因緣生愛。根在內故為因。塵在外故為緣。故云內外緣受。受者即是心生也。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故先當諦觀現在之心。為從內意根生。為從外法塵生。為根塵合生。為根塵不合故共生。為離根塵而生。若謂定從意根中有心生者。即是自性生。若有自性生。是則為實生故。則意根中。應一時有多心並生。今實不爾。復次若內根能自生者。內根未對外塵時。亦應能自生。今實不爾。是故非內根中自性生。若謂定從外法塵中生者。即是他性生。所以者何。若根待塵為自性者。今以塵望根。豈非性也。若從他性而有心生者。他性若是心。則心還自生心。更無心法別他性生。若非心。非心何能生於心。以非心不能生心故。豈得但是外塵時生心。是故非外塵故非外塵他性生。若謂內外根塵合故有心生者。即共生。則自他性而有生。今實不爾。若自他中各有生。即不待共故生。若共生。則一時有二生。若自他中各無生。合亦不能生。是故非根塵自性他性合故生。若為離內外根塵故有心生者。即是無因緣而有生。從根塵因緣有心生。尚不可得。況無因緣而有生者。則為惡無罪。為善無福。雖出家空修梵行。已墮定常定斷中故。是故不得內外根塵而有生。行者於內外根塵因緣中。約四句觀。現在心生。畢竟不可得。不可得故不見生相。生相無故。則一切諸法皆無有生。無生而言生者。以世間顛倒不了。於自他等法中。妄計而生。妄計之生是則非生。如夢幻響化鏡中之像。但假名字。名字之生不名為生。故淨名經云。法不屬因。不在緣故。是中應約上四句。廣歷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等。一切解惑法門。分別得生之相。其事云云。不可備說。行者既觀生如是。觀滅亦然。若心無生滅。但假名字。則一切諸法皆無生滅。亦但假名。名字之法。是則非法。若行者。了知諸法非法。則名亦非名。若所觀之心。用八觀歷八句。撿生滅之相。畢竟不可得者。則能觀之智亦用八觀歷八句。撿生滅之相。畢竟不可得亦如是。是則於因緣中。能觀所觀合有十六種觀。歷十六句。撿心生滅相。畢竟不可得。若不得生滅。而於無生無滅中。起住着者。即當還就因緣中十六觀。歷十六句。撿無生滅心亦如是。若不得亦生滅。亦不生滅。而依非生滅非不生滅者。即當還就因緣有中。用十六觀。歷十六句。撿非生非滅。不生滅心亦如是。則於因緣有中。合用六十四觀。歷六十四句。求心畢竟不得。既不得因成之心。即破因成假惑也。若於相續中。妄計有心者。亦當用六十四觀。歷六十四句撿心。皆不可得亦如是。觀意雖同。而屬對有異。既不得相續之心。即破相續假惑也。若於相待中。妄計有心者。亦當用六十四觀。歷六十四句。撿心。皆不可得亦如是。觀意雖同。而屬對有異。既不得相待之心。既破相待假之惑也。是則於三假。合用一百九十二觀。歷一百九十二句。求心畢竟不可得。若不可得者。則心無所依。若心無所依。則心無所住。若心無所住。則無分別。若無分別。則無是非。若無是非。則無取捨。若無取捨。則諍論心息。若諍論心息。則無愛恚。若無愛恚。則不起覺觀舉緣。若不起覺觀舉緣。則三業寂不動。三業寂不動。即是正定。若得正定。則豁然大悟心如虗空。心如虗空。發實相智慧。實相智慧者。即是證一切智。證一切智了自然性。無師智自悟。得慧眼清淨也。若證一切智慧眼清淨者。即永離三界生死結業。通達真空。心無罣礙。是名從假入空觀也。故大智度論讚般若偈云。

般若波羅蜜  實法不顛倒  念想觀已除  言語法皆滅  無量眾罪除  清淨心常一  如是尊妙人  則能見般若

若修從假入空觀。有一百九十二飜者。止從觀故。亦有一百九十二飜也。所以者何。觀照一百九十二句中。取著迷心。所計之法。皆無所有。名之為觀。一百九十二種念想顛倒分別心息。故名為止。觀止合數。有三百八十四飜。修止觀者。善自尋之。其數宛然。皆有所有。若行者。善得其意。何但止觀。各有一百九十二飜。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一切解惑法門。歷句而明。亦各有一百九十二飜。若約互相破相循相即而辨展轉。則言句無量。如是皆為約眾生未悟。藥病相勤。作此分別。若於覺悟心中。皆有所有。猶如虗空。尚無一句之法可存。况無量也。是為菩薩見諦道中別相從假入空觀。不與二乘析法總相從假入空觀共也。是則略明對治初心麤亂從假入空修止觀相。已傳新學。若廣分別。則三三難盡。未了之者。或增疑網。故不具出。是則略說對破初心麤亂意修止觀。

第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者。行者於坐禪時。其心闇塞。無記瞪瞢。或時多睡。爾時應當修觀照了。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爾時應修止止之。是則略說對治心沉浮病相分別止觀方法。並同於前。但須善識藥病相對用之。不得對治有乘僻之失也。

第三隨便宜修止觀者。行者於坐禪時。雖為對治心沉故。修於觀照。而由心不明淨。亦無法利。爾時當試修止止之。若於止時。即覺身心安靜明淨。當知宜止。即應用止安心。若行者於坐禪時。雖為治浮動故修止。而心不住。亦無法利。當試修觀。若於觀中。即覺心神明淨寂靜安隱。當知宜觀。即應用觀安心。是則略說隨便宜修止觀相。分別止觀方法。不異於前。但須善約便宜修之。則心神安隱。煩惱患息。而發諸法門也。

第四對破定見細心修止觀者。所謂行者。先用心觀對破麤心亂。亂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細故。覺身空寂。受於快樂。或利便心發。能以細心取於偏邪之理。若不知定見虗誑。必生貪著。執以為實。若體知虗誑不實。即屬愛屬見二煩惱不起。是名修止。若心猶惑著愛見。結業不息。爾時應當修觀。觀於定見之中細心。若不見定見中細心。即不執著定見。若不執著定見。則愛見不起。亦屬煩惱結業。悉應推滅。是名別修觀。略說對治定見細心修止觀相。分別止觀方法。並同於前。但以破定見細微之失為異也。

第五為均齊定慧修止觀者。行者若於坐禪中。因修止故滅。因修觀而入禪定。雖得入定。而觀慧微劣。則不能發真慧。斷諸結使。發諸法門。爾時應當修觀破折。分別觀門。具如前說。若於定中。智慧開發。即定慧均等。能斷結使。證諸法門。若行者。於坐禪時。因修觀故。或因修止。而心豁然開解。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故。心則動散故。如風中燈。照物不明了。如釋論云。若無定心。雖有觀空無相等智慧。是顛倒智慧。是狂智慧。不能出生死照了一切。爾時應當修止。分別方法。具如前說。以修止故。即得深禪定。得深禪定故。則智慧定心等。如密室中燈。則能破闇照物分明。修止方法。具如前說。為均齊定慧二法修止觀也。行者若能如是。於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飜修止觀之意。取捨不失其宜。當知是人善修佛法。善修佛法故。必修一生不出過也。

次明第二歷緣對境修止觀者。一身常端坐。乃為入道之勝妄。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緣。若隨緣對境。而不修習止觀。是則修習有間。結業觸處而起。豈得疾與佛法相應。若於一切時中。但修定慧方便。當知是人必能通達一切佛法。云何歷緣修止觀。所言緣者。謂六種緣。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作。六言語。云何名對境修止觀。所言境者。謂六塵境。一眼對色。二耳對聲。三鼻對香。四舌對味。五身對觸。六意對法。行者約此十二事中。修止觀故。名歷緣對境修止觀也。行者若於行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故欲行。若為煩惱所使。及不善無記事。即應行。云何行中修止。若於行時。即知因於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行心及行者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行中修止。廣明止相如前。皆行中隨所應用而用之也。云何行中修觀。應作是念。生心動身。故有進趣。名之為行。因此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行心。不見相貌。當知行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行中修觀。廣分別觀相。並如前說。當於行中。隨所應用而用之也。行中亦同上所說。類有五飜修止觀也。

復次若應住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故欲住。若為煩惱及不善無記事住。即不應住。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住。云何名住中修止。若於住時。即知因於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住中修止。止相廣分別如前。住中隨所應用而用之也。云何住中修觀。應作此念。[田*(丁-一)]心駐一。故名為住。因此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住心。不見相貌。當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住中修觀。觀相廣分別如前。住中隨所應用而用之也。住中亦類有五飜修止觀意。同上所說。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龙骑士

    龙骑士

    五年前,天之裂缝开启,浮空岛现,降下无数流星火雨。从此,卡西拉大陆成为一个神龙与剑仙、骑士与魔法师并存的世界,秩序紊乱、冲突不断。少年卓燃和江君被意外地扯入这个奇异的世界,结识了上古神龙嘲风和美少女魔法师萨莉露,经过一系列误会和战斗后,江君提出这可能是一个游戏世界!有人妄想通过打开天之裂缝,让两个游戏世界重叠,进而影响到现实世界。 王城救橫公鱼、无垠海国战玄鲛、奇峰绝顶毁邪恶实验室,几人一路追寻,却发现真相越发扑朔迷离……此时,天之裂缝再度开启,昆仑再现,十五年前的灾难难道要重演吗? 卓燃与江君的到来,是阴差阳错,还看少年激战异界,持手中长剑卫正义大道!
  • 倚栏念红颜

    倚栏念红颜

    她是21世纪首席毒医副业杀手,为了训练宁愿亲手杀了父母也不要他们将来沦为组织上威胁自己的工具;最后却死在爱情这座墓上,她含恨穿越了……“我鬼囚有三不救:不死不救;为恶好色者不救;看不顺眼不救”跪了一地的丫鬟奴才听了差点没岔气……欲知后事如何得等本作者抽空出来更新本书
  • 美人有毒

    美人有毒

    她是侯府庶女,却嫁于今上最宠爱的四皇子为正妃。信誓旦旦犹在耳,缱绻深情难思量。却不想,新婚之夜,良人变狼人,要生生的剥她的脸皮!她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一个阴谋!不堪受辱自毁容颜触柱而亡,再一睁眼,她已回到六岁之时。冷光乍现之间,风华无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她积蓄了六年的实力,带着幼弟再入侯门。面对冷酷无情的渣爹,居心叵测的嫡母,刁蛮狠毒的嫡姐,心思阴冷的嫡妹,还有两个隔山观虎斗的庶妹,她运筹帷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誓要将那些害她之人踩入脚底!
  • 暮雪剑春秋

    暮雪剑春秋

    山水楼台,人间之美,人间之事。万丈红尘,踱步世间的神与仙,带着飘渺与傲然,河山大地,尽是消失的神话和传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风雨之中见彩虹,而无尽的星空是如此的瑰丽。武道漫漫,前赴后继的凡人和修士一往无前,奔赴浩瀚的战场,天地间的画卷是如此的浩大,战天斗地,群雄争霸,万族染血的宇内争雄!少年走天路,无尽的征程就此步入,求道,求仙,求......江山如画!
  • 孤山雪

    孤山雪

    一名令人闻风丧胆的江湖杀手,因为同门中唯一的朋友遭门派追杀而一夜间将本门师兄弟弑杀殆尽,并音讯全无,这一惊世血案发生1年后,他唯一的朋友,也是那个骗他背信弃义杀尽同门而后将精疲力竭的他打入湖中的她却发现他健康的跟随在一名普通的渔家女子身边,面容上有她一世未见的柔情,心生恨意。她,年轻貌美,心肠歹毒,害人无数,却是世人眼中的除魔女侠;他,俊逸无双,心地善良,只求一个真心待他的人,却是世人眼中嗜血的狂魔,他的她,只是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渔家女,单纯善良,只求一生平安,寻得心爱之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这样三个人顺从命运的轮回相遇,怎样的剧情会上演……
  • TFBOYS的瑾世年华

    TFBOYS的瑾世年华

    她和同龄人一样叛逆,时常逃课,染发,但成绩很好,当这样的一个坏女孩遇到tfboys的三个少年会有怎样的奇妙故事发生呢。一句“我喜欢你”换来是“对不起,我们不合适”一句“我等你”换来的是七年的守护。最后的结局究竟是怎样,是忧伤的离别,还是幸福的约定?未来的一切,谁都不知道。她会不会接受?会不会离开,会不会留下?也许在她离开之后,他就会遇到另一个适合他的女生了吧?
  • 校花陪伴的异大陆修真之路

    校花陪伴的异大陆修真之路

    一个平凡的高中生,经历人生的第一次感情,被甩后伤心欲绝。无意中发现自身的秘密,让他获得数种异能,然而总是有人跟他对着干。然而觉得这个世界并不是他想象的这么小。还发现他的家族史是一个战斗家族,每次战斗或者战斗死里逃生还让实力变得更强。开始踏上了异空间残酷的修真之路!!!
  • 敢讲·有讲·善讲:演讲艺术

    敢讲·有讲·善讲:演讲艺术

    本书力图揭示出演讲艺术的本质属性和演讲成功的一般规律,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演讲——现代人的必修课;第二章敢讲——演讲成功的前提;第三章 有讲——演讲成功的关键;第四章 善讲——演讲成功的保证。用传播学的新眼光来审视演讲现象,第一次用“敢讲”、“有讲”和“善讲”三个相对独立的范畴表达了对演讲成功基本规律的独到见解,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 生化风暴

    生化风暴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人类使用金属武器会被视为渎神,人与兽的融合受律法保护,短命的半人族、老不死的阿亚达人、天生就是病毒体的洛克人、还有那据说是比圣穹大陆人类起源还早的圣山龙族。当生化博士丁雷降临在这个世界,便誓要把这乱七八糟一锅粥似的基因信息捋顺,似乎老天非常中意他,不仅让他重生,还给了他一个非常拉风的身份——双持强者,其实这个身份在丁雷原来那个世界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双重人格,嗯,学术名称叫精神分裂患者。
  • 武林明史

    武林明史

    [起点二组签约作品]江湖,就像一局棋,谁都以为自己是执棋人,往往只有到死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到底是执棋人,还是棋子。纵观棋局,谁又能真正置身局外,笑看棋生棋灭?PS:在武侠逐渐没落的今天,写我心中的江湖,那一片天,那一个人,那一把剑,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