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47900000092

第92章

答此有二義。一以四障展轉相緣不相離故。見障是煩惱所依。依煩惱而起於業。依業感報故。二由同是從緣無自性觀故。以一觀通治四障若依此解障無不起。不待除亡。三菩薩結善識障體苦故。後別顯中二。先別以六門。明懺除障法。各有喻法。後若如是知下總結懺法真實之相。前中六者。一鼓聲說業無說說。喻佛無說而有說。二天鼓聲無生滅能隨悟。喻業能隨報。三鼓恒出聲離斷常。喻佛恒說無斷常。四鼓隨心樂皆得樂聞。諸佛亦爾。隨心悉令見。五頗梨鏡現器情影。喻業現果無出入。六幻師幻惑餘人眼。喻業現果然無實。後總結中云若如是知者。牒前總別所說四障如幻緣生無體。是真實懺悔者。對小乘權大執有能所治體。彼非真實故。一切罪惡悉清淨者。彼見能所治令滅者。非真實淨以障除障故。

第五時眾聞法得益中四。一餘剎兜率天子得無生忍。二諸六欲天子發無上菩提心。三諸六欲天女皆捨女身。亦發大心。四爾時下。此處兜率天子得益。於中六。一得證地益。二得三昧益。三得多淨三業益。四懺除四障。五見眾多佛菩薩。六而猶未現等益分齊。謂雖得十地。當未究竟故。云未現少分之力。

第六展轉益中四。一華供佛菩薩普雨香益。二若有眾生見其蓋下見蓋益。三若有蹔得下見前輪王放摩尼光益。四成就如是肉眼下以喻重顯。并聞說喻益。

初中有法喻合。法中三。一以上眾華者。上字是梵本中前字。謂是諸天子。前欲詣遮那菩薩供養時。所化作華香樂幢蓋讚等中之華也。二復於身毛孔。化出多華。共以供佛。散億佛身者。表散華者行必感果故。三以前香雨諸剎於彼益生。喻中喻蒙香者。業障銷滅。得解脫樂故。非隨第四禪中有變實受樂。不爾彼地非捨受故。喻取少分相似邊說。合中云若有聞者者。還只是前身蒙香者爾。此文有四。一香舉前蒙香者。二彼諸下顯滅惑數。三了知下明伏害差別。四成就下辨得善根益。問既六種皆益。何偏言聞。

答因香獲益故。明惑數中。此八萬四千煩惱。但有都名而非巨細。致使昔來諸德種種安立。初一云眾生根本煩惱有十。然一惑力復各有十。即為一百計。應分為九品。但上品重故。開為三品。中下輕故。各為一品。合為五品。即是五百。復於外內境起。謂以自五塵為內。以他五塵為外。一一各五百。即為五千。別迷四諦。則成二萬。并本一千。則有二萬一千。依多三毒及等分故。為八萬四千。二云以十惡為本。展轉相成。一一各十故。成一百。迷自五塵為五百。迷他亦爾。合有一千。正迷十諦法門。謂四諦三諦二諦一諦。或約迷說誠諦等十諦。空有不同。分成二萬。或約十善二諦。亦是二萬。并本一千。總為二萬一千。依三毒多分及等分故。成八萬四千煩惱也。三依賢劫經。別有八萬四千。如上九地記中釋。雖有三說。今依前二。前二依此經文內外等故。三伏害文中云。了知如是悉是虗妄者。此但了知六根境等是妄。伏惑不起。非害斷也。或可害斷了法悉妄相盡理即是斷惑證如。亦無違也。四得善根可知。

二見蓋益中。有法喻合。初中二。先明種一恒河沙數輪王善根。按梵本中。非但一王一恒善根。乃是一恒輪王善根故。梵本云恒河沙齊等也後佛子菩薩住此下明得此王位所化利益言於百千等者正明境分齊。按本業經上卷云。初地菩薩作四天王。有一萬子百法身百佛國土中化十方天子。二地菩薩作忉利天王。有二萬子。從此後諸地子數皆同。略無化境。初地既遍百佛國土。當知後後漸增。乃至第十地菩薩作淨居天王。准其化境。與此一恒沙數箇清淨金網輪王同等。以是菩薩攝報位極故。次喻及合中。明但聞彼佛名必生彼佛土。顯此但見第十地菩薩蓋即得十地位爾。

三見前輪王身光益中。有法喻合。法中云若暫遇光者。謂前輪王放摩尼光明也。彼雖未轉分段。必定得法雲地位故。言以先修行善根者。顯此勝益。非無因緣。非小因緣。必由宿植。此大教善根見聞信樂等故。喻中云雖未命終見梵天處等。又云得諸禪等者者。類上三靜慮也。合中二。先明放光。後若有眾生下重明得益。於中五一得第十地位。二成就無量智慧光明。三得六根各十種清淨。四得具無量深定。五假使下以喻重顯。并聞說喻益中二。先明喻顯。後若有善男子下。明聞說喻益。前中重顯上來見蓋見光皆是肉眼肉眼所見蓋及光明。只是障內之色。何有乃得如是益耶。文中雖說以菩薩善根及金網輪王三昧福善。終自難信故。

喻重顯文中二。先假設譬喻。顯輪王肉眼所見剎塵廣多。後亦見百億下。明見佛廣多。前中五。一見億那由他剎塵數剎。復末此剎為塵。十方各行。如上塵數剎。乃下一塵。十方各爾。下剎塵皆盡。又以前所下塵及不下塵數剎。總成一剎。二寶手於汝下問答顯廣。三若有眾生下明聞說喻得益。顯剎難思故。四寶手設復下。重積前數。以顯剎廣。謂以前廣剎。積至千億剎塵數剎。復末為塵。依前喻下塵盡總攝共成一土。復末為塵。如是經八十反。五如是一切下明業報肉眼一念中見前一切廣剎之微塵。後見佛廣多中有法喻合。文顯可知。釋隨好品了。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按梵本中。名說普賢行品)。

釋此品文。四門分別。

初釋名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此品約人標稱。言普者遍也。賢善也。道也。因也。謂此菩薩身遍法界。若依若正。乃至微塵毛端等剎故。具滿眾善德海故。雖成正覺。不捨因行。徹窮來際。常脩利樂。無竟期故。故普賢三昧品云。普賢遍住於諸剎。坐寶蓮華眾所觀。又云。普賢恒以種種身。法界周流悉充滿。又云。一切佛身所有剎。悉現其形而詣彼。又云。普賢廣大功德海。遍往十方親近佛。一切塵中所有剎。悉能詣彼而明現。又云。佛子能以普遍身。悉詣十方諸國土。眾生大海咸濟度。法界微塵無不入。又云。入於法界一切塵。其身無盡無差別。譬如虗空悉周遍。又理趣般若云。普賢菩薩自體遍故。釋曰。此普與賢。各是別義。相違釋也。若總言之。是依主釋也。普賢之行故。

二來意者。上來從名號品。至隨好品。明差別因果。從此品下。明出現因果。於中。普賢行品辨因。出現品明果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此下二品俱是自在果成。為物出現因果為宗。徹窮來際利樂為趣。

四釋文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亦二。先正說。後爾時佛神力故下辨瑞。前中亦二。先敘說所因。後佛子我不見下正顯。

前中三。一指前所說是隨器略說。謂是前所說差別因果。二何以故徵。徵意云。何以將彼差別因果。為略少故。三諸佛下釋。釋意云。由差因俱是因因。其行未普。差別果但是因果。略顯相好。未可廣陳。若出現因果則因。是因一一行量盡法界。果是果果境界如空。因果俱盡。未來利樂無竟故。前云略少。若爾何不唯說出現因果。故此釋云。諸佛世尊為惡眾生出興故。將說出現時。先說差別故。云為諸眾生無知乃至隨流遠道故。出興也。然此說差別所由中。略顯十種。一無智無明者。通獨頭相應二種。二作惡諸纏者此有八種十種。八者。謂昏沉。睡眠。此二障止。掉舉惡作二障觀。嫉慳障捨。無慚無愧障尸羅。十者。謂於前八加忿覆二種。此皆現起。纏繞於心。令不自在故。廣如章釋。三我我所者。此通生法見修二種。具如別章。四身見者。謂五見中。唯薩迦耶故。五。三四七八倒者。三謂心想見。四即常謂無常。乃至淨謂無淨。七謂前三四。八謂前四乃無常謂常等四。六疑者。謂心猶豫故。七邪見者。五見中乖僻正理之見故。八結者。有三五九種。三謂身見戒禁取疑。五謂愛恚慢嫉慳。九謂愛慢無明見取疑慳嫉。九縛者有二種四種。二謂相及麤重。相者有二說。一云相是相分。由有漏得相。令彼見分不得自在。名為相縛。此相即是縛。名為相縛。一云第七末那。為相縛體。由第七識。餘眼等識。於所緣相。不得自在。若依此說相之縛。名為相縛。麤重縛者。亦有二種。一云有漏法上無堪任性。名麤重縛。與有漏法。非一非異。無別體故非實。斷不斷別故非一。二云。二障種子通名麤重。雖有二說。取種為勝。或有說云一切漏相分名為相縛。由彼令見分不自在故。即彼相分上能縛諸惑。名麤重縛。行相麤故。若總言之。所緣相分名相縛。能緣見分貪等諸惑名麤重縛。四者貪欲瞋恚戒取我見。十隨流遠道可知。後一句結。結意云。世尊為此多惑障眾生出興。是故先須說差別因果後為說出現因果也。

後正顯中二種。一先辨所治廣多有百萬障。後佛子我不見有下。明能治廣大有六十種行。前中三。初總舉。二何等下別顯。三佛子若菩薩下結。初中三。先標。次徵。後釋。初中。按梵本云。佛子諸菩薩過失中我不見有一法過菩薩於他菩薩起瞋心者。釋曰。雖諸煩惱皆能通障一切聖道。然瞋一種。具有二義故。偏舉之。一親障菩薩不能攝受饒益眾生。二於菩薩道諸障之中。最尤重故。決定毗尼云。菩薩寧起百千貪心。不起一瞋。違害大悲。莫過此故。善戒經說。與此同也。二別顯中。先徵。後顯。顯中有一百門。寄位分五。初障十信行。二不樂佛法下明障十住行。三不得菩薩諸根下障十行。四樂誹謗一切智語下障十迴向大願行。五不樂與菩薩同住下。障十地真證行。此中亦耳不聞無礙法故者。梵本云。耳不聞法處受身障。釋曰。謂生於無佛處故。菩薩萬行不過此故。五位起一瞋心。一切頓障。又以所障法界如帝網重重。令能障同於所障亦皆無盡。起一瞋成百億障。理實無盡。結中三。初正結。次何以故徵意。後佛子我不見下釋成。亦即是後辨能治廣大也。就辨能治廣大中三。初躡前總顯。次是故諸菩薩下別明。後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此下結勸。初中可知。次別顯中有六位。皆依前起後。初中三。一牒勸修治。二依勸徵問。三所謂下正顯。顯中十句。攝為五對。初二約人。前不捨下。後不慢上。次二約法。一不誹教。二不迷事。次二約心行。一樂行。二堅心。次二約降制伏使。前降。後制。後二悲智。前悲。後智。第二清淨中三段同前。初謂依前正法行成離染勝故。云清淨十句亦攝為五對。初三於教法淨。一信。二求。三護。次二於理法淨。一廣大。二甚大。次二於化清淨。一了器。二僧福。次二於時劫淨。一不著。二勸察。後一結成性。第三廣大智者。由離染障。令智廣大故。此十句亦為五對。初二了所化智。次二知化法智。一能詮。二所詮。次二知持辨智。次具身語業用智。後二照依正智。第四入十普入者。由得廣智能普契所知令互相入故。十句中各自多少為對。初二大色小處互相入。次二多身一身互相入。次二多劫一念互入。次二多法一法互入。次二多處一處互入。次二多根一根互入。次二多根與境互入。次二多想一想互入。次二多言音一言音互入。後二三世一世互入。第五住十勝妙心者。轉變無礙應機成益故。心得勝妙。正顯中。一住離言。二住離念。三住無常愛果因。四住常果因。五住祕密深。六住平等深。七住滅猶豫。八住諸世平等。九住三世佛平等。十住佛十力四無量。第六得十一種佛法善巧智者。依前勝妙心。起此巧智。正顯中。一了理法。二出生行法。三宣說教法。四證果法。五明了三乘法。六悟解一乘法。七巧言詞說法。八純門說法。九雜門說法。十知別不別二二不二不二二十一於第一義諦唯識門究竟故。三明結勸中三。初正顯勸。二何以故徵意。三菩薩摩訶薩釋意。由聞此法得佛果故。功德海滿故。利生等故。

第二辨瑞中二。先感瑞。後爾時佛神力故下明證成。前中二。先此土。後如此世界下結通十方。前中二。先顯瑞因。因有二。謂佛力及法爾。後明瑞相。相中二。先動地。後雨諸色雲。並可知。後證成中亦二。先此土。後如此道場下結通十方。問此感瑞自是重會普光明殿會中。何故結通乃云菩提樹下菩提場菩薩宮殿中耶。

答以菩提樹是本故。前後諸會。不一不異故第二偈頌中二。先敘意。後正頌。

前中二。初示相。謂自他二力是所因也。觀十方者。念所化故。觀法界者。思所說故。後欲開下述意。謂為欲述此十種意故。說此偈頌。一明因行。二顯果德。三說大願。四行起時處。五機熟願佛。六稱機授法。七所說利益。八明因得果。九果淨身。十語業開現。此十種義。下偈頌中。普具顯之。正頌中。有一百二十一頌分二。初二十二頌顯說分齊。餘九十九頌正辨普賢行相。此並不是重前文。但與綺互共顯普賢行用。謂前是略明。此是廣說。前體後用故。前中。初二頌誡聽許說。二亦說諸劫下八頌。明此菩薩學過去佛弘誓願行。三於一賢劫下十一頌。明學相。學現未脩三輪行。於中。初七舉現未佛。後四學成三輪淨行。四行者下一頌結說分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圣伊贵族学院:爱我你怕了吗

    圣伊贵族学院:爱我你怕了吗

    鹿潇,人人宠爱的公主,是绝美冷艳的冰山美人,来到圣伊贵族学院。遇到了霸道校草吴世勋,到底他们会不会擦出爱的火花?PS:万年雪山和千年冰山的爱恋
  • The Origins of Contemporary France

    The Origins of Contemporary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情总裁爱上我

    冷情总裁爱上我

    一次醉酒,她在陌生的房间醒来,他强迫她,成为他的情妇。她是他爱了五年的男人,而他却恨她入骨。爱恨情仇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恩怨纠葛?
  • 有一种资源是“人脉”

    有一种资源是“人脉”

    本书主要从经营人脉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来解决年轻人面临人际关系的问题,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 扑倒:我的花美男乐队

    扑倒:我的花美男乐队

    一纸契约,满脑子YY思想的简安亓沦为了国民偶像裴俊佑熙的私人女佣。她呆萌、牙尖嘴利,可胆子特别小。他邪魅、帅气、腹黑、毒舌,可特别喜欢逗她。随着相处的时间,两人之间的关系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好像喜欢上了她……他们是帅气当红的国民花美男乐队,她只是他身边的小小女佣,既然如此……我们只好宣战喽!一场扑倒与反扑倒的故事即将上演!
  • 熏衣草花海

    熏衣草花海

    她,一位千金,却因为另一个女孩沦为灰姑娘,她遇上了三个白马王子,却再次失去,悲伤欲绝的她回到了家里,可知,在普罗旺斯的熏衣草绽放时,他们再次相遇......
  • 梨落堂尽西宫春

    梨落堂尽西宫春

    她是一个小官吏的女儿,两度被废,但终生受尽宠爱,一宠三十年,直到皇帝驾崩。她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攀登,从一个小小的贵人,最终成为大魏朝开国的第七位皇后。并赐以最高的受封称“懿”,垂帘听政,为天下人所尊的监国大人,史书上传奇的甄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冰城之黑寡妇

    冰城之黑寡妇

    新的生灵降临,人魔神将永不复苏,尺夸七千年的冰封,只换一世之城........
  • 温柔寒剑情

    温柔寒剑情

    神剑门为武林第一大门派,自司马昭刺死魏帝曹髦篡位后,便觉世间丑恶,绝隐江湖再不问世事。几百年后天下分裂,天下诸侯王族蠢蠢欲动。神剑门有四把宝剑为神剑门百年之心血,得一便可称霸江湖,神剑门最后人丁凋零,老掌门逍遥子年纪老迈,其四个弟子却血气方刚、野心勃勃,杀师夺剑后便约定各奔前程,此生老死不相往来。几十年后四个弟子中的五谷子晚年经常梦见自己的师父对自己哭泣,人老了很多事情也都想通了,对师父感到无比羞愧,恐怕在阴间无颜面对师父,临死之前便让自己的弟子陈林建下山找齐四把宝剑重新建立神剑门。从未入世的陈林建会如何在这动荡的年代闯荡,又将创造怎样的传说呢?
  • 重生嫡女为王

    重生嫡女为王

    穿越而来的莫清涵,面临着重重险境:她是护国侯府的嫡子,却非蓝颜。帮助含冤屈居家庙的娘亲脱离家庙,再次夺回掌家之权。帮助姐姐退掉那个顽劣残暴子弟,再找一门好婚事。帮助被陷害贪墨的外公翻案,重振忠义伯门楣。同时还要阻挡来自二房和家里那些妾室的挑衅和陷害。更要想方设法隐瞒自己女儿身份。备修炼自己柔弱的身体,捡起自己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