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47900000067

第67章

後獲狹心中。初十句起悲。後十句救度。亦可前十悲心。後十慈心。前中二。先牒前起後。舉數總標。謂見佛智勝益見有為多過故。於眾生哀愍。後何等下正顯。於中初句是別中之總。餘是別中之別。言孤獨無依者。論云無救。救即是依。眼目異爾。世間無父曰孤。無子曰獨。今此則一切眾生皆佛之子。遠佛慈父曰孤。無善心子曰獨。由此孤獨苦無依救故可愍。此句遍在下諸句下。別中九句。初二依欲求眾生。次三依有求眾生。後四依邪梵行求眾生。初二中一云貧窮等者。求財無厭。常懷不足。名貧窮困乏。二云三毒等者。於他資財。求無止息。名三毒火然。謂初求生貪。散用生瞋。貯積生癡。三毒燒心名火然。次三有求中。一諸有等者。繫在苦果未免故。二煩惱等者。苦因未斷故。三不善等者。無善觀為對治故。後四邪梵求中前三小乘。後一外道。初一無善等者。不求大菩提因。唯樂小善故。二失諸等者。不求大果。妄取小果。恃為究竟。增上慢故。三隨生等者。不求大涅槃界。雖入無餘依涅槃界。乃是三昧住寂。猶有三餘。無明住地惑。無漏業變易生死。由隨此轉。名隨生死流。後一求外道過。妄行邪法。怖真涅槃。後十句明救度中二。先牒前起後。總明度心。後作是念下別明度心。前中謂見眾生多苦。起精進行故。別中初一是別中總。總明救度心。後九是別。分三。初三除三障。顯度處。次五授三學。明度行。後一令苦滅。是度果。就初三中。一脫彼業結。二淨彼惑染。三度彼苦報。次五中初二授三學。後三授法利益。前中一云應著等者。勸之置持戒處故。二云安住者。勸住定慧處。令安住故。定慧合此一句內者。以前地戒成就分戒別辨。後地明慧位未至故。慧從定說。故合云爾。論云三昧地故定慧合說。後三句中初二。約戒。後一約定。前中初云歡喜者。謂受戒者。令除戒疑。信重戒德。歡喜樂受故。二云知見者。謂彼受戒已。示以持犯。令知見所應不應故。後一云調伏者。約定說。謂定如行。伏於沈掉。引得身心安和位故。後一云涅槃者。度彼令得苦滅果故。

第三脩方便攝行中二。先述意。後釋。

前中菩薩因前三種觀故。便知生死多過難處眾生離佛智。有大利益。眾生未得。復念眾生墮在惑業苦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濟。令住究竟涅槃樂。即知不離無障礙智。無礙智者。是如來智。智由何生。即知不離八地已上如實覺起。覺由何生。即知不離四地已上無行無生行慧。慧由何得。即知不離三地禪。由何得。不離聞法。是故菩薩先求正法。既聞法已。靜處思惟。思已起脩。入禪無色。依此禪定。觀法無生。起出世慧。依無生慧。起如實覺。依彼實覺。得無礙智。既得智已。便能拔去出生死。得涅槃樂。

後釋文中方便有五。一起觀方便。牒上三心起後觀求。二欲依如來下明標趣方便。謂標佛慧。顯行所起三作是思惟下明觀求方便。得觀察推求度眾生法。四便作是念下明正知方便。謂佛智能救眾生。乃至知禪。由聞慧得。五菩薩如是觀察下明攝脩方便。謂脩間法行。攝取正法。

初中三。初牒上護煩惱行故。云如是等。二牒上護狹心行故。云愍念眾生。三牒上護小心故。云知一切智等。論主依此三心。能起後行。故說此三。為三種因。初一是離妄想因。善厭離一切有為行故。二不捨一切世間因。愍念一切眾生故。三發精進因。知一切智智有勝利益故。於中知利益勝者能脩行彼道故。愍念者。善化眾生故。

二標趣中。欲依佛慧救度眾生者。此三地中方便攝持。以知不離無障礙智。能度眾生故。欲依自當成佛智救度眾生。非但依他佛智也。

三觀求中集上厭離愍念知益三心為因。起此觀故。菩薩思惟眾生墮惑苦中者。論經中及說業。今此略故。問前救度十心中。欲於惑業苦中救度。今思眾生墮之。以何方便。而求度行。向前已知三學為救度行。何故今云以何拔邪。答前雖知彼戒等度法。然未知用何智慧能授此法。問若爾。前護小心中。已知如來智慧有大勢力。能救眾生。何故今云以何拔濟。答前雖見佛智能救。然佛果在當。未可現用。而謂佛智之外更有餘法能救濟不。故云以何方便。此中簡小涅槃同彼化城。非是究竟樂。故云令住等。

四正知方便中二。先牒前起後。後不離下正顯。顯中五法四對。論攝為三。言五者。一住無障礙解脫智。二一切法如實覺。三無行無生行慧光。四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五善巧多聞。言四對者。一從多聞起禪。二依禪起無生慧。三依無生慧起如實覺。四依實覺起無行無生行慧。論攝為三。初無障礙智說為證盡。末後聞慧說為第三。彼起依止行中間。從聞起禪。乃至實覺起無障礙智。攝為第二起上上盡。謂佛無礙智證中窮極名畢竟盡故。起上上證。畢竟盡者。聞起禪定。乃至實覺起無礙智。名之為起。起中漸增名為上上。終窮佛慧名為證盡故。彼起依上行者。聞慧為彼起行所依止故。言不離等者。謂救濟眾生。令住大涅槃。要得佛無礙智。方證其智等。名云何得。佛智出垢染名無障礙。德用自在稱為解脫。此智要依八地已上。一切法如實覺起。謂此地菩薩於佛所說一切法中。得稱實教理。覺了現前故。一切法有二種。一於三地聞一切法中。得如實覺。謂八地中十無生忍及深行等。二於七勸一切法中。得如實覺。謂八地中無量身等及淨佛土十自在也。如實覺有二種。一稱實性而覺了故。二稱佛所說覺了故。言無行等者。亦有二種。一染淨諸法集起名行。四地已上證空平等。見染淨行不生不滅。以無染行可斷滅故。名無行。若具應言無滅行。略不言故。以無淨行可脩起故。名無生行慧。實覺依此故。名不離。一云謂八地無生慧。是無功用行慧。慧任運應用名光。言禪善巧等者。謂三地菩薩脩厭行時。即於中。脩起善巧決定觀察智故。禪善巧者。得勝進禪故。決定者。於他四地。決定向故。觀察智者。是自在智慧。非從此後所生智故善巧。多聞謂於所聞法得即心自性。不由他悟之聞慧故。

五攝脩方便中二。初牒前起後。後日夜下正顯。

前中謂先為救度發大精進。今觀知已倍。於正法勤求脩習。修習即是此求法行。

後正顯中二。先明求法行。後菩薩如是下顯重法心成。前中十句。初云日夜等者。常勤求法。無怠慢故。二喜法者。不為妬勝喜他求故。三樂法者。自愛翫而問。非所伏他問故。四依法者。依大乘教。自求取正見。不忘失故。五隨法者。依讀誦隨文。不失次第故。六解法者。依為他說令解故。七順法者。依靜處思義。隨順觀順觀察故。八赴法者。依脩行定赴究竟故。九住法者。依出世間智住故。十行法者。依諸佛解脫法。隨順彼行故。此中求正法行。當求聞法。此初二句顯道勤行故。喜法已下顯正脩行故。餘如論釋。後明重法心成中二。先明能求法因。後如其所聞下顯所求行因。前中為重法。捨內外所有。略舉十事。於中。初二明捨外。後八明捨內。前中初一牒前起後。云由求法慇懃故無所惜。二不見下明世財易得法寶難遭。後八中。初一總句。結前捨外。顯後捨內故。云為求佛法能捨內外財。二無有恭敬及隔句云承事。明捨身行所作。三無有憍下明捨高大意故。四無有懃下明捨所應護者。謂眾生皆自護身。不欲受苦。今能受苦是捨其護也。五若聞一句下明重法心成。於聞少法。喜受相應。勝財多勝妙財所生喜受故。六若聞一偈下明寧聞少法而捨人中最勝王位樂受故。七若得一偈下明寧聞少法而捨天中最勝王位樂受故。八若有人下明求法能入滿三千界火及地獄中火受苦惱。是捨身命故。梵本中。六七兩事合為一事。八中文復少異故。彼云若聞一偈。未聞正法。獲得釋梵轉輪王位。多千劫住亦不能及。若有人來作如是言。我有正等覺句淨治菩薩行句。汝能投身大火坑者。當為汝說。復作是念。我為一句法故。設有火坑等三千界。尚從梵天而自投下。況彼小坑而不能入。設住一切地獄受苦。猶應求法。何況暫受人間小苦。梵漢有此不同。可知。此上聞偈句是聞教淨聞菩薩行是聞義。後明所求行因者。明依寂靜處思惟正觀故。

第三大段厭分中三。初牒前起後。二佛子是菩薩下正明厭體。三但隨順下明入禪等意。

初中謂聞說法意。次思所聞及念脩行。以不但口說。亦得淨故。梵本云非但口業能得清淨。此顯他因也。

二顯體中二。先據所住地。後即離下正顯。顯中二。初明四禪。後超一切下顯四空處中先以義料簡。後正釋文。義中二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

名中。先通。後別。通者小宗。大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問此四何緣說為靜慮。答靜謂寂靜。慮謂籌慮。此四地中定慧平等故。稱靜慮。餘隨有闕不得此名。此依主釋也。亦可從果為名。又婆沙八十云。以何義故名為靜慮。有作是說。以能斷結故。問諸無色定亦能斷結。應名靜慮。

答若定能斷不善無記二種結者。名為靜慮。諸無色定唯斷無記。非不善故。不名靜慮。復有說者。以能正觀。故名靜慮。問若爾欲界三摩地亦能正觀。應名靜慮。

答若三摩地具有定名定用。能正觀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有定名。而無定用。如泥椽樑有名無用。故非靜慮。如是說者。要具二義。方名靜慮。謂能斷結。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不能斷結。謂無色定雖能斷結。不能正觀。故非靜慮。復次諸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依大乘宗。意同正理。初復次釋。瑜伽三十三云。於一所緣繫念寂靜。而審思慮。故名靜慮。言別名者。瑜伽云依順次數說名為初。乃至第四。小宗正理。亦同此說。

二體性者。小乘宗中大婆沙第八十云。四種靜慮各以自地善染無覆無記五蘊為性。又彼一百四十一云。四靜慮體有二種。一脩得。二生得。脩得者。即彼地攝心一境性并助伴。即五蘊為性。生得者。隨地所繫餘五蘊為性。今大乘宗。大同婆沙。有生及定生即善染無記五蘊為性。善用有漏無漏五蘊為性。上來略顯二門竟。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二釋文者。前四禪中。支類多少雖有異同。然皆勒為四義分別。一離障。二對治。三利益。四彼二所依。

初禪中。初云離欲等者。一離障也。謂離五欲故名離欲。斷十惡故名為離惡。除五蓋故名離不善法。如毗曇中說。若依成實。斷貪欲心名離欲。以離欲故亦捨殺等。名離惡不善法。智度云離五欲故名離欲。除五蓋故名離惡不善。又諸欲發惡行。隨極惡處名欲惡。違生善品故。或總謂欲界諸不善俱捨離故。雜集第八云。能斷欲界欲恚害等。二有覺有觀者。是脩對治。論云譬如振鈴。麤聲喻覺。細聲喻觀。新譯經論。名為尋伺。皆是惡慧為性。然麤細異。尋求伺察欲界過患能除滅故。瑜伽十一云。以不淨治欲。以慈治恚。以悲治害故。脩三行。治三患。入初定也。三離生喜樂者。是利益故。雜集第八云。由尋伺支。治可治已。離生喜樂。謂離彼所治生喜樂故。悅心名喜。悅身名樂。四住初禪者。是彼二所依。謂定心是能對治及利益所依止故。何不說與所離為依者。彼是所斷非是支故。雜集第一云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依止定力尋等轉故。心與境合如一體故。名心一境性。

二禪中初云滅覺觀者。是所離障。謂覺麤動發生三識擾亂。二禪如靜水波動。則無所見故。二內淨等者。是能對治。顯揚十九云。內等淨。以捨念正知三法為性。即是彼三禪中支也。瑜伽六十三亦同此說。一心無覺觀者。舍利弗毗曇云。欲界地中心行六處。六識身取六塵故。初禪地中心行四處。以四識身取四境故。初禪已上。無鼻舌識故。二禪已上心行一處。唯意識身緣法塵故。又相續不斷。亦名心一等。三定生喜樂者。是修行利益支。前初禪中。創背離欲惡。慶離生喜。此第二禪中。法從內生慶得生喜樂。喜樂同前。四住二禪者。是二所依止定。

第三禪中離喜者。是離障。謂二禪喜。以分別想生動故多過。三禪轉寂。故須除遣。如貧得寶則生喜。若失則深憂莫。若憂喜俱絕。方為快樂。二住捨有念正知者。是能對治支。謂捨是行捨。捨彼喜過。有念者。念前喜過守心一境故。正知者。分別喜過。明見其失。又此三深細寂靜。下地喜踊躍浮動。動靜相違故。是所治。顯揚云住捨者。於已生喜。不忍可故。平等正直無動安住。念盲。於喜不行中。不忘明記故。正知者。或時失念喜行。於此正知。而住三身。受樂者。是利益支。謂喜在意地。樂在五識故。云身受。又樂受有二種。一下品適悅在心。亦上品適遍身心。就所遍處。從末為名故。云身受。言諸聖所說能捨者。顯樂深勝。唯諸聖能說為過。堪能捨離。非凡所能。四有念樂受住三禪者。是彼二所依止定。謂常念自地。樂受利益。住此禪也。

第四禪中。初斷樂先除苦憂喜滅者。是所離障。謂三禪勝樂雖是樂利益。與第四禪。極相妨害。如重病人。觀妙音樂。為障四禪。故須除遣。若爾應俱除樂。何須更置先除苦言。釋曰。理實苦根二禪已離。此中更標者。為顯此位。五受中唯有捨受。是不動故。喻伽十一云。初靜慮出離憂根。第二靜慮出離苦根。第三靜慮出離喜根。第四靜慮出樂根。又云問何故苦根初靜慮中說未斷耶。

答彼品麤重猶未斷故。問何緣生苦。初靜慮者苦根未斷。而不現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风吟剑

    风吟剑

    “我是爱管闲事将奇,将军的将,奇怪的奇。我有个朋友叫无影蠢小偷银空空,他一直在吃却永远吃不成胖子。我有个送快递的朋友金本木。还有个朋友是开酒楼的爱臭美的老板娘。我将奇爱喝酒,但是管闲事的时候绝不喝,所以很少喝。我将奇用剑,可惜是把锈迹斑斑的破剑,武起来都会叫
  • 小学生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小学生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本书精心挑选了三百多篇优秀小学生作文,分为“成长新天地 ”、“人物你我他”等八个大的类别,每一类别前都有对症下药的“写作小提示”,每一类别下又细分为两到三个小的栏目,基本囊括了小学生作文的题材和体裁。每篇作文后面都附有编者精心撰写的点评,为小学生学习满分作文提供了切实的帮助与指引。
  • 爱情不跑偏

    爱情不跑偏

    关于相遇,她曾经设想过无数种可能。唯一没有想过的,就是他被人堵在街角围殴,而她恰好从旁边路过……
  • 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精心挑选了对青少年有着巨大激励作用的13本经典著作,加以精细解读.并在其中穿捅讲述了许多富含人生智慧、成功经验的各人故事,力求为青少年朋友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智慧上的启迪。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羊皮卷”的无穷魅力吧!
  • tfboys之你喜欢我吗

    tfboys之你喜欢我吗

    千玺,我愿意一辈子陪在你身边,即使你不爱我。——夏香柠香柠,你喜欢谁,我就是谁,对于我来说,你就是我的全部。——易烊千玺王源,我很庆幸我喜欢上的是你。——宣若樱若樱,遇见你是我三生有幸。——王源俊凯,因为有你,所以我才有毅力活下去。——蒋慕晴慕晴,有你在的地方连风吹过来都是暖的。——王俊凯
  • 花旦(中部)

    花旦(中部)

    该作品以大西北腹地西海固一个叫红城子的村庄为故事发生地,辐射大半个中国,以一支民间秦腔戏班的活动为经线,以众多民俗活动为纬线,以一代坤伶、艺名为“勾魂娃”的当家花旦齐翠花的命运揭示为主旨,构建小说文本。出场人物众多,情节跌宕,故事感人,气势恢宏,寓意深刻,被评论界誉为“宁夏的《白鹿原》”和“大西北民俗宝库”。极具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上部记述了20世纪40年代初期齐翠花困苦潦倒,弃城入乡,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她天生丽质,身怀绝技,敢爱敢恨,但却处处受困、受辱。最后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组织下,劫狱救友,一同投奔延安革命阵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芥末男女

    芥末男女

    龙虾与芥末,婚姻与激情。许多事情发展到后来往往会不按个人意志出现一些问题,爱情也不例外。小说中恋人最终以相同的理由——你给的是我不要的,我要的你不能给予,结束了他们长达五年的悲伤爱情。有时候,爱情能够战胜背叛,却承受不了平庸。原来,爱情是需要被支撑的,比如信任、理解、责任、担负。就好像花朵的美丽,美丽来自于花朵,花朵依赖土壤生存才有醉人的芳香。
  • 我的渣男先生

    我的渣男先生

    圣诞那晚听说妹妹把会所的少东家靳言惹毛了,我二话不说拎把刀就冲了进去。没想到这挺身而出的冲动,成为了我英勇献身的开始,他是本色集团总裁的独子,人帅歌好舞也棒,要肌肉有肌肉,要长腿有长腿。我是本色娱乐会所里默默无闻的小虾米,吧台是我阵地,水果刀是我武器,天雷勾动地火,有时候只是一点就着的距离。恶少恋上才女,是谁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靳言,你的出现告诉我,我爱你不过是一个伪命题。”“不,潘如书,我的出现是为了告诉你,上你不是我的最终目的。”
  • 青春的缺口

    青春的缺口

    一道小小的缺口,伴随着成长而在。也许只是缺口,也许此处决堤。
  • 信仰告白

    信仰告白

    信仰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是社会信仰状况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这100余篇文章选自大学生课堂习作,真实地记录了当代大学生对信仰困惑、思考、探索,无论简短还是略长,无论朴素还是高调,无论稚嫩还是充满禅意,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