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47400000015

第15章

洗面不得多使水者。一。防後人。二。當惜福。古云。在山不可多燒柴。近河不可多使水。學道修行如不解。當來受用終不美。又云。冷水要人挑。熱水要人燒。雖是俚言當為龜鑑。律云。有慚愧者。可名為人。清規云。不得洗頭。有四件事。自他不利。一。污盆。二。膩中。三。枯髮。四。損眼。昔湛堂和尚。平生律身以約。雖領眾弘法。不異在眾。晨興後架。秪取小杓湯洗面。復濯足。後受水溉灌蔬果。惜福如此。不肯虗廢囗不得噴水濺人者。由低頭引水下。故不濺人也。若噴水濺人。令彼生瞋。縱使牙齒漱淨。不能滌彼口業。故須細。行也。清規云。右手蘸牙藥。揩左邊。左手蘸藥。揩右邊。不可再蘸。恐牙宣。口氣過人囗不得高聲鼻洟嘔吐者。謂從鼻而出曰洟。從口而出曰嘔唾。若不得已而嘔之。亦不可逞意高聲。動眾人念囗不得于殿塔等處洟唾者。殿塔。供佛像舍利之處。若唾則護法神瞋。淨室淨地。坐禪經行之處。若唾則刺人眼。動他心念。淨水。供佛供僧之用。洟唾污穢。折福招愆。僻處。非當道淨所。唾則不犯。昔有僧夜坐佛塔。偶爾洟唾。燈下見護法神舒手承接。其僧悚懼。終身斂戢囗喫茶湯時。不得隻手揖人者。說文云。謂手著胸曰揖。喫茶湯揖人。非時。隻手。非禮。難逃不恭之咎也囗不得向塔洗齒等者。謂塔則兼聖像矣。等者。謂和尚。闍黎。長老上座及尊客也。然口齒之閒有穢氣。且不可對於常人。況對佛塔。及和尚。阿闍黎耶。若有向者。褻慢聖賢。不可不慎。三千威儀云。不得向佛。亦莫背佛。不得向和尚。阿闍黎諸師。亦莫有背。

四弘願

凡聞鐘聲。合掌默念云。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

唵。伽囉帝耶。娑訶(三遍)。

合掌。表其誠敬。謂內。心既誠。外儀必敬也。默念者。不必高聲也。凡聞鐘聲。即當至誠誦此偈呪。阿含經云。若聞鐘聲。誦此偈呪。得除五百億劫生死重罪。言聞鐘聲者。託事以明理也。華嚴疏云。菩薩大義。要於事上見理。事理雙彰。方得入事事無礙也。煩惱輕者。止觀云。昏煩之法。惱亂心神。不能顯發無上菩提。今得聞鐘誦偈。善法增勝。故得輕也。智慧長。菩提生者。審理曰智。分。別曰慧。菩提。覺體也。向因無明。覆蔽。而成不覺。今由煩惱輕清智慧增長。而菩提生也。離地獄者。涅槃經云。居家逼迫。猶如牢獄。一切煩惱。因之生長故。出火坑者。法華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生薄福。受此煎燒。然覺體既現。故當出離也。上為自利。向下利他。阿含經云。眾生若不發願。終不能成佛道。故曰願成佛。既得成佛。決要度生。故曰度眾生也。呪。是破地獄真言。秘密故不翻。至誠誦之。自得如願。廣如香乳記明。

五慎儀

不得多笑若大笑。及呵欠。當以衣袖掩口囗不得急行。

多笑。大笑。非癡即狂。失其正念。犯非威儀也。呵欠者。亦曰欠法。是懈怠之貌。謂神氣散漫。沒意致也。衣袖掩口。謂遮其濁氣醜形。以護念故。昔法雲禪師。平居作止。直視不瞬。三十年來。未嘗輕發一笑。凡所在處。見有聖像。即立不坐。毗尼母經云。氣有兩種。一上。二下。若上氣欲出時。莫當人張口令出。要迴面向無人處出。若下氣欲出時。不聽眾中出。要作方便出外。至無人處出。然後入內。莫使眾人譏嫌惡賤。入佛殿塔中。不應放下氣。和尚。闍黎。上座前。亦不得放下風出聲。若腹中有病急者。應出外放。大律云。若在禪房中嚏者。不得放恣大嚏。若嚏來時當忍。以手拖鼻而嚏。勿令洟唾噴出囗不得急行者。凡所動靜。當護威儀。舉步即應視地。勿傷蟲蟻。古云。急行無好步。威儀全不顧。識者在傍觀。為之生恐怖。萬一失跌。毀體裂膚。抱恨終身所關非輕。故當徐行也。

六敬慈

不得將佛燈私就己用。若燃燈。當好以罩密覆。勿令飛蟲投入囗供佛花取開圓者。不得先齅。除萎者。方供新者。萎者。不得棄地踐踏。宜置屏處。

佛燈。即第二戒中佛物也。既是佛物。不得私用。若離佛前。即成盜業。智度論云。盜佛前燈油者。當墮黑闇地獄。後為人盲。阿那律陀。往昔盜佛前供器。因燈黑闇。前揚光耀。覩佛威嚴相好。偷心即歇。懺謝而去。以此功德。感報天眼第一。燃燈。當以罩密覆者。即第一戒中護生之法。以繼慈悲之道也。覆如前釋。若點燈時。驀拈一莖草。默念偈云。波離瑟叱護生草。救度眾生除煩惱。七遍。放於燈下。一切飛蟲。不投燈上也囗供佛花取開圓者。謂花正開時。精神飽足。顏色鮮明也。不先齅者。表誠敬之至也。萎者。是隔宿殘敗之花。供則無有敬心也。方供新者。如法華云。香風吹萎花。更用新好者。以表道念日新。故當及時採供。若未開者。花瓣未舒。顏色尚淺。造化之工未全。若已開者。香氣稍減。色力淡薄。葉將飄零。芬馥之神已去。皆非時也。要用最勝。經云。鼻齅香者。由減香氣。無其福德。正報墮波頭摩地獄。世世鼻無有香氣。屏處者。是無人行處。非污穢處也若撒道中。往來踐踏。是失恭敬心。日雲經云。香煙未盡放地。得越棄罪。墮糞尿地獄。盡五百歲。諸經集要云。散供之花。不得踐踏。佛告文殊。此花者。若四眾能信修行。應當早起。清淨澡潄口齒。念佛功德。恭敬此花。不以足踏。不跨花上。如法執取。安置淨器。治種種病。宗鏡錄云。菩薩親近燃燈佛時。因獻五莖蓮花。乃得授釋迦之號。是故佛佛說法。十方如來。菩薩天神。散花供養。今時懺壇。亦散花供佛也。

七誠潔

不得聞呼不應。凡呼。俱宜以念佛應之囗凡拾遺物。即當白主事僧。

應。答辭。若聞呼不應。推啞裝聾。非弟子之禮也。惡性難調。參學何益。然道人家心量。如同空谷。有呼即應。何胸中煩悶之若是耶。當念佛應之者。乃不忘本也。又異於俗人故。謂父母生身。不能令我出於苦海。惟如來大慈。度我出家。得成僧相。是故時時刻刻。當念佛恩德也。又念彌陀。而不念釋迦者。表無我故。然釋迦是我本師。本師稱讚西方。而弟子亦當效也。又佛無我相。念彌陀佛。即念釋迦佛也囗凡拾遺物。即當白主事僧者。謂大凡有拾遺物。不可停留。或白知事人。或白本師。或置常住庫中。或送知事。標於拾遺牌上。以待失主來問。若與物相應者與之。不得自匿。餘人亦不得冐取。取者犯盜。過三日後。若無認者。當入常住。

二補儀(分六)初自重

附 不得與年少沙彌結友。

年少沙彌者。謂年紀尚幼。不省人事也。若與為友。有損無益。故經云。非賢不友。非聖不宗。不孝之子。嗜酒之徒。志趣邪僻。履行兇險。不得交遊。往來之藝濁。虧損道行。如玄沙。雪峯之輩。則可也。古云。戒品纔登初地。急須學道立身。莫要狎近惡少。戲論三五成羣。流蕩放逸無度。向後不得為人。從上英賢知識。皆依尊宿諮詢。機緣啐喙相契。禪律一句主賓。十方菩薩作伴。千古賢聖為親。四恩以此總報。不負出家之因。要須守分自重。起倒不得隨人。

二遵制

不得三衣苟簡囗不得多作衣服。若有餘當捨囗不得辦精緻絛拂玩器等。裝點江湖。取笑識者囗不得著色服。及類俗人衣飾等囗不得不淨手搭衣囗凡上殿須束縛褲襪。不得放意自便。

不得三衣苟簡者。然沙彌縵條是服。比丘割截三依。沙彌應畜者。有其二義。一。令知福田之相。解脫之衣。生難遭想。二。以便進具。免使馳求。非謂使其披著也。今在戒期。方便許著。亦有二意。一則不久登壇。二則臨時難得。若借若無。並名非法。反成戒障因緣也囗不得多作衣服者。謂令知足修行也古云。進道嚴身。三常不足。方名少欲道人。若多作衣服。則有多累。縱恣幻軀。妨廢道業。又好衣因緣。多招賊難故。佛鑒禪師曰。先師節儉。一鉢囊鞋袋。百綴千補。猶不忍棄置。常曰此二物。相隨出關。五十年矣。詎可中道棄置。有南泉悟上座。送褐布裰。自言得之海外。冬服則溫。夏服則涼。先師曰。老僧寒則有柴炭紙衾。夏則有松風竹陰。畜此奚為。終却之不受囗有餘當捨者。謂惺世相無常。當去我之貪癡。念他人之貧乏。有餘即應捨也囗不得辦精緻絛拂玩器等者。絛。是束縛身心。拂。為揮塵說法。謂不識四大本空。故辦精緻。迷惑正念。故學裝點。不法之人。倣其欵制。擺飾玩器。交結羣黨。來往四衢。誑惑世俗。無所不至故曰裝點江湖。取笑識者。然江湖之流。只有日下之勢。以喻是人不能上進也囗不得著色服等者色謂紅黃紫綠。及與白等。乃至小領鑲鞋。皆是俗飾。非釋子所宜。出家人壞色為衣。以別緇素。故梵網經云。皆使壞色。與道相應也囗不得不淨手搭衣者。謂衣是如來淨服。敬衣即敬如來也。凡取鞋襪下衣。及一切不淨物等。皆當淨手囗凡上殿。須束縛褲襪者。謂大殿乃聖賢雲集之處。當整肅而登。束縛者。恐下身有垢物遺於地故。凡有佛菩薩所。皆應束縛。若放意自便。則無敬畏之心也。然西域有裙無褲。故裙翻為內衣。今文出者。乃順此土之儀也。阿含經云。一比丘不扎下衣。陰毛落地。護法神捧送四十里外。可不慎歟。

三思益

不得閒走囗不得多言囗不得坐視大眾勞務。避懶偷安。

不得閒走者。恐妨禪誦故。古人輕尺璧。貴寸陰。出家人受了檀越供養。應當努力為道。時刻不可放過。豈可虗延歲月耶。佛法如大海。多學一分。有一分受用。況沙彌尚在初機。道業未辦。歲月如流。那有工夫閒走也。古德云。閒時不至落空。忙時不至逐物。方見作用囗不得多言者。恐防失誤故。古云。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古人之辭寡。今人之辭多也囗不得坐視大眾勞務。避懶偷安者。經云。眾僧事務。當盡力為之。所以諸佛菩薩。從行門中出。然所食既均。而所務亦均。庶不負百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誡。也。若坐視則無慚。避懶則無福。揚岐云。上下偷安。為法門大患。

四知因

不得私取招提竹木。花果蔬菜。一切飲食。及一切器物等。

招提。此云四方僧物。即常住物也。一切。顯非一種。謂一竹一木。一花一果。及蔬菜飲食器皿等。皆是大眾物也。私取。即犯盜罪。若有所欲取。當白知事人。昔僧照禪師。苦行禪定第一。行法華三昧。感觀音大士為說法要。得無礙辯才。又見普賢大士。乘白象來。放光證明。曾用眾僧鹽一撮。作齋飲。以用無幾。不以為意。後行方等懺法。忽見相起。計三年增長至數十斛乃急賣衣買鹽償眾。其相方滅。又煬帝二年。僧道明亡。同房僧玄緒。暮行野間。忽見寺。往投之。遇道明不異平日見眾僧粥皆作血色。舉體火然。緒懼問之。明曰。此是地獄。吾為取僧柴一束煑染色。忘不賠償。當一年然足受罪。褰衣見膝下並焦黑。因曰。公幸為我買柴百束。賠還常住。并寫法華經一部。可得免苦。緒許之。歸寺依言為辦。重往尋寺。寂無所見。智者聞之。孰不毛竪。

五慎禁

不得談說朝廷公府政事得失。及白衣家長短好惡囗凡自稱當舉二字法名。不得云我。及小僧。

紀綱法度曰政。動作日用曰事。俗人喜著白衣。故曰白衣。然王臣政事。是國家之正法。長短好惡。乃俗人之是非。言之皆亂道心。亦招禍愆。故不得也。然張口如弓。發言如箭。忽然虎口遭傷。始見峯頭太露。當知牆壁有耳。法令無親。故經云。不得論說國家政事。評量優劣。出軍行師。攻伐勝負也囗凡自稱等句者。前是聞。呼答應。此乃自稱其名。謂身為法王之子。名續祖家宗派。故曰法名。稱法名者。是為釋子。非俗士也。如稱我者。無乃太慢。若云小僧。無乃太卑然僧是佛祖慧命。人天福田。何其小耶。縱對王侯。亦稱法名為是。齊沙門僧鐘。見武帝稱貧道。帝曰。稱名亦無嫌。帝問王儉曰。先輩沙門。對帝何稱。正殿還坐否。儉對曰。漢魏佛法未興。不見紀傳。自後稍盛。皆稱貧道。亦聞預坐。自唐肅宗勅。僧尼朝會。毋得稱臣。故不言臣也。言貧道者。謂三乘聖人所證之道。我于此道寡少。故曰貧道也。

六守法

不得因小事爭執。若大事難忍者。亦須心平氣和。以理論辯。不可則辭而去。動氣發麤。即非好僧也。

同类推荐
  • 玄教大公案

    玄教大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Wildfire

    Wildfi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邱祖秘传大丹直指

    邱祖秘传大丹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Master's Degree

    A Master's Degr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法金汤编

    佛法金汤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女配仙途路

    女配仙途路

    一失足,千古恨,一朝穿越,裴雨萱成了某玛丽苏文中的恶毒女配。女主费心费力,给她打响“知名度”――“裴师姐,我和李师兄是真心相爱的你,你又何必…”女主一袭白衣,楚楚可怜,屹立于风中,如一朵圣洁的白莲花。“如果,这样,我可以…”原主未婚夫指责――“不可以,凝儿,虽然深知你善良,可别这样,都是这个恶毒女人的错!”女主某位后宫豪言壮语――“哼,毒妇,你若伤害凝儿分毫,我必将你碎尸万段!”她信誓旦旦――“纵然千夫所指,我亦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读者群:467707850)
  • 人性的密码全集

    人性的密码全集

    快乐是一种心态,遇到不幸时,换一个角度看,痛苦的酒糟可能酿制出快乐的甘醴。用欣喜的心情看,世界风和日丽;若用悲凉的眼瞳看待世界,可能只剩下愁云惨雾。悲观的人心情一直潮湿,乐观的人心情永远明媚。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苦中也有乐。况且,快乐的种子很多是从痛苦的土壤中孕育出的。
  • 把你护在手心里

    把你护在手心里

    她是普通家庭的女孩,经过努力考上警校当上警察,却因为男朋友的关系使她家遭受变故。他们的相遇本来是个错误,但是此人却在她走投无路时给了她实质上的帮助,他也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由一名女警变成一名合格的女特种兵,当然过程之艰辛非轻易能体会。他本意是看中她的才华,培养她打入敌人内部,但当他真的培养成功时他却不舍的她铤而走险。
  •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研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研究

    本书借鉴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一个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什么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向谁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哪些内部控制信息和如何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等问题。
  • 迁徙

    迁徙

    讲述了主人公与命运斗争的故事。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主人公,经历了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的诱惑,其中有爱情的甜蜜和辛酸,工作上的辛劳与失落,还有面对命运的抗争与。本文试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自然主义是如何在本书中得到体现的,尤其是在主人公“我”的身上如何得到体现的。该书采用了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的结构,以时间为序,线性铺设情节。故事通过主人公刘土“三段式”的人生遭际和其他人物的行为,展示了人在社会变革中的命途迁徙。故被称之为“中国版的‘在路上’”。
  •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

    在美国,他们亲密无间;当他们三年后回到亚洲,分别回到韩国和中国时,他们却形同陌路人。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 暗黑界点影

    暗黑界点影

    原本应该是校园的恋爱与邂逅“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带着影子的面目寻觅需要释然自己内心黑暗的人”替别人活着,是得不到,救赎的。“然而这一切隐藏着谎言?”每个谎言都一个颜色,颜色叠多了会变黑。“然而他的目标是?“zero。”“那我们,开始吧!”
  • 前婆婆到我家

    前婆婆到我家

    因为我们离婚时,他人在国外,所以我们没通知双方的家里人.公公突然去世,公婆家的小楼要被拆迁,不知情的前婆婆她搬进来与我这个过了期的儿媳妇同住.开始了前婆婆和我共住一屋的生活.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甚至交际朋友这所有的事情,两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这一切琐碎小事引起的冲突事故一点点磨碎我们.聪明,固执,爱面子,看似很保守,却很善于变通的前婆婆.简单,随性,孤傲,什么都无所谓,其实什么都在乎的我.且看我们如何将这二年时光度过.在我未来的爱情和婚姻中,前婆婆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根据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讲课录音及笔记整理而成。讲述《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学特点,强调它是有别于《内经》而成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