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28400000026

第26章

辛亥(十一)

帝制曰。如來設教。義存平等。菩薩用心。本無差別。故能津梁庶品。濟度羣生。朕位在人王。紹隆三寶。永言至理。弘闡大乘。諸法豁然。體無彼我。況於福業乃有公私。自今凡是營建功德。普天之內。混同施造隨其意願。勿生分別。庶一切法門。同歸不二。十方世界。俱至菩提(開皇紀)囗天台智者大師。金陵敗覆。乃憩廬山。剗迹雲峰。煬帝在藩為晉王。任摠淮海。請師求戒。是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於楊州摠管金城。設僧會。敬屈授菩薩戒。即於內第。躬傳戒香。授律儀法。乃奉名為智者。久之重返廬山。晉王再請出城。乃著淨名疏。偶蕭妃疾苦。王致書請救。師建齋七日。行光明懺。忽鳥飛入壇。宛轉而死。須臾飛去。師知妃當愈。翌日果瘳。王大喜慶。師後歸天台焉囗法師僧裕。學通內外。撰陶神因果等論三十卷。開皇十年召見。帝甚敬之。未幾請還。是春厚禮送之還山(本傳)囗法師曇延示寂。延為三朝帝師。臨終以表辭帝。託以外護。帝哭之哀甚。塟日百僚縞素送之。內史薛道衡文祭。略曰。往逢道喪。玄綱落紐。棲心幽岩。確乎不拔。高位厚祿。不能回其慮。嚴威峻法。不足懼其心。聖皇啟運。像法再興。卓爾緇衣。鬱為稱首。屈宸極之重。申師資之義。三寶由之弘護。二諦藉以宣揚。信足以追蹤澄什。超邁安遠矣囗律師洪遵。自開皇七年。勑住興善。是年勑與天竺僧。共譯經囗大府寺丞趙昌。因患致死。久而復甦云。冥王以誦金剛經。更合延牟。即令放還。見周武帝。鎻械杻身。語昌曰。汝似我國人。煩致意大隋天子。我不合信。任衛元嵩讒佞。除滅佛法。冥司追之對證。而元嵩已釋罪矣。我今久處幽繫。極受大苦。可為造功德濟拔。昌奏。帝勑天下。每人出一文。為周武帝。作功德懺罪焉(金剛證驗)囗釋灌頂。字法雲。初受業天台。至德元年。從智者出居光宅。研繹觀門。又隨師。上江之廬阜及衡蜂。後屆荊部。停玉泉寺。傳法轉化。是年從智者。止揚之禪眾寺。為上將。復隨智者。東旋台山。晚出稱心精舍開講焉。

壬子(十二)

勑搜三學業長者。海內通化。釋曇崇。於禪府。選得二十五人。法應為長。勑城內別置五眾。各使一人。曉夜教習。四事竝出有司(本傳)囗勑召琮法師掌譯。帝盛弘三寶。每設大齋。皆陳懺悔。琮為宣導。曲盡帝情(本傳)囗信行禪師。自開皇初。被召至京。法化大行。置寺五所。十四春卒囗蔣州嚴恭。顧人寫法華經。務在清淨。甞有人從貸經錢一萬。恭不獲已與之。貸者船飜。錢失人活。恭入庫見錢。濕如水洗。後聞其事。方知靈異。又宮亭湖神。令人送物。為經之用。及大業末。子孫猶傳經業。盜不入里。里人賴之(感通錄)囗釋慧越。住羅浮山。聚眾業禪。性多慈愛。曾有羣獸來前。因為說法。虎以頭枕師之膝。師乃將其鬚。後晉王召。入府宣化(本傳)。

癸丑(十三)

帝幸岐州。遷師隨從。勑蜀王。行春蒐之事。王逐一獸。入一故窯。見滿窯故像。王遂罷獵。具以事聞。遷奏曰。周武毀道。聖儀散落。陛下興建。已得脩營。至碎身遺影。尚遍原野也。帝悵然。乃下詔。諸故像。仰所在官司。精加撿括。運送近寺。率土蒼生。口施一文。委官莊飾(本傳)囗二祖慧可大師。晦迹混俗。三十餘年。隨宜行化。是年於筦城縣。匡救寺三門下說法。聽者雲集。有辨和法師。於寺中。講涅槃經。學徒聞可師說法。稍稍引去。和忿興。謗于邑宰翟仲侃。侃惑其說。加師以非法。遂怡然委順。時三月十六日也。師壽一百有七歲。唐德宗。諡太祖禪師(本傳)囗十二月八日。隋皇帝佛弟子楊堅。敬白十方三寶。仰惟如來慈悲弘道。濟度含生。斷邪惡之源。開仁善之路。自朝及野。咸所依憑。屬周代亂常。侮懱聖跡。塔寺毀廢。經像淪亡。致愚者無以導昏迷。智者無以尋靈聖。弟子往藉三寶因緣。今膺昌運。作民父母。思拯黎元。重顯尊容。再崇神化。頹基毀跡。更事莊嚴。廢像遺經。悉令雕撰。雖誠心懇利。猶恐未周。故重勤求。今得顯出。而沉頓積年。汙毀非處。如此之事。事由弟子。今於三寶前。志心懺悔。周室除滅之時。公私上下。毀像殘經。慢僧破寺。如此重罪。悉為懺悔。敬施一切毀廢經像。絹十二萬疋。皇后又敬施絹十二萬疋。王公已下。爰至黔黎。又敬施錢百萬。願三寶證明。受弟子懺悔。時臺宮主將省府官僚。州縣佐史。諸寺僧尼。京城宿老等。竝相勸率。再日設齋奉慶經像。日十萬人。寺別勑使香湯浴像(開皇紀)囗帝雖日覽萬機。而耳喰法味。每夜行道。皇后宮人。親聽讀經。若有疑處。問三大德。又詔於諸州名山之下。各置僧寺一所。并賜用莊。

甲寅(十四)

柴燎岱宗遷法師奏。諸廢山寺。并無貫逃僧。請帝安之。因勑率土之內。但有山寺一僧已上。皆聽給額。私度附貫(僧傳)囗勑法門法經二十大德。撰眾經目錄七卷。總標九錄。區別品類(今在藏)囗曇崇法師。道重當世。時入大內。為宣淨業。帝每禮接。自稱師兒。皇后延德。又稱師女。師所獲外利。盡施伽藍。緣身資蓄衣鉢而已。是年十月三十日。無疾而化。皇情哀慘。下勑塟終南山。皂白弟子。五千餘人。送于山所。為建白塔。師初以禪學盛化。周武勑為周國三藏。并任陟岵寺主。後法淪返俗。授金紫光祿等官。竝不就。皇隋肇命。勑住興善。因奏欲造寺。帝為立九寺。高祖唐公。捨宅為寺。以居之。晉王欽敬。定林降威為寺檀越。開皇初。勑送絹萬四千疋。及綾錦綿布。又皇后送錢五千貫及氈等。師乃建塔一區。帝聞之。內送舍利五粒。帝及后。又送千餘衣服以助。是年方成。高十一級。竦耀大虗(本傳)。

乙卯(十五)

帝以僧尼時有過失。內律佛制。不許俗看。勑有司。依大小乘經。有禁約沙門語處。悉令錄出。為眾經法式十卷。獎導出家。遏惡弘善(開皇紀)囗二月帝作書。與婺州雙林寺惠則等。略曰。朕君臨天下。重興法教。欲使三寶永崇。四生蒙福。想師等宣揚聖道。殊應勞德云云(大士錄)囗帝及皇后。於京師法界尼寺。造連基浮圖。其下安置舍利。是年七月有神光。自基而下右遶露槃。赫若冶爐之燄云囗襄州禪居寺岑闍梨。禪念為業。常就厨請粥。入房養一犬。并寺內鼠數十。每旦來集。犬鼠同食。偶失一鼠。意必犬殺之。即責犬。犬便啣來。乃以杖捶犬。又寺僧被鼠嚙衣。以告岑。岑召諸鼠。各令相保。一鼠無保。岑曰。汝何嚙人衣。杖捶之。鼠不敢動。岑為寺貧。指泉下某處為厨。某處為倉。人笑之。經宿水縮地出。如語便作。遂令豐渥囗帝請法純禪師入內。為皇后受戒(本傳)。

丙辰(十六年)

勑請洪遵律師。為講律眾主。時唯尚僧祇。師乃弘四分。漸皆附宗焉囗釋法藏。勑為落髮僧首。其所住為濟法寺。晉王施藏靈壽杖。是年王公造觀音。竝勑安濟法供養。

丁巳(十七年)

正月沙門寶貴。以開皇已來。新所製經奏上。帝親製序囗寶貴。以金光明三部又二品。合為新本八卷(內典錄)囗五月羣鹿來馴仁壽宮門。百宮表賀。至六月制曰。往經離亂。聖法不行。習俗生常。專事殺害。朕遵行聖教。務存愛育。由王公所助。野鹿來馴。官人等但以至誠。化導民俗。自可編戶之人。皆為君子。宜存心仁善。副此休祥(開皇紀)囗蔣州興皇寺佛殿被焚。丈六金銅大像。全不變色。大眾駭嘆。後移白馬寺。鳥雀無踐。靈異非一(感通錄)囗天台智者大師。自歸台山。告眾曰。吾當卒此地矣。至是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於石城寺。施床面西稱彌陀佛。又與晉王別。遺書七紙。囑以大法。便令唱法華經題。又聽無量壽竟。索湯[口*敕]口。說十如三觀六度四教等法。有問其位者。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損己利他。只五品內位耳。觀音勢至。皆來迎我。波羅提木叉。是汝宗仰。四種三昧。是汝明導。且各默然。吾將去矣。言已端坐。如定而逝。壽六十七。臘四十。仁壽末年。凡七現身。重降山寺。師身過七尺。目佩異光。東西垂範。化通萬里。屢感幽祥。殆非可測。所造大寺。三十六所。寫經一十五藏。著疏百餘卷。造金銅土木等像。八十萬軀。度僧一萬五千人。五十餘州道俗受菩薩戒者。不可勝紀。傳業學士。三十二人。習禪學士。散流江漢。天下後世宗之。目為四教法性觀行宗。謂之天台教(本傳)囗釋灌頂。奉智者遺書。授晉王。王乃遣司馬王弘。送頂還山。為智者。設千僧齋。置國清寺。又於前峰佛隴丹丘。智者初曾標基處營寺焉囗翻經學士費長房。成都人。初為僧。周廢教返俗。隋興仍習白衣。時預參譯筆受詞義。是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奏其所撰歷代三寶紀一部十五卷。下勑行之。其紀備載歷代翻譯之經法。與傳譯之道俗首末云(譯教錄)。

戊午(十八)

釋法充。住廬山化成寺脩定。每勸僧眾。無以女人入寺。上損佛化。下墜俗謠。然世以基業事重。有不從者。充以教不行。乃投身於香爐峰下千有餘仞。不損一毛。僧迎還寺。即斷女人矣囗帝與雙林寺沙門惠則等。書曰。朕受天命。撫育黎元。尊崇三寶。情深救護。望十方含靈。蒙茲福業。俱登仁壽。汝等普為羣生。宣揚聖教。精誠苦行。深慰朕懷。既利益處多。勿辭勞也(大士錄)。

己末(十九)

二月智文律師卒。壽九十一。師器宇剛物。風範肅人。歷梁陳隋。廣弘律教囗釋法通。少出家。極尫弱。通唯禮觀音。乞賜聖力。後夢人遺三驢馱筋。通噉始一驢。忽母呼之而覺。自是身力雄勇。甞以僧袈裟。安於柱下。僧謂神所為。通笑為舉柱抽取。有大石臼。可五百斤。通於南山。負來供僧。隋高祖重之。有西蕃貢一人云。大壯能相撲。國無對者。帝召通撲之。通曰。出家人何為此事。雖然亦可試氣力。便喚彼來。通任其把捉。通後搦其兩手。彼即血出。蟠臥在地乞命。通放之曰。我不敢重捉。恐爾手碎去。於是大伏。舉朝稱慶。時壯士稱之曰天力士。後煬帝末。避亂隱山。負一具磑。并犢子大神通也。雖力兼百夫。未曾忤物。精誠節約。以武德初卒(本傳)。

庚申(二十)

帝晚年。深信佛法。詔有毀佛道像者。以惡逆論(通鑑)囗詔法師曇遷。靈裕。惠藏。僧休。洪遵五人。見太興殿。帝執弟子禮。咨詢法要(統紀)囗釋智曠。初值道流。誘以神仙符籙。曠謂非道。又請度世法。乃示斷粒。必到玉清。七日便飛。至期不應。道曰。爾猶飲水也。次七日絕水又無應。道曰。爾夜尚眠。致無感耳。又七日常坐不臥。三期既滿。靡克升天。後值高僧授戒。為佛弟子。德行動人。漸示潛迹。江陵張詮二世眼盲。曠曰。爾家冢內棺枕古井。移墳開甃。必獲禳焉。因即隨言。瞽者見道。請求剃落。眾咸憚焉。年將不惑。始獲為僧。又於成陽。造佛迹寺。有牛產犢。出首還隱。其母將亡。曠曰。此犢是寺居士。侵用佛物。今來償倩。其羞不出。因呵戒之。應言便出。其神異甚多。是年九月。克期而逝。所造八寺。咸有靈奇(本傳)。

同类推荐
  • 宋本备急灸法

    宋本备急灸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帝阴符经心法

    黄帝阴符经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当阁丛谈

    花当阁丛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朴元曲集

    白朴元曲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子解畧

    老子解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极战天骄

    极战天骄

    你们施加在我身上的一桩桩一件件,总有一天,我会全部讨要回来!!
  • 玄宗九天之时光大陆

    玄宗九天之时光大陆

    在一个地方,仿佛有那么持久的永恒。那一个地方就叫做时光大陆。在这里,很多人都有着时光之神的恩赐——属性之力......相传在时光大陆有这么一个人,在这里通过集齐了六大戒指,并完全掌控了时空之力,最终升天为神,但总有着这么一个传说,那就是成神之后,力量虽然赐给了时光大陆人,但他并没有离开时光大陆,而是在等一个人......
  • 云峨喜禅师语录

    云峨喜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错嫁格格

    错嫁格格

    她是世纪的一个名校大学生,喜欢探险。一次偶然她进入时空隧道,回到了大清朝。她的前生却是一位历经磨难,身世曲折的格格。在那里她体验到爱与被爱都是一种痛苦,她不得不在爱她的男人们中间进行抉择,选择与放弃对她来说都意味着对别人的一种伤害。而此时她还得面对她同父异母的姐姐,因为她们爱上了同一个男人,为了爱情,她在痛苦中抉择,在无奈中学会放弃。放弃也不容易,她含泪嫁掉了自己,而婚礼那天,她竟发现她的婆婆竟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生母......一切在破涕为笑的瞬间都有了转机......
  • 我们无话不谈的网友呢

    我们无话不谈的网友呢

    我们曾在网络世界里发现寻找创造自己的小天地,每个人都有过相谈甚欢的网友,可时过境迁,现在回首想想,那些网友现在还在么?
  • 妖孽少爷独宠小宝贝

    妖孽少爷独宠小宝贝

    “宝贝儿,你偷走我的心,又欺骗我了,你说我该拿你怎么办?”某只恶魔危险眯起眼眸,挑起她下巴逼她与他对视!三年前。他,墨辰轩是世界神秘第一黑帮“残噬”大当家同时是世界第一墨氏集团唯一一个大少爷!她,南宫月是“暗夜”组织神秘王牌杀手——暗皇!当黑道帝王遇上神秘杀手,当邪魅腹黑男遇上嚣张腹黑女,因为一次任务,她成为他的贴身女仆,不得不留在他的身边,整天对她就是各种欺负+各种折磨//墨辰轩怎么没想到看似平凡的丫头,竟然接近自己目的是……
  • 疯行都市

    疯行都市

    这是一个疯子复仇的故事,一个疯子的都市之行,一个只有可爱的女儿才能让他平静下来的疯子。
  • 宅男修仙梦

    宅男修仙梦

    一个农民工宅男,带着手机穿越到了异界。科技楼后的异界,武力为尊。他一个宅男能够逆袭吗?他倒地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就是死不了?成仙难道真的只是一个梦吗?
  • 后宫楚姮传

    后宫楚姮传

    她本是楚国公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奈为了楚国的前途,她只好离开父母兄长,远赴和亲之路,岂料到达魏国,只是封了她正五品的嫔位,魏王的冷落,妃嫔的白眼,让她毅然决然的步入后宫的诡谲暗涌,见证了她的峥嵘岁......
  • 异厨霸修

    异厨霸修

    七柄飞刀,一个杀神!一刀一锅,一个厨修!七子飞刀心连心,杀神刀刀催人命!管你战神、狂神,我便杀得你超神!厨刀黑锅身上背,吃喝修仙怎会累?管你剑修、丹修,打不赢我都白修!人类文明最后一根独苗的异世修仙之路!来走一段吧,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