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4200000032

第32章 崔寇恶报遭磨灭忠孝投师入法门

话说魏王将颁诏灭僧,寇谦之上前谏曰:“臣蒙主公信重,感崔官长荐引,敢不奉诏!但西方实有圣僧,即臣教实有道祖。重此轻彼,恐非立教之意。”崔皓在旁说道:“寇师差矣!仗吾正,应合祛邪。不当互操两可。”寇谦之向崔皓私说:“司徒不可偏执太甚,安僧实所以固道。”崔皓只是劝王莫听。只见阶下跪着一人涕泣。魏王问是何人,左右奏说是太子晃见王。王问:“有何事奏?”晃曰:“臣闻西方圣人果是慈悲,救度众生,宣扬正教,供奉犹恐未尽一诚之感,况可灭乎?我王不可听信崔皓,有伤释教。”魏主只是不听。太子见谏不从,乃退与近臣计议,将诏书缓宣迟发,使远近寺院僧人预先知道,躲避为计。沙门因此多获救免,收藏经像,只是塔庙在魏地者残毁殆尽。后人有诗说道:

佛法原无厄,惟僧自召灾。

不因藏妇窟,怎惹祸根来?

清溪道人叹盛衰八句,说神元聘晋,僧寺太盛,乃有此衰。说道:

世事有盛衰,阴阳成反复。

倏尔春冬寒,忽然夏秋酷。

忧乐自何常,有余生不足。

惟有这光明,正大长生福。

却说太子晃谏王莫听奸臣崔皓之言,伤灭释教。这惹恼了崔皓,他乘着太子缓宣迟发,向魏主说道:“太子违诏,私与沙门交结。”魏主大怒,把太子幽禁起来,将欲赐死。太子果师事一僧人法名玄高,这僧却也非凡,能知过去未来善行妙法。太子事急,求救玄高。玄高曰:“王信崔皓之谗,祸及太子,皆因沙门被酒色,起衅非小。吾有忏法,能解救其难。”太子道:“忏法如何解难?”玄高曰:“吾忏名金光明法,能使王回心转意,自是谗言不入,其罪得免。”乃咒水献花,礼佛作忏,果然魏主夜至三更,梦其先祖责魏主曰:“太子仁孝,汝何听信谗言,疑害太子?若太子有差,吾当祸汝。”魏王惊醒,随唤群臣,说梦中先祖之言。群臣皆称太子无过。魏王乃释放太子,待之更厚。太子得免于罪,乃谢玄高。玄高曰:“太子罪解,只恐奸佞谗及吾僧,吾其不免!”果然,崔皓在府中与寇谦之讲论道法,崔皓问谦之说道:“师真,你的道法,吾见其外,未见其内。”谦之道:“信如官长之言,科仪经皆外也,修性立命却是在内真功。”崔皓道:“这真功如何修立?”谦之道:“此功非静养深山僻谷、炼精化气成神,如何能得?若是司徒,营营禄位,便见了也无用。”

二人正讲论之间,家仆忽来报太子免罪,崔皓听得惊问道:“他缓宣迟发,是我奏王,怒他违诏幽禁着他,为何赦免?”家仆道:“闻说太子师事一个僧人,这僧道法甚高,能使王夜梦警戒,故此太子得免于罪。”崔皓听得,随差左右打听太子与哪个和尚谋免。左右探听的确,把玄高礼忏情由,魏王做梦事实,一一报与崔皓。崔皓大怒,随白知魏主曰:“前违诏书,私与和尚交结,暗行妖术,致令先祖托梦恐吓我王。若不早除,恐为大害。”王听崔皓之言,乃命执法官收玄高。玄高早已知觉,恰遇着太子到来,乃叫一声:“殿下,吾数当不寂,只是吾徒弟玄畅居于云中,离此六百余里,半晌如何得到?”正说间,执法官奉王命将玄高拿去。玄高到了法台,却跏跌而坐,那些刑具毫不沾身,闭目示寂。忽然一个和尚走至面前,泣曰:“和尚神力,当为我起。”忽然,玄高开眸,说道:“大法应化,随缘盛衰,盛衰在迹,理恒亘然。但惜汝等行如我耳,或恐过之矣。惟玄畅户,渡,汝等死后,法当更兴,善自修心,毋令中悔。”言讫即化。众徒弟哀泣号呼曰:“圣僧去世,我等何用生为?”只见玄高现形云中,说道:“吾不忘一切,宁独弃汝?”众徒曰:“和尚当生何所?”玄高曰:“我往恶处救护众生。”言旋不见。崔皓既谗害了玄高,乃劝王尽除释氏经像。王听其言,可怜沙门大遭屠戮。

却说元通老和尚神游八极,见沙门在远近寺院持斋修行的,被茹荤破戒的连累,都是那陶情等一班勾引坏教。他已知盛时如彼,衰时乃此,虽然都是不守戏的做出,却难道不动慈悲!云间见这戮僧光景,乃显神通,附灵于一个沙门,法号元会,名昙,振锡到魏宫门。魏主见了,即传武士斩之。武士奉令,刀斫不入。王乃自抽佩剑去斫,毫不能伤,剑微有痕如线。随令武士收捕,投入虎槛中,虎皆怖伏,不敢瞬目。左右请以谦之试之。王准奏,随召寇谦之入虎槛,虎即咆吼起来。魏主始大惊,延元会上殿,再拜谢过,送元会于近城寺中。元通老和尚阳神仍返清虚极乐,不提。

却说崔皓专恃威权,魏主太武以皓为监秘书郎官。一日,其僚属姓闵名湛,劝皓刊刻所撰国史于石,以彰直笔。皓从之,乃令工人刊石,立于郊坛,书魏先世事迹详实。往来见者咸以为言,国人无干忿恨,相与谗皓于魏主太武,以为暴扬国恶。太武大怒,使执法按皓罪状,崔皓惶惑不能对。乃执皓槛车,置于城南道厕,使卫士路人行溺其面,呼声嗷嗷,彻于道路。皓乃叹曰:“此吾投经溺像之报也。”尽法以处,仍坐收僚属百杀人,寇谦之并坐。其党正要弄幻法逃生,忽然云端里见玄隐道真带着道童本智多人,道:“吾奉正乙驱除严恶。”谦之求饶,说道:“小道也曾受图箓、崇正教。”玄隐道:“正为你假正入邪,坏吾道教。”道真说毕不见。谦之遂罹于崔党之害。后人有说报应善恶、祸福不差五言八句:

崔皓兴谗日,沙门被害时。

善有福善应,恶有恶神知。

经像何冤溺,科仪空受持。

寇崔遭业报,糜溃不收尸。

话说达摩老祖在清宁观,一心只要普度有情,演化本国。一日,却与弟子道副说道:“我本天竺南印度王子,出家修继多罗大法,今吾师已灭度六十余年,闻知震旦国众生,若被邪魔扰正,以及东土诸有情破戒毁教,吾欲自西而东,随缘度化,须是择吉日良时,辞别侄王,然后启行。”道副唯唯奉教。忽然见一人自外而入,见了老祖,哀哀泣跪于地。老祖悯其情景,乃问道:“善男子何为哀泣,卑礼师前?”这人说道:“小子幼失怙恃,长又无能撑达,欲报父母深思,无由可报。千思万想,惟有投拜佛门,做一个和尚,报答生身养育。”老祖听了,说道:“一子出家,九祖超脱,固是善功。只是你父母望你生生继后,一入佛门,便守戒行,恐于继续有碍,反称不孝之大。”这人说道:“小子家有弟兄,或可为继,望祖师怜情收录。”老祖听他言辞正大,来意真诚,便欲收做弟子,但不知他意向可专不变,乃令道副以法试其心志。

道副领了老祖法旨,随向这人说道:“出家不难守戒难,你既要投托佛门,须先在厨房供行者之役。”这人听了,随走入厨房,劈柴运水,便问道:“师兄,你说出家不难守戒难。我想出家,是我一心要报父娘恩。发了这愿,就离了家园,到此观中,做个行者。挑水也不难,劈柴也不难,便是敲梆念佛也不难。却不知守戒难,守的何戒?怎便叫难?”道副说道:“出家人既入佛门,便要遵守禅规,坚持戒行,不饮酒,不茹荤,不淫欲,不偷盗,不妄念,不贪嗔。虽说五戒八戒,却也种种甚多。你若能持守,不犯这戒,便是真心出家。若是不能持守,一犯了这戒,比那在家罪孽更大。人心变幻,见了这种种淫欲易乱,所以说守戒难。”行者道:“我只是把报父娘恩的心肠,时时警省,说为何出家,为何又犯戒。师兄,你说这个可难?”道副道:“是,这却不难。比如劈柴挑水,还要费力。这持守戒行,只在这心一主定不乱,不费工夫,不劳力气,何难之有!”行者道:“师兄,我从今以后,只是存着这个心罢。”当时道副把行者这话向老祖说明。老祖道:“万法千缘总在这一点。彼既说言相合,可唤他来,收为弟子。”道副乃唤行者至老祖前,老祖道:“汝为父母出家,只这一念与那为生死出家的,公私略异。但由此入彼,进步更顺。今起汝法名尼总持,披剃随时,汝既知戒,当无变乱。”总持拜受,退与道副静室悟坐禅之理,习入定之功。后有赞总持出家念正五言四句说道:

出家为生死,谁为报亲恩?

知得身从出,总持一念真。

话说尼总持拜受老祖教戒,择个吉日,披剃为僧。清宁观僧众及地方善男子善女人,得闻喜舍,都来庆贺。观僧诸众遂建道场佛会。只见善男子中一人,向道副问道:“尼总持师父为父娘恩出家,我小子也有一种恩未报,不知老祖可收留做个徒弟?”道副答道:“善男子有何恩未报?”善男子道:“我家自祖到今,历过十余世,都在这村宗族同居,耕种的国王田地,代代不绝衣食、供纳钱粮。若遇着荒旱,便赦了免征。算计到今,田产日增,人口益众。只说我父母弟兄,享庄家丰年富足之乐,却也不知是哪个赐汝。往日有几个贼盗来村搅扰,一村性命几乎伤害。感得官长发仓给廪,招集兵马驱除,一时把些贼盗平服,我村得以安堵,大家小舍得保守了田园性命。这都是国王的深恩。我想受了这恩,要尽个忠心报国,我却又无官职,不如削发为僧,做一个报君恩的和尚。师祖若是肯收留,我小子情愿入佛门为弟子。”道副听了,说道:“你可谓不忘根本,真乃善良,待我转达祖师,与你说个方便。”乃向祖师把这善男子的话禀知祖师。祖师笑道:“遵守王法,勤耕田地,莫拖官府钱粮,孝顺见在父母,便是报答国恩。何必削发为僧乃为报答?”祖师正才与道副讲说,只见这男子双膝跪于老祖之前,说道:“祖师所言至教,只是弟子心坚于此,望乞收留。”祖师笑道:“也罢,汝心既坚,汝愿颇正,由此正愿入门,坚心向道,彼岸何难登到!”乃唤道副:“乘此道场功果,与总持一同披剃,起法名道育。”当日众心无不欢悦。后有赞道育出家心坚五言四句说道:

佛法无难入,端在一心坚。

师言皆至教,帝德实无边。

按下祖师收得二徒弟子在观,欲要辞王演化别国不提。且说西竺胜地,原是佛祖成道国度圣境。一日,佛在祗园聚集菩萨圣众,演说无上甚深微妙法宝,天花缤纷,异香缭绕,旁列着十八位阿罗尊者,得以听闻。偶然世尊发一句慈悲功德,说道:“吾于未来世已知窃名逃俗、七情染惹、六欲交攻、因邪害正、作诸恶业之众,谁能解救,度脱这苦等等?”只见十八位尊者齐发弘深正愿,合掌长跪,向世尊作礼说道:“诸弟子于慧光中已知魏法灭僧,非魏之过,乃奸皓之谗,实逃俗窃名、有伤释教的和尚自作孽耳。今有达摩演化,收录忠孝入门这一种正大光明,正好乘他有东度之愿,与他解救可也。”世尊道:“他一人素闻缄默,欲仲无言之教,怎肯尽纷纭辨析之劳?”尊者齐道:“彼有三大弟子,皆明正道,颇通妙法,纵有纷纭析辨、水火文部之难,善自降伏。”世尊道:“虽然这三大弟子有能,只恐他法力尚微,道心未固,汝等当为一试,用助其普行东度之功。”当下众尊者拜谢世尊,愿遵法旨,各于鹫岭显灵,乘云驾雾,到得下方,互相计议说道:“世尊以慈悲方便,念诸有情,自取罪业,令我等协力助成高僧演化之功。但崔寇已灭,释教复兴,其兴吾等自知有神僧力,只是三僧演化东度之愿当令助成。但恐他随行,道心法力尚浅,未入精微,道路迂远,邪魔颇多,万一被迷,演化功阻,而东度之愿何能成就?我等当随方以试,三弟子果具神通力,能降众邪魔,便助他演化前行。”众尊者各发无上圣心,齐声道:“善哉!善哉!”当时众尊者,随问第一位尊者以何法试。却如何答,下回自晓。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刘备的一生

    刘备的一生

    刘备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他的精神教给了我们许多道理。
  • 暗夜情觞

    暗夜情觞

    叶罹,一个如蔷薇般的女孩,在她的内心深处渴望着他的爱。他,是她的养父,虽然给与她照顾,却无法给予她温暖;虽然给予她关怀,却无法给予她爱,到底是为什么使他们之间的距离总是那样遥远?他挣扎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她远走异域,留学海外。为何在她走后,他的心开始陷落,抑或是早已遗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月词

    青月词

    上一世,他是仙,而她是盛开在黄泉的一朵彼岸花,为仙证道,彼岸花开荼蘼天;这一世,她为人,他依旧仙,只是碎了仙骨,少了仙气,堕落凡尘,前世今生,今生前世,多了哀怨,少了缠绵。一场红花始于树下,终于流年,一段等待始于情深,终于缘尽,万般情爱终抵不过那一轮青月,亘古明晰。
  • 月照映我心

    月照映我心

    四年前,她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了。有那么一个人,在她退无可退的时候,一直陪伴在她身旁。终于把她的心一点一点地缝补起来。四年后,不得不回来,那个伤她的男人再次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只觉着一别已天涯,再回首仍是咫尺天涯。
  • 宇宙之终极战神

    宇宙之终极战神

    一切的都是有神罗公司的一个发现开始的,在那黑暗的地底之城,神罗著名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从外来星系而到达这个星球的生命---杰诺瓦。这种生命原本是宇宙的一种灾难,它来到这个星球的目的,就是毁灭这个星球。然而,神罗公司的人却把它保留下来,并且用来做研究,甚至用活人来做实验。他们发现这种杰诺瓦细胞在植入人体后,可以增强人的体能。因此,神罗公司用它培育出了一批特殊的士兵神战士。
  • 异界之凌霜剑

    异界之凌霜剑

    一次深山游玩,杨凡误入生死棋洞中,偶习天意四象决与一剑隔世。而当杨凡拔取凌霜剑时,不料发生了诡异的事情,那凌霜剑发出刺耳的剑鸣声!声音震耳欲聋,当场杨凡就昏了过去。待杨凡再度醒来之时,发现自己已身处异界!手中拿着的也只是魔剑,而心剑不知所踪!为回到地球,杨凡决定在异界寻得心剑,重返地球。
  • Child of Storm

    Child of Stor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楼兰笙歌:玖初莞挽千千岁

    楼兰笙歌:玖初莞挽千千岁

    分成两半的照片,散落出里面漫天的枯萎柳叶,流淌出你脸庞的晶莹,我会一直收藏。让微蓝的海水和枯萎的柳叶冲成一壶甜美的清茶,带到天堂,风雨无碍,送给你。我用爱情守护者的身份,为你泡上一壶我内心的眼泪,加上你脸庞的晶莹、秋末的柳叶,泡成一壶只属于我们的守护清泉,送到天堂,风雨同路,带给你。希望你在地狱过得很好。
  • 航海遗闻

    航海遗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裁好凶猛:前妻躺下,别闹

    总裁好凶猛:前妻躺下,别闹

    艾西西,21世纪新型女性,入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打得了流氓,赚得了钱,带得了孩子,并且还是个著名的男科医生,没错,男科!可偏偏“不幸”地惹上了一只难缠的无赖——“沈墨尘,你脱裤子干什么?”男科问诊室里传出一声怒吼。某男咬牙切齿:“既然你那么喜欢看男人,我就让你看个够!”“沈墨尘,你这个变态,这儿是医院!有事回家再……”“这么等不及想回家……”他顺势将她带入怀里,邪佞地道,“在这里也可以!”“想你个大头!”她一把将他推开,冷声叫道,“下一位!”“艾医生,你今年的号我全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