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1600000010

第10章 治病

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今用观,心息鼓击发动本病;或时不能善调适身心息三事,内外有所违犯,故有病患。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则四百四病因之发生。是故若自行化他,应当善识病源,善知坐中内心治病方法。一旦动病,非惟行道有障,则大命虑失。今明治病法中有二意:一明病发相,二明治病方法。

一明病发相者,病发虽复多途,略出不过两种:

一者四大增损病相。

若地大增者,则肿结沈重,身体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

若水大增者,则痰阴障满,食饮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

若火大增者,即煎寒壮热,支节皆痛,口气大小,便痢不通等百一患生。

若风大增者,则身体虚悬,战掉疼痛,肺闷胀气,呕逆气急,如是等百一患生。

故《经》云:

“一大不调,百一病起;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时俱动。”

四大病发,各有相貌,当於坐时及梦中察之。

二者五藏生患之相。

从心生患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等,心主口故。

从肺生患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疼,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

从肝生患者,多无喜心,忧愁不乐,悲思瞠恚,头痛眼闇昏闷等,肝主眼故。

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游风遍身,痒疼痛,饮食失味等,脾主舌故。

从肾生患者,咽喉噎寒,腹胀耳聋等,肾主耳故。

五藏生病众多,各有其相,当於坐时及梦中察之可知。

如是四大五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众多,不可具说。行者若欲修止观法门,脱有患生,应当善知因起。此二种病,通因内外发动。若外伤寒冷风热,观行违僻,或因定法发时不知取与,而致此二处患生,此因内发病相。

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损得病如前说,二者鬼神所作得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若经久则病成,身羸病结,治之难愈。

二明治病方法者。既深知病源起发,当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举要言之,不出止观二种方便。云何用止治病相?有师言:“但安心止在病处,即能治病。”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报之主,譬如王有所至处,群贼迸散。

次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治。”

有师言:“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患,此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

有师言:“但知诸法空无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所以者何?由心忆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息心和悦,众病即差。故《净名经》云:“何为病本?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如是种种说,用止治病之相非一,故知善修止法,能治众病。

次明观治病者。有师言:“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云何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此六种息,皆於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绵微而用。颂曰:

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

肝藏热来嘘字至,三焦雍处但言嘻。

有师言:“若能善用观想运作十二种息,能治众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今略明十二息对治之相。

上息治沈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焦息治肿满,增长息治羸损,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塞不通,持息治战动,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补息资补四大衰。善用此息,可以遍治众患,推之可知。

有师言:“善用假想观,能治众病,如人患冷,想身中火气起,即能治冷。”此如《杂阿含经》治病秘法七十二种法中广说。

有师言:“但用止观检析身中,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众病自差。”如是等种种说,用观治病,应用不同,善得其意,皆能治病。

当知止观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则无病不治也。但今时人根机浅钝,作此观想,多不成就,世不广传,又不得於此更学气术休粮,恐生异见。金石草木之药,与病相应,亦可服饵。

若是鬼病,当用强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业报病,要须修福忏悔,患则消灭。此二种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一意,即可自行兼他,况复具足通达。若都不知,则病生无治,非唯废修正法,亦恐性命有虞,岂可自行教人!是故欲休止观之者,必须善解内心治病方法。其法非一,得意在人,岂可传於文耳!

复次,用心坐中治病,仍须更兼具十法,无不有益,十法者:一信、二用、三勤、四常住缘中、五别病因法、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舍、九持护、十识遮障。

云何为信?谓信此法必能治病。

何为用?谓随时常用。

何为勤?谓用之专精不息,取得差为度。

何为住缘中?谓细心念念依法,而不异缘。

何为别病因起?如上所说。

何为方便?谓吐纳运心缘想,善巧成就,不失其宜。

何为久行?谓若用之未即有益,不计日月,常习不废。

何为知取舍?谓知益即勤,有损即舍之,微细转心调治。

何为持护?谓善识异缘触犯。

何为遮障?谓得益不向外说,未损不生疑谤。

若依此十法,所治必定有效不虚者也。

同类推荐
  •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剑子

    灵剑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张忠敏公遗集

    张忠敏公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天之领主

    天之领主

    一个小领主,努力修行,一路攀登,最后不小心发现,他太强大,而这个世界太小了。“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北阳龙雀道。域外妖兽,我随手打爆。星空巨兽,我屠杀万千。无尽星空之中,踏着血与骨,登临巅峰。
  • 紫阳圣尊

    紫阳圣尊

    这是一个道、佛、魔、鬼、妖、人并存的世界,世人苦修仙道,一练肉身、二练灵力,却不知苦海之上魂身双修,才是飞仙之道。少年余夕机缘巧合下获得修炼神魂之术,不想却因此卷入一场百年阴谋之中,从此良缘相伴、喜怒哀乐、左右相随……这是一个热血修仙的故事!
  • 自控力:最受欢迎的心理学策略

    自控力:最受欢迎的心理学策略

    自控力是一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用技巧,它把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转变成驾驭自我、改变局势的利器。任何人都有可能在社交中陷入被动的境地,有自控力的人则能把握各种心理策略和技巧来调整自己、转变策略,进而掌控局势。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内容简介:世界遗产包含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它们或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或是人类自身的杰出创造。了解这些世界遗产对于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社会历史、建筑艺术、价值观念、文化内涵等具有窥斑知豹的作用。
  • 圣女倾颜:废材五小姐

    圣女倾颜:废材五小姐

    一夜之间,她失去了所有,姐姐将她推下悬崖,一心追求的烨王也厌恶她,帮着她姐姐欺辱她。可是,她带着满心的怨恨与才能重生了!她,要让他们万,劫,不,复!对不起,这本书弃了,发现写得太不好了,我不适合当后妈,我还是写我的宠文吧,当然,这本书也是会有空时写一点
  • 简·爱

    简·爱

    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简·爱那“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的宣言可以算是所有灰姑娘的心曲。
  • 颓废女帝

    颓废女帝

    我,夏木羽,是个皇帝,但没啥用。为了两国建交,我作为人质来到盟国。这是以我的视线开篇的古代言情小说,男主男配傻傻分不清。最后的结局,却是未曾想到的。到底,我的最终选择该是我一开始便倾心的萧寒,还是我的欢喜冤家玖烨泽?我是否,能够拥有真爱?我的皇姐,是否能有一份美好姻缘?南菱国和北冥国,又该何去何从?
  • 一千零一夜全集(五)

    一千零一夜全集(五)

    《一千零一夜》中文又译作《天方夜谭》。相传在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因为痛恨王后与人私通,就将王后杀死了。此后,国王怀着满腔仇恨,每天娶一少女,第二天早晨就将其杀掉,许多无辜女子惨遭杀害。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每夜讲故事的办法,不断引起国王的兴趣,她的故事讲了一千零一夜,不仅自己免遭杀戮,而且把国王也感化了。
  • 挂科时期的爱情

    挂科时期的爱情

    无止境地等,无止境地寻,或是冷漠转身,伙食痴痴怀念?
  • 首领大人宠妻上瘾

    首领大人宠妻上瘾

    被人暗算,她被迫成为他的解药,原以为只是一夜错爱,没想到却是万劫不复。事后,他不息与所有人为敌,硬将她留在身边,却为自己带来最致命的伤害,失去所有。一场车祸,他卷土重来,化身复仇撒旦,誓要夺回一切。“睿,我是优璇,你忘记我了吗,你说过会很爱很爱我的!”她吻着他的唇,媚眼含情,想要寻回他的温柔,“爱,我当然爱,我会爱到让你永世难忘。”自此,他日日折磨,夜夜掠夺,只因心中无法宣泄的恨,他要她为曾经的背叛付出惨痛的代价。身为唐氏帝国唯一的继承人,拥有无敌的财富与美貌,从小到大,她被众人捧在手心,极尽宠爱,然而嫁了三个男人,却终究逃不过既定的宿命,几代恩怨,爱恨纠缠,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