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600000016

第16章 品格意志(3)

谢安到了桓温幕府,桓温很高兴,两个人交谈了一整天,言语间甚是投机。谢安后来官至宰相。桓温死后,他接替桓温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在前秦国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他派弟弟和侄子为大将,领兵迎敌,击败了苻坚的百万大军。

感悟:谢安高卧东山,但是因为有旷世的才华,终究再度出山。那么任何人都一样,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有才华,有毅力,终有一天会东山再起。

映雪读书--孙康穷而有志雪地读书显精神

意思是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出自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孙康年少时家里很穷,而他很喜欢读书。白天干活利用夜间读书,可是晚上读书必须得点油灯,而家里那样困难的经济条件,一个月怎能买得起这么多灯油呢?孙康完全懂得这种困难,每当灯油烧干以后,他便静静躺在床上,在床上背书和默记书中的要领。但这样还是没有看书的效果好,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明亮起来,原来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一个人蹲在雪地里,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孙康身上衣衫单薄,但由于他专心致志,注意力完全进入书里面去了,对于刺骨的寒风他全然不觉得。从这以后,只要有积雪,他就天天夜间去映雪读书。正是他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感悟: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哪怕是点滴的成绩也都来自于不懈的努力。姑且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假,孙康的那股子钻劲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不屈权贵舍荣华得尊严

意思是指不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屈身事人。后用以表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语出《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文学家,东晋末期,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陶渊明生性淡泊,在家境贫困、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读书作诗。他关心百姓疾苦,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就辞职回家了,随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后来,他陆续做过一些官职,但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都恭恭敬敬。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感悟:陶渊明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勉励无数的后来人,做人当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绝不为世上任何名利浮华所改变。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元景皓刚烈宁舍姓名不舍姓名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出自 《北齐书·元景安传》 “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公元550年,北朝东魏的丞相高洋逼迫孝静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改东魏为北齐。以后又把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杀死了。可是做了坏事以后,他心里很害怕。

一天,天空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个不详的兆头,就问自己的亲信,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刘家的天下而光武帝刘秀又能夺回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这名亲信说是因为王莽没有斩草除根,没有把刘氏宗室的人杀干净。高洋信以为真,于是把东魏的宗室近亲全部杀掉,连小孩也不放过。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感到很害怕,于是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有的人主张改姓高,不再姓元。出主意的这个人叫元景安。他的堂兄元景皓断然拒绝了这种建议。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后来,元景皓因元景安的告密而被处死。但高洋也于三个月后病死。十八年后,北齐宣告灭亡。

感悟: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命的存在或消失,也不绝非年岁的长短,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玉碎”固然可惜,但碎了的玉,其价值也绝不是一块土瓦所可比拟的。

不拘一格--龚自珍遇昏君不得志指天发问

指不局限一种方式,一个规格。

龚自珍二十七岁为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

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 ”的人才。

腐败的清政府根本不理会龚自珍的建议,他48岁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希望统治者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思想感情。作者于诗中指出中国必须有一场猛烈社会变革。并希望最高统治者振作起来,选拔、任用各种治国的英才,给予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从而振兴中国。

感悟:清朝的龚自珍在用人方面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在当今社会,在用人机制上,只看学历,不看能力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龚自珍的用人见解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有价值的观点。

初生牛犊不怕虎--庞德初战不畏关羽雄风

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做敢为。

出自《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

东汉末年,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并在此称王,下令关羽北取襄阳,进兵樊城。关羽部将廖化。关平率军攻打襄阳,曹操部将曹仁领兵抵抗,结果大败,退守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为征南将军,以勇将庞德为先锋,领兵前往樊城救援。

庞德率领先锋部队来到樊城,让兵士抬着一口棺材,走在队伍的前面,表示誓与关羽决一死战。庞德耀武扬威,指名要关羽与他决战。关羽出战,两人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两军各自鸣金收兵。关羽回到营寨,对关平说:“庞德的刀法非常娴熟,真不愧为曹营勇将啊。”关平说:“俗话说:‘刚生下来的小牛犊连老虎都不害怕。’对他不能轻视啊!”

关羽觉得靠武力一时难以战胜庞德,于是想出一条计谋。当时正值秋雨连绵,汉水猛涨,魏军营寨却扎在低洼之处,关羽掘开汉水大堤,水淹于禁七军,俘虏了于禁,庞德。于禁投降,而庞德却立而不跪,不肯屈服。关羽劝他投降,庞德反而出口大骂。于是,关羽下令杀了庞德。

感悟:庞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一方面,他不畏惧权利,敢作敢为,值得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在必要的时候有所收敛,不能意气用事。

置之度外--光武帝不理二敌养兵蓄锐待整河山

意思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出自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公元25年6月,刘秀打败了王莽,在河北高邑即帝位,改元建武,就是汉光武帝。同年,他把洛阳定为都城,东汉政权正式建立了。

可是,天下也并没有真正统一。许多地方势力占据某些州郡和东汉抗争,和刘秀一样称王称帝的割据政权一抓一大把,刘秀的东汉政权处在四面包围之中,只不过他的实力较强一些而已。

刘秀从建武元年至六年,他花了6年时间,将对手一个个消灭,对东汉政权依然构成威胁的只剩下甘肃的隗嚣和四川的公孙述两大军阀。

当时,隗嚣表面上已向刘秀称臣,暗怀叛心,公孙述自称蜀王,拥兵数十万盘踞四川山区。而刘秀呢,经过6年不间断的苦战,他的部队需要休养生息。如果一直战斗,新生政权可能不稳固;如果进行休整,对方会趁机缓过气来,增加以后消灭敌人的难度。

刘秀就和谋士、将领们讨论这个问题,大家的意见也不统一。经过思考,刘秀最终拍板:“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意思就是,姑且把这两人丢在一边,暂不考虑吧!

后来经过休整,刘秀终于消灭了隗嚣和公孙述,实现了统一大业。

感悟:在做一些重大决定的时候,必要的魄力是必须的。畏首畏尾,做事情会束缚手脚的。

同类推荐
  •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具有奠基和启蒙之功。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

    禁忌是民间为了择吉避凶,禁止同“神圣”或“不洁”的事物接近,对某种神秘力量产生恐惧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性措施。
  •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涉及碑刻中表现的民间文化、信仰、美学意味、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如何将这些内容在书中形成内在联系,作者颇费心思。由于全书涉及到几大块各自独立的内容,其“散点式”的结构,显得内在逻辑不是十分紧密。而六章的关系,在文化视野的统摄下,总体能见出其内在理路,即归结到白族古代碑刻的文学价值与文化意味。苦心经营,殊为不易。
  •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一生的创作或隐或现、或强或弱的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特点。在早期作品中,表现的是丁玲本真的一面,展示了女性内心的灵魂。
热门推荐
  •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翔实的扎克伯格传记。作者以第一手的资料,描绘了“脸谱”背后的那张“脸谱”,讲述了 一个“屌丝”是如何成为全球极品“高帅富”的励志故事。 作者以最精简的文字、最精彩的案例,重点披露了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青春记忆、爱情婚姻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穿插了其他几位关键创业人物的经历,详细分析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马克?扎克伯格。
  •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卿本冤家:夫人休想逃

    卿本冤家:夫人休想逃

    一朝穿越,网店小老板穿成了古代的闺阁千金,还要嫁给一个老头?云清清顿时哭晕在厕所,正感叹芳华正茂青春正好竟要白白葬送,却得知这个老头翘辫子了,哎哎哎,不是吧?一嫁过来就成了寡妇,还要主掌家业,这么艰难的重任叫小女子如何是好?好吧,既然时局已定,那么且看花心夫人如何在古代为自己代言玩转各类花样美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

    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TFBOYS之四叶草的守护

    TFBOYS之四叶草的守护

    第一次写小说,请四叶草们不要介意我写的不好,四叶草都可以进来看咯.四叶草可以加小说群:277462198
  • 拐嫁

    拐嫁

    她不明白,为什么他要死盯着她不放!结婚日,他与男友偷天换柱,她的新郎居然成了他!好,不让姑奶奶好过,姑奶奶跟你杠上了!婚后的日子好好过招,她倒要看看,这男人有几把刷子?
  • 情花怒放

    情花怒放

    她本是一代天之骄女却喜欢上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已婚导师,一次旅程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金丝雀虽美但却是笼中之鸟,多少次逃亡却被精准追踪,沉沦的心还在对梦中人向往,在金钱与权利的交织下她不被撼动意志,她最终能否摆脱这强劲缠溺的情海?诡异神话是否能成真?她的真命天子究竟是谁?大法师三番五次地施法是否能改变她心中的向往?故事诡异痴情,跌宕起伏在情海之中,他们在爱的海洋里竭尽全力捕捉,看、天意轮回,追、心中挚爱!大法师显神威,让她穿越曾经,让往事回味,最终美丽的爱情将会属于谁?到底是神话传奇?还是另有玄机?诡异中藏玄机,人心普测!是谁在幸福之巅狂啸?哈哈哈,我是天下最最最幸福的男人!!!
  •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本书是由大愿法师讲述。内容一方面是令我们学习如何消除身心的病苦,本经的修法可以用很多方法来概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药师法门——禅。分别包括了如来禅、祖师禅和秘密禅。
  • 杀手王妃:王爷请接招

    杀手王妃:王爷请接招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身附异能,却被暗算。她,是苍穹国出了名的莫家大小姐,不为其他,只因为她是废柴一朝穿越,当“她”变成了“她”看她如何谱写自己的辉煌人生!
  • 妖孽摄政王的神探妻

    妖孽摄政王的神探妻

    苏百香,百年世家中一朵闪亮亮的奇葩。心思玲珑,脸皮极厚,是她永不变的标志。脑筋好使,判案如神,是她坚实的后盾。女扮男装去查案,误入一间澡堂,被人一把从墙头扯下,一顿好打,扔出府外。抬头一瞅,摄政王府四个金光四溢的大字几乎快闪瞎她的眼。某摄政王笑得妖孽:“苏百香,惹了我,你以为你跑得了。”某女悲愤道:“以身相许可好?!”某摄政王呆住!(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