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0800000047

第47章

论梁废兴及三传分别

史记儒林传曰,瑕邱江生为梁春秋,自公孙宏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汉书儒林传曰,瑕邱江公,受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博士,武帝时,江公与董仲舒并,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江公讷于口,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宏本为公羊学,此辑其议,卒用董生,于是上因尊公羊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太子既通,复私问梁而善之,其后浸微,宣帝即位,闻卫太子好梁春秋,以问丞相韦贤,长信少府夏侯胜,及侍中乐陵侯史高,皆鲁人也,言梁子本鲁学,公羊氏乃齐学也,宜兴梁,由是梁之学大盛,故范宁论之曰,废兴由于好恶,盛衰继于辨讷,是汉时不独左氏与公羊争胜,梁亦尝与公羊争胜,武帝好公羊,而公羊之学大兴,宣帝好梁,而梁之学大盛,非奉朝廷之意旨乎,公孙宏齐人,而袒齐学之公羊,韦贤鲁人,而袒鲁学之梁,非出乡曲之私见乎,据汉书江公传子至孙为博士,周庆丁姓皆为博士,申章昌亦为博士,赞曰,孝宣世复立梁春秋,则梁在前汉尝立学官,有博士,而后汉十四博士,止有公羊严颜二家而无梁,则梁虽暂立于宣帝时,至后汉仍不立,犹左氏虽暂立于平帝与光武时,至其后仍不立也,后汉贾逵传云,后汉贾逵传云,建初八年,乃诏诸儒各选高才生,受左氏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由是四经遂行于世,此四经虽行于世,而不立学,观左氏毛诗古文尚书,终汉世不立学,梁春秋可知。熹平石经止有公羊无梁,然则梁虽暂盛于宣帝之时,而汉以前盛行公羊,汉以后盛行左氏,盖梁之义,不及公羊之大,事不及左氏之详,故虽监省左氏公羊立说,较二家为平正,卒不能与二家鼎立,郑樵曰,儒林传学公羊者凡九家,而以梁名家,独无其人,此所谓师说久微也,无论瑕邱江公,即尹胡申章房氏之学,今亦无有存者,仅存者惟范氏集解,而集解所引,亦惟同时江徐及兄弟子侄诸人,古义沦亡,无可探索,求如公羊大师董子犹传繁露一书,胡毋生条例犹存于解诂者,渺不可得,今其条理略可寻者,明月日例而已,综而论之,春秋有大义,有微言,大义在诛乱臣贼子,微言在为后王立法,惟公羊兼传大义微言,梁不传微言,但传大义,左氏并不传义,特以记事详赡,有可以证春秋之义者,故三传并行大废,特为斟酌分别,学者可审所择从矣。

论春秋兼采三传不主一家始于范宁而实始于郑君

何休解诂,专主公羊,杜预集解,独宗左氏,虽义有拘窒,必曲为解说,盖专门之学如是,惟范宁范字武子其名当为宁武子之宁,梁集解,于三传皆加贬辞,曰,左氏以鬻拳兵谏为爱君,文公纳币为用礼,梁以卫辄拒父为尊祖,不纳子纠为内恶,公羊为祭仲废君为行权,妾母称夫人为合正,以兵谏为爱君,是人主可得而胁也,以纳币为用礼,是居丧可得而婚也,以拒父为尊祖,是为子可得而叛也,以不纳子纠为内恶,是仇仇可得而容也,以废君为行权,是神器可得而也,以妾母为夫人,是嫡庶可得而齐也,若此之类,伤教害义,不可强通者也,又曰,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辨而裁,其失也俗,锡瑞案范氏兼采三传,不主一家,开唐啖赵陆之先声,,异汉儒专门之学派,盖经学至此一变,而其变非自范氏始,郑君从第五元先习公羊,其解礼多主公羊说,而针膏起废,兼主左氏梁,尝云,左氏善于礼,公羊善于谶,梁善于经,己为兼采三传之嚆矢,盖解礼兼采三禄,始于郑君,解春秋兼采三传,亦始于郑君矣,晋荀崧曰,孔子作春秋,左邱明子夏造滕亲受,此用刘歆之说,无不精究,邱明撰所闻为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张本继末,以发明经意,信多奇伟,儒者称公羊高亲受子夏,立于汉朝,辞义清俊,断决明审,多可采用,董仲舒之所善也,梁赤师徒相传,暂立于汉,以为暂立最是,时刘向父子,犹执一家,莫肯相从,其书文清义约,诸所发明,或左氏公羊所不载,亦足订正,是以三传并行,荀崧在东晋初,请立公羊梁博士,观其持论,三传并重,亦在范氏之前,范氏并诋三传乖违,惟左氏兵谏丧娶二条,何氏膏肓,己先斥之,诚为伤教害义,不可强通,若梁以卫辄拒父为尊祖,是尊无二上之义,以不纳子纠为内恶,是敌怨不在后嗣之义,皆非不可通者,范解梁,不以为是,故序先及之,公羊以祭仲废君为行权,乃春秋借事明义之旨,祭仲夫必知权,而借以为行权之义,仲废君由迫胁,并非谋篡,范以为神器,水免深文,妾母称夫人为合正,春秋质家本有母以子贵之义,董子繁三代改制文篇,言之甚明,范氏主梁,妾母不得称夫人,义虽正大,然是文家义,不合于春秋质家,刘逢禄治公羊,乃于此条必从梁,以汨公羊之义,是犹未曙于质家文家之别也。

论春秋借事明义之旨止是借当时之事做一样子其事之合与不合备与不备本所不计

借事明义,是一部春秋大旨,非止祭仲一事,不明此旨,春秋必不能解,董子曰,孔子知时之不用,造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己矣,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深切著明也,锡瑞案董子引孔子之言,与孟子引孔子之方言,皆春秋之要旨,极可信据,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后人亦多称述,而未必人人能解,春秋一书,亦止是载之空言,如何说是见之行事,即后世能实行春秋之法,见之行事,亦非孔子所及见,何以见其深切著明,此二语看似寻常之言,有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者,必明于公羊借事明义之旨,方能解之,盖所谓见之行事,谓二百四十二年之行事,以明褒贬之义也,孔子知道不行而作春秋,斟酌损益,立一王之法以待后世,然不能实指其用法之处,则其意不可见,即专著一书,说明立法之意如何,变法之意如何,仍是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使人易晓,犹今之大清律,必引旧案以为比例,然后办案乃有把握,故不得不借当时之事,以明褒贬之义,即褒贬之义,以为后来之法,如鲁隐非真能让国也,而春秋借鲁隐之事,以明让国之义,祭仲非真能知权也,而春秋借祭仲之事,以明知权之义,齐襄非真能复仇也,而春秋借齐襄之事,以明复仇之义,宋襄非真能仁义行师也,而春秋借宋襄之事,以明仁义行师之义,所谓见之行事,深切著明,孔子之意,盖是如此,故其所之义,与其本事不必尽合,孔子特欲借之以明其作春秋之义,使后之读春秋者,晓然知其大义所存,较之徒空言而未能徵实者,不益深切而著明乎,三传惟公羊家能明此旨,昧者乃执左氏之事,以公羊之义,谓其所称祭仲齐襄之类,如何与事不合,不知孔子并非不见国史,其所以特笔褒之者,止是借当时之事,做一样子,其事之合与不合,备与不备,本所不计,孔子是为万世作经,而立法以垂教,非为一代作史,而纪实以徵信也,董子曰,春秋文成数万,其旨数千,张晏曰,春秋万八千字,李仁甫曰,细数之,尚减一千四百二十八字,与王氏学林云万六千五百余字合,夫以二百四十二年之事,止一万六千余字,计当时列国赴告,鲁史著录,必十倍于春秋所书,孔子笔削,不过十取其一,盖惟取其事之足以明义者,笔之于书,以为后世立法,其余皆削去不录,或事见于前者,即不录于后,或事见于此者,即不录于彼,以故一年之中,寥寥数事,或大事而不载,或细事而详书,学者多以为疑,但知借事明义之旨,斯可以无疑矣。

论三统三世是借事明义黜周王鲁亦是借事明义

春秋借事明义,且非独祭仲数事而已也,存三统,张三世,亦当以借事明义解之,然后可通,隐公非受命王,而春秋于隐公始,即借之以为受命王,哀公非太平世,而春秋于哀公告终,即借之以为太平世,故论春秋时世之渐衰,春秋初年,王迹犹存,及其中叶,已不逮春秋之初,至于定哀,乎流入战国矣,而论春秋三世之大义,春秋始于拨乱,即借隐桓庄闵僖为拨乱世,中于升平,即借文宣成襄为升平世,终于太平,即借昭定哀为太平世,世愈乱而春秋之文愈治,其义与时事正相反,盖春秋本据乱而作,孔子欲明驯致太平之义,故借十二公之行事,为进化之程度,以示后人治拨乱之世应如何,治升平之世应如何,太平之世应如何,义本假借,与事不相比附,公羊疏注,至所见之世者治太平,云当尔之时,实非太平,但春秋之义,若治之太平于昭定哀也,犹如文宣成襄之世,实非升平,但春秋之义,而见治之升平,然疏之解此,亦甚明矣,昧者乃引当时之事,讥其不合,不知孔子生于昭定哀世,岂不知其为治为乱,公羊家明云世愈乱,而春秋之文愈治,亦非不知其为治为乱也,盖子以春秋成为天下一治,黜周王鲁,亦是假借,公羊疏引问曰,公羊以鲁隐公为受命王,黜周为二王后,案长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今隐公人臣,而虚称以王,周天子见在上,而黜公侯,是非正名而言顺也,答曰,春秋藉位于鲁,以王义,隐公之爵,不进称王,周王之号,不退为公,何以为不正名,何以为不顺言乎,贾逵所疑疏已解之,左传疏引刘炫难何氏云,新王受命,正朔必改,是鲁得称元,亦应改其正朔,仍用周正,何也,即王于鲁,则是不事文王,仍奉王正,何也,诸侯改元,自是常法,而云王改元,是妄说也,锡瑞案刘炫习见后世诸侯改元之事,不知何氏明言惟王者改元立号,春秋王鲁,故得改元,王非真,故虽得改元,不得改正朔,此等疑义,皆甚易解,后之疑公羊与董何者,大率皆如贾逵刘炫之说,不知义本假,而误执为实事,是以所见拘滞,刘逢禄释三科例曰,且春秋之王至广,称号名义,仍系于周,挫强扶弱,常系于二伯,何尝真黜周哉,郊之事,春秋可以垂法,而鲁之僭,则大恶也,就十二公论之,桓宣之弑君宜诛,昭之出奔宜绝,定之盗国宜绝,隐之获归宜绝,庄之通雠外淫宜绝,闵之见弑宜绝,僖之僭王礼,纵季姬,祸郐子,文之逆祀,丧娶,不奉逆,成襄之盗天牲,哀之获诸侯,虚中国以事强吴,虽非诛绝,不免于春秋之贬黜者,多矣,何尝真王鲁哉,刘氏谓黜周王鲁,非真,正明其为假借之义,陈澧乃诋之曰,言黜周王鲁非真,然则春秋作伪欤,不知为假借,而疑为作伪,盖春秋是专门之学,陈氏于春秋非专门,不足以知圣人微言也。

论春秋有现世主义有未来主义在尊王攘夷而不尽在尊王攘夷

董子曰,其旨数千,即孟子所引其义则丘窃取者,以春秋万六千余字,而其旨以千数,则必有两义并行而不相悖,二意兼用而囗相成者,自非专门之学,则但其显而不见其隐,知其浅而不知其深,圣人之书,广大精微,仁者见仁,知得其一解,已足立义,亦无背于圣人之旨也,特患习于所见,而蔽所不见,但见其义之显而浅者,而于其义之隐而深者,素所不解,遂诳而不信,或目扼腕以争之,则所得者少,而所失者多矣,春秋之义旨,既如此之多,必非据事直,书而论者,以为止于据事直书,且必非止惩恶劝善,而论者,以为止于惩恶劝善,微言大义,既已ウ而不章,宋儒孙复胡安国之徒,其解春秋又专言尊王攘夷,不知春秋有尊王之义,而义不止于尊王,有攘夷之义,而义不止于攘夷,既言尊王,又有黜周王鲁之义,似相反矣,而春秋为后王立法,必不专崇当代之王,似相反,实非相反也,既言攘夷矣,又有夷狄进至于爵之义,似相反矣,而圣人欲天下大同,必渐推渐广,远近若一,似相反,亦非相反也,成元年王师败绩于贸戎,公羊传曰,王者无敌,莫敢当也,疏云,春秋之义,鲁为王,而使旧王无敌者,见任为王,宁可会夺,正可时时内鲁见义而已,陈澧遂据此传,谓既以周为王者无敌,必无黜周王鲁之说,此疏正可以黜周之说,不知疏明言春秋王鲁,不夺旧王,是春秋尊王之义,与王鲁之义,本可并行不悖也,僖四年楚屈完来盟于师,孟子召陵,公羊传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贴荆,以此为王者之事,解诂曰,言桓公先治其国以及诸夏,治诸夏以及夷狄,如王者为之,故云尔,后人多据此传,以为春秋攘夷之证,不知解诂明言桓公先治其国以及诸夏,治诸夏以及夷狄,僖公当所传闻世,而渐近于所闻,故有合于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之义,若至所见世,夷无可据,是春秋攘夷之义,与夷狄进至于爵之义,本是两意相成也,综而言之,有现世主义,有未来主义,圣人作春秋,因王灵不振,夷狄交横,尊王攘夷,是现世主义,不得不然者也,而王灵不振,不得不为后王立法,夷狄交横,不能不思用夏变夷,为后王立法,非可之子虚乌有,故王于鲁以见义,思用夏变夷,非可限以种族不同,故进至于爵而后止,此未来主义,亦不得不然者也,春秋兼此二义,惟公羊董何能发明,今为一语道破,亦实寻常易解,并无非常异义可怪之论,而不治公羊,则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即寻常之义,亦骇怪以为非常矣。

同类推荐
  • 梁溪漫志

    梁溪漫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谷子注

    鬼谷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吴礼部诗话

    吴礼部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铜鼓书堂词话

    铜鼓书堂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胜军化世百瑜伽他经

    胜军化世百瑜伽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卧虎藏龙:神医抢夫记

    卧虎藏龙:神医抢夫记

    在现代,她工作勤恳,一朝被那奇异石头带去了千年之前,在古代,与他并肩作战,上前杀敌,后备行医,她与他渐生情愫,再一次给他解毒之后才得知,原来他是一国之王爷,特么还是有婚约的王爷,想走,没门,被迫的被带回了京城,又开始新一番的战争:斗侍妾,破姻缘,······
  • 重铸河山

    重铸河山

    可耻的“儿皇帝”石敬塘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遗害四百年:北方战略门户洞开,中原无险可守,契丹、女真、蒙古这些异族以此为跳板,攻略中原腹地,杀戮无数,铁蹄所至积尸如山,流血漂橹,千古之祸未有如此之烈者!宋王朝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两次北伐,败军覆师,伤亡惨重,名将杨令公在“雍熙北伐”中壮烈殉国!雄材大略的周世宗于显德六年北伐,兵不血刃而收三关,契丹震恐,仓皇北遁,“幽云十六州”光复在望,然而周世宗却意外病逝,这段本该名垂青史的历史却半道而废,让无数后人无数次为之叹息!华夏又一次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关键时刻黄俊意外地来到这个动荡的时代。当时的中国山河破碎,战乱不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在黄俊的推动下中国历史将走向何方?是继续周世宗未竟的北伐大业,奋击契丹夺回“幽云十六州”,还是一仍历史重演,由赵匡胤建立百年积弱的宋王朝?
  • 会说话得天下

    会说话得天下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有趣事例和精炼的要点通俗易懂地向你介绍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及注意事项,理论与故事相结合,让你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就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广大读者掌握及提高说话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阅读本书,对于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相信能在短时间内使你成为一名说话高手。
  • 卿尽繁华

    卿尽繁华

    她,前世为国壮烈牺牲,没想到却穿成了痴傻公主卿颜。傻子么,傻子也是可以逆袭的,傻子逆袭也是可以晃瞎所有人的24K钛合金眼的!当张扬肆意桀骜不驯聪慧机智任性傲娇的女王殿下李芊穿成了楚楚可怜纯洁善良受尽欺凌软蛋废物的小灰姑娘卿颜,一人之力倾覆世间。显风华,统天下。她一步一步光芒万丈,搅乱无数心湖,却被他生生擒住。为她颠覆天下,为她死去活来,为她温情脉脉,为她赴汤蹈火。他一步一步走进她心,终相携终生,生死不离。帝君女王,一统天下!
  • 剪胜野闻

    剪胜野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是个新概念。实施推广体验营销,应该从企业内部营销入手,企业内部营销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体验营销并不完全是一种廉价的营销方式,它是一种更高级的服务营销,很值得我们关注。本书就如何框定体验营销战略、如何精心设计顾客体验、如何去体验营销策略、如何进行顾客体验管理四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那些一见如故

    那些一见如故

    遇见他,是缘。到白头,是命。我是孤岛,你是屿,囚你终身,可好。
  • 情迷兽王:杠上狂野BOSS

    情迷兽王:杠上狂野BOSS

    传闻,传承久远的逐风部落族长狼墨不近女色,喜欢雄性,身边的人都是雄性。江晴嘴角一抽。——扯淡!这个粘着、霸着他的是谁?“狼墨,知道什么叫做相互相助吗?就是那天,你帮我,我也帮你,然后拜拜……”江晴怒吼。“帮了,要负责!”狼墨无视。“我要退货……”江晴有气无力道。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天黑了,该睡了!”狼墨弯身一抗,关门,熄灯。
  • 网王之美少年你好

    网王之美少年你好

    藤川至也发誓一定要守护住这个天真的她,保护她,是一家人的责任,守护着她,是他一辈子的责任。从小就赖上她的迹部和忍足都知道那个人的存在,并为守护她做出不懈的努力,他们相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章节内容温馨,女主有反攻潜质。
  • 嗜血魔帝

    嗜血魔帝

    有人骂我是强盗,我告诉他:“我是一个成功的强盗,我抢的了一个天下!”有人骂我是无赖,我回答他:“我是一个伟大的无赖,这世上最正直的人也要匍匐在我的脚下!”有人骂我是屠夫,我说:“从我生下来,就注定我这一生要踩着血腥走过!”哥就是这么嚣张,你们又能耐我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