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7500000027

第27章

《易》谓:“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见《易·说卦》)能知阴阳刚柔之理,即能仁能义。仁,阳也;义,阴也。天地生物之始气,即人之仁;天地成物之杀气,即人之义。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见《孟子·公孙丑》上)人之仁义,即天之阴阳;阴阳消长,即在动静之机,即知阴阳之道。《易》曰:“动静有常,刚柔得主。”(见《易·系辞上》,原作“刚柔断矣”)唯有常,方可得主也。人为三才之一,秉天地之气以生,故可夺天地之造化。天地之发杀机,天地之动也;人之发杀机,人与天地之动也。而杀机中藏有生机,故曰“反覆”。生反即杀,杀反即生,与阴阳穷变同也。有生方有杀,杀在生中;有杀即有生,生亦在杀中也。一生一杀,即是一动一静,阳动阴静,阳动生也,阴静杀也。天道冬至,而一阳来复,生机也,由是而二阳三阳,以至六阳,纯乾则阳极;而到夏至,即一阴来姤,杀机也,由是而二阴三阴,以至六阴纯坤,周而复始矣。夫夏至令在五月,正当生机极盛之时,而杀之机已伏在其中,故“天风”来姤,一阴生天五阳之下;因《姤》而有《剥》,令至“大雪”,阴至极矣,而“地雷”来复,一阳动于五阴之下;又因《复》而有《夬》,其道正同“穷则变、变则返”也。而生杀之机,互相倚伏,天地杀机,即在生机之中。当仲春之时,草木发生,气候温和,生机畅旺之时也。而其中有杀机在焉。即榆钱忽落是也。夫二月当三阳开泰之后,花木争荣之初,榆叶方吐,而钱遽飞堕,非生杀并行之验也!榆钱为榆树之种子,一般种子初生之际,多在花开极盛之后,花蒂落而种子成。今届发叶之时,种子已熟而落,此即生中之杀也。又中秋之际,霜降以前,正杀机极盛之时也,木叶黄落,万物凋伤,而生机即寓于其中。斯时荠麦忽焉而生,此即杀中之生也。天地生杀之机,互藏如此;人之祸福,亦如天地之造化相同,转辗倚伏,如环之循,故修道者应鉴及于此。欲求长生,先求无生,若着贪生之念,则必死无幸也。盖人之生死机,间不容发,于一阳来复之时,循逆修之道,虚心采取,炼精化炁,则可保其天真;若循顺行之,是媾精生人,欲炽伤身,亦可速死。是即一生一杀之机,因识神用事,已失天性;再顺其焰而长之,则可作种种之恶业。收识神而不用,则可以清净无为,全浑然之天理,扩充其量,大而化之,可至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夫生杀之机一也,而用其机不同。《契》曰:“恩中有害,害里生恩。”恩在害中,害亦在恩中。人身因衣食而劳动,因劳动而得生;而人之生、老、病、死,即在劳动之中,恩中有害也;修道者目不视而耳不听,可谓苦矣,然能延年寿考,当时虽苦,而后日之希望甚长,害中有恩也。生杀之机,只在颠倒之间耳。

天发杀机之时,雷霆风雨,天地晦冥,日月星辰,皆藏伏而不见。故见日月星辰,为天之常,而陷伏者为其变也。甚至恒星不见,日月剥蚀,孔子笔之《春秋》,所以纪天之杀机也。夫恒星本历久不渝,时时能见,在昼为日气所朦,亦可于高处、或天文镜见之;日月则昼夜长明,万古如斯。乃当天发杀机之时,竟至恒见者陷伏,常明者亏缺,可知天不能有生而无杀。迅雷烈凤,杀机之小者;星隐昼晦,杀机之大者也。李注此“发”字为生机,恐于义未符。《阴符》本讲害里生恩,生杀反覆之义,说杀机而生机已在其中,自不必直说“生机”也。“地发杀机,龙蛇起陆”者,即惊蛰之时也。当未启蛰之前,龙蛇藏于山中,混混沌沌,不识不知;一到惊蛰,阳气发动,冲动其知觉而出,此即地发杀机之时,故曰“惊蛰”也。然“杀机”云者,实自阴阳之道而言。杀机发动,而龙蛇外出,变蛰藏为飞跃;在道固为杀机,而在龙蛇即生机也。星辰陷伏在天则杀机,而星辰之韬其光,则后将愈明,亦未始非生机。所谓“生机倚伏”者,此也。《经》由天地而说到人,曰:“人发杀机,天地反复。”此二句扼要为全篇关键之处,因人为三才之一,以天为盖,以地为舆,而人居于其中。乾性纯阳,而统阴阳之德;坤情纯阴,而御刚柔之气,人合乾坤之性情,而秉天地之正气。是人身中之造化,即天地之造化;人发杀机,即天之星辰陷没,地之龙蛇起陆之时,故曰“天地反覆”,而生杀之机,即在于“反覆”之间。《易》曰:“君子终日乾乾,反复道也。”(见《易·乾文言》)盖正心诚意,纯一不已,“清明在躬”,“夙夜匪懈”,乃可反复生杀之机,而进于道耳。

天地生杀之机,如冬至、夏至,冬至是杀盛转生,夏至是生盛转杀,其机于动静见之。静极必动,动极必静,世界万有,皆动静互相为用,如人之日出而作,则日入必息焉。《悟真》曰:“作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一阳生”即人身之冬至,其候在静极之时,如睡熟后之阳动是也。迨到动极为静,真阳上升,一阴来姤,凉液下降,是即身上之夏至也。人身气机发动之时,即在一阳来复之时,生机即是杀机,可生可杀:顺之生人,逆之即仙。情欲动而元气化精,即是杀机,生、老、病、死,莫不由是。在人身之阳精,当五千四百生黄道之日,最为满足,古称“共十六铢”,亦比象之言。特此为极盛之时,以后不复再生,有漏即损,用尽则死,故戕贼甚者夭亡。《悟真篇》谓“只有一个原本,更无微利添囊”是也。吾人杀机动时,若反覆之,则精复化气,渐炼即成丹基。丹书之言“颠倒”,皆指此也。《悟真篇》曰:“若会杀机明反覆,始知害里却生恩。”因人之动静,与天地之气机相因,静中生阳,是为冬至;动中生阴,是为夏至。由此以推,而二十四气咸在身中。《阴符》为无形之天道,得其机而利用之,可以夺天地之造化,而反复天地也。天地之阳,七日来复,人则静极而来。所谓“反覆”,即是转天地生杀之柄,握阴阳消长之权,以人合天,而反覆其机,即能“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天与人所发之机相同,而万物化生之机于是定其基矣。吕祖曰:“生者不生,死者不死。已生而杀生,未死而学死,即长生矣。”吾人虚极静笃之际,知识全泯,物欲不生,阳何以动?是即天人合发之机,天之阳气,冲动气机,故曰“冬至”,曰“活子时”也。夫主宰造化之太极,本是虚空浑沦之体,人心既空,则与之同体。于是虚中生阳,天心人心,同类相感,真阳由阴跷到身,冲入“命门”而阳动。所谓“先天真阳从虚无中来”,又曰“招摄真阳前来”,又曰“磁石吸铁,隔碍潜通”,皆同指此一事也。盖心虚而我成太极之空,自能感彼虚空之太极相合;身静而我成纯坤之象,自能摄彼一阳而来复。修道者于水源之清浊,必先审辨者,即以证其是否为天人合发之机。是必因虚静到极而生之阳,乃是清者,偶涉情念即浊,非天人合发矣。故吾人初下功,须求静睡,此时不识不知,天地交泰,日月合壁,混混沌沌,成为太极之景。然后一点理炁,自然从虚空中来,发生造化也。由是静用其机,采取封固,万化之基,皆在此定。张三丰曰:“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只片时。”邵子曰:“中间些子好光景,那有工夫话语言。”陈泥丸曰:“只教片响工夫,永得无穷逸乐。”是也。

天人合发,在常人为杀机,修道者为生机,即“颠倒”也,亦“反覆”也。生杀之机在片刻,故欲取之,必先予之。屏去一切之心,以求虚静之境,所谓“欲求长生,先须无生”也。且天地之道,即人之道,阴阳即仁义也,浩然之气即理炁,乃“集义”所生者。义,金也,静也,寂也,能静极即是信义;仁,木也,动也,生也,生动即是生仁也。义主肃静,积金多而后可以感通生生不已之仁。所谓“天人合发”之理,亦合于人生之理。男女媾时,两情乐极而空,精神亦两相团结为一,于是能感通真阳前来而成胎,此男女一阴一阳之化机也。至一身之感,则用身中之阴阳,以召虚空之理炁。身心两静,成为太极,返父母未生前之本来面目。先天真阳,亦自应感而来,在天为性,在人为命。天人合发,即是本来真空之性,与天性相合之时,亦即见我真性之时。盖天人合发,即尽人以合天也。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者,天命之性,是为虚空,即是元神混沌之体,似拙而实巧,不生不灭者也;后天气质之性,受于父母,及历劫食色业根,即是识神,似巧而实拙者也。前性与太虚同体,可圣可仙,故似拙实巧;识神为地狱种子,万恶之祖,故似巧而实拙,常人识神用事,实弄巧转以成拙耳。然识神、元神,互为巧拙,互相藏伏。识神泯,则元神复;元神隐,则识神肆。修道者制伏识神,使归于空,即藏巧于拙中也。元神虽若混沌,而含宏光大,则拙者可使为巧,并后天气质之性,亦可同化而返真,此“伏藏”之所以为要也。元神阳也,识神阴也,二者互相伏藏,自成混沌之太极。故下手之初,潜龙勿用,藏伏心性,而寂然不动,《契》曰“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是也。守我清净,身心无为,识神完全藏伏于空洞之中,则内成纯净之体,外成纯坤之相。《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又曰“归根”、曰“清静”、曰“复命根”,即伏藏之义。《坤卦》周流六虚,谓为“归藏”,丹书谓“药产坤方”,及“西南乡”之说,皆此意也。

常人之所以不能藏伏者,因为有“九窍之邪”耳。“九窍”者,耳、目、鼻(双窍)、口、外肾、谷道是也。亦有以耳、目、鼻、口、脐、外肾、谷道、心、顶为九窍者。九窍皆邪所出入:眼能视而迷于五色,耳能听而迷于五声,口嗜味而迷于五味,鼻能嗅而迷于五气,其他身为嗜欲所迷,心为情好所迷,皆邪也。有此九邪,而精、气、神皆漏于外,人心由是放驰,故不能藏伏。若能闻之,则寂然而不动矣。识神从九窍,以九窍为门户,人之能动能作,能想能虑,能感能觉者,皆识神也。识神附九窍而灵,故曰“九窍之邪。”喜怒哀乐,发皆中节为和,不能中节,则皆邪矣。孔子曰:“思无邪。”(见《论语·为政》)又曰:“君子有九思。”(《论语·季氏》)夫耳目皆不能思,何以视听言貌统谓之思?盖思者,识神为之主,思邪而九者邪,思正而九者正也。

“三要”者,耳、目、口是也。《契》曰:“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濛。”此在外者也;;若在内者,即是精、气、神之三者。精通于耳,气通于口,神通于目,三者相通。耳与精皆属于坎宫,呼吸之气,从口出入,气动神动,是为三要。三要闭而勿通,则巧拙之性,可以藏伏;九窍之邪,可归真矣。可以动静者,耳、目、口三要常动不静者也,可动而亦可静者也,动则精、气、神外漏,静则内藏。若能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使动者皆静,则三要变为三宝矣。盖三要动,则六根接六尘,而内生六识,外发七情,沉迷不返,自堕轮回;静则六识归原,三宝和合,勇猛精进,即证菩提:《老子》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是也,亦即一化万殊,万殊归一之理也。夫耳、目、口者,本用之视听饮食,以养吾身者,而视听尤为聪明所寄。人之所以灵者,恃此而已。然生机在是,杀机亦在是;巧者在是,拙者亦在是;灵者在是,昧者亦在是。色、声、香、味、触,吾身心即所以贼吾天性也。福者乃所以为祸者,正是火之于木,火本由木所生,而火太炽,则木反为所焚,可见利人者,转以害人,故曰“火生于木,祸发必克”也。推之于国,其理亦同。若奸雄利用时机,而人主信倚,而援之权,养成势力,适以败国,如王莽之谦恭下士,董卓之诛叛有功,以及项羽复楚而覆楚,朱温捍唐而倾唐,史传所纪,不可胜数矣。知生杀祸福之机,而因应动静之候者,其唯圣人乎!修炼之道,端在于此,《易》曰“知几其神乎”(《易·系辞下》),又曰“枢机之发,荣辱之主”(《易·系辞上》)也。学圣者,当知所自矣。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道。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或作治);动其机,万化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薰衣草:左手约定右手承诺

    薰衣草:左手约定右手承诺

    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她就像薰衣草一样,等待着与他的重逢。一年,两年……十年。那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终于重逢,却终要分开。他说:“再等我一年,我会带你去看薰衣草的花海。”她却一笑了之,淡然说道:“不必了,我不再喜欢薰衣草了。因为我不想再等了。”故事的结局,又会如何呢?美好的,还是悲伤的?谁又知道呢!
  • 异世妖才

    异世妖才

    叶浩穿越到异世,并非只是偶然,异世的叶家乃是千年前第一家族,而叶浩身具叶家血脉,正是被血脉之力召唤而来。千年前的叶家被灭,背后隐藏着什么;作为叶家唯一的后嗣,叶浩怎样解开重重迷团重振叶家威名?而当谜团解开后,叶浩才发现另一个事实……
  • 夺心交易:冷清老公温柔妻

    夺心交易:冷清老公温柔妻

    寒月新文:《天才医女:懒妃狠绝色》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大家!【本文略虐,入坑慎重】为救哥哥她被迫与他结婚,新婚夜,他说:“我不是柳下惠,做不到不碰你。”从此她成为他的私养娇妻,他冷酷、霸道、势力滔天,逼走哥哥,迫她怀孕,却在她怀孕三个月时,带着其他女人回来,而那个女人已有孕五个月。她悲愤交加撂下一句:“渣男,姐不侍侯了。”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他邪邪一笑:“女人,在我没玩腻之前,你想往哪里跑。”
  • 穿越到盛唐

    穿越到盛唐

    阴差阳错,穿越到了冷面阎王的怀里。供吃供住,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土豪”?还特权专宠,不用这么热情吧?他淡然道:“我娶你。”钟希同:“噶……不用了,谢谢。”冷易寒:“我已经决定了。”嘎嘎嘎……一群乌鸦飞过。钟希同终于知道事情的严重了。融化冰山,收服浪子,匡扶天下,正义不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烟尘落尽繁华

    烟尘落尽繁华

    文案:《乱世繁华:烟尘落》大家不用收藏我的文,呵呵,谢谢大家来看!小蝶的第一本小说,也是最后一篇她是一枚妖界人人唾弃的梵粟花花妖他是天帝的独子,温文儒雅,喜欢浅笑着叫她凰儿他说:“明凰,今生我凤离非你不娶,就算你无法爱上我,也不能阻止我对你的爱”“我不是明凰,我只是。。。”偶然取得明凰真身的无情的花妖,而且无心无情,更加不会爱上与妖界敌对的上仙直到,那柄寒剑刺进凤离的胸口,她似乎才感觉到一点点心痛。。。。。今生梦境里总缱绻着着那句犹如魔咒般的言语:“明凰,倘若有一天我因你而死,你是否会记得我多一点。。。。。”自是无知年少,衣袂飘飞,梨园浅笑当她不再记得前世,却爱上今生的他只是天意弄人,他和她的错爱竟是上天注定★★★★★★★★★★★★★★★当她遇到生命中的三个男子运筹帷幄,城府颇深的北帝媚倾天下,风流倜傥的媚城公子韬光养晦,狠厉无情,身份神秘的异国皇子她究竟会和谁上演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恋?★★★★★★★★★★★★★★★曲终人散,绕指成殇她和他不为人知的身世之谜的背后,又藏着怎样一段落寞红尘。。。她前世欠他的需要今生来偿还罢了他们的情最终会如落花飘零,人俱散还是如诺言般:“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天王录

    天王录

    当天使与恶魔为伍,当血族与狼人结伴,人族能做些什么呢?乱世来临,一代天骄横空出世,于乱世之中力挽狂澜,但到头来却发现威胁其实还是来自本身......
  • 人鱼岛

    人鱼岛

    年轻的国际刑警钱龙辉来到“人鱼岛”度假——他想在体验加勒比风情的同时,能够有幸目睹人鱼的身影。然而,在他到达岛上的当日,却发生了一起恐怖的袭击事件。在受岛主的委托开始调查之后,钱龙辉发现这座岛上隐藏了太多的秘密。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人鱼的来历、始作俑者的身份、一个关键人物的身世之谜,以及一件尘封已久的往事,都开始随之慢慢浮出水面……
  • 处刑者传

    处刑者传

    1、所接受的任务要彻底完成2、必须相信自己的小队伙伴3、不能伤及无辜或将无关者卷入4、行动旨在一击必胜,拖沓乃大忌之一5、绝对不能放弃,即使面临绝境——《“处刑者”五大执行条约》
  • 富贵财妻

    富贵财妻

    初来便是三堂会审,接着就被逼嫁蓬门,捕快相公不冷峻,反而嬉皮笑脸游手好闲,千金娘子好软糯,每天拨拨算盘飞飞媚眼。夫君,来看账本,欠我这么多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间炼狱:雪之天下

    人间炼狱:雪之天下

    她为报恩来到他身边。她以为他只是救命恩人而已,再没有多余的感情。但渐渐地,她发现或许早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已把他埋入心底。为他,手沾鲜血又如何。武林至尊,他要,她就为他拿下。可为何他不能给自己一心一意的爱?只得离开,在另一片天地,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