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7500000010

第10章

即假修真工夫,须性命双修,有大根器者,尽修性功亦可,佛家谓“圆顿法”。性命双修为“渐法”,其实顿、渐互为体用,渐修后亦须顿悟,方可贯澈。顿悟者亦须渐修,方能圆满。顿法者,不须修命功,一步返虚到底,完全以我之虚空,通天地之虚空,到修成时,自能千百亿万化身,性通而命在其中矣。此须有大根器者,方可行之,故张紫阳真人教人顿、渐双修。丹法有九种,最上一乘,为至真至妙之道,即现在所讲者是也。双修大法,只此一乘,别无他法,从王重阳以后,阐发甚精。从前道书皆假说,现方有直说者,即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是也。

《参同契》曰“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者,即顿、渐之分也。上德无为,下德有为;上德专修性,下德性命双修。柳华阳真人《慧命经》曰:“上德乃童真之体,当在‘五千四百生黄道’之一日,真阳充足之时,而下手修之,自能顿悟成道。法用无为,而自无不为也;下德者,已破体之人也,须用有为工夫。上德为纯阳之体,无用筑基;下德业已破体,真阳亏损,须先筑基。”“上德无为,不以察求”者,察即觉察,不必觉察火候,以觉合气,完全返虚而已足;“下德为之,其用不休”者,步步俱有火候,处处须用察求工夫。《西游记》观世音菩萨,为灵明觉察之神,时时救难,即时时体察火候,不使火炎水寒,务求到温温程度,刻刻保存真意。所谓“一画开天,刚合阴阳,火候微温”,即此是也。《悟真篇》曰:“火生于木本藏烽,不为钻研莫强攻。”若将识神作元神用,不是陷于孤阳,即是落于寡阴,于身有害,故须谨之。即假修真,即在大、小虚空之“中”字下手,不内不外,泯识神而微用知觉,以守中抱一。中为神气出入之门户,一为精气之根,心息相依,即能铅鼎温温,欲留先下矣。若知觉用重,则为知识,非先天而为后天,一无所用,必须用先求真意,以知觉合气。知本属于识神,故曰“即假修真”,此知觉为普通之知,非良知也。久久行之,无中生有,太极涵三而真意生,真意为一身主宰,所谓“黄婆”、“戊己二土”,皆此是也。有此真意,久久识神退,而元神进矣。真意须混沌时方有,故谓“混沌元神”。阴阳相交而混沌,神无形阳也;口鼻呼吸,气有形阴也,阴阳相合而混沌。夫口鼻气及识神,皆后天之物也,然后天归混沌,则后天已无,无所谓先天、后天,而成至无。由无生有,而先天始生,必返到至虚至无,方能感动先天一炁从虚空中来。虚无,《坤卦》之象也,纯阴也,有此纯阴,方能感动纯阳,招摄先天,由后天不纯之阴阳,合成混沌,以返于虚无之纯阴,即由此纯阴生纯阳。所谓“后天返先天”者,此也。

《契》又曰:“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此上、下指坎、离而言,非上、下德也。上闭、下闭,即乾坤变为离坎,从“其用不休”而来。因上闭、下闭,乾坤已变离坎,离升而在上,为中虚之体,心思智虑,皆由此来,故谓之曰“有”;下闭即阳下陷而若无,故曰“下闭称无”。上离为无中有,下坎为有中无,须用上闭、下闭工夫,方能返还。以有中无提上,即为“以无奉上”,“取坎填离”,然后元神方能出现,此下德修道,炼己筑基之法也。此法为“两孔穴法”(两孔一穴),中黄一窍,含有金气(两孔穴即玄牝之门,即中),此金气与下陷之坎同类,有此方能招摄。所谓“金气亦相胥”者,即上金招摄下金,全凭同类相感,作用用两孔穴法。金气白也,知白先须守黑,故曰“知白守黑”。黑即坤,即虚无纯坤之体,“守黑”即还虚也,循此道而神明自来。神明即乾金之“白”也,守坤体方能感乾金,即真我前来,作我主人,而我自神明矣。此段宜参看《参同阐幽》。

第六讲

知白守黑先返混沌

坎离颠倒双修性命

“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乾阳之一炁也;“黑者水基”,坤阴之二气也。人受胎时,含有乾性、坤命、离精、坎血之四者。乾性即乾阳一炁,空洞之祖性也,坤命即坤阴二气,有为之元情也,以图明之。父母因情欲而生我,又感中阴前来,与元情相合(中阴内含食、色)。元情内含有气质食色之性,此为受之父母之根性,实则非性而为元情,故《西游记》以猪八戒为食色之性,为识神,在天为天蓬元帅,掌管天河,因调戏嫦娥,贬下凡尘,一灵真性,错投猪胎,生平好色,食肠又大。元情本为真性所化,因夹带后天食色,所以外驰。谓投胎者,譬之中阴,谓之“猪”者,以其驰于气质、食色,昧于根本,犹似于猪,故以差投猪胎比之。一部《西游》,唐僧遇魔,皆因听信八戒言语,可知识神为害非浅。唐僧必于两界山启发道心,鹰愁涧收得龙马,终日乾乾,至诚专密,然后又于高老庄收伏八戒之识情。识情已伏之后,犹常动遭魔,必至九十八回,识始不动,炼性之难,可以知矣。兹先述先天五行之义如下图:

上图皆为先天五行:真空即无极也;元始祖炁即太极中之一炁也。东、西、南、北,谓之四象,天位乎北,日东月西,中间虚空,太极之本体也。《河图》东三八,西四九,南二七,北一六,中五十之五行,合之适为三家:即东三南二合成五,东八南七合成十五;北一西四合成五,北六西九合成十五;中央自为五,与十五生成之数,恰当三五,共为六十数,而实止五十有五也。性有生生之德,故配之于东,而属之木;神有妙明之德,故配之于南,而属之火。性与神一静一动,静为性之真空,动为神之妙有,故二者合为五数,为一藏也;情有顺义之德,故配之于西,而属之金;精有润藏之德,故配之于北,而属之水。情与精一动一静,静为精之内藏,动为情之外发,故二者合为五数,亦为一藏也;中宫戊己之土为五,自为五数,独成一藏,在道则为真意、真息,实宰四象之动静,故以“元炁”代之,因性、情、精、神,无炁皆不能动而有象也。《西游记》之孙悟空,即北一西四之一五也,猪悟能即东三南二之一五也,沙悟净自为一五,三五者合为一个唐三藏,而龙马则终日乾乾,反复道也,即须臾不可离之意。先天五行,到此变为三家,实皆元始祖炁之运用。故采得祖炁,则五可返三,三可归一,否则不能也。所谓三家者,东三南二,阴阳相配为一家;北一西四,阴阳相配为一家;中央戊己,亦阴阳相配为一家。家者,如室家之和也,道书中凡言“家”字,皆取此义,不可不知之也。即假修真,就五行返三家,即以动静求不动、不静者,三五方能归一,此为先天,后天则为精神魂魄意之五者。道书曰:“有先天之性,后天之性。”后天之性,实即情也,情主外驰,为后天之性,即气质、食色之性也。孟子曰:“食、色,性也。”(见《孟子·告子上》又曰:“孩提之童,无不知慕其亲也。及其长也,有妻子则慕妻子,知好色则慕少女。”(见《孟子·尽心上》《万章上》古人谓子之于父母,为天性之亲,而父子之间,其性情恒有相似者,是则结胎受炁时,所带之根性然也。盖受炁之初,由父母之两情结合,两气凝聚,此中已夹带父母生平之食色、气质在内,在父母为后天,在胎儿为先天。故食色、气质亦谓之性,实则情耳;非天赋之性,而为遗传之情也。至中阴亦带历劫情根,此情根亦为食色、气质之性,孩提之童,其情不与父母相似者,即中阴所夹带者较多也。故道书分别“性”字,以天命者为先天,受之父母及中阴者为后天。孟子曰“性善”,言先天之祖性也;荀子主“性恶”,言后天食色、气质之性也;告子以为“性无善恶,由习而成善恶”,与墨子之悲丝,同一主旨,是则即人之行为以断性,亦从后天立论者也。

破体之后,祖性乾金中爻,下陷于坤,坤实为坎,是性落于情府也;元情坤土,上升于乾,乾虚为离,是情升于性宫也。性情颠倒,错杂不纯,而不动元神,乃退藏于密,而好动之识神,转居中用事矣。坎卦中爻,既为乾金,故谓之水中金;《离卦》中爻,既为坤土,故谓火中土。然水本生于天一,火则生于地二,生于天者,其性润下;生于地者,其性炎上,阴阳五行之理有如是者。但五行互藏,坎离既济,周子曰“二五之精,互藏其宅”,即坎水中隐先天真阳之火,离火中隐先天真阴之水是也。所以水火互藏,即由乾坤交变。乾本金也,而中有阳火;坤本土也,而中有阴水,原始则为水火,要终则为金土。一之水,即五之土,二之火,即四之金,《河图》循环其象,可以推求者也。

同类推荐
  • 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

    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吴地记

    吴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梼杌萃编

    梼杌萃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三厨经

    佛说三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雨中看牡丹

    雨中看牡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虫胎

    虫胎

    自打苗寨的蛊婆子从我身体里挖出一勺虫卵后,我便过起了生不如死的日子,直到肚子一天天大起来.......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橙安落定

    橙安落定

    夏日的一天,篮球场上的惊鸿一瞥,便永远地留在了她的心里。她一直跟着他的足迹努力追寻。一路走来,才发现,她是真的累了。身边的人很好,可是,为什么就是比不过心里的那个他。她上大一,他已经大三了。她上大四,他早已毕业了,消失在她的世界里。毕业后很多年,在另一个城市,他们再次相遇。他一眼就认出了她来,轻声唤道:“安之,好久不见。”没有在最美的时光在一起,他们是否还会有缘分继续???橙子的新书《盛世婚约:总裁你好》已发,欢迎大家跳坑。希望大家喜欢。
  • 血族禁之恋

    血族禁之恋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界,这里有人类,血猎,当然还有像蚊子一样的动物“吸血鬼”!千年之前血猎与吸血鬼签订平等的契约,而后的今日打破了这个契约的和平。血族新建立两个种族,三个帅哥都对着女主示爱,两个血族一个人类,他们都是杰出的人才,都有同样“美”的容貌,她们不知道怎么选择,他是她的爱人,又是她的仇人,她要如何选择?是选择与她永驻青春长久呢?还是与她不爱的那个他一起生活呢?女主们会如何选择呢?她是选择痛苦的放弃?还是选择跟随她的心呢?她并不知道,他爱她,爱她放弃了一切,爱她,放弃吸血,虽然他觉得放弃吸血会伤害他的身体,但他,只希望她能开心……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止学》中的80个做人智慧

    《止学》中的80个做人智慧

    对于《止学》,时人鲜闻,但搜一搜中国古代谋略书,赫然在列,细细读来又远胜他书。一般谋略书都是告诉人们要想成功应该去做什么,而《止学》却告诉人们要想成功应该不去做什么。所谓“止”就是在某种情况下,某个时候,停止做某事。当进则进,当止则止。当进则进,这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也是众人推崇的;而当止则止,就很少有人真能践行了,甚至为人所不齿。人们对“止”轻视无知,无限夸大“进”的作用,终将引发种种祸患。《止学》将传统文化中关于“止”的精髓集于寥寥千余言内,道出了“止”是“进”的必要补充和另一种形式,解决了人们究竟“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成败难题,极具实用价值,堪称一部奇书。
  • 醉神香

    醉神香

    茶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从中不仅能一窥中国文明的沧海桑田,也能一睹中国茶人的奇事趣闻。这个故事就从中国茶人的诡异经历讲起……
  • 烈火燃冰

    烈火燃冰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爱情可以轰轰烈烈,也可以细水长流;可以平平凡凡,也可以浪漫唯美。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就是一首绵绵别致的情诗。勾起多少美好的回忆。是放下了,释怀了,还是在心底久久地埋藏着。他日,往事的清风吹过,还是一片波澜,如影如幻,挥之不去。玉坚冰面对着烈火孜孜不倦的追求,坚冰心如小鹿撞,却总表现出淡淡的不在意。她已经有了男朋友,但是却发现自己对烈火慢慢地生出了好感。为了维护原先的感情,坚冰选择了逃避……究竟会是烈火融化了千年坚冰,还是坚冰熄灭了融融的烈火呢?他们最终是否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呢?或许,只有缘分能给我们答案。
  • 战意,审判

    战意,审判

    这部小说以枪神纪这款网游的审判模式为题材。本小说主要描述的是正义的特工们与对人类抱有敌意的审判者之间的战斗,审判者们出于某种目的而对人类进行残酷的血腥审判,而特工们则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制止审判者的无道行为。在这对决过程中,战斗者们产生了友情与爱情的羁绊,也留下了美好与痛苦的回忆。
  • 方圆做人成功做事

    方圆做人成功做事

    如果你渴望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成功的事业和辉煌的未来,那么就请你翻开此书吧。本书吸收了许多精彩的观点,又聚集了大量生动的案例,能助你走向积极的人生。它犹如一杯香茶,发出淡淡的清香,让你在阅读、品味过程中,不知不觉领略到做人与做事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