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4600000002

第2章

郑公子忽在王所,故陈侯请妻之。郑伯许之,乃成昏。—《左传隐公七年》

前715年,周桓王5年,郑庄公29年,

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于郑。陈鍼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鍼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

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左传隐公八年》

庄公怒周弗礼,与鲁易祊、许田。—《郑世家》

与鲁易祊,易许田。—《十二诸侯年表》

前714年,周桓王6年,郑庄公30年,

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公怒,绝宋使。秋,郑人以王命来告伐宋。

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乃可以逞。”从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戎师大奔。十一月甲寅,郑人大败戎师。—《左传隐公九年》

前713年,周桓王7年,郑庄公31年,

夏五月,羽父先会齐侯、郑伯伐宋。

六月戊申,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壬戌,公败宋师于菅。庚午,郑师入郜,辛未,归于我。庚辰,郑师入防;辛巳,归于我。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

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蔡人从之,伐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败。

九月戊寅,郑伯入宋。

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左传隐公十年》

前712年,周桓王8年,郑庄公32年,

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公孙阏与颖考叔争车,颖考叔挟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颖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

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有君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偪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寘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颖考叔者。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王取邬、刘、蔿、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陉、隤、怀。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已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冬十月,郑伯以虢师伐宋。壬戌,大败宋师,以报其入郑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前711年,周桓王9年,郑庄公33年,

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结祊成也。

冬,郑伯拜盟。—《左传桓公元年》

以壁加鲁易许田。—《十二诸侯年表》

前710年,周桓王10年,郑庄公34年,

〔宋〕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子于郑而立之,以亲郑。

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左传桓公二年》

前707年,周桓王13年,郑庄公37年,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

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顾之,必乱。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从之。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命二拒曰:“旝动而鼓。”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损,多矣。”

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左传桓公五年》

庄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陈、蔡、虢、卫伐郑。庄公与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王师大败。祝聸射中王臂。祝聸请从之,郑伯止之,曰:“犯长且难之,况敢陵天子乎?”乃止,夜令祭仲问王疾。—《郑世家》

伐周,伤王。—《十二诸侯年表》

前706年,周桓王14年,郑庄公38年,

北戎伐齐,齐侯使乞师于郑。郑大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于是,诸侯之大夫戌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后郑。郑忽以其有功也,怒,故有郎之师。

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君子曰:“善自为谋。”及其败戎师也,齐侯又请妻之,固辞。人问其故,大子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遂辞诸郑伯。—《左传桓公六年》

北戎伐齐,齐使求救,郑遣太子忽将兵救齐。齐釐公欲妻之,忽谢曰:“我小国,非齐敌也。”时祭仲与俱,劝使取之,曰:“君多内宠,太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所谓三公子者,太子忽,其弟突,次弟子亹也。—《郑世家》

太子忽救齐,齐将妻之。—《十二诸侯年表》

前705年,周桓王15年,郑庄公39年,

夏,盟、向求成于郑,既而背之。秋,郑人、齐人、卫人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左传桓公七年》

前702年,周桓王18年,郑庄公42年,

冬,齐、卫、郑战于郎,我有辞也。初,北戎病齐,诸侯救之。郑公子忽有功焉。齐人饩诸侯,使鲁次之。鲁以周班后郑。郑人怒,请师于齐。齐人以卫师助之,故不称侵伐。先书齐、卫,王爵也。—《左传桓公十年》

前701年,周桓王19年,郑庄公43年,

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夏五月,郑伯窹生卒。

秋七月,葬郑庄公。

九月,宋人执郑祭仲。突归于郑。郑忽出奔卫。—《春秋桓公十一年》

十一年春,齐、卫、郑、宋盟于恶曹。

郑昭公之败北戎也,齐人将妻之,昭公辞。祭仲曰:“必取之,君多内宠,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弗从。夏,郑庄公卒。初,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为公娶邓嫚,生昭公,故祭仲立之。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姞,生厉公。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故诱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厉公而求赂焉。祭仲与宋人盟,以厉公归而立之。秋九月丁亥,昭公奔卫。已亥,厉公立。—《左传桓公十一年》

郑庄公卒。初,祭仲甚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公使娶邓女,生太子忽,故祭仲立之,是为昭公。庄公又取于宋雍氏女,生厉公突。雍氏有宠于宋,宋庄公闻祭仲之立忽,乃使人诱召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突以求赂焉。祭仲许宋,与宋盟。以突归,立之。昭公忽闻祭仲以宋要立其弟突,九月(辛)[丁]亥,忽出奔卫。已亥,突至郑,立,是为厉公。—《郑世家》

前700年,周桓王20年,郑厉公元年

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

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春秋桓公十二年》

公欲平宋、郑。秋,公及宋公盟于句渎之丘。宋成未可知也,故又会于虚。冬,又会于龟。宋公辞平,故与郑伯盟于武父。遂帅师而伐,战焉,宋无信也。—《左传桓公十二年》

郑厉公突元年。—《十二诸侯年表》

前699年,周桓王21年,郑厉公2年,

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春秋桓公十三年》

宋多责赂于郑,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左传桓公十三年》

前698年,周桓王22年,郑厉公3年,

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郑伯使其弟语来盟。

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春秋桓公十四年》

夏,郑子人来寻盟,且修曹之会。

冬,宋人以诸侯伐郑,报宋之战也。焚渠门,入及大逵。伐东郊,取牛首。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左传桓公十四年》

诸侯伐我,报宋故。—《十二诸侯年表》

前697年,周桓王23年,郑厉公4年,

五月,郑伯突出奔蔡。

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

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袲,伐郑。—《春秋桓公十五年》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丘。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

夏,厉公出奔蔡。

六月乙亥,昭公入。

秋,郑伯因栎人杀檀伯,而遂居栎。

冬,会于袲,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左传桓公十五年》

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于市。厉公无奈祭仲何,怒纠曰:“谋及妇人,死固宜哉!”

夏,厉公出居边邑栎。祭仲迎昭公忽,六月乙亥,复入郑,即位。

秋,郑厉公突因栋人杀其大夫单伯,遂居之。诸侯闻厉公出奔,伐郑,弗克而去。宋颇予厉公兵,自守于栎,郑以故亦不伐栎。—《郑世家》

祭仲立忽,公出居栎。—《十二诸侯年表》

前696年,周庄王元年,郑昭公元年,

春正月,会于曹,谋伐郑也。

夏,伐郑。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以饮至之礼也。—《左传桓公十六年》

郑昭公忽元年,忽母邓女,祭仲取之。—《十二诸侯年表》

前695年,周庄王2年,郑昭公2年,

初,郑伯将以高渠弥为卿,昭公恶之,固谏不听。昭公立,惧其杀已也。辛卯,弑昭公而立公子亹。君子谓昭公知所恶矣。—《左传桓公十七年》

自昭公为太子时,父庄公欲以高渠弥为卿,太子忽恶之,庄公弗听,卒用渠弥为卿。及昭公即位,惧其杀已,冬十月,渠弥与昭公出猎,射杀昭公于野。祭仲与渠弥不敢入厉公,乃更立昭公弟子亹为君,是为子亹也,无谥号。—《郑世家》

渠弥杀昭公。—《十二诸侯年表》

前694年,周庄王3年,郑子亹元年,

秋,齐侯师于首止,子亹会之,高渠弥相。七月戊戌,齐人杀子亹而轘高渠弥,祭仲逆郑子于陈而立之。是行也,祭仲知之,故称疾不往。人曰:“祭仲以知免。”仲曰:“信之。”—《左传桓公十八年》

子亹元年七月,齐襄公会诸侯于首止,郑子亹往会,高渠弥相,从,祭仲称疾不行。所以然者,子亹自齐襄公为公子之时,尝会斗,相仇,及会诸侯,祭仲请子亹无行。子亹曰:“齐强,而厉公居栎,即不往,是率诸侯伐我,内厉公。我不如往,往何遽必辱,且又何至是!”卒行。于是祭仲恐齐并杀之,故称疾。子亹至,不谢齐侯,齐侯怒,遂伏甲兵而杀子亹。高渠弥亡归,归与祭仲谋,召子亹弟公子婴于陈而立之,是为郑子。—《郑世家》

郑子亹元年齐杀子亹,昭公弟。—《十二诸侯年表》

前693年,周庄王4年,郑子婴元年,

郑子婴元年,子亹之弟。—《十二诸侯年表》

前691年,周庄王6年,郑子婴3年,

冬,次于滑,将会郑伯谋纪故也。郑伯辞以难。—《左传庄公三年》

前686年,周庄王11年,郑子婴8年,

郑祭仲死。—《郑世家》

前680年,周厘王2年,郑子婴14年,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春秋庄公十四年》

郑厉公自栎侵郑,及大陵,获傅瑕。傅瑕曰:“苟舍我,吾请纳君。”与之盟而赦之。六月甲子,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而纳厉公。

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于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恶,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家有妖孽

    家有妖孽

    她网上购物不是第一次,可是碰到这马子离奇的事情还真的是头一遭。你说送个礼物就送个礼物吧,干嘛送人偶玩具?你说送人偶就送人偶吧,干嘛还整个活的?神马?妖怪!“你刚才亲了我一口,现在又把我看光了,你要对我负责。”“老婆我要跟你一起洗澡…老婆过来一起睡觉,老婆,亲亲。”“老婆,这是你可爱的亲爱的挚爱的老公给你做的爱心便当哦。”“老婆,这是你的男朋友吧?你好,我是她老公。”谁能告诉她,这到底是神马情况?她不要玩偶当她的老公啊!
  • 完美世界:神裔传说

    完美世界:神裔传说

    媚骨仙心:追梦追爱小狐狸——虽然她只不过是只狐狸,却爱上了天神的后裔。身份配不上又如何?族规不许又如何?他的身边有了别人又如何……这世界的规则由强者制定。她相信,当有一天她成为强者,所有的规则都将被打破重建,这世界充满意外……
  • 魔踪天下

    魔踪天下

    三界之内,归天庭统御。西方极乐,与我佛有缘。南蛮魔域,尽皆妖魔。我极尽嘶吼,仙是什么?佛是什么?环宇之内,生灵皆为妖。诸天之上,漫天尽是魔。魔有情魔亦恨凶残的本性,皆是无奈的诠释罢了。
  • 和谐做事

    和谐做事

    和谐经济,是经济过程人和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对称,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结构的合理有序,是老板之间、股东之间、出资者和管理人员之间、老板和员工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合作伙伴之间、团队成员之间、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双赢合作,是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之间、生产链的上一个环节和下一个环节之间的最佳组合。只有经济过程、企业内外各种关系协调有序、和谐运作,才能发挥经济主体的最佳功能。
  • 穿越之恶女来袭
  • 今生上青天

    今生上青天

    天才少年被遗弃,师父收留养育成人,师父却因为与魔门大战不知所踪,学成出山寻师。迷失的世界,上古战场,遗失的永恒国度一个个上古之谜让人心生向往,偶尔得到上古遗失神器,是有人刻意为之,还是天命……万世轮回从今起,王者回归争霸。
  • 军事三国

    军事三国

    以民国为背景的三国演义改写,以军事视角再现三国历史。
  • 闺蜜把男票还给我

    闺蜜把男票还给我

    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那么几个人存在着,他们是友是敌,是真是假,你永远不会知道。林然知道的是,年少时的她,曾有着一个爱的撕心裂肺的刘俊辰。林然知道的是,年少时的她,被一个叫‘闺蜜’的人抢去了她最爱的少年。你说,你会一直爱着我——刘俊辰你说,我们会是永远的姐妹——沐含你说,你最珍惜跟我一起的时光——夏子月你说,我是你最崇拜的人也是你最大的敌人——董秀七年时光里,友谊破灭了,他们相爱了。七年时光后,她终于从世界上消失了。
  • 独踏天下

    独踏天下

    莫名其妙回到十年前,开始又一次圣战之旅。不为称王称霸,只为逍遥天下。游戏人生,独踏天下。
  • 法律篇

    法律篇

    《法律篇》1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生平所著《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三部曲中最后一部力作,可以说它集中反映了晚年柏拉图对其生平思想轨迹的反思成果。无疑,通过研读《法律篇》,挖掘其中所涵摄隐寓的各种法律思想,对于理解古希腊法哲学的基础范畴与基本走向,对于正确评价柏拉图在西方法哲学史中的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