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71800000027

第27章

溈山和尚云。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尤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淨。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道別有法教渠修行趨向。溈山此語。非徹法源底者不能道。今稍有省覺。便謂一生參學事畢者。獨何歟。

去障

修行去障。亦有五等。喻如一人之身五重纏裹。最外鐵甲。次以皮裘。次以布袍。次以羅衫。又次貼肉極以輕綃。次第解之。輕綃俱去。方是本體赤歷自身也。行人外去粗障。去之又去。直至根本無明極微細障皆悉去盡。方是本體清淨法身也。

禪佛相爭

二僧遇諸途。一參禪。一念佛。參禪者。謂本來無佛。無可念者。佛之一字。吾不喜聞。念佛者。謂西方有佛。號阿彌陀。憶佛念佛。必定見佛。執有執無。爭論不已。有少年過而聽焉。曰。兩君所言皆徐六擔板耳。二僧叱曰。爾俗士也。安知佛法。少年曰。吾誠俗士。然以俗士為喻而知佛法也。吾梨園子也。於戲場中。或為君。或為臣。或為男。或為女。或為善人。或為惡人。而求其所謂君臣。男女。善惡者以為有。則實無。以為無。則實有。蓋有是即無而有。無是即有而無。有無俱非真。而我則湛然常住也。知我常住。何以爭為。二僧無對。

談宗

予未出家時。乍閱宗門語。便以情識摸擬與一座主書。左縱右橫。座主憚焉。出家數年後。重會座主於一宿菴。勞問間。見予專志淨土。語不及宗。矍然曰。子向日見地超卓。今反卑近。何也。予笑曰。諺有之初生牛犢不畏虎。識法者懼。君知之乎。座主不答。

名利

榮名厚利。世所同競。而昔賢謂。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此却之不可免一語最極玄妙。處世者當深信熟玩。蓋求不可得。人或知之。却不可免。誰知之者。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求為。又求之未得。不勝其慍。及其得之。不勝其喜。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喜為。又己得則喜。他人得之則忌。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忌為。庶幾達宿緣之自致。了萬劫之如空。而成敗利鈍。興味蕭然矣。故知此語玄妙。

神通

神通大約有三。一報得。一修得。一證得。報得者。福業自致。如諸天皆能徹視徹聽。及鬼亦有通是也。修得者。習學而成。如提婆達多學神通於阿難尊者是也。證得者。專心學道。無心學通。道具而通自具。但遲速不同耳。如古今諸祖。諸善知識是也。較而論之。得道不患無通。得通未必有道。先德有言。神通妙用不如闍黎。佛法還須老僧。意有在矣。試為喻之。世間官人所有爵祿。冠服。府署。儀衛等。若神通。然而亦有三種。其報得者如功勳。蔭襲自然而有者也。其修得者。人力夤緣。古人所惡不由其道者是也。其證得者。道明德立而位自隨之。仲尼云。學也祿在其中矣是也。是三者勝劣可知也。

大豪貴人

世間大豪貴人。多從修行中來。然有三等。其一。持戒修福而般若正智念念不忘。則來生雖處高位。五欲具足。而心則時時在道。真所謂有髮僧也。其二。持戒修福而般若之念稍疏。則來生遊戲法門而已。其三。持戒修福而於般若邈不繫念。則來生為順境所迷。背善從惡。甚而謗佛毀法滅僧者有矣。鞠其因地。則均之修行人耳。而差別如是。來生更來生。其差別又何如也。寒心哉。

世界

憶昔童子時。戲與諸童子相問難。謂。天地盡處當作何狀。將空。然皆太虗歟。則此空者又何所止。將結實如垣壁歟。則此實者又何所止。諸童子無以應。笑而罷。而予則隱隱礙於胸中也。彼山海經。所謂東西相去二億里。南北相去一億五萬里。祇據一方。誠管窺而已。後閱內典。至虗空不可盡。世界不可盡。意始大豁。以為非佛不能道。嗟乎此未易言也。

心不在內

楞嚴徵心。謂心不在內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則亦可云在內。此意微妙。未易與不知者道。世書曰。心藏神。神即妄想別名。其所稱心。則肉團之謂耳。有義學輩聞予言。搖首不信。今請以事明之。人熟寐。戲以物壓其心。則魘。或自手誤掩其心。亦魘。又戲畫睡人面。有至魘死者。此在內之明徵也。義學曰。如是則真妄成二物矣。曰。子徒知真妄不二。不知真妄一而常二。二而常一也。不觀水與冰乎。水冰不二。孰不知之。而水既成冰。水流動而無定方。冰凝實而有常所。真無方。妄有所。亦猶是也。從真起妄。妄外無真。由水結冰。冰外無水。故其體常一而用常二也。義學曰。此子臆見。終違楞嚴。有據則可。曰。有據。據在楞嚴。諸君自不察耳。經云。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雖在色身之內。不妨體徧十方。正徧十方之時。不妨現在身內。此意妄想破盡者。方能證之。吾與子尚在妄想中。葛藤且止。

出谷喻

詩咏鳥謂出自幽谷。遷於喬木。蓋別是非。慎取舍之論。昔德山作青龍鈔。初以為三祇鍊修。乃得成佛。而南方魔子謂一悟了畢。吾當往滅其種。以報佛恩。當是時。是一片真實好心。耿耿於懷。特不自知其所見之謬耳。及夫受指教於婆子。親見龍潭。而積歲所寶所重。棄之如腐草。故能終成大器。震耀末法也。向使封滯臆見。我慢自賢。喻如窶人珍祕燕石。反謗賈胡。謂嫉己寶。雖有百婆子。千龍潭。其將若之何。

丸餅誑兒

憶在家時。一兒晚索湯餅。時市門已掩。家人無以應。丸米粉與之。啼不顧。其母恚甚。予曰。易事耳。取米丸匾之。兒入手。啞然而笑。時謂兒易誑若此。因知今人輕淨土。重禪宗者似焉。語以丸湯餅之淨土則啼。易以匾米丸之禪宗則笑。此真與兒童之見何異。嗟夫。

好名

人知好利之害。而不知好名之為害尤甚。所以不知者。利之害。麤而易見。名之害。細而難知也。故稍知自好者。便能輕利。至於名。非大賢大智不能免也。思立名。則故為詭異之行。思保名。則曲為遮掩之計。終身役役於名之不暇。而暇治身心乎。昔一老宿言。舉世無有不好名者。因發長歎。坐中一人作而曰。誠如尊諭。不好名者。惟公一人而已。老宿欣然大悅解頤。不知己為所賣矣。名關之難破。如是哉。

看忙

世有家業已辦者。於歲盡之日。安坐而觀貧人之役役於衣食也。名曰看忙。世有科名已辦者。於大比之日。安坐而觀士人之役役於進取也。亦名曰看忙。獨不曰世有惑破智成。所作已辦者。安坐而觀六道眾生之役役於輪迴生死也。非所謂看忙乎。吁。舉世在忙中。誰為看忙者。古人云。老僧自有安閒法。此安閒法。可易言哉。雖然。世人以閒看忙。有矜己心。無憐彼心。菩薩看忙。起大慈悲心。普覺羣迷。冀彼同得解脫。則二心迥異。所以為凡聖小大之別。

無義味語

宗門答話有所謂無義味語者。不可以道理會。不可以思惟通故也。後人以思惟心強說道理。則愈說愈遠。豈惟謬說。直饒說得極是。亦只如鸚鵡學人語而已。圓悟老人曰。汝但情識意解。一切妄想都盡。自然於這裏會去。此先德已驗之方。斷非虗語。吾輩所當深信而力行者也。

得悟人正宜往生淨土

或問。某甲向修淨土。有禪者曰。但悟自佛即己。何必外求他佛而願往生。此意如何。予謂此實最上開示。但執之亦能有誤。請以喻明。假使有人穎悟同於顏子。而百里千里之外。有聖如夫子者。倡道於其間。七十子。三千賢。相與周旋焉。汝聞其名。往而見之。未必不更有長處。而自恃穎悟。拒不覲謁。可乎。雖然得悟。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在。何者。天如有言。汝但未悟。若悟。則汝淨土之生。萬牛不能挽矣。深矣哉言乎。

親師

古人心地未通。不遠千里求師訪道。既得真師。於是抝折柱杖。高掛鉢囊。久久親近。太上則阿難一生侍佛。嗣後歷代諸賢。其久參知識者。未易悉舉。只如慈明老人下二尊宿。一則楊岐輔佐終世。一則清素執侍一十三年。是以晨咨暮炙。浹耳洽心。終得其道。以成大器。而予出家時晚。又色力羸弱。氣不助志。先師為度出家。便相別去。方外行脚。所到之處。或阻機會。或罹病緣。皆乍住而已。遂至今日。白首無知。抱愚守拙。嗟乎。予不能於杏壇泗水濟濟多士中作將命童子。而乃於三家村裏充教讀師。可勝歎哉。

千僧無一衲子

龍興靖公受知於雪峰大師。峰記靖云。汝他日住持。座下千僧。無一衲子。後靖應錢王之請。住持龍興。果眾千餘。皆三藏誦習之徒而已。一如峰記。昔馬大師得人之多。其成大器者至八十八人。靖去馬師。年不甚遠。而衲子之難得。乃千中罕見其一。況今時乎。人間無十善則天類衰。僧中無衲子則佛種斷。近且不知衲子之謂何也。法道伶仃。如綫欲絕。悲夫。

生日

世人生日。設宴會。張音樂。繪圖畫。競辭賦。以之為樂。唐文皇獨不為。可謂超越常情矣。或曰。是日也不為樂。而誦經禮懺。修諸福事。則何如。曰。誠善矣。欲報父母劬勞生育之恩。及滅己躬平生所作之業。於此宜盡心焉。然末也。非本也。先德有言。父母未生前。誰是汝本來面目。是日也。有能不為樂而正念觀察未生前之面目者乎。若於此廓爾洞明。則不但報此身之父母。而累劫之親恩無不報。不但滅現生之業。而多生之夙障罔弗滅矣。罷人世之樂。得涅槃之樂。孝矣哉。若人乎。偉矣哉。若人乎。

年少閉關

閉關之說。古未有也。後世乃有之。所以養道。非所以造道也。且夫已發菩提大心者。猶尚航海梯山。冒風霜於百郡。不契隨他一語者。方且挑包頂笠。踏雲水於千山。八旬行脚。老更驅馳。九上三登。不厭勤苦。爾何人斯。安坐一室。人來參我。我弗求人耶。昔高峰坐死關於張公洞。依岩架屋。懸處虗空。如鳥在巢。人罕覯之者。然大悟以後事耳。如其圖安逸而緘封自便。則斷乎不可。

僧畜僮僕

僧有畜僮僕供使令者。夫出家人。有弟子可服役。奚以僮僕為。或曰。弟子為求道而來。非執役人也。噫。夫子之適國也。一則曰冉有僕。一則曰樊遲御。淵明之赴友人召也。一門生。二子舁其籃輿。後世圖而繪之。以為高致。今出家為僧。乃寵愛其弟子如富貴家兒。而另以錢買僮僕。供爨負薪。張傘執刺。末法之弊。一至是乎。

時光不可空過

世人耽著處。不捨晝夜。曰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耽賞玩也。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耽麯[薜/米]也。野客吟殘半夜燈。耽詩賦也。長夏惟消一局棋。耽博奕也。古有明訓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今出家兒耽麯[薜/米]者固少。而前後三事或未免焉。將好光陰驀然空過。豈不大可惜哉。

一蹉百蹉

古云。今生若不修。一蹉是百蹉。一之至百。何蹉之多直至於是。經言。離惡道得人身難。得人生逢佛法難。然而逢念佛法門信受。為尤難也。如經所言。蟻子自七佛以來未脫蟻身。安知何日得人身。又何日逢佛法。又何日逢念佛法門而信受也。何止百蹉。蓋千蹉萬蹉而無窮也。傷哉。

修福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有專執前之二句者。終日營營惟勤募化。曰吾造佛也。吾建殿也。吾齋僧也。此雖悉是萬行之門。而有二說。一則因果不可不分明。二則己事不可不先辦。或曰。果如子言。則佛像湮沒。誰其整之。塔寺崩頺。誰其立之。僧餓於道路而不得食。誰其濟之。人人惟辦己事。而三寶荒蕪矣。曰。不然。但患一體三寶荒蕪耳。世間三寶。自佛法入中國以來。造佛。建殿。齋僧者。時時不休。處處相望。何煩子之私憂而過計也。吾獨慨夫僧之營事者。其瞞因昧果。不懼罪福。剋減常住。藏匿信施者。無論矣。即守分僧而未諳律學。但知我不私用入已則已。遂乃移東就西。將甲補乙。或那還急債。或餽送俗家。不知磚錢買瓦。僧糧作堂。枉受辛勤。翻成惡報。是則天堂未就。地獄先成。所謂無功而有禍者也。中峰大師訓眾曰。一心為本。萬行可以。次之。則所謂己事先辦者也。己事辦而作福事。則所作自然當可矣。至哉言乎。為僧者。當銘之肺腑可也。

大鑑大通

大鑑能禪師。世稱南宗。大通秀禪師。世稱北宗。然黃梅衣鉢不付時時勤拂拭之大通。而獨付本來無一物之大鑑。何宗鏡錄謂大鑑止具一隻眼。大通則雙眼圓明。信如是。何以不得衣鉢。夫曹溪親接黃梅。遠承達摩。又遠之承迦葉。又遠之承釋迦。乃永明傳道於天台韶國師而為此說者。何也。抑隨時救弊之說也。昔人言晉宋以來。競以禪觀相高。而不復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故初祖西來。至永明時。又或以為一悟即了。故宗鏡及萬善同歸等書。力贊修持。則似乎南宗專於頓悟。而北宗頓悟漸修。智行雙備。故有隻眼雙眼之喻。萬松老人獨奮筆曰。此一隻眼。是之謂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也。是之謂把定乾坤眼也。是之謂頂門金剛眼也。倘新學輩諸淺見者。執宗鏡所云。作實法會。則大鑑止是空諦。而大通方始是中道第一義諦。可乎。或曰。曹溪六代傳衣。舉世靡不知之。而當是時。何為惟見兩京法主。二帝門師。北宗大著於天下。而不及曹溪者。又何也。曰。曹溪既承印記。祕其衣鉢。為獵人守網。潛光匿彩。至於一十八年。大通之道盛行。曹溪之名未顯也。迨風旛之對。而後道播萬世矣。曹溪潛龍深淵。不自炫耀。大通見龍在田。不自滿盈。其言曰。彼親傳吾師衣鉢者也。蓋善知識之相與。以有成也如是。

詩偈

勸修四料簡

作福不念佛。福盡還沈淪。念佛不作福。入道多苦辛。無福不念佛。地獄鬼畜羣。念佛兼作福。後證兩足尊。

示廣位

病從身生。身從業生。不造諸業。禍消福增。娑婆念佛。極樂標名。一心不亂。上品位登。

因性靈示眾

同类推荐
  • 佛说咒小儿经

    佛说咒小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翰林记

    翰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蕅益三颂

    蕅益三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门定制

    道门定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要篇

    玄要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契约星主

    契约星主

    契约的星空,无尽的深渊,在那片大陆上,各族纷纷崛起,疯狂的战争和掠夺,在这充满血腥和杀戮的深渊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 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

    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绪论、健康与疾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护理学相关理论、护理学理论、护士与患者、评判性思维、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护理与法律、循证护理。
  • 读史有学问全集

    读史有学问全集

    本书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历史进行了解读:一、认识智者用智的学问;二、探求用权与治事的学问;三、研究创新求治的学问;四、考察帝王统驭的学问;五、反思进退方圆的学问;六、看待书生之勇与武夫之智的学问。
  • 我的虚无界

    我的虚无界

    虚似位面世界由亿万生灵意念、信仰之力形成的伪位面世界,比如地球人类的游戏、小说、电影等等..作为千千万万白领群中的一员陈涛一直是一个胸有大志的有为青年在某场合之下等到了一颗由地球核心形成能穿越一个个世界的‘虚界’之后表示某个人的闷骚人生开始!前期风起穿越、云涌都市,中后期宇宙星河,默默耕耘小作品..如有不满意之处请各位书友谅解!
  • 园中的月季

    园中的月季

    朱丽在自家花园的池中被发现,一颗小月季花树浮在水面...
  • 隋唐罗成传

    隋唐罗成传

    游走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他的出现给多少人带来了一生中都无法忘怀的记忆。他的亮银神枪、他的白衣白甲、他的追风白马、他的如玉容颜,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的片段渐渐的拼凑出了一个完整但又模糊的他。在有的人眼中,他是生来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翩翩世家公子;在有的人眼中,他是战场上的罗刹,银枪所到之处所有鲜活的生灵瞬间封喉;在有的人眼中,他是面若冠玉,内心阴险毒辣,为了一己之私什么都可以出卖小人;在有的人眼中,他是一个因一纸绝婚书竟然差点哭昏过去的痴情种。这么多的他,到底那一个才是真正的他?
  • 绝色神尊

    绝色神尊

    她是二十一世纪黑蛇杀手组织的老大,让所有黑道上闻风丧胆的杀手——魅蛇,同样是也是全国有名的神医,神秘的神医和嗜血的杀手,这两种身份,对别人来说是多么的矛盾,但是,在她这里却很自然,即杀人,也救人。却在一次救人的时候被自己的最得力属下,从背后下了黑手得此陨落。她是雪国,三大世家之一,宫家的嫡女,却也是人人欺辱,整个大陆熟知的废物,宫妃旭言,而她却被亲妹妹带领的家族子弟活活打死。一代杀手来到异世,当那双冷眸睁开之时,也就是宫家之人受罚之时。
  • 皇之罪

    皇之罪

    一场致命病毒之后,两位科学家有了惊天的发现,他们发明的八枚奇异的戒指流落世间!一场可怕的噩梦正向人类袭来,有着戒指奇异能力的异能者接连出现,可是一张阴谋的大网正在展开!
  • 恨爱:花心总裁的拜金妻

    恨爱:花心总裁的拜金妻

    他是有名有钱的花心少,花名昭彰顾若凝淡然的陪着他笑,优雅的送了块三文鱼,放在嘴里嚼嚼,“在法国的时候,没觉得钱的重要性,既然孔少的钱多,而我就当日行一善咯。”够爽!够直接。就怕你不爱钱“我喜欢爱钱的女人。”他的笑,寒冽刺骨,既然爱钱,就绝不配得到他的爱,他也会在最终让这些爱钱的女人,为钱痛苦。顾若凝笑得更魅,她想说‘你会后悔的’可相处之下,彼此身上的光点,深吸着彼此,她怕自己再陷入爱情的泥沼,宁愿爱钱,宁愿逃跑,也不愿接受他,可是还是轻易的陷进他的怀里……真心交托之后,才发现他曾经是姐姐的男朋友,姐姐的死,竟然跟他有关系……******************本文源自潇湘首发《赖上契约新娘》借此望亲亲路过此地时,也去多多支持一下果子的《邪魅总裁的一吻恋人》嘿嘿……
  •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公司免疫系统,提升企业价值》适合企业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以及相关研究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