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4100000072

第72章 三公子出兵伐楚太湖亭专诸行刺

且说周景王四年九月庚申,楚平王病将危,召群臣囊瓦等人宫,嘱曰:“伍员在吴,终为楚患,子西年长,吾欲立其为后,又在庶子之列,米珍虽幼,位在嫡嗣,吾死之后,公等尽心辅佐,治国防吴,吾死无恨!”言讫而殂。群臣欲奉米珍即位,令尹子常曰:“国有外患,不可立幼君,以误大政,子西虽在庶列,其长且贤,必立子西,方能定国!”群臣然之,欲奉子西嗣位。子西辞曰:“先王遗训,教立米珍,吾焉敢违命而争大位乎?”群臣遂奉米珍即位,是为昭王。昭王嗣位,封子西为左令尹,昭王年幼,朝廷政柄,皆费无忌所出,国人扰攘不服。

早有人报于伍员,员闻平王已死,放声大哭,终日不止。

姬光劝曰:“平王无道,杀尔父兄,此固不共戴天之仇!今闻其死,何为终日悲哭!”员曰:“吾哭非楚王也,特哭楚平王与我父兄之仇,吾不能枭彼之头,以雪吾恨,使得安枕而死,吾所以哭也!”姬光亦为嗟叹。子胥自恨不能报平王之仇,一夜无眠。次日,心生一计,谓姬光曰:“专诸所谓去鸿鹄之翼者,正是时也。时不可失,倘公子能乘此时,以除王僚,则吾之仇,不日可报矣!”姬光问其何故?员曰:“公子可奏王僚,乘楚有丧乱之故,出兵征伐,与楚争伯,倘王僚问谁可为元帅,将兵南伐,公子即保掩余、烛庸足可为帅,令公子庆忌往卫求援,此一纲而除三翌,王僚之死即且在目下矣!”姬光又问曰:“三翌虽去,然叔父季札在朝,见吾行此篡位之事,能我容乎?”员曰:“何不乘此机会,令札出使列国,以观诸侯之衅,待其使远既归,我位已定,能再议废立乎?”

姬光大喜,以子胥之言为是。不日,入朝奏王僚曰:“臣闻楚王已丧,嗣于幼弱,政令皆费无忌而出,大王乘此机会,举兵南伐,则霸势在吴国,列国诸侯谁敢不赍垂吊而来朝乎?”

王僚曰:“此谋极好,争奈国无良将,谁可率兵南伐?”光曰:“胜战克敌,莫非父子之兵!今公子掩余、烛庸,青年骁勇,若命其为帅,统兵南伐;王子庆忌果敢能言,可令往卫求助季札贤而有智,可令历聘中国,以观诸侯之衅,如此一举,所在皆是骨肉,则虽铁统荆襄,打破何难?”王僚大喜,遂命掩余为元帅,烛庸为先锋,大率精兵十二万南征,遣公子庆忌往卫求援,又诏季札历聘诸侯,四人各奉诏而行。

掩余即日发兵,望楚而行,至潜邑,潜邑大夫坚守不出,即遣人入楚告急。时,楚国君幼臣谗,闻吴兵攻潜,朝中扰攘不定,令尹子西曰:“吴人乘我丧乱,发兵南伐,若不出兵迎敌,必然见怯。依臣之见,速令偏将军伯郤宛率兵一万救潜,又令囊瓦引一万水军,从内抄出潜之东南,水陆并进,使吴兵倒戈来降。”昭王大喜,遂依于西之计,调令二将,各从水陆交战救潜。郤宛大兵杀奔潜邑。时掩余攻急,闻楚救兵已至,排开阵势,与楚兵交战,吴兵大败,掩余、烛庸共商议曰:“楚之救兵甚锐,焉能攻破潜邑?”烛庸曰:“吾观潜城,路过汭河,亦甚易攻,兄引本部攻打城池,敌住楚兵,我引本部兵以战船攻破西门,然后可人。”掩余然之。令烛庸引水军攻潜西门,自引本部兵攻城。又一面与郤宛交战,相持数日,两下各无胜负。忽一日,西门城下喊声大振,掩余自喜,以为烛庸攻破城门,正欲出兵,接应哨马回告曰:“不料楚将囊瓦引三百战船,从泊河抄至,尽焚我之战船,所以杀败而回。”掩余大惊,正议间,楚兵大喊,哨马报囊瓦困住水路,郤宛困住旱路。于是,掩余之兵不能进退,坚守一隅,与弟烛庸分兵作为两寨,以成犄角之势,然后遣人入吴求救。

当时,吴国诸将,各引兵出外,朝政皆决于姬光。及掩余求救表至,姬光接住不奏,乃告子胥曰:“王僚死日近矣!”

子胥问其何故?光以掩余求救表示子胥。子胥曰:“时不有待也!”急召专诸设计,光与子胥径投专诸家,告以及时行刺之事。专诸辞曰:“时可为,但有老母在堂,焉敢以死相许?”

光曰:“前议定你母即我母也!君何虑焉?”诸曰:“为人子者,父母在远方不敢游,况敢以身许人耶?实不敢奉命!”子胥再三劝之,专诸不从。其母闻堂外吵闹,出问其故?诸以光事告知。其母谕诸曰:“吾闻忠孝不同,君亲无二,汝既诺公子之忠,焉能尽吾之孝,汝宜速行,不必虑我。”言罢,遂入内自缢而尽。少顷,家人报知,专诸痛哭几绝,子胥、姬光亦为悲伤。既而专诸收葬其母,与妻子诀别,同二人归吴。后人有诗曰:虽曰君亲分二道,由来忠孝两分明,贤哉诸母能知义,一死竟成厥子名。

专诸至吴,曰:“吾闻王僚出入,着唐猊甲三重,虽有利器,不能行刺!”姬光沉思曰:“往岁吴人干将者进吾一剑,长只三寸,原是欧冶先生所铸,号曰《鱼肠剑》,能斩金截铁,吾每试之极利,倘以此剑无有不克!”世传赵人欧冶子,铸神剑五口,献于吴王阖闾。一曰燕郢,二曰鱼肠,三日湛卢,吴王受之。吴人干将者,其妻名莫耶,夫妻皆能铸剑。干将求吴山之铜,妆六合之金,用童男童女祷于炉中,铸得阴阳神剑二口。阳曰干将,阴曰莫耶,匿其阳而献其阴与吴王。吴王试之,未知是否。专诸请剑观之,姬光遂取出试斩金,如割腐草,专诸拜贺曰:“此天助公子成事也!”光大喜,相与议定。

次日入朝奏曰:“臣酿春酒初熟,请王来日于太湖亭上,宴炙鱼脍。”王僚许诺。光归即令子胥伏甲士五百于暗室,命专诸诈为膳宰。次日,姬光铺张已毕,请僚赴宴。王僚身有唐猊铠甲,带五百校刀手,往至太湖亭畔。姬光延入,将酒进献,王僚曰:“吾今日心甚不安,但公子盛意,勉强而赴,万能依我行移,则尽量而饮。”光忙进曰:“湖下往来,楚客甚多,大王慎之,极称吾意。”于是,王僚便前后左右,各列剑士,进食者两剑挟一士,进酌者三剑跟一人,护卫甚密。

饮至日中,姬光不能就计,乃诈为足疾,入于侧室,令专诸行剑,乃因进食炙鱼,藏短剑于鱼腹中,跪捧而进,剑夹之甚密。王僚见诸生得异常,叱曰:“汝何人也?不得近席!”

诸曰:“臣乃膳夫,来进炙鱼也!”王僚令剑士接炙以进,不许诸近侧。诸曰:“炙鱼非膳夫亲剖则味不出,大王如疑臣,先请搜捡!”王僚然之。令剑士搜之,并无寸铁。遂跪进炙鱼,王僚视之,曰:“此何鱼也?”诸曰:“此即松江之鱼,其味甚美!”王僚令诸当席剖鱼,专诸卖了一个手段,抽出短剑,投于王僚心胸,刺透唐猊甲,王僚中剑而死。众剑士将专诸砍为肉酱,后人有诗云:姬光深计欲图吴,急令王僚嗜灸鱼,设使当时从母谏,岂劳千乘伴专诸。

又一首赞专诸曰:专诸勇力冠群英,孝振乡里义且深,一死当时曾许国,大湖亭上竟成名。

力士既杀专诸,又追入侧室,欲斩姬光。子胥慌忙杀出,斩却剑士数十人,即奉姬光入朝,晓谕群臣,即奉姬光嗣位,是为吴王阖庐。封专诸之子专毅为下军大夫,封子胥为上大夫,其余文武各加一级。

当时,季扎出聘而归,姬光闻知大惊,急出朝迎入,告以王僚之事,欲奉季札为王。札辞之,遂行人臣之礼。吴王欲遣兵出救掩余,子胥曰:“可遣大将于江口,待其穷归,一救而擒,可除后患。”王然之,遂令专毅率兵屯于江口,以候扑捉掩余、烛庸。不知掩余、烛庸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袖手天下:腹黑大小姐

    袖手天下:腹黑大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顶尖的雇佣兵,似乎,开锁取物的手法更加娴熟啊;她,是将军府娇蛮横纵却无半点修炼天赋的大小姐。当有一天,嚣张跋扈的废物睁开双眸……谁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是将军府貌美大小姐,却惨遭退婚。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身体原主竟是因被退婚一时接受不了而自刎。不过,还好,起码这原主家世好。但是!树大招风啊,还有人想害她,眯起美眸,看谁阴死谁。自此,将军府少了一个娇蛮废物,世间多了一个绝世天才!一袭红衣,袖手天下,比谁更嚣张!
  • 狂傲蛇王嚣张妃

    狂傲蛇王嚣张妃

    一朝穿越林浅竟成为一条青蛇,秉承着打响名号开连锁青楼的‘美好愿望’,捉到了令人艳羡的紫金环蛇入酒,谁曾想捉到的竟是蛇王潇焕……妄图蒙混过关又视财如命的小菜蛇,要如何躲过阴晴不定睚眦必报的蛇王呢?
  • 遮天恒古

    遮天恒古

    问鼎末期,纪元之劫,天地浩荡,人族天骄与太古神子并起,征战帝路!天道喋血,皇兵震天撼地!少年自神秘华夏皇朝而来,与天骄并起,战帝路!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仙剑无泪

    仙剑无泪

    所有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不管这幸福对旁人多么残酷……当多年过去,苦涩的初恋已成为尘封往事,当他已不再是质朴少年。她永远不会知道,那一眼是怎样的风情。
  • 血蔷薇恋人

    血蔷薇恋人

    欢迎加入诺蓓兒粉丝群:535812638她本是叶氏集团的千金,一夕之间失去她所拥有的一切,除了还有生命还可以挥霍,她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什么可以由她自己抉择。悄然走进她生命里的四个人,能否在她生命的最低谷给予她希望?事情的开始便隐藏着一场惊天的阴谋,到底谁又会是这场阴谋最后的赢家?
  • 战神养殖场

    战神养殖场

    一枚六纹星,开启了他的战神模式,推倒MM,狂虐权势,摧枯拉朽,攻无不克。
  • 浮生萦云

    浮生萦云

    莫名的死了不说居然还穿越了★★★★宫斗宅斗★★★★腹黑小姐嚣张跋扈高冷王爷口蜜腹刀逗比爆笑故事层出不穷??!!
  • 神罪:命运之子

    神罪:命运之子

    在古老而神秘的原大陆,有一处被称为荒芜之地的地方。据说那是一处被诅咒的地方。就算被称之为冒险家和征服者的哈里兰一族也对这个地方敬而远之。就连人们谈论起他都显得小心翼翼,讳莫如深。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此时,却出现了一个稍显瘦而又稚嫩的身影!
  • 江湖斗:邪厉王爷的专情妃

    江湖斗:邪厉王爷的专情妃

    不喜欢暧昧,专一,喜欢就是喜欢,在游历的同时经营自己的爱情。信奉吃好,玩好,睡好,感情更要处理好的女子的不平凡际遇。齐忻只是希望可以和殷挚一心一意地谈场恋爱,套个人和自己携手一生。可是,为什么她不惹麻烦,麻烦要找她呢?难道真是应验了穿越定律?江湖,宫廷,职场,她都不喜欢,可是却不得不面对。
  • 极品昏君

    极品昏君

    昏君难当!明主更伤!每天看着朝下大臣阿谀奉承,武官时时要自己练功健体,文官天天监督批奏折,皇后夜夜要笙箫!枉我作为大圣王朝龙之天子,却被这群前朝人控制与手掌之间,陈梦生心中对自由的渴望如日中天,直到一日,他遇到一人,一切都将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