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2500000134

第134章

初,机在周,与族人文城公昂俱历显要。及此,机、昂并为外职,杨素时为纳言,方用事,因上赐宴,素戏机曰:“二柳俱摧,孤杨独耸。”坐者欢笑,机竟无言。未几,还州。前后作牧,俱称宽惠。后数年,以疾征还京师,卒于家,时年五十六。赠大将军、青州刺史,谥曰简。子述嗣。

柳述,字业隆,性明敏,有干略,颇涉文艺。少以父廕,为太子亲卫。后以尚主之故,拜开府仪同三司、内史侍郎。上于诸婿中,特所宠敬。岁馀,判兵部尚书事。丁父艰去职。未几,起摄给事黄门侍郎事,袭爵建安郡公。仁寿中,判吏部尚书事。述虽职务修理,为当时所称,然不达大体,暴于驭下,又怙宠骄豪,无所降屈。杨素时称贵幸,朝臣莫不詟惮,述每陵侮之,数于上前面折素短。判事有不合素意,素或令述改之,辄谓将命者曰:“语仆射,道尚书不肯。”素由是衔之。俄而杨素亦被疏忌,不知省务。述任寄逾重,拜兵部尚书,参掌机密。述自以无功可纪,过叨匪服,抗表陈让。上许之,令摄兵部尚书事。上于仁寿宫寝疾,述与杨素、黄门侍郎元岩等侍疾宫中。时皇太子无礼于陈贵人,上知而大怒,因令述召房陵王。述与元岩出外作敕书,杨素闻之,与皇太子协谋,便矫诏执述、岩二人,持以属吏。及炀帝嗣位,述竟坐除名,与公主离绝。徙述于龙川郡。公主请与述同徙,帝不听,事见《列女传》。述在龙川数年,复徙宁越,遇瘴疠而死,时年三十九。

旦字匡德,工骑射,颇涉书籍。起家周左侍上士,累迁兵部下大夫。顷之,益州总管王谦起逆,拜为行军长史,从梁睿讨平之,以功授仪同三司。开皇元年,加授开府,封新城县男,迁授掌设骠骑。历罗、淅、鲁三州刺史,并有能名。大业初,拜龙川太守。民居山洞,好相攻击,旦为开设学校,大变其风。帝闻而善之,下诏褒美。四年,征为太常少卿,摄判黄门侍郎事。卒官,年六十一。子燮,官至河内掾。

肃字匡仁,少聪敏,闲于占对。起家周齐王文学。武帝见而异之,召拜宣纳上士。高祖作相,引为宾曹参军。开皇初,授太子洗马。陈使谢泉来聘,以才学见称,诏肃宴接,时论称其华辩。转太子内舍人,迁太子仆。太子废,坐除名为民。大业中,帝与段达语及庶人罪恶之状,达云:“柳肃在宫,大见疏斥。”帝问其故,答曰:“学士刘臻,尝进章仇太翼于宫中,为巫蛊事。肃知而谏曰:‘殿下帝之冢子,位当储贰,诫在不孝,无患见疑。刘臻书生,鼓摇脣舌,适足以相诳误,愿殿下勿纳之。’庶人不怿,他日谓臻曰:‘汝何故漏泄,使柳肃知之,令面折我?’自是后言皆不用。”帝曰:“肃横除名,非其罪也。”召守礼部侍郎,转工部侍郎,大见亲任。每行幸辽东,常委之于涿郡留守。十一年卒,时年六十二。

雄亮字信诚。父桧,仕周华阳太守。遇黄众宝作乱,攻陷华阳,桧为贼所害。雄亮时年十四,哀毁过礼,阴有复仇之志。武帝时,众宝率其所部归于长安,帝待之甚厚。雄亮手斩众宝于城中,请罪阙下,帝特原之。寻治梁州总管记室,迁湖城令,累迁内史中大夫,赐爵汝阳县子。司马消难作乱江北,高祖令雄亮聘于陈,以结邻好。及还,会高祖受禅,拜尚书考功侍郎,寻迁给事黄门侍郎。尚书省凡有奏事,雄亮多所驳正,深为公卿所惮。俄以本官检校太子左庶子,进爵为伯。秦王俊之镇陇右也,出为秦州总管府司马,领山南道行台左丞,卒官,时年五十一。有子赞。

謇之字公正。父蔡年,周顺州刺史。謇之身长七尺五寸,仪容甚伟,风神爽亮,进止可观。为童兒时,周齐王宪尝遇謇之于途,异而与语,大奇之。因奏入国子,以明经擢第,拜宗师中士,寻转守庙下士。武帝尝有事太庙,謇之读祝文,音韵清雅,观者属目。帝善之,擢为宣纳上士。及高祖作相,引为田曹参军,仍谘典签事。开皇初,拜通事舍人,寻迁内史舍人,历兵部、司勋二曹侍郎。朝廷以謇之有雅望,善谈谑,又饮酒至石不乱,由是每梁、陈使至,辄令謇之接对。后迁光禄少卿。出入十馀年,每参掌敷奏。会吐谷浑来降,朝廷以宗女光化公主妻之,以謇之兼散骑常侍,送公主于西域。俄而突厥启民可汗求结和亲,复令謇之送义成公主于突厥。謇之前后奉使,得二国所赠马千馀匹,杂物称是,皆散之宗族,家无馀财。仁寿中,出为肃州刺史,寻转息州刺史,俱有惠政。后二岁,以母忧去职。炀帝践阼,复拜光禄少卿。大业初,启民可汗自以内附,遂畜牧于定襄、马邑间,帝使謇之谕令出塞。及还,奏事称旨,拜黄门侍郎。时元德太子初薨,朝野注望,皆以齐王当立。帝方重王府之选,大业三年,车驾还京师,拜为齐王长史。帝法服临轩,备仪卫,命齐王立于西朝堂之前,北面。遣吏部尚书牛弘、内史令杨约、左卫大将军宇文述等,从殿廷引謇之诣齐王所,西面立。牛弘宣敕谓齐王曰:“我昔阶缘恩宠,启封晋阳,出籓之初,时年十二。先帝立我于西朝堂,乃令高颎、虞庆则、元旻等,从内送王子相于我。于时诫我曰:‘以汝幼冲,未更世事,今令子相作辅于汝,事无大小,皆可委之。无得昵近小人,疏远子相。若从我言者,有益于社稷,成立汝名行。如不用此言,唯国及身,败无日矣。’吾受敕之后,奉以周旋,不敢失坠。微子相之力,吾无今日矣。若与謇之从事,一如子相也。”又敕謇之曰:“今以卿作辅于齐,善思匡救之理,副朕所望。若齐王德业修备,富贵自当钟卿一门。若有不善,罪亦相及。”时齐王正擅宠,左右放纵,乔令则之徒,深见昵狎。謇之虽知其罪失,不能匡正。及王得罪,謇之竟坐除名。帝幸辽东,召謇之检校燕郡事。及帝班师,至燕郡,坐供顿不给,配戍岭南。卒于洭口,时年六十。子威明。

昂字千里。父敏,有高名,好礼笃学,治家如官。仕周,历职清显。开皇初,为太子太保。昂有器识,干局过人。周武帝时,为大内史,赐爵文城郡公,致位开府,当途用事,百僚皆出其下。宣帝嗣位,稍被疏远,然不离本职。及高祖为丞相,深自结纳。高祖大悦之,以为大宗伯。昂受拜之日,遂得偏风,不能视事。高祖受禅,昂疾愈,加上开府,拜潞州刺史。昂见天下无事,可以劝学行礼,因上表曰:

臣闻帝王受命,建学制礼,故能移既往之风,成惟新之俗。自魏道将谢,分割九区,关右、山东,久为战国,各逞权诈,俱殉干戈,赋役繁重,刑政严急。盖救焚拯溺,无暇从容,非朝野之愿,以至于此。晚世因循,遂成希慕,俗化浇敝,流宕忘反,自非天然上哲,挺生于时,则儒雅之道,经礼之制,衣冠民庶,莫肯用心。世事所以未清,轨物由兹而坏。伏惟陛下禀灵上帝,受命昊天,合三阳之期,膺千祀之运。往者周室颓毁,区宇沸腾,圣策风行,神谋电发,端坐廊庙,荡涤万方,俯顺幽明,君临四海。择万古之典,无善不为;改百王之弊,无恶不尽。至若因情缘义,为其节文,故以三百三千,事高前代。然下土黎献,尚未尽行。臣谬蒙奖策,从政籓部,人庶轨仪,实见多阙,儒风以坠,礼教犹微,是知百姓之心,未能顿变。仰惟深思远虑,情念下民,渐被以俭,使至于道。臣恐业淹事缓,动延年世。若行礼劝学,道教相催,必当靡然向风,不远而就。家知礼节,人识义方,比屋可封,辄谓非远。

上览而善之,因下诏曰:

建国重道,莫先于学,尊主庇民,莫先于礼。自魏氏不竞,周、齐抗衡,分四海之民,斗二邦之力,递为强弱,多历年所。务权诈而薄儒雅,重干戈而轻俎豆,民不见德,唯争是闻。朝野以机巧为师,文吏用深刻为法,风浇俗弊,化之然也。虽复建立庠序,兼启黉塾,业非时贵,道亦不行。其间服膺儒术,盖有之矣,彼众我寡,未能移俗。然其维持名教,奖饰彝伦,微相弘益,赖斯而已。王者承天,休咎随化,有礼则祥瑞必降,无礼则妖孽兴起。人禀五常,性灵不一,有礼则阴阳合德,无礼则禽兽其心。治国立身,非礼不可。朕受命于天,财成万物,去华夷之乱,求风化之宜。戒奢崇俭,率先百辟,轻徭薄赋,冀以宽弘。而积习生常,未能惩革,闾阎士庶,吉凶之礼,动悉乖方,不依制度。执宪之职,似塞耳而无闻,莅民之官,犹蔽目而不察。宣扬朝化,其若是乎?古人之学,且耕且养。今者民丁非役之日,农亩时候之馀,若敦以学业,劝以经礼,自可家慕大道,人希至德。岂止知礼节,识廉耻,父慈子孝,兄恭弟顺者乎?始自京师,爰及州郡,宜祗朕意,劝学行礼。

自是天下州县皆置博士习礼焉。

昂在州,甚有惠政,数年,卒官。

子调,起家秘书郎,寻转侍御史。左仆射杨素尝于朝堂见调,因独言曰:“柳条通体弱,独摇不须风。”调敛板正色曰:“调信无取者,公不当以为侍御史;调信有可取,不应发此言。公当具瞻之秋,枢机何可轻发!”素甚奇之。炀帝嗣位,累迁尚书左司郎。时王纲不振,朝士多赃货,唯调清素守常,为时所美。然于干用,非其所长。

史臣曰:韦氏自居京兆,代有人物。世康昆季,馀庆所钟,或入处礼闱,或出总方岳,硃输接轸,P“P”成阴,在周暨隋,勋庸并茂,盛矣!建安风韵闲雅,望重当时。述恃宠骄人,终致倾败。旦屡有惠政,肃每存诚谠。雄亮名节自立,忠正见称,謇之神情开爽,颇为疏放。文城历仕二朝,咸见推重,献书高祖,遂兴学校,言能弘道,其利博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圣道尊

    圣道尊

    从焚书坑儒到三世医书,一心与命运抗争的少年,走出一个截然不同的秦时明月。
  • 究极武魂系统

    究极武魂系统

    一名从地球穿越时空到九洲大陆。在这个大陆上每个人都有武魂。难道他是废物?不他拥有独一无二的升级系统!一路斩天骄强势崛起!(这是我写的第一部小说可能有一些不好的地方请提出来)
  • 万物同盟

    万物同盟

    平民子弟郑有为因意外被法阵带到“真天地”之世界,饱经风霜苦难、尝尽人情冷暖,然初心未改,苦苦寻觅着人生之真谛。虽有大任降身,亦终有雄霸天下举世无敌之姿,却无此心此愿。世有纷争,他心无争。舍得难全,愿得心安。上应天命而下应民愿,立身世间而思众生苦。以自心而解天地心,以自苦而解众生苦。不立愿,不自居,顺天应民,而成天地之福。三界格局因他之崛起而改变。万物苍生之命运,又是几人辉煌几人叹……愿您的心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份宁静,愿您的人生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份淡泊,愿您的期望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份满足;亦愿您的苦怨可以在这里得到解脱,愿您的智慧可以在这里得到释放,愿您的寂寞可以在这里得到归宿。
  • 爱·犬

    爱·犬

    当你说出“我最爱狗狗了”的时候,你是否曾经思考过: 宠物店里可爱的纯种小狗,是来自怎样的宠物繁殖场? 决定养狗前,你已经明白身为人应有的责任与承诺了吗? “纯种”真的比“杂牌”更适合饲养吗? 你能读得懂狗狗无法说出口的忧郁吗? 狗狗的健康到底该如何照护? 流浪狗的命运除了收容中心,能不能有另一条生路? 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生命中的每只狗,也写给被这些美丽生命默默陪伴的人类。
  • 神控九重天

    神控九重天

    苍茫大地?无尽天穹?吾掌吞噬,万物皆吞!一个拥有吞噬道魂的少年,从青云郡走出,他的前方,是通往武道巅峰的路。为兄弟,单枪匹马闯虎穴;为武道,血染长泡眉不皱;为红颜,屠尽天下又何妨?
  • 生死乾坤扇

    生死乾坤扇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一座绚丽的文学宝库,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纯朴乐观、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学瑰宝。它植根于民间,融幽黙、风趣、机智、巧合等元素于一体,以其通俗易懂上口易记而得以广泛流传。它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它给正史以弥补,给名著的孕育奉献了营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基本上都是先有零散传说而后成书。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以扬善惩恶为主,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并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如果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平淡……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监控与保障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监控与保障

    本书分为四篇共12章,内容包括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意义和内容、理论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性等。
  •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本书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作者笔法清新,又不乏力量;说人说曲,两厢映照,将元曲自由活泼、质朴天成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失为说元曲的美文。
  • 明伦汇编人事典富贵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富贵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